APP下载

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CeO2粉体及其生长机制研究

2013-01-29杨彦青薛绪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溶胶粉体形貌

王 芬, 杨彦青, 薛绪平

(陕西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0 引言

氧化铈属于立方晶系,具有萤石结构.二氧化铈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磁性稀土氧化物有着多方面的功能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制作、耐辐射玻璃、抛光材料、电子陶瓷、发光材料等[1].最新研究表明,Ce4+/Ce3+的价态可以相互转化,具有较好的储存与释放氧的能力,因此成为极具应用前景的催化材料和高温氧敏材料,备受人们青睐[2-6].据报道,栾宝平[7,8]等合成了纳米粒子、纳米棒,并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山东大学孙思修课题组陈国柱博士,合成出纳米空心球[9]等.诸多研究显示,不同形貌纳米粒子的合成制备具有重要意义.微波辅助法作为一种快速合成新技术迅速崛起,可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且升温速度快、加热均匀、可有效改善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等特点[10].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微波辅助法,以硝酸铈为铈源、柠檬酸为配体制备得到二氧化铈粒子,并且分析了微波条件下二氧化铈的生长机制.

1 实验

1.1 实验步骤

首先,取8.69 g六水硝酸铈和16.81 g柠檬酸分别溶于100 mL的去离子水,配制成硝酸铈和柠檬酸溶液;然后量将硝酸铈溶液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到柠檬酸溶液中,在65 ℃下搅拌均匀后滴加氨水,调节pH值为2.0~2.5,然后放入水浴锅中在80 ℃搅拌反应直到出现溶胶,将形成的溶胶放入干燥箱中在100 ℃干燥形成干凝胶;将上述的干凝胶直接在马弗炉中自室温以3 ℃/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00 ℃焙烧2 h和先微波加热然后在马弗炉中自室温以3 ℃/min升温速率升温至400 ℃焙烧2 h,得到淡黄色的CeO2,用研钵将焙烧好的产品进行研磨,最终得到淡黄色的CeO2粉末.

采用X射线衍射(XRD,D/max2200X)与扫描电镜(SEM,S-4800)对合成粉体进行了表征,XRD测试条件为:Cu靶(40 kV,40 mA),步进扫描,步长为0.02 °,时间常数为0.15 s,扫描范围为15~70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是将CeO2粉末分散在样品台上,然后对样品进行喷金,待喷金后对样品进行显微结构分析.

1.2 工艺流程图

图1 微波辅助溶液-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铈粉体工艺过程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过程分析

根据溶胶、凝胶反应过程分析,CeO2的生成经历了从溶剂化到水解反应再到缩聚反应的过程,化学方程式为:

Ce(H2O)n3+→Ce(H2O)n-1(2+)+H+

(1)

Ce(OR)n+xH2O→Ce(OH)x(OR)n-x+xROH

(2)

-Ce-OH+HO-Ce→-Ce-O-Ce+H2O

(3)

反应(1)为能电离的前驱物-铈盐的铈阳离子Ce4+将吸引水分子形成溶剂单元Ce(H2O),为保持它的配位数而有强烈地释放H+的趋势;反应(2)为水解反应,反应可延续进行,直至生成Ce(OH)4;反应(3)为缩聚反应,反应生成物是各种尺寸和结构的溶胶体粒子.

在整个反应中,金属醇盐的水解反应和缩聚反应是均相溶液转变为溶胶的根本原因,控制醇盐的水解缩聚条件如:加水量、催化剂和溶液的pH值以及水解温度等,是制备高质量溶胶的前提.

2.2 产物物相分析

合成粉体的XRD物相结构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微波加热(a)及普通加热(b)前驱体煅烧后粉体的XRD分析

图2(a)是微波加热并经400 ℃煅烧后所得粉体的XRD图谱,可以看出其为单相的CeO2,结构比较完善,其d值与JCPDS所列的d值一致,属于立方晶系.图2(b)是普通加热并经400 ℃煅烧后所得粉体的XRD分析.与图2(a)相比,普通加热的前驱体煅烧后也为单相的CeO2,属于立方晶系.但前者的特征衍射峰的强度比较高,说明经微波加热后煅烧得到的CeO2粉体的结晶程度比较高或晶粒较大.

2.3 产物形貌分析

合成粉体的SEM分析如图3所示.

图3 微波加热(a)及普通加热(b)前驱体煅烧后粉体的SEM照片

由图3(a)可以看出,微波加热粉体的形貌为纤维状,且分散较均匀.图3(b)粉体中夹杂有片层状,且分散不均匀.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微波加热制备的粉体团聚情况有所改善,其原因与微波加热原理有关:即当有极分子电介质和无极分子电介质置于微波电磁场中时,介质材料中会形成偶极子或已有的偶极子重新排列,并随着高频交变电磁场以每秒高达数亿次的速度摆动,分子要随着不断变化的高频电场的方向重新排列,就必须克服分子原有的热运动和分子相互间作用的干扰和阻碍,产生类似于摩擦的作用,实现分子水平的“搅拌”,从而产生大量的热.因此微波加热受热均匀,反应匀速,进而使得制备的CeO2粒子团聚情况得到控制,团聚现象减轻.

2.4 CeO2粉体的生长机制分析

以上分析显示, CeO2粉体的形貌和尺寸的变化,对微波加热有一定的依赖性.基于SEM和XRD图,我们提出了一种关于CeO2粉体形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二氧化铈粉体的生长机制图示

首先,CeO2晶核开始生长和聚集形成CeO2团聚体,后由于奥斯特瓦德熟化,颗粒聚集并向层状生长.当经过微波加热后,体系中出现了纤维状CeO2粉体.纤维状出现并且沿着[111]方向生长,是由于(111)晶面是一个“Ⅲ型晶面”,存在一段垂直于晶面的偶极矩,这意味着(111)面的表面能将会分散,降低晶面表面能.所以晶体更容易沿着[111]进行生长.

3 结束语

(1)在溶胶-凝胶法制备CeO2粉体的反应过程中,金属醇盐的水解反应和缩聚反应是均相溶液转变为溶胶的根本原因,控制加水量、催化剂和溶液的pH值以及水解温度等醇盐的水解缩聚条件,是制备高质量溶胶的前提.

(2)微波加热合成CeO2粉体,不仅合成时间短,合成晶体的结晶程度高,而且粉体的团聚情况得到改善,并能使粉体由层状结构转变为纤维状.

[1] 宋晓岚,杨振华,邱冠周.纳米氧化铈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及制备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3,17(12):36-39.

[2] Skorodumova N V,Ahuja R,Simak S I,et al.Electronic,bonding,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CeO2and Ce2O3from first principles[J].Physical Review B,2001,64(11):108-116.

[3] 吕 冉,高 涛,李喜波,等.闪锌矿ZnTe高温高压下的弹性及热力学性质[J].物理化学学报,2010,26(1):13-17.

[4] 周生刚,竺培显,黄文芳,等.Pb-Al二元体系液-固界面自由能的热力学理论计算[J].物理化学学报,2009,25(11):2 177-2 180.

[5] 胡燕飞,孔凡杰,周 春.3C-SiC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J].物理化学学报,2008,26(2):209-212.

[6] Deng Huiqiu,Hu Wangyu,Shu Xiaolin,et al.Calculating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Pd-Au alloys with an analytic embed atom method[J].Chinese J Comput Phys,2002,19(5):431-434.

[7] Vantomme A,Yuan Z Y,Du G,et al.Surfactan-assisted lange-scade preparation of crysyalline nanorods[J].Lang-muir,2005,21(3):1 132.

[8] Sun C,Li H,Wang Z,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crystalline CeO2nanowires [J].Chem,Lett,2004,33(6):662.

[9] Liang X, Wang X, Zhuang Y,et al.Formation of CeO2-ZrO2solid solu- tion nanocageswith controllable structures via kirk endal leffect[J].J.Am.Chem. Soc.,2008,130(9): 2 736.

[10] Adam D.Microwave chemistry:out of the kitchen[J].Nature,2003,421(6329):571-572.

猜你喜欢

溶胶粉体形貌
《中国粉体技术》期刊入选WJCI
包裹型SiO2/Al复合粉体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超细钼铜复合粉体及细晶钼铜合金的制备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性能ZrO2纳滤膜
草酸钴制备中的形貌继承性初探
集成成像同名像点三维形貌获取方法
溶胶-凝胶微波加热合成PbZr0.52Ti0.48O3前驱体
SAPO-56分子筛的形貌和粒径控制
BaHfO3∶Ce粉体活化能对烧结透光性影响
Ce:LuAG粉体的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和发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