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打造大型医疗器械原始创新的“海扶模式”

2013-01-28

中国科技产业 2013年12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重庆国家

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重庆市“十二五”规划都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大力发展超声医疗数字化设备产业”的制度性安排,但是如何增强科技创新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真正实现“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需要大智慧、大格局、大决心、大投入。

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系统化超声无创治疗设备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品生产、销售服务和临床应用,努力探索“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创造了中国大型医疗器械坚持走原始创新的“海扶模式”。其原始创新的超声无创治疗技术和设备实施产业化市场推广近三年来,研发投资强度始终保持在年销售收入的15%以上;系列产品年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均超过30%,被誉为“重庆培育、领先世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海扶模式”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促进“政产学研用”密切合作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重庆医科大学与海扶公司重视资源优化配置,坚持医学与工程结合、中试转化与临床应用结合、人才培养与市场服务需求结合、基础科学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开发结合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和稳健、可持续发展的独特优势。20多年来,以王智彪教授为首的海扶科研团队坚持源头创新,潜心研发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治疗的关键核心技术和系列产品,已完成种子期、初创期,步入了产业成长期。

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方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从高强度聚焦超声的萌芽开始,在基础和应用基础方面持续给予支持。2010年科技部不仅支持海扶联合重医等国内8家顶级大学和中科院所等合作承担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更为了推动技术提升和多中心临床研究,支持海扶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在“十二五支撑计划”的引导下,联合国内24家著名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三甲医疗机构进行超声无创治疗的临床示范推广项目的支持,加之重庆市科委在国际合作交流、关键技术研发、临床应用示范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大大提升了“中国创造”的海扶超声聚焦刀在全球的竞争实力。

在工程技术创新和转化方面,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海扶公司与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建设全球首家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持续支持工程中心加快超声无创治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转化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升级,促进了该新兴领域产业链的形成。

在人才培养和基层推广应用方面,国家卫生部建立了两家该领域专业医师培训基地,几年来,已经培养了一批国内外掌握超声无创治疗临床技术的骨干医生,有力促进该技术的临床规模化应用,从而稳步推动了产业化。

作为中国原创的代表,海扶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战略管理,2003年国家药监局颁发了世界上第一个由海扶公司参与制定的超声医疗设备标准,到2010年底,已有360多项国内外专利申报,并获得了国内外140项专利。目前已形成了JC、CZ、LCA三大系列十多款超声治疗和康复保健产品,取得了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证,已在国外20多家医院、国内1400多家医院广泛应用,并分别荣获了2000年度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仅成为国际高强度聚焦超声领域的领军代表,更影响并推动了微无创治疗这一崭新领域在全球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重庆国家
重庆客APP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把国家“租”出去
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