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兴县二界岭水库大坝的白蚁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2013-01-26郭建强龚跃刚徐海松

浙江水利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蚁巢白蚁堤坝

郭建强,龚跃刚,徐海松,方 峰,孙 频

(1.德清县白蚁防治研究所,浙江 德清 313200;2.长兴县水利局,浙江 长兴 313100;3.德清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浙江 德清 313200)

浙江省长兴县二界岭水库因主坝坡出现渗水、滑坡等白蚁危害现象,其坝体的运行安全已受到影响。为了治理大坝隐患,消除蚁害,该县水利部门将二界岭水库列入除险加固对象,着重进行白蚁危害调查与防治。经调查发现,二界岭水库大坝白蚁主要有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和黄胸散白蚁。为了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大坝正常运行,采用多种措施对白蚁进行了防治。

1 水库大坝基本情况

二界岭水库位于浙江省长兴县西苕溪水系泗安塘支流青东涧上游二界岭乡境内,集水面积26.88 km2,总库容1 220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防洪发电为辅的中型水库。大坝于1955年春建成,主坝高20.65 m、长227 m,副坝高10.5m、长367 m,主、副坝均为黏土均质坝。

二界岭水库周围植被丰富,主、副坝背水坡有草皮护坝,给白蚁生息、繁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坝建成后,曾在主、副坝多次挖巢及进行药物灭蚁,虽成效显著,但由于周围环境中的白蚁不断分飞迁入,使得大坝仍有白蚁危害。

2 大坝白蚁危害情况

经调查,二界岭水库主坝及副坝均有白蚁活动迹象。其中,主坝较严重,迎水坡左坝头有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修筑的大量“泥被、泥线”,且在大坝迎水坡的杂木漂浮物中发现了大量的活体白蚁。背水坡左坝头有黑翅土白蚁修筑的“泥被、泥线”,与坝头相连的草地、树木上有大量白蚁活动迹象及黄胸散白蚁活体;副坝背水坡有土栖白蚁及黄胸散白蚁活动迹象,并在坝上多次挖出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的蚁巢。其中,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对水库堤坝危害最大,黄胸散白蚁对堤坝不构成危害。按照水库堤坝白蚁危害程度划分标准,该大坝属三类蚁害坝,副坝土白蚁危害程度和范围与主坝相同。白蚁危害是造成大坝渗水的重要原因,如继续发展会引起管涌、塌窝或危及大坝安全。

3 土栖白蚁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3.1 黑翅土白蚁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黑翅土白蚁属土栖性白蚁,在土中筑巢,主要危害竹木林,对堤坝危害最为严重。黑翅土白蚁喜湿怕渍,巢多筑在土质大坝心墙及坝坡内,蚁巢所在处地表常长出鸡土从菌。

一个黑翅土白蚁巢群,以主巢腔为中心,在其周边布满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卫星巢腔,这些巢腔由四通八达的蚁道系统相连,形成完整的巢腔系统。主巢通常深达2~3m,从主巢通出的主蚁道高度一般为5~6 cm(有的超过10 cm)。一个大型巢群内,个体数量达200万只以上。其有翅成虫在傍晚19:00前后暴雨中分飞。分飞的有翅成虫落地配对,脱翅钻入土中筑新巢,成为新蚁群的蚁后和蚁王。分飞的繁殖蚁具有趋光性,分飞距离可以达120~743 m。黑翅土白蚁从分飞建巢到巢群出现新的有翅成虫分飞生物史需7~8 a。

3.2 黄翅大白蚁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黄翅大白蚁属土栖性白蚁,筑大巢,营地下群居生活。危害竹木林木及江河水库堤坝,喜欢营巢栖居在堤坝内,其危害性仅次于黑翅土白蚁。

黄翅大白蚁兵蚁有大、小2种类型,其巢内有一王多后和几王几后现象。蚁巢个体数量一般为20万~40万只。蚁巢在地下1.0 m深处。蚁道四通八达。有翅成虫在5—6月晚上或黎明雷雨前后进行分飞,分飞的繁殖蚁具有趋光性。在高温多雨的6—8月,黄翅大白蚁蚁巢上方有鸡土从菌长出地面,以幼年巢群长出最多。

4 蚁害原因分析

二界岭水库大坝产生白蚁危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1)灯光引来有翅繁殖蚁在大坝上定居。每年5—6月是土栖白蚁分飞繁殖季节,此时具趋光性的有翅繁殖蚁在大坝上路灯、防汛指挥灯及坝脚不远处民宅照明灯的吸引下,飞到大坝上。由于坝体上长有茂盛的杂草且具有适宜筑巢的土壤环境,这些繁殖蚁便筑巢定居,繁衍后代。这就是该大坝年年治蚁、年年有蚁的主要原因。

(2)山坡上的白蚁迁入大坝。大坝两端连接的山坡种有茶树、樟树、杉树、松树等,这些树木为白蚁孳生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堤坝内土壤温、湿度适宜,坝坡上长有杂草,导致山坡上的白蚁扩散到大坝上来定居,因此大坝两端白蚁活动迹象多于坝坡中间。

5 白蚁危害对大坝安全的影响

白蚁巢周围蚁道纵横,栖居在心墙部位的蚁巢,必然有几条蚁道横穿大坝,如果蚁道高于溢洪道0.5 m以上,洪水来临时不会马上漏水,若主蚁道深度低于溢洪道高度,不论蚁道大小则都是大坝安全的隐患。

黑翅土白蚁危害堤坝造成险象环生的根源就是蚁道贯穿堤坝的内外坡,当水位升高时,从迎水坡蚁道口进水,通过主巢,然后从背水坡流出,形成管涌。若抢险不当或不及时,就会酿成崩堤垮坝灾难。在水库水位低于或处于正常水位时,堤坝不会发生管漏。在堤坝水位高于正常水位时,贯穿堤坝内、外坡的蚁道处于高水位而主巢腔底等于或低于高水位时,堤坝会突然发生管漏险情。

黄翅大白蚁对土质堤坝虽构成破坏,但造成管涌险情乃至崩堤垮坝灾难的可能性比黑翅土白蚁要小得多。黄翅大白蚁成年主巢入土往往在1 m左右,一般仅损害堤坝表层结构的稳定性和造成水土流失。但如果水库进行加高扩容,而不消除蚁巢菌圃的话,大坝也会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土栖白蚁筑巢于土质堤坝内,一窝白蚁的巢居结构可掏空堤坝内数立方米的泥土,将外观完好的堤坝内部造成千疮百孔。特别是有些主蚁道,贯穿堤坝的内外坡,当水位升涨时,酿成堤坝发生管涌漏水,破坏堤坝的稳定性,甚至酿成塌窝、滑坡,乃至崩堤垮坝灾难。

6 白蚁防治方法

6.1 大坝及两端山坡见蚁喷粉

发现白蚁危害形成的泥被、泥线时,用螺丝刀将其挑开1个小口,用喷粉球将3%克蚁星粉剂(有效成分为伊维菌素)喷在工蚁和兵蚁身上。喷粉时,应遵循 “多点少量”原则,即使尽可能多的白蚁被药粉喷到,以便白蚁将足够多的药粉带回巢内,达到整巢白蚁被消灭的目的。

6.2 大坝及两端山坡埋放药饵包

在蚁害区域,每隔5 m埋放1个克蚁星药饵包。埋放时,将药饵包用白蚁喜食的枯枝杂草包裹,然后将其埋在坝坡表面白蚁活动处的土壤中。白蚁取食药饵包后将药物带回巢内,通过喂食使整巢白蚁中毒死亡。

6.3 用诱虫灯诱杀

在白蚁有翅成虫分飞的5—7月,用飞虫诱捕器诱杀有翅成虫,可大幅度减少大坝上白蚁新巢群的产生。方法是:在大坝两侧山坡上,每隔20 m安装1盏飞虫诱捕器,安装高度为距地1.5 m。在白蚁分飞季节,每天晚上亮灯,早上灭灯。同时,经常检查诱捕器,当集虫网袋内的白蚁数量过多时,及时将其清除,以保障诱捕器正常工作。

6.4 大坝埋设白蚁监测装置诱捕白蚁喷粉

在水库大坝背水坡的草坡里按横向间距8~10 m,纵向间距3~5 m呈等腰三角形的方式埋设白蚁监测控制装置。装置埋设后50 d检查1次,当监测装置内有白蚁1000只以上时喷克蚁星粉剂或投放药饵包。治理完成后,拿走监测控制装置内沾有灭蚁粉剂的外壳和内芯,在原装置附近重新安装1套(距离约30 cm),让装置继续发挥监测白蚁的作用。

6.5 大坝冲抓毒土回填防蚁

二界岭水库坝体防渗采用双排冲抓套井回填黏土心墙,呈连环套型,排距0.8m,孔距0.8 m,有效厚度1.6 m,水库常水位以上回填土掺入杀白蚁药液,用药量25 g/m3。

6.6 防治验收

水库大坝白蚁防治工程完成后,水利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领导、监理人员等对综合防治效果进行验收。验收时,根据防治工程要求,先对有关资料进行审核,然后到现场检查防治范围内有无新的土栖白蚁分飞孔、鸡土从菌、通气孔、泥线、泥被等白蚁活动迹象和白蚁活动个体。如果没有,则认为防治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7 结 语

白蚁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水库堤坝的白蚁防治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纳入工程管理、形成制度、落实专业人员全面的检查监测和维护工作,才能掌握整个坝区的蚁情,从而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因此建议:①水库管理部门在每年5—6月和9—10月土栖白蚁活动的高峰季节,对水库主、副坝定期进行蚁害检查;②在每年5—7月土栖白蚁繁殖蚁分飞季节,利用飞虫诱捕器诱杀有翅繁殖蚁,以防成虫飞到大坝上落户定居;③及时清除迎水坡的浪渣,以减少堤坝内白蚁的侵入;④白蚁灭治后,采用灌浆方法或开挖填埋的方法对白蚁空巢腔进行填充,使坝体形成稳定的实体结构,从而达到大坝安全运行的目的。

[1]胡庆剑,郭建强.对河口水库土坝白蚁危害调查与防治效果[J].白蚁科技,1990(2):22-25.

[2]李栋.堤坝白蚁 [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马建华,郭建强,龚跃刚,等.湖州市水库堤坝白蚁危害调查与防治 [J].浙江水利科技,2006(5):46-48.

[4]莫建初,郭建强,马建华,等.堤坝白蚁防治技术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胡建欣,郭建强,龚跃刚,等.浙江百丈水库主副坝除险加固工程白蚁防治技术 [J].城市害虫防治,2010(1):21-24.

猜你喜欢

蚁巢白蚁堤坝
简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堤坝防渗加固技术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不同生境的红火蚁蚁巢特征及防治药剂筛选
“小小蚁巢设计师”
77岁“蚁人”家中养10万多只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嗨,朋友
残忍的白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