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注水肉的鉴别及防控措施

2013-01-26李鸿学

中国兽医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纸片猪肉消费者

李鸿学

(青海省格尔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 格尔木816000)

注水肉是指畜禽等在屠宰前0.5~1h内被黑心肉贩强制性地用塑料水管从口腔处灌注大量的水到其体内,使其体内充满大量的水份,直到其自然孔(耳、鼻、眼、肛门等部位)流出水时宰杀或在宰杀后用塑料水管从猪、牛、羊的心脏内直接高压灌注大量的水,家禽往往用注射器直接注水到肌肉内。待其尸肉中充满大量水份后再上市销售,以增加重量,赚取更多的昧心钱。被注入的水内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各种病原微生物,这种被注入了大量水份的肉类被消费者购买食用后,就可能发生不明原因的食物中毒和各种疾病,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最近几年来,猪肉注水案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十分猖獗,对此,新闻媒体不断曝光,社会舆论反映强烈,消费者苦不堪言。这种坑害消费者切身利益、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不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坚决杜绝。

1 基本情况

格尔木地区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我国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青(海)(西)藏、青(海)新(疆)、敦(煌)格(尔木)3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是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主要承担着西藏方面的公路运输、管道输油、通讯及通信线路维护三大任务,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畜产品需求量相应加大,所以每年经过格尔木地区交易、休整的畜禽达150万头(只)。注水肉也随之出现,近年呈抬头蔓延趋势。

2 泛滥原因

2.1 高利润是诱因 经营注水肉因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利润大,成为经营者日益普遍和惯用的违法经营手段。注水肉的批发价和零售价比正常猪肉价低,受部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欢迎。

2.2 监管体系不严 注水肉从宰前注水到餐桌涉及到多个监管部门,这种管理体制涉及到部门之间职责、权限的划分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时,协调起来困难,且执法成本高、效率低,甚至出现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

2.3 惩处力度不够 监督部门通过联合执法,组织严厉打击注水肉活动,卫生的肉食品供销秩序有所改善,违法行为人也受到应有的经济处罚并有所收敛。但活动过后,注水肉很快又死灰复燃,严打活动不能从根源上让注水肉灭迹。

2.4 有消费市场 因价格便宜受消费者欢迎,部分消费者不具有生鲜肉相关专业知识,难以辨别注水肉,并认为注水危害不大不是病害肉品,煮熟了吃没问题。

3 鉴别方法

3.1 视检法 注水猪肉放在肉案上,常可见案面上有流水或水珠;如卖肉者用裹肉布包裹肉,可见裹肉布潮湿有水泽;注水的猪肉发肿发胀,分割的注水猪肉湿而且软,肌肉表面色淡无正常肉粉红色泽但有水泽;视检内脏,可见肺脏常充水肿胀,肾脏肿胀切面外翻,有的心脏有明显的注水口。

3.2 触检法 注水肉指压弹力较差,压痕恢复缓慢,注水多者压痕中可渗出水。用手挤压注水猪肉会挤出水来,手感光滑湿润不粘手。正常鲜猪肉手感滑腻粘手。

3.3 剖检法 用刀将注水猪肉切开一长而深的刀口,过一会儿,可见切面有水的亮泽,切口处有水分渗出。

3.4 贴纸片法 用吸水性强的滤纸等纸片贴在鲜猪肉的新鲜切面上,纸片很快润湿,过一会,轻轻揭下纸片用火烧,若为注水肉纸片不易着火,点燃后火焰微弱。未经注水的猪肉贴纸片后,纸片被油浸润,点燃时很快起火,火焰旺盛。或者把一长条纸片插入新切的刀口内,纸片很快湿润到另一端者为注水肉,否则就不是。

3.5 测水仪法 目前肉类水分测定仪已研制成功.不少集贸市场已有应用。用该仪器对宰后24小时内的鲜猪肉是否注水进行判定,结果比较准确。

3.6 冷冻法 未注水的冷冻猪肉肉尸或分割好的肉块表面干燥,皱纹清晰、肌肉、脂防(板油、肥膘)表面干燥无光。冷冻注水猪肉肉尸滚圆,肉尸或分割的肉块表面光滑无皱褶,肌肉、脂肪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冰敷在上面,稍加缓冻后,刚能切开时,用刀切开注水肉块,仔细观察切面会发现亮晶晶的冰渣。正常冷冻猪肉缓化后只会见到极少量水,注水冷冻猪肉缓化后会流出大量水。

3.7 加热法 将一小块(100g左右)注水猪肉切成片状,放入锅内翻炒,可立即炒出水来。未注水冻猪肉不会炒出水来。

4 注水肉种类

4.1 注水猪肉 生猪胴体分割后,在外观上表现肌肉呈现苍白色,肉质松软,切面多汁,缺乏弹性和光泽。

4.2 注水牛肉 注水后牛肉弹性下降,肉松软,肉质不好,粘度下降,且有水渗出。

4.3 注水羊肉 注水后羊肉切面湿润,甚至有水流出;肉的弹性不好,按压后很难恢复原状。

4.4 注水白条禽肉 最频繁的是把水注入禽兽的腹部或者腿根部,胸部最常见的是把水注在腹下或腿跟部、胸部肌肉及皮下。注水严重的可达体重的20%左右,外观上表现为皮肤紧张、发平,毛孔变得粗而浅,用刀尖点破皮肤流出血水,肌肉颜色变淡呈现苍白色。冬季用刀砍,刀痕硬,切面有冰渣,血管发粗,肌肉及血管内有小冰块。

5 注水肉的危害

肉内注水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首先以水顶肉,用水当肉卖坑害了消费者。同时注水会破坏肉的组织结构,鲜肉会失去原来的品质和风味。最严重的是,注水可以把各种寄生虫、致病菌带到肉里去,造成严重污染和危害。

5.1 肉的品质下降 水注入肉后有可能引起肉类的体细胞破裂,使蛋白质流失,降低了肉的营养成分。同时肉汁中的生化内环境及酶生化系统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使肉很容易变质,不易储存。

5.2 注入的水一般都不洁净,带有很多的微生物(细菌)。微生物进行自身繁殖,会产生大量的细菌性毒素,使得新鲜的肉被病菌感染,注水的猪肉、牛肉、羊肉等口味和营养价值都大打折扣,甚至会对身体不利。

5.3 如果注入的水是工业废水或者生活污水,那么危害更大。这种水注入动物体内直接被人体吸收。如果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如果污染物的含量不高,那么可能会在日积月累下得病;而如果污染物含量很高,那么有可能立刻得病。而且有些物质会使得基因突变,影响下一代的正常生长发育。

6 控制措施

6.1 加强生猪定点屠宰,严格把好源头关 把好屠宰场生猪进场关,注水猪一律不得进场。屠宰场内规范管理,生猪留圈不得超过24h,严格宰前检疫关。严格实施肉品品质检验,每个屠宰场配备专职检验员和检验设备,出场猪肉头头出具肉品品质检验报告,从源头上有效 控制注水肉。

6.2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实行市场准入制,强化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取缔乱设摊点,实行定点销售定点管理,对守法经营的摊点挂上“放心肉”标牌,凡被查处违章违法的立即摘牌,以观后效,严重者则法办。对主管部门及个人失职失察的,应以渎职论处。

6.3 强化法律培训,提高经营者的综合素质 从宣传和组织法律培训入手,强化肉品经营者的法制道德教育。组织经营者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观看案例录像,促使经营者知法、懂法,提高其良好的社会公德素养,充分认识违法经营行为对消费者、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从而自觉依法经营,守法经营 。

6.4 加强宣传力度 加强对消费者相关知识的宣传,促进消费者对“注水肉”危害的了解。同 时加大消费者的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7 建议

为了使老百姓吃上放心肉,各级政府要下决心规范屠宰市场,设立规范的定点屠宰厂,禁止一切私屠乱宰,杜绝注水猪肉,防止市场上流入病猪和注水猪肉。同时,建议消费者在选购肉类前先看一下肉的色泽,肉的切面,然后闻一下肉的味道,基本可以判断出这肉新鲜与否。注水肉的大行其道,一方面是市场的不规范,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是经营者的素质问题,为牟取暴利不择手段。

[1]黄琴,孙宏文,陈志刚.注水肉泛滥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2,28(2):186.

[2]赵慧梅,黄素珍.注水肉的鉴别检验与处理[J].肉类工业,2007(1):45-46.

[3]陈英杰,杨祥启,陈宗艳,等.畜禽注水肉的检验与卫生处理[J].浙江畜牧兽医,2010(5):13.

[4]王飒爽,陈永超,李文辉.注水肉的危害及检验方法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178-179.

猜你喜欢

纸片猪肉消费者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听话的纸片
纸片也能托住水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知识付费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