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叶党参高效栽培实用技术

2013-01-26牛兴良孙冬伟邬昕彤苗嵩谢丙明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5期
关键词:党参除草种子

牛兴良,孙冬伟,邬昕彤,苗嵩,谢丙明

(抚顺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辽宁 抚顺113008)

轮叶党参(CodonopsislanceolataBenth.el Hook.f.)为桔梗科植物,又名山胡萝卜、羊乳、山地瓜、白蟒肉、奶参等,药食兼用[1]。属桔梗科多年生藤本植物,不仅是长白山珍贵的山野菜种中药材,还是我国出口韩国、日本、美国的山菜之王。

轮叶党参营养丰富,是自古以来人们喜爱的山珍,味道鲜美。因其根肥大,含有多种黄酮类和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精氨酸的含量高达37%,比人参高29%,为普通蔬菜的6倍;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天冬氨酸4.5g/kg,赖氨酸2.6g/kg,谷氨酸 17.4g/kg,丙 氨 酸 24.1g/kg;矿物质:钙1586.4mg/kg,镁 2196mg/kg,锌 29.4mg/kg,铁139.66mg/kg等等;总抗坏血酸155.6mg/kg和多种维生素、糖类及微量元素等。轮叶党参是营养价值极高的山珍之一,是人类非常好的保健食品。其根入药有补虚、润肺、止咳、养阴清热、通乳排脓、解毒疗疮的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发现还有抗辐射、增长生长激素、燃烧脂肪、生成肌肉,加速伤口愈合、刺激免疫系统,抗癌活性、治疗AIDS、增强雄性功能,增加精子数目和活动能力,被称为野菜之王。因此开发此种资源潜力巨大[2-4]。

1 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

轮叶党参缠绕茎长约1~3m,体内有白色乳汁。根圆锥形或纺锤形,主根长达20cm,有须根,成株根重100g,根皮淡紫色或淡黑褐色。茎缠绕,无毛而光滑,有多数短分枝,主茎生叶少,叶片呈菱状狭卵形,互生无毛;分枝上叶4枚轮生,有柄,狭卵形或菱形,长3~7cm,无毛,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花单生于侧枝顶端,有短梗;萼片5裂,裂片三角形,披针形,宿存;花冠5裂,宽钟状、黄绿或紫色反卷。果为蒴果,成熟时于顶部3裂,种子多数,淡褐色,具膜质翅[5]。

轮叶党参喜生长在壤土及沙壤土、黄壤土地带,以腐殖质丰富、土层深厚的土壤为好。在海拔300~900m的山林、灌丛、溪沟旁为多。5月中旬萌动出土,花期在7~8月,果期在8~9月。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由于轮叶党参的栽培历史短,还没有人工繁育的品种,遗传性不稳定。一般形态学上观察可以看出3~5种不同的类型。引种时特别注意南方品种,在北方栽培易出现冻害现象。留种时应在产量高、外形好的个体上采收种子[6]。

2.2 轮叶党参繁育方法

2.2.1 种子处理方法。在春播时,需经催芽播种,把种子赤霉素浸泡24h,捞出后即可播种。

2.2.2 播种方法。条播,按行距10cm开3cm左右深沟,踩好底格子,由于种子小,按1∶10掺入细砂混拌均匀,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1cm,覆草厚度以不露地面为宜,条播每亩播种量0.5~1kg。及时浇透水,保持畦面湿润10~12天,30天左右出苗。

2.2.3 播种时间。在4月上旬,抢墒情作业,可提高出苗率。

2.2.4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工作主要涉及中耕除草、间苗与定苗、设立支架、追肥、摘蕾与打蔓等共5个方面的工作,只有足够重视并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才能最大程度的增产增效。当前应用的田间管理技术如下:

中耕除草:人工除草每年进行3~5次,特别是发芽初期应彻底进行除草。待出苗后,应及时拔净苗眼草,根据长势情况,适时铲净杂草。化学除草在出苗前杂草较多时,每100m2喷施70%农达250~300mL。出苗后如禾本科杂草较多,可在2~3片叶时,每公顷用20%拿捕净1500mL对水450kg进行喷雾除草。

间苗与定苗:当幼苗长至8~10cm时,要认真进行间苗,如有缺苗断条,应及时浇水、移栽补苗。

设立支架:轮叶党参需缠绕自然支架生长,人工栽培要设立支架,当株高20~30cm时,根据苗情、株距实际情况合理搭架,方法与豆角田的支架方法相同。设立支架既有利于通风透光,增强光合作用,又便于田间管理和采种,还可防止底部叶片干枯,增加叶面积。

追肥:轮叶党参是喜肥植物,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科学合理地追施肥料,以满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可采用根侧追肥和叶面喷肥的方法,对当年生幼苗可在7~8月喷施2~3次叶面肥;2年生植株可在6月份每公顷用复合肥225kg,距苗5cm处开沟追施。

摘蕾与打蔓:当轮叶党参花蕾形成时,除留种田外,开花前要摘除花蕾,剪去主蔓1/3。可喷施三效唑,以减少地上部分营养消耗,促进根部快速生长,提高产量[7]。

2.3 轮叶党参定植技术

春季定植:先将苗分成1~3级,边挑苗、边栽植以防风吹日晒,提高成活率,严防病苗、伤苗、干浆苗栽入田中。掐掉苗的支根使之肥大美观。春栽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山地由下往上栽,芽苞朝上,平地由南向北栽,芽苞朝南。开槽斜面成30~40度角,直立移栽或斜栽苗。株距6~10cm,行距15~20cm。边行距床边10cm,摆好参苗覆土10cm。芽苞至顶覆土6~8cm厚。再用木板略加镇压防止风干。

移栽出芽后:要及时中耕松土除草。轮叶党参茎蔓细长,而且需缠绕在它物上生长,因此需要立柱,一般2m左右为好。立柱有利于通风,不生病,下部叶片不易干枯。同时使叶片充分散开,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能提高产量。

摘蕾:在大田栽培中形成花蕾时,除做种子用外,开花前要及时摘除,使营养集中到根部,促使根的生长。

遇干旱要及时浇水,遇到阴雨积水应及时排水。

2.4 采种和起参做货

9月中旬果实刚开口期采收果实,摘后放到苫布上铺2~3cm厚,每天翻动2~3次。种子落出后进行筛选,再风选。晒于后装入透气袋备用。移栽后2年或直播3年的轮叶党参,在10月份茎叶枯萎后便可起参做货。山坡地从下向上起,平地从北向南起,用四齿叉子或平镐从下方开挖保证完整不坏。

3 轮叶党参病虫害防治

轮叶党参在野生环境中,病害很少。但在大面积人工栽培条件下,病害常见如下几种:

3.1 锈病

为害叶片、茎和花托,形成病斑。注意选地和轮作;及时将病株拔除烧毁;发病初期用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敌锈钠200倍液,6~10天喷雾1次,连续2~3次。

3.2 斑枯病

症状为病株的叶面上出现白色或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全叶,最后干枯脱落。此病害易发生在潮湿高温的7~8月,即开花初期。

防治方法:于发病初期,用1∶1∶120的波尔多液喷雾于全叶。

3.3 菌核病

主要侵害根部,根部感病后,内部呈软腐状态,外部初有少许绒状菌核体,以后形成不规则的黑毛似鼠粪状菌体,经过近几年观察,主要病因是春秋两季低温和雪封所致。因此早春应清理积雪,排除积水防止菌核病的发生。该病菌以土壤传播为主,发现病株应及时拔掉,用50%多菌灵200倍液浇灌病穴,或用5%生石灰水消毒病穴。

3.4 蛴螬和地老虎

危害幼根。防治蛴螬,每亩用85%的硫丹1.5~2kg,加50kg土搅拌,均匀地撒在植株附近的表土上,即可消灭。防治地老虎,每亩用35g敌百虫加炒豆饼1kg做毒铒,均匀地撒在植株附近的表面上,可杀死其幼虫。

4 经济效益分析

播种2kg/亩轮叶党参种子,投资1000元。可产种苗15万株,产值1500元,利润500元。按保苗3.5万株计,种栽投入3000元,栽后2年收获,可产鲜货2500kg。按10元/kg。计算,产值2.5万元。栽后第1年产种子15kg,第2年40kg,合计55kg,每公斤种子最低80元,又可收入4400元。3年合计每亩总产值3万元左右,利润2.5万元以上。

平地栽培在产量上较林地较高,便于开展作业,提高劳动效率,如果管理措施得当可完全实现无公害轮叶党参生产,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1] 胡伟建,马永利,高冬梅.大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轮叶党[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2):25-26.

[2] 朴奎善.轮叶党参营养成分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8,17,(4):28-30.

[3] 王玉芳.轮叶党参氨基酸及淀粉含量测定[J].特产研究,1997(3):21-23.

[4] 朴奎善.轮叶党参中维生素的分析[J].特产研究,1990(4):11-12.

[5] 刘杰.无公害轮叶党参林地栽培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07(3):58-59.

[6] 黄忠烈.轮叶党参提质增效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0(11):122.

[7] 孙洪浩.轮叶党参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8(4):9-10.

猜你喜欢

党参除草种子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Lobetyoli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adix Codonopsis (Dangshen)
桃种子
复方党参口服液免疫增强作用的配伍相关性
HPLC法同时测定党参固本丸中7种成分
可怜的种子
党参中党参炔苷和苍术内酯Ⅲ纯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部位筛选
除草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