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兰盖盆地高日罕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2013-01-25张峰龙鲁守刚崔海超王锡魁

吉林地质 2013年2期
关键词:孢粉粉砂灌木

徐 华,王 欢,张峰龙,鲁守刚,赵 淼,崔海超,王锡魁

1.吉林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2.黑龙江省九0 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7;3.辽宁省第六地质大队,辽宁 大连116200

乌兰盖盆地隶属于大兴安岭西侧二连盆地群的东北段。国内外对本区的第四纪研究资料较少,而对内蒙古高原中部及北部环境演变的研究较多。对内蒙古高原第四纪环境演变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初,主要是一些带有探险考察色彩的研究[1]。1949年至20 世纪80 年代,对内蒙古高原的第四纪环境变化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该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四纪冰缘方面,冰缘现象是重建古环境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环境演变分期的依据。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为在扎赉诺尔[2-3]和岱海[4]等地开展的古冰缘及其环境变化研究。20 世纪80 年代后期主要进行的主要是内陆湖泊沉积物及其环境变化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为对岱海[5-7]、调角海子[8]和黄旗海[9]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封闭型内陆湖泊的研究。本文通过乌兰盖盆地高日罕地区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沉积物剖面观测、热释光年龄测定和孢粉分析,研究了晚第四纪沉积物堆积序列、成因、形成时代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1 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乌兰盖盆地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北部,盆地东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余脉,西北部为低山丘陵。盆地总体走向为北东向,长轴长约200 km,短轴长约70 km。盆地内主要发育内流水系,发源于盆地东南部山区的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动,最终由于蒸发和下渗在盆地中部消失。盆地内的主要河流自西南向东北依次为巴拉嘎尔郭勒、高日罕郭勒和彦吉嘎郭勒。

乌兰盖盆地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 ℃,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为-19.5 ℃,极端最低气温为-38.6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19.5 ℃,极端最高气温为36.6 ℃。年平均风速为4 m/s 秒,年平均大风(七级以上)日数62 天左右,最多年有148 天,最少年有28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50 mm 左右,而且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最多年降水量为564 mm,最少年降水量为189 mm。年平均蒸发量为年均降水量的3 倍,最大冻结深度为320 cm[10-15]。

图1 乌兰盖盆地地质略图Fig.1 Geological outline of Wulangai Basin

盆地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新世的砾岩、砂砾岩和砂岩。其次为早—中更新世的冲洪积物,晚更新世的冲积物,全新世的冲积物和湖积物,局部出露早更新世玄武岩。盆地东南部和西北部主要出露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以及华里西期和燕山期岩浆岩(图1)。

2 第四纪沉积物剖面

2.1 高日罕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剖面(P Ⅰ)

高日罕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剖面(P Ⅰ)位于西乌珠穆沁旗高日罕镇东侧Ⅰ级阶地上。该剖面的横、纵坐标分别为4 995 814、20 604 693,剖面总厚度为3.37 m,自下而上划分为10 层(图2),各层特征如下:

图2 高日罕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实测剖面图(P Ⅰ)Fig.2 Late Pleistocene and Holocene deposit section in Gaorihan

10.土黄色粉砂,厚60cm。

9.灰黑色黏土质粉砂,有机质含量比较高,厚度为18 cm,在该层距底部10 cm 取热释光年龄测定样品, 经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热释光实验室测定,年龄为 9.34±0.97 ka B.P.。

8.灰黄色粉砂,分选很好,厚8 cm。

7.灰黑色黏土质粉砂,厚5 cm。

6.灰黄色粉砂,厚6 cm。

5.灰黑色黏土,厚8 cm。

4.灰黄色粉砂,分选较好,厚60 cm。

3.灰黑色黏土质粉砂,有机质含量较高,厚20 cm。顶底界线不清,与上、下层呈渐变过渡。

2.灰黄色含细砾中砂,砾石砾径一般2~5 mm,个别砾石砾径可达12 mm,砾石成分主要为灰黑色凝灰岩,该层厚52 cm。

1.灰白色含细砾中砂,分选较好,砂粒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长石,砾石砾径2~10 mm,砾石含量很少,厚度1 m(未见底)。在该层距底部10 cm 和50 cm 分别取热释光年龄测定样品,经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热释光实验室测定,年龄分别为66.98±5.69 ka B.P.和63.38±5.39 ka B.P.。

2.2 高日罕全新世沉积物剖面(P Ⅱ)

该剖面位于西乌珠穆沁旗高日罕镇东侧高日罕郭勒的河漫滩上,剖面采样点东侧为河床。剖面的横、纵坐标分别为4 995 503、20 604 442,剖面总厚度为1 m,自下而上划分为9 层(图3),其岩性特征如下:

图3 高日罕全新世沉积物实测剖面图(P Ⅱ)Fig.3 Holocene deposit section in Gaorihan

9.土黄色粉砂,分选很好,植物根系发育,表层5 cm 有机质较多,层位相当于现代河漫滩的顶部,厚17 cm。

8.灰黄色粉砂,水平层理比较发育,厚12 cm。

7.灰白色细砂,粒径0.15~0.25 mm,分选很好,厚9 cm。

6.灰黑色黏土质粉砂,植物根系比较发育,厚6 cm。

5.灰黄色粉砂,分选很好,厚5 cm。

4.灰黑色黏土质粉砂,厚度1 cm。

3.灰黄色中砂,粒径0.25~0.4 mm,具有较明显的大型斜层理,斜层理产状为:160°∠35°,该层厚25 cm。

2.灰色粉砂,具有锈黄色泥管,泥管近直立排列,层内植物根系比较发育,厚15 cm。

1.灰黑色黏土质粉砂,有机质含量较高,具有植物残骸,厚10 cm(未见底)。在该层中距底部5 cm 采集热释光年龄测定样品,经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热释光实验室测定,年龄为8.60±0.73 ka B.P.。

3 第四纪沉积物中的孢粉组合特征

3.1 孢粉分析样品制备及分析数据处理方法

在高日罕Ⅰ级冲积阶地和河漫滩沉积物中共采集了18 个孢粉分析样品,每个样品经过碎样过筛后取干样品20 g,加入约6 000 粒的石松孢子(用于计算孢粉浓度),然后进行盐酸→氢氟酸→盐酸处理,用筛选法→淘洗法集中样品中的孢粉。基于孢粉测试结果,借助于计算机分析软件对各剖面的孢粉组合带进行了综合划分。孢粉分析委托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孢粉实验室张淑芹教授完成。

3.2 孢粉组合及古气候特征

在高日罕一级阶地沉积物剖面采集10 个孢粉测试样品,分析表明孢粉的类型比较少,整个剖面共有30 个科属的孢粉类型,其中乔、灌木植物花粉主要为针叶植物花粉,落叶松属花粉、落叶阔叶植物桦属、灌木植物麻黄属等退居其次,同时零星分布有一些其它乔、灌木植物孢粉。草本植物花粉中菊科、蒿属、藜科含量占绝对优势,并含有少量的禾本科、毛茛科、荨麻属、莎草科和苋科等花粉类型。蕨类植物有中华卷柏等孢子零星出现。根据孢粉百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孢粉组合的特征,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4 个孢粉带(图4)。

在高日罕全新世河漫滩沉积物剖面采集8 个孢粉测试样品,孢粉的类型也比较少,整个剖面共有26 个科属的孢粉类型。其中乔、灌木植物花粉中针叶植物松属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少量的麻黄属、云杉属和冷杉属,同时零星分布着落叶阔叶植物榛属、桦属、蔷薇属花粉。在草本植物花粉中,各层孢粉组合里莎草科和蒿属的百分含量整体最高,其次是藜科、禾本科和菊科分布较多,并含有少量的毛茛科、荨麻属、泽泻属、龙胆属、苋科等花粉类型。蕨类植物有中华卷柏和石松属孢子,仅在孢粉带GRH-Ⅴ和GRH-Ⅵ中零星出现,其他各孢粉带中未见蕨类植物孢子。根据孢粉百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孢粉组合的特征,高日罕全新世河漫滩沉积物剖面从下至上可以划分为5 个孢粉带(图4)。

高日罕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一级阶地沉积物和河漫滩沉积物共划分出9 个孢粉带(图4),各孢粉带的特征如下:

GRH-I 带: 以Chenopodiaceae-Artemisia-Compositae为主的组合。

该组合含2 个样品,孢粉浓度很小,在8 粒∕克~12 粒∕g 之间波动,每个样品统计孢粉100粒。孢粉组合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其百分含量占孢粉总数的88.0%~93.0%;乔、灌木植物花粉较少,占孢粉总数的7.0%~11.0%;蕨类植物孢子(0%~1.0%)零星出现;未见水生植物花粉。

乔、灌木植物中,出现少量的针叶植物松属(2.0%~6.0%)、落 叶 松 属(0~1.0%)花粉,并含有少量的落叶阔叶植物桦属(1.0%~2.0%)、榛属(1.0%)、栎属(0~1.0%)花粉。

草本植物中,藜科(27.0%~54.0%)、蒿属(23.0%~38.0%)花粉含量最高,少量或零星出现的有菊科(4.0%~13.0%)、禾本科(1.0%~7.0%)、栽培禾本科(0~2.0%)、毛茛科(2.0%)、唐松草属(1.0%)、荨麻属(1.0%)、水麦冬属(0~2.0%)、瑞香科(0~1.0%)等花粉。

该组合孢粉浓度很小,在8 粒∕克~12 粒∕g 之间波动,推测当时植被覆盖度很低,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喜干耐旱耐冷的植物藜科(27.0%~54.0%)、蒿属(23.0%~38.0%)占优势,中生植物较少,未见水生植物。根据孢粉组合推测该沉积环境在晚更新世晚期是比较干燥寒冷的,可能为荒漠植被景观。

该组合含2 个样品,孢粉浓度较小,在66 粒∕g~100 粒∕g 之间波动,样品统计孢粉100 粒~200 粒。该孢粉带以乔、灌木植物花粉为主,其孢粉百分含量为62.0%~67.0%;草本植物花粉较少,占孢粉总数的32.0%~35.5%,出现少量的水生植物花粉;蕨类植物孢子(1.0%~2.5%)少量出现。

乔、灌木植物中,针叶植物松属(62.0%~64.0%)花粉占绝对优势,落叶阔叶植物桦属(0~2.0%)、榛属(0~1.0%)花粉零星出现。

草本植物中,藜科(8.0%~13.0%)、菊科(5.0%~12.0%)、蒿属(2.0%~12.0%)花粉含量稍高,少量或零星出现的有禾本科(1.0%~5.0%)、十字花科(0~1.0%)、毛茛科(0~4.0%)、苋科(0~1.0%)、荨麻属(0.5%~1.0%)及水生植物香蒲属(0~2.0%)等花粉。

图4 高日罕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沉积物孢粉百分含量图Fig.4 The sporopollen diagram of late Pleistocene-Holocene deposits in Gaorihan

蕨类植物出现少量的石松属(1.0%~2.5%)孢子。

松属类植物主要分布于季节分明、生长季节湿度较大的地区。一般情况下,松属花粉含量达30%以上则表明当地有松树生长。孢粉带GRH-Ⅱ中松属花粉的质量分数高达62%~64%,且明显高于上一组合,这说明该组合对应的植物群中生长有松树等针叶林树种,可能为针叶林草原植被景观,较上一时期而言气候更为冷湿,但相对湿度仍然较小。因而推测其古气候环境比较冷,地表有水系发育。

GRH-III 带: 以Pinus-Compositae-Artemisia-Chenopodiaceae为主的组合。

该组合含5 个样品,孢粉浓度在55 粒∕g~800 粒∕g 之间,波动范围较大,样品统计孢粉100粒~250粒。该孢粉带草本植物花粉稍占优势,其质量分数占孢粉总数的31.5%~71.0%;乔、灌木植物花粉次之,占孢粉总数的29.0%~68.5%;蕨类植物孢子(0~1.0%)零星出现。出现少量的水生植物花粉。

乔、灌木植物中,针叶植物松属(26.0%~66.0%)花粉占绝对优势,灌木麻黄属(0~1.0%)及落叶阔叶植物桦属(1.0%~2.0%)、榆属(0~1.5%)、榛属(0~1.0%)、绣线菊属(0~3.0%)、卫矛属(0~0.5%)、叶底珠属(0~0.5%)等花粉零星出现。

草本植物中,菊科(18.0%~40.0%)花粉含量最高,其次蒿属(2.5%~15.0%)、藜科(3.0%~11.2%)、禾本科(1.0%~10.0%)花粉含量稍高,少量或零星出现的有荨麻属(0~2.0%)、蓼属(0~2.0%)、报春花科(0~1.0%)、十字花科(0~1.0%)、莎草科(0~1.0%)、毛茛科(0~1.0%)、唐松草属(0~1.0%)、败酱属(0~0.5%)、石竹科(0~0.5%)及水生植物香蒲属(0~3.0%)等花粉。

蕨类植物零星出现中华卷柏(0~1.0%)孢子。该孢粉带下部的3 个样品孢粉浓度大,而上部的2个样品孢粉浓度较小,推测当时植被覆盖度在时间上变化较大,气候环境变化也比较大。乔、灌木植物以针叶植物松属类植被居多;在草本植物中,以中生植物为主,喜干耐旱耐冷的植物藜科、蒿属也较多,但水生植物较少。根据孢粉组合特征推测该孢粉带所对应的沉积环境中生偏干,地表有水系发育,古植被早期为针叶林草原植被景观,晚期为荒漠植被景观。

GRH-IV 带: 以Pinus-Compositae-Artemisia-Chenopodiaceae为主的组合

该组合含2 个样品(50 cm 处),下部样品孢粉浓度很小(16 粒∕g),统计孢粉100 粒。上部样品孢粉浓度大(666 粒∕g),统计孢粉200 粒。该孢粉组合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占孢粉总数的65.0%~92.0%;乔、灌木植物花粉次之,占孢粉总数的8.0~33.0%;蕨类植物孢子(0~2.0%)很少。含有少量水生植物花粉。

乔、灌木植物中,针叶植物松属(28.0%)花粉占优势,灌木植物麻黄属(1.0%)及落叶阔叶植物桦属(4.0%)花粉少量出现。

草本植物中,菊科(24.0%)、蒿属(20.0%)花粉含量最高,其次是藜科(11.0%)有较多分布。少量出现的有苋科(4.0%)、毛茛科(2.0%)、莎草科(2.0%)、败酱属(1.0%)、禾本科(1.0%)等花粉。

蕨类植物出现少量的中华卷柏(2.0%)孢子。

该组合下部孢粉浓度很小,仅为16 粒∕g,推测当时植被覆盖度很低。中生植物及耐寒旱生(蒿属)和超旱生(藜科)植物较多,出现少量喜冷湿的莎草科花粉和水生植物。因而推测该组合下部指示的沉积环境中生偏干,植被景观主要为荒漠植被。相比之下,较上一组合对应的古气候环境稍干一些。该组合上部孢粉浓度大,可达666 粒∕g,推测当时植被覆盖度比较高。孢粉组合中喜冷湿的莎草科花粉较多,并伴有较多的耐寒旱生(蒿属)和超旱生(藜科)植物,同时出现少量的水生植物和中生植物,未见落叶阔叶植物花粉。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可以推测该组合指示的沉积环境较冷偏湿,地表有水系发育,为草原植被景观。

GRH- Ⅴ 带: 以Pinus-Artemisia-Compositae-Chenopodiaceae-Cyperaceae-Gramineae为主的组合。

该组合含2 个样品,孢粉浓度一般在250 粒∕g~470 粒∕g 之间波动,每个样品统计孢粉200 粒。该孢粉组合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其百分含量占孢粉总数的63.5%~73.0%,含少量的水生植物花粉;乔、灌木植物花粉较少,占孢粉总数的26.0%~35.5%;蕨类植物孢子(1.0%)零星出现。

乔、灌木植物中,针叶植物松属(25.0%~34.0%)花粉占优势,麻黄属(0~1.5%)、云杉属(0~0.5%)花粉零星出现,落叶阔叶植物花粉榛属(0~0.5%)零星出现。

草本植物中,蒿属(14.0%~25.0%;)花粉质量分数最高,其次是菊科(10.0%~20.0%)、藜 科(11.0%~12.5%)、 莎 草 科(8.0%~10.0%)、禾本科(1.0%~12.5%)等花粉有较多分布。少量或零星出现的有龙胆属(0~0.5%)、毛茛科(1.5%~3.5%)、苋科(0.5%~1.0 %)、蓼属(0.5%~1.0%)、地榆属(0~1.0%)、荨麻属(0~0.5%)及水生植物香蒲属(0~1.0%)等花粉。

蕨类植物出现少量的石松属(1.0%)孢子。

该组合孢粉浓度一般,针叶植物松属花粉较多,草本植物的含量比GRH-IV 组合明显减少,推测当时植被覆盖度有所降低。喜干耐旱耐冷的植物蒿属(14.0%~25.0%)、藜科(11.0%~12.5%)花粉较多,喜冷湿的莎草科花粉有一定的含量,中生植物也有较多的出现,水生植物少量出现,落叶阔叶植物花粉则零星出现。可以推测该组合指示的沉积环境比较冷湿,附近有松树林发育,地表有水系发育,植被景观为针叶林草原植被。

GRH-Ⅵ带:以Pinus-Artemisia-Cyperaceae为主的组合。

该组合含1 个样品,孢粉浓度很小(44 粒∕g),该样品统计孢粉100 粒。该孢粉组合草本植物花粉稍占优势,占孢粉总数的51.0%;乔、灌木植物花粉次之,占孢粉总数的48.0%;蕨类植物孢子很少,占孢粉总数的1.0%。见有少量的水生植物花粉。

乔、灌木植物中,针叶植物松属(46.0%)花粉占绝对优势,麻黄属(2.0%)少量出现,未见落叶阔叶植物花粉。

草本植物中,蒿属(15.0%)、莎草科(15.0%)花粉含量稍高,少量出现的有菊科(9.0%)、藜科(6.0%)、毛茛科(2.0%)、禾本科(1.0%)、茄属(1.0%)、蓼属(1.0%)及水生植物香蒲属(1.0%)等花粉。

蕨类植物中华卷柏(1.0%)孢子少量出现。

该组合孢粉浓度很小,推测当时植被覆盖度很低。耐寒旱生(蒿属)和超旱生(藜科)植物稍多,并伴生较多的喜冷湿的莎草科花粉和中生植物花粉,水生植物少量出现,落叶阔叶植物花粉少量出现。推测该组合指示的沉积环境比较干冷,附近有松树林发育,地表有水系发育,为荒漠植被景观。该组合虽然与第Ⅳ、Ⅴ组合花粉成分相似,但孢粉组合中相对喜湿的中生草本禾本科花粉较前两组合明显减少,且喜冷湿的莎草科花粉明显降低,相比之下,其相对湿度较小,气候相对干燥些。

GRH-Ⅶ带:以Cyperaceae-Pinus为主的组合。该组合含1 个样品,孢粉浓度大(500 粒∕g),该样品统计孢粉200 粒。该孢粉带草本植物花粉稍占优势,占孢粉总数的59.5%,见有少量的水生植物花粉;乔、灌木植物花粉次之,占孢粉总数的40.5%;未见蕨类植物孢子。

乔、灌木植物中,针叶植物松属(39.0%)花粉占绝对优势,麻黄属(0.5%)少量出现,落叶阔叶植物花粉桦属(0.5%)、蔷薇属(0.5%)少量出现。

草本植物中,莎草科(40.0%)花粉含量最高,少量出现的有藜科(6.5%)、蒿属(5.5%)、菊科(5.5%)、苋科(1.0%)、石竹科(0.5%)及香蒲属(0.5%)等花粉。

该组合孢粉浓度大,可达500 粒∕g,推测当时植被覆盖度比较高,植物生长较前一时期更为茂盛。孢粉组合中,喜冷湿的莎草科花粉较多,而耐寒旱生(蒿属)和超旱生(藜科)植物和中生植物花粉较少,水生植物少量出现;同时出现少量的落叶阔叶植物花粉。该组合中喜冷湿的莎草科花粉较前一组合明显增加,耐寒旱生的草本植物花粉较前一组合有所减少,因此推测该组合指示的古气候环境比较冷湿,附近发育有松树林,同时地表有水系发育,植被景观主要为针叶林草原植被。

GRH- Ⅷ带:以Pinus-Compositae-Cyperaceae为主的组合

该组合含1 个样品,孢粉浓度较小,为71粒∕g,该样品统计孢粉100 粒。从孢粉组合可以看出:乔、灌木植物花粉稍占优势,占孢粉总数的55.0%;草本植物花粉次之,占孢粉总数的45.0%;未见蕨类植物。见有少量的水生植物花粉。乔、灌木植物中,针叶植物松属(50.0%)花粉占绝对优势,并出现了少量的麻黄属(4.0%)和冷杉属(1.0%),未见落叶阔叶植物花粉。

草本植物中,菊科(15.0%)、莎草科(13.0%)花粉含量稍多,少量出现的有蒿属(8.0%)、藜科(6.0%)、毛茛科(1.0%)、百合科(1.0%)及水生植物香蒲属(1.0%)等花粉。

由于该组合孢粉浓度较小(71 粒∕g),推测当时植被覆盖度较低。该孢粉带中生植物花粉和喜冷湿的莎草科花粉稍多,而耐寒旱生(蒿属)和超旱生(藜科)植物较少,水生植物少量出现;乔、灌木植物中未见落叶阔叶植物花粉。推测该组合指示的沉积环境中生,附近有松树林发育,地表有水系,为荒漠—半荒漠植被景观。其古气候环境较前几个组合稍有转暖,但较前一时期相对湿度有所降低。

GRH-Ⅸ带:以Cyperaceae-Pinus为主的组合。

该组合含2 个样品,孢粉浓度小,在100 粒∕g~210 粒∕g 之间波动,样品统计孢粉100~200 粒。该孢粉带草本植物花粉为主,占孢粉总数的46.0%~72.0%;乔、灌木植物花粉次之,占孢粉总数的28.0%~54.0%;未见蕨类植物孢子。未见水生植物花粉。

乔、灌木植物中,只见较多的针叶植物松属(28.0%~54.0%)花粉。

草本植物中,莎草科(30.0%~55.0%)花粉含量最高,少量出现的有藜科(3.0%~8.0%)、菊科(6.0%~7.5%)、蒿属(1.0%~6.0%)、毛茛科(0.5%~1.0%)等花粉。

该组合孢粉浓度小,推测当时植被覆盖度比较低。孢粉组合中针叶植物松属花粉较多,草本植物花粉相对较少,喜冷湿的莎草科花粉较多,喜干耐旱耐冷的植物蒿属、藜科及中生植物花粉较少,未见水生植物花粉;在乔、灌木植物孢粉中未见落叶阔叶植物花粉。在植物的种类与组成上与上一孢粉组合GRH-Ⅷ有所不同,该组合缺少云杉、冷杉、麻黄属植物花粉,且该组合喜冷湿的莎草科花粉明显增多。因此,推测该组合指示的古气候环境气温低、湿度大,较前一组合更为温凉湿润,附近有松树林发育,主要为半荒漠植被景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近70.0 kaB.P.以来,高日罕地区的古气候经历了干燥寒冷—冷湿—中生偏干—较冷偏湿—冷湿—干冷—冷湿—中生—温凉湿润的气候变化旋回,植被面貌经历了荒漠植被—针叶林草原植被—荒漠植被—草原植被—针叶林草原植被—荒漠植被—针叶林草原植被—荒漠/半荒漠植被—半荒漠植被变化序列。其中70.0~10.0 kaB.P.的气候变化对应着末次冰期气候变化,10.0 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对应着全新世气候波动。

3 结论

①乌拉盖盆地高日罕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沉积物构成一级阶地的下部和中部,岩性为含细砾中砂,粉砂、、黏土质粉砂和黏土,具有冲积物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沉积物时限为70.0~10.0 kaB.P.。一级阶地的上部和河漫滩由全新世冲积物构成,岩性为中砂、细砂、粉砂和黏土质粉砂,具有水平层理,为典型的河漫滩相沉积,时限为10.0~0 kaB.P.。

②近70.0 kaB.P.以来,高日罕地区的古气候经历了干燥寒冷—冷湿—中生偏干—较冷偏湿—冷湿—干冷—冷湿—中生—温凉湿润的气候变化旋回,其中70.0~10.0 kaB.P.的气候变化对应着末次冰期气候变化,10.0 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对应着全新世气候波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高日罕地区的植被面貌经历了荒漠植被—针叶林草原植被—荒漠植被—草原植被—针叶林草原植被—荒漠植被—针叶林草原植被—荒漠/半荒漠植被—半荒漠植被变化序列。

③第四纪冰期时,乌拉盖盆地内部可能为冰缘气候,周围山地(尤其是盆地北部山地)可能发育第四纪冰川。10.0kaB.P.以来,该区的古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地面流水在侵蚀晚更新世晚期沉积物的基础上,继而堆积了全新世河漫滩相沉积物和河床相沉积物。

[1] 贾铁飞,何 雨. 90年代内蒙古高原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J]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8(4):305-311.

[2] 裴文中.在中国境内“冰滑作用”的首次发现[J].科学通报,1956,11:51-53.

[3] 黎兴国.内蒙古扎赉诺尔东露天矿冰缘现象及其年代的初步探讨[J].冰川冻土,1982,4(3):65-72.

[4] 周廷儒,张兰生,李华章.华北更新世最后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1:77-88.

[5] 李容全,郑良美,朱国荣.内蒙古高原内陆湖泊与环境变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6] 王苏民,冯 敏.内蒙古岱海湖泊变化与东南季风强弱的关系[J].中国科学(B辑),1991,21(3):758-768.

[7] 贾铁飞,李容全.近百年岱海湖面变化及对环境变迁的指示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111-118.

[8] 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演变[J].地学前缘,1997,4(1,2):127-136.

[9] 李华章,刘清泗,汪家兴.内蒙古高原黄旗海、岱海全新世湖泊演变研究[J].湖泊科学,1992,4(1):31-39.

[10]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编.内蒙古统计年鉴2007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1]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编.内蒙古统计年鉴2006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编.内蒙古统计年鉴2005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3]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编.内蒙古统计年鉴2004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4]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编.内蒙古统计年鉴2003卷[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5] 北京气象中心资料室,2008 年.1990~2008年中国地面气 候资料[M/OL].北京:气象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孢粉粉砂灌木
典型粉砂地层盾构选型及施工参数研究
孢粉在流域生态环境中的指示作用及研究进展
西藏仲巴县隆格尔地区渐新统日贡拉组孢粉组合的发现及其意义
漯河市常见灌木类苗木的整形与修剪要点
上海师范大学揭示花粉壁孢粉素合成的调控机制
与世隔绝的人世
杜鹃等 5 种灌木对PM 2.5 的净化作用初探
跃进总干渠粉砂地基上节制闸抗滑稳定性分析
植物孢粉的研究方法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
地下连续墙在富水粉砂层中降水加固成槽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