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TE数据流承载过半提升流量价值成重点

2013-01-25鲁义轩

通信世界 2013年19期
关键词:资费运营商分级

本刊记者 | 鲁义轩

数据业务持续增长以及语音业务的低值化越来越明显,运营商实施流量经营的一个理想状态是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分配不同的带宽,进而实施不同级别服务的不同收费,以及个性化服务。

中国移动TD-LTE设备与终端陆续招标、国内三大运营商的LTE齐表态进一步刺激了全球LTE发展的速度,而国际上运营商LTE的发展策略已由覆盖与业务推广推进至流量经营阶段。据运营商Vodafone统计,其LTE智能手机用户月均消耗的数据流量已经是3G智能手机用户的近两倍(350MB/month->640MB/month),而Verizon Wireless的LTE用户目前尽管只占到其后付费用户的28.2%,但却产生了VZW全网数据流量的54%。

对LTE流量带来的问题与商机,Strategy Analytics公司高级分析师杨光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在LTE启动阶段,平均每用户的数据使用量有明显提升。面对这种情况,运营商一方面应从网络和技术方面做好准备,不但要关注基站和无线接入部分的扩容,也需要关注回传链路、核心网设备的容量瓶颈问题。另一方面,运营商还应在业务模式方面进行创新,尤其需要重视的是:网络侧的策略控制体系和智能化的业务平台是开发新型业务模式的技术基础。

差异化经营的要点

去年10月中国移动集采的7万多部终端产品已有19款通过测试,今年2月中国移动启动第二轮TD-LTE终端招标,9月份还将启动新一轮采购。

在智能手机即将成为LTE发展主角的趋势下,数据业务比例持续增长以及语音业务的低值化会越来越明显,运营商实施流量经营的一个理想状态是能够根据不同的业务分配不同的带宽,进而实施高端服务的高收费,但大带宽数据业务对QoS的要求亦很高。对于如何在保证各类业务的QoS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经营,杨光表示,对QoS的保障需从多个维度共同进行,如无线接入系统和回传链路的扩容、策略控制和深度包检测(DPI)技术的应用、CDN网络的部署和优化、乃至对信源的优化(如音视频编解码)。“在LTE系统设计过程中,已经对QoS机制有了充分的考虑,而且在网络部署初期,网络负载较轻,完全能够支持较好的QoS和用户体验。”

“到2017年全球移动回传市场将存在92亿美元的投资缺口,这一缺口必将导致用户体验的下降,增大用户流失率。在这一背景下,能够对回传链路进行充分投资的运营商,将能够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Strategy Analytics公司高级分析师杨光

分级资费计划

在传统的分级资费计划(tiered plan)中,一般以通话时长或数据流量的多少作为分级依据,而LTE的引入为运营商的分级资费计划提供了新的分级维度,据悉,很多运营商开始采用流量与数据速率相结合的分级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差异化服务。更有甚者,部分运营商(如瑞士电信)开始采用完全按照数据速率进行分析的方式,不同等级的套餐都包含有不限量的话音、短信和数据流量,仅依靠不同的数据速率进行划分。

杨 光称,基于良好的用户体验,欧美LTE用户对在线视频、音乐等实时流媒体内容的消费急速上涨,运营商随之开发了基于内容消费的定价策略,如基于用户每月消费的视频时长或视频质量(高清、标清)进行差别定价。

上海贝尔的技术人士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流量带来的挑战不仅仅是指宽带数据流量呈爆炸式增长,各种不同应用还会给网络带来的不可预测负面效果。运营商需要基于智能流量管理方案,通过实时的网络监控和分析找出无线网络中的异常流量。然后通过策略部署对这些异常流量采取降优先级、丢弃或阻止的方式来帮助运营商保护用户的业务体验从而更好地使用网络资源。

针对此,阿尔卡特朗讯开发了一套智能流量管理方案,基于网络监控和分析、信息处理和策略触发、策略执行和提交这三个功能模块,通过5780 DSC动态业务控制器,利用WNG 9900的智能发现来创建新的业务规则,并通过动态触发的方式来保护有价值的用户的业务体验。即通过WNG 9900和5780 DSC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对网络的动态智能管控。

数据流量定价:摆脱传统思维

以流量为基础的收费模式,意味着运营商传统定价模式需要有极大改变。国际上,以Verizon Wireless和AT&T为首的发达市场运营商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出共享资费计划,允许用户在多个不同终端设备之间(智能手机、上网卡、平板电脑等等)共享流量套餐。这样的做法有效吸引了平板电脑等新型移动终端和消费电子设备进入运营商网络,并提升了每用户的流量消费。至2013年第一季度,Verizon Wireless的后付费用户中,平均每个用户帐号使用的无线连接数量已经达到了2.67个,每账号的平均营收(ARPA)同比上升6.9%,达到150.27美元。

目前国内3G定价模式仍是较为传统的策略,而且三个运营商的定价体系较为接近,差异化和灵活度还相对较小。对此,杨光表示,进入LTE时代之后,网络技术的差异将逐渐缩小,业务模式和资费策略在竞争中的重要性将相对上升。同时,在OTT业务的夹击下,优惠的数据接入资费和有保证的服务质量逐渐成为内容提供商吸引和维系用户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全球市场上已经逐渐开始出现内容提供商与网络运营商的合作案例,针对移动音乐或移动视频等流量较大且对服务质量有较高要求的流媒体内容,内容提供商通过付费或分成的方式,换取网络运营商对相关流量做定向的资费减免,并保证一定的网络服务质量。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如Orange与在线音乐服务商Deezer的合作,德国电信与在线音乐服务商Spotify的合作等等。”

而个性化的资费模式也有望成为运营商营销的创新热点。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今年早些时候先后推出积木式套餐就是顺应这一趋势而做的积极探索。

猜你喜欢

资费运营商分级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第六次中国移动再次下调资费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电信资费解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