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

2013-01-25

中国蜂业 2013年5期
关键词:六盘山规模化宁夏

王 彪 吴 宏 苏 萍 谢 鹤

(1固原市养蜂试验站,固原756000;2隆德县畜牧中心,隆德756300 3西吉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西吉756200)

一、宁夏中华蜜蜂饲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中华蜜蜂是我国传统的当家蜂种,属膜翅目,蜜蜂总科,蜜蜂属(Apis),东方蜜蜂种(Apis cerana)。2006 年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目前已知分布在全国除新疆以外的广大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处于野生、半野生和家养状态。

1.宁夏中华蜜蜂的分布

宁夏中华蜜蜂目前集中分布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区固原市的隆德县、泾源县、原州区、西吉县、彭阳县和中卫市的海原县。其他各市县区均没有中华蜜蜂的分布,核心分布区域为固原市沿六盘山一带的山区乡镇。该区域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塬、梁、峁、涧交错,六盘山横卧最南端,最高峰海拔2942米,向西北沿伸,与南华山、西华山相接,宁夏中华蜜蜂主要分布在该产区海拔1600~2200米之间。

2.宁夏中华蜜蜂饲养条件

宁夏中华蜜蜂分布区域内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花期长,主要蜜粉源植物花期衔接好。从早春3月上旬到9月中旬相继都有植物开花吐粉泌蜜,尤其是随着大六盘生态圈经济建设和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等项目工程的实施,使本区域内本来就很丰富的蜜粉源植物资源又得到了大幅度增加,目前该区域境内有天然野生自然蜜粉源植物462万亩,人工栽培蜜粉源植物706万亩,其中能生产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达600万亩。特别适宜中华蜜蜂的生存、栖息和发展,加之天然草场面积大,无工业污染,是生产中华蜜蜂商品蜜的好地方。

3.宁夏中华蜜蜂饲养历史与现状

宁夏饲养中华蜜蜂历史悠久,据传说起于秦汉[1]。当地群众饲养的中华蜜蜂大多数在崖壁或墙壁上挖洞筑巢,或者在竹笼里饲养,管理粗放,每年秋季“白露”前后,采取“杀鸡取卵”的办法,连蜂带脾一起铲下来熬蜜,这种自生自灭的原始养蜂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20世纪70年代以前,宁南山区各县区几乎各乡镇各村庄,到处可见农家传统饲养的中华蜜蜂,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饲养,六盘山一带野生中蜂分布数量稠密。70年代中期引进西方蜜蜂以后,由于蜂种之间的竞争,尤其是蜜源后期或断蜜期对中华蜜蜂的危害,并且引进西方蜜蜂后,也给中华蜜蜂带来病害,使我区中华蜜蜂的分布区域逐步向交通不便的山区萎缩,饲养数量锐减,由原来的成片集群分布变成零星和分离的片状分布,大部分交通要道,平原和河谷川道乡镇已看不到中华蜜蜂的踪迹。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蜂在吴忠市盐池和同心两县的部分山区也有少量分布,但到90年代后期已基本绝迹。海原县曾经是我区饲养中华蜜蜂的大县,但到2006年该县只有红羊、李俊、郑旗、李旺、甘城等南部的几个乡镇有中华蜜蜂的分布,到2010年这几个乡镇的中华蜜蜂分布数量已经很少了,有的乡镇已基本绝迹。目前我区中华蜜蜂集中分布在宁南山区固原市四县一区和中卫市的海原县的部分乡镇。其他各市县区均没有中华蜜蜂的分布,核心分布区域为固原市沿六盘山一带的山区乡镇,甚至每年还向南部山区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大面积萎缩。

据不完全统计,宁夏中华蜜蜂目前饲养量约有2万群左右,95%以上的农户仍然采用传统原始的土法饲养,一般饲养量3~5群,饲养10~30群的已算饲养多的,饲养50群以上的几乎少见。在固原市养蜂试验站未进入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中华蜜蜂规模化饲养示范蜂场之前,饲养百群以上的中华蜜蜂饲养户从未出现过。

4.宁夏中华蜜蜂资源和生产面临的问题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部分山区干旱程度加深,加之西方高产蜂种的引进、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传统落后的杀蜂毁巢取蜜方式以及杀虫剂、除草剂的广泛使用等给中华蜜蜂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冲击,破坏了中华蜜蜂的生存生态环境。使全区中华蜜蜂的饲养数量和分布范围大大减小,从平原、严重干旱区、转地饲养西方蜜蜂的公路沿线及河谷川道区退出,濒危程度加重。据2006年固原市养蜂试验站承担宁夏中华蜜蜂种质资源调查结果,2005年底全区中华蜜蜂饲养量3万群左右,目前已不足2万群,而且分布范围和饲养数量逐年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如不采取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有可能将出现濒临灭绝现象的发生。为了保护中华蜜蜂资源不受侵害,促进农牧业增产增收,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宁夏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宁夏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开展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是防止宁夏中华蜜蜂濒危和濒临灭绝的需要

宁夏中华蜜蜂是我国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中最优良的地理种之一。首先,宁夏中华蜜蜂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石巍、刘之光等研究发现,宁夏中华蜜蜂种群形成了适应当地特定气候的形态特征,表现出形态特征的多样性;同时,对线粒体DNA多样性研究表明,宁夏中华蜜蜂有4种单倍型在我国大陆属首次发现,说明宁夏中华蜜蜂具有独特的遗传特征。其次,宁夏中华蜜蜂具有独特的优良性状,一是蜜蜂体大、体色较深,完全适应黄土高原的特殊生态环境;二是个体抗寒能力强,当温度在6.5℃以上时,还能安全采集,冬季在20℃气温以下的气候环境中,能安全越冬,春季平均气温1~2℃时,群内蜂王便可开始产卵繁殖后代;三是抗美洲幼虫腐臭病;四是抗螨性强,对大、小蜂螨具有抵抗性,大、小蜂螨对中华蜜蜂不造成危害;五是中华蜜蜂的个体较西方蜜蜂小,飞行敏捷,速度快,能躲避胡蜂的危害;六是采集勤奋,在采集季节,中华蜜蜂的采集时间每天要比西方蜜蜂长2~3小时;七是善于利用零星蜜源,特别是在早春或晚秋,气温较低、蜜粉源不集中的情况下,中华蜜蜂同样能很好地利用零星蜜源;八是具有维持强群的特点。由此说明,宁夏中华蜜蜂是在长期适应宁夏自然环境过程中选择进化形成的地方蜂种,是我国中华蜜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中华蜜蜂种群分布和数量减少,将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灭绝风险增大。宁夏中华蜜蜂的灭绝将造成我国中华蜜蜂资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开展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蜜蜂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利国利民的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在服务“三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发展养蜂业不占耕地、不争水肥、不抢草山,是一项直接向大自然索取物质财富的高效生态型“空中农业”,具有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立体多功能效应,充分体现了“资源节约、经济高效、良性循环”的基本特征,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律。

3.开展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是促进农业增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不仅使中华蜜蜂养殖户获得蜂产品增加收入,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通过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加之宁夏南部六盘山区果树开花授粉期和某些经济作物开花授粉期及设施农业需要蜜蜂授粉期,正值西方蜜蜂南下转地饲养,因此利用中华蜜蜂为果树、设施农业和某些经济作物授粉就显得更加可靠和重要。

4.开展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巩固宁夏南部山区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建设项目成果及后续产业发展的需要

封山禁牧后牛羊不能上山,但却为蜜蜂提供了更好的放牧场所,又因为自然界中约80%的被子植物是靠昆虫授粉的,而蜜蜂是最理想的授粉昆虫。保护中华蜜蜂资源,通过蜜蜂为植物传花授粉,不仅有利于促进生态建设,巩固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种草养畜成果,而且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是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很好的后续产业,既是生态农业,又是良性循环农业,同时也是反哺农业。

5.开展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是促进当地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需要

通过蜜蜂授粉,将极大的提高植物的结实率及后代的抗逆性,更易于在干旱等不利的条件下成活,从而使植被更加丰富,更好的起到防沙固沙、保持水土流失的作用,最终达到改善生态的目的。

6.开展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是贯彻落实《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需要

《全国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发展区域布局西北地区主攻方向中,明确提出“陕西、甘肃和宁夏在发展西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山区发展中蜂,建立中蜂资源保护区,扩大饲养规模,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提高养蜂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加大中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养蜂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在沿六盘山一带中蜂集中分布的核心区域尽快确定建立中蜂资源保护区”,并将宁夏六盘山区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三、宁夏中华蜜蜂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及方法

1.建立宁夏六盘山区中华蜜蜂保护区和中华蜜蜂资源保护核心区

可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区各县区中华蜜蜂分布连片集中的乡镇建立宁夏中华蜜蜂保护区,选择信誉好、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饲养规模大的养殖户,开展规模化中华蜜蜂饲养技术集成与示范,促进宁夏中华蜜蜂的生产和发展。在此基础上,组织建立宁夏六盘山区中华蜜蜂地方良种选育场。用行政手段扼制西方蜜蜂对中华蜜蜂资源的干扰和破坏,同时,禁止引进包括中华蜜蜂在内的其他一切蜂种进入保护区内饲养,严禁西方蜜蜂进入中华蜜蜂资源保护区。并进行中华蜜蜂饲养保种补贴试点工作,选择对人均饲养20群以上的蜂农进行补贴,确保宁夏六盘山区的中华蜜蜂保种群体在5000~8000群以上,探索保种新模式。

在宁夏六盘山区中华蜜蜂保护区的腹地建立中华蜜蜂资源保护核心区。组建蜂农联合保种场,进行活体保种,保种蜂群5000~8000群。为避免人为改变宁夏中华蜜蜂种群遗传结构,造成遗传多样性丧失,在中华蜜蜂资源保护核心区采取原始饲养方式,并开展原始饲养技术的改良。

2.建立宁夏六盘山中华蜜蜂地方良种选育场

通过种用群的收集,种用群至少可选择50~60群,为保证种用群的数量,后备种用群的数量至少在80~100群。然后采用自然交配的集团闭锁选育技术,保持遗传多样性的前提下,以抗病和维持强群为主要性状,以累代选择有益性状改良蜂种,选育具有区域特点的中华蜜蜂地方良种。

3.建立中华蜜蜂规模化饲养技术示范蜂场

可建立人均饲养规模100群左右的中华蜜蜂规模化饲养示范蜂场5~10户。通过创办示范蜂场的方式,研究掌握蜜蜂规模化饲养技术,使蜂农看到规模化饲养的好处,以点带面,逐步推开,达到共同实现规模化饲养的目的。紧紧围绕蜜蜂规模化饲养模式这一主题,逐步实现蜂场管理规范化、饲养蜂种良种化、蜂群管理科学化、养蜂机具标准化、生产运输机械化、蜂病防控区域化、生产产品优质化、从业人员专业化、政府扶持常态化(来源于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饲养与机具功能研究室和绍禹教授起草的“中华蜜蜂规模化饲养模式技术方案”)。

4.推广中华蜜蜂科学饲养技术

在抓好示范和培训的同时,抓好技术推广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利用3~5年时间,使宁夏中华蜜蜂的科学饲养率由目前的不到5%提高到30%以上。蜂蜜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

5.加强蜜蜂良种选育和蜂病防治工作

选育良种,更换劣种,是养好蜜蜂的关键措施。蜂王优良可为规模化饲养提供有力的蜂种保障,是饲养强群,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办法,科学的人工育王技术是每个蜂场必须掌握的技术,如选择父母群、培育种用雄蜂、准备哺育群、移虫、移虫后的管理,组织交尾群等技术都是每个养蜂员必须掌握和必备的技术。防治蜂病是保障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其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常年饲养强群和定期消毒是预防蜂病的有效措施,对症用药,按剂量给药,禁止乱用药是治疗蜂病的用药原则。通过抗病蜂种的选育、饲养强群等综合防治技术,探索解决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提高中华蜜蜂的产量和效益,扩大饲养量,形成规模化饲养。

6.加强技术培训及推广服务工作

提高蜂农的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蜂农的技术水平,要对蜂农进行科技培训,必须做好示范和推广工作,并且要经常性的抓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

[1]王彪,褚忠桥,雷耀鹏.宁夏蜂业概况[J],中国蜂业,2010,(10):53-54.

[2]王彪,吴宏,苏萍,等.宁夏中华蜜蜂规模化饲养瓶颈调查与对策[J].中国蜂业,2012,(4):39-41.

猜你喜欢

六盘山规模化宁夏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宁夏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六盘山陕西片区脱贫攻坚有序推进
六盘山成为重要水源涵养地
宁夏
藏在心中的风景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