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2013-01-25王水清邱均玉黄少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6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王水清 邱均玉 黄少芳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030)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王水清 邱均玉 黄少芳

(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030)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182例患者,其中55例发生DVT,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给与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随访半年,除2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外,其余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后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归纳锻炼和下床活动,并给与适当的指导,是可以避免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

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关节置换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对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生命构成最严重的威胁,其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手术疗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而且严重影响病人的工作能力甚至会发生致命性的肺栓塞。据国内最新研究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可高达47.1%[1]。因此预防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182例,共56例发生DVT,发生率30.7%,本文通过对出现DVT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血栓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182例患者,其中55例发生DVT,包括髋关节置换48例,膝关节置换7例,其中男15例,女40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手术侧肢体静脉血栓形成50例,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例。42例无自觉症状;10例患肢轻度疼痛和沉重感及逐渐出现的膝关节以下肿胀;3例患肢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

2 方法及结果

所有患者均给予溶栓、抗凝、扩血管、解痉、抬高患肢等方法治疗,并根据病因及诱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并加强护理后,14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0d后行彩超检查50例患者示肢体静脉血栓消失。随访半年,除2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外,其余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

3 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3.1 DVT发生的主要原因

①多数学者[3-5]认为DVT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静脉淤血及血液高凝状态。而关节置换术后由于下肢活动减少及术后切口疼痛等使患肢活动明显受限使血液处于相对滞缓状态;手术过程中长时间被动体位、止血带的使用、下肢过度旋转和牵拉、骨水泥聚合产势的损伤,使临近血管受损伤的机率大大增加,DVT发生率较高。②静脉内注射各种有刺激性的溶液和药物时,如安定、硫酸镁、甘露醇等均能不同程度地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血栓形成[6]。③性别、血型及输血因素:有研究指出女性年龄>65岁、“O”型血、输血总量>800mL,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危险因素[7]。研究者认为输血总量>800mL患者DVT形成发生率明显增高的原因可能为:①库存血存放时间较长,血液黏稠度高;②输血量较大,从血液离库到输入患者体内时间太久,从而导致血液中颗粒、细胞碎片比较多,血液黏稠度高,从而促进了血栓的形成。

3.2 预防及护理

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护士应详细询问病史,讲解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尤其对术后易发生的高危人群,如高龄女性,吸烟、肥胖、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等患者更应详细讲解,以引起重视。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初步掌握本病基本知识,及时发现血栓形成的迹象。劝患者戒烟戒酒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总体发病率。

体位及功能锻炼护理:抬高患肢,保持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以利于静脉的回流,减轻患肢的肿胀。在血栓形成的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制动,严禁挤压、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待患者病情允许后指导患者做踝关节的跖屈背伸活动及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运动,协助被动锻炼。术后3d开始进行下肢关节被动运动,以有效加速下肢静脉回流,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的内环境,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术后1周可在床上坐起,每日2~3次,每次不超过30min以防止关节疲劳。等下肢肌肉力量恢复后开始逐渐站立行走,速度不宜过快,恢复期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增加行走距离和锻炼下肢肌,促进深静脉再通和侧肢循环的建立[8]。

注意保护静脉: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穿刺,尤其是患肢,避免人为造成静脉管壁损伤,输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时,应给予稀释,缓慢静脉滴注。

机械预防方法:有研究[4]报道,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关节置换术术中及术后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近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认为近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源地,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降低近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也可应用压力抗栓泵进行机械性预防,可显著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需输血尽量使用新鲜成分血: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输血的患者,尽量使用较新鲜的成分血;若需补充>800mL的库存血,应分次从血库取血,保证每次血液离库后30—40min输完[9-10]。

综上所述,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受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所以对DVT的形成应以预防为主。才能更好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1] 卡纳尔,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美)[M].9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6.

[2] 李露春.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卧床患者发生DVT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9):130-131.

[3] 章泾萍,潘丽英,奚卫珍,等.护理干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9,8(4):18.

[4] 魏华,苏涛,高士芳.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9):1545.

[5] 赵丹宁,王晓红,田东岩.功能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6,21(2):15-17.

[6] 王亚琴,马晨霞,刘焕巧.孕产妇下肢深静脉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8):722.

[7] 马俊,沈彬,杨静,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13):15-16.

[8] 高丽,马燕兰,苗军,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47-249.

[9] 沈洲,徐福祥,樊盛军,等.低分子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9(2):74-76.

[10] 邱贵兴,杨庆铭,余楠生,等.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2):819-822.

R473.6

B

1671-8194(2013)16-0370-02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髋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