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猪场管理 有效防控腹泻

2013-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8期
关键词:换料猪只猪群

(宁夏中卫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中卫 755000)

在众多猪病中,腹泻无疑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猪场无论规模大小,都不可避免地发生腹泻病并因此遭受损失。通过强化猪场管理来实现腹泻病的有效防控是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1 人员管理

猪场除了生活和工作环境艰苦之外,劳动强度通常都比较大。要想有效防控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有一支责任心强、踏实肯干且技术熟练的员工队伍做基础,应尽量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员工流失或工作懈怠。因此,为了稳定员工队伍,场主除了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外,工作上要多帮扶、生活上多关心、员工在家庭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要尽力解决好,建立健全以情感人、栓心留人的用人机制,真正做到上下一心,确保各种防疫措施落到实处。

2 环境管理

场主需要高度重视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隔离、消毒、免疫接种、杀虫灭鼠、驱虫、场内疫病监测等制度与操作规范,尽可能从源头上消灭病原,阻断传播途径,为猪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卫生舒适的环境。一般小猪怕冷大猪怕热,乳猪在出生后1~3d,保温箱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0℃~32℃,以后每周降低2℃~3℃直至23℃~25℃,避免因舍温过低引起腹泻;中大猪舍内温度尽可能保持在30℃以下,舍温过高,采食减少导致体质下降,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变差而易发生腹泻。保持舍内适宜温度的同时,还要保证合理的湿度,湿度大会加速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也扰乱猪平时定点排大小便的习惯。此外,还应注意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及时排放,以免聚集浓度过高造成猪只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总之,安全、舒适的猪舍环境是养好猪的基本前提,也是防控腹泻的重要保障。

3 饲料管理

猪场应尽可能为猪群提供能满足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和生理特点的日粮,并注意饲料品质的鉴别,避免为了降低饲养成本而使用劣质饲料,特别是发霉变质的玉米等饲料原料。对于乳猪、泌乳中后期母猪等自由采食的猪只,应注意每次饲槽残存的饲料的清理,防止料槽死角处饲料长时间残留而霉变。同时,水源要清洁充足,尤其要避免因饮水供应不足而使猪只喝猪舍地面上的积水、雨水。

4 应激管理

因饲养环境(如断奶、气温突变、转群、换料)发生突变而产生的一系列应激反应,会导致猪体内皮质酮分泌量增加,阻碍消化道分泌黏蛋白,肠道有机酸分泌量降低,使肠道内pH值升高,结果抑制了乳酸杆菌的增值,激活了大肠杆菌的增殖;同时在应激状态下,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并伴随体质下降,进而引起腹泻。饲养人员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引起腹泻的应激原的作用强度和持久度,确保猪群健康。

4.1 断奶管理

仔猪出生后5~7日龄开始补饲,有助于提前锻炼胃肠道,尽快适应断奶后采食;断奶不宜过早,以3周较为合适,且采用移母留子的做法逐步过渡;断奶后少喂勤添,适当控制饲喂量,避免因饲喂过饱而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4.2 舍温管理

做好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温工作,时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猪舍内温度剧烈变化。

4.3 转群管理

由于中大猪转群咬斗严重,转群宜在小猪阶段较为合适;同时保证同栏猪群的整齐度和合适的饲养密度,避免在控料的条件下,同栏内体重大的猪因抢食过多造成消化不良性腹泻,体重小的猪因上顿没吃饱而在下顿抢食太多而造成腹泻。

4.4 换料管理

换料时间一般为3~7d,具体应视猪只日龄大小和日粮结构差异大小而有所不同。日龄小或日粮结构差异大的应适当延长换料时间,关注猪只胃肠道的适应性,避免换料过急引起消化紊乱而导致腹泻。

5 猪群管理

腹泻通常多发生在仔猪出生后1周内与断奶后1周内的2个关键阶段,其中断奶前的腹泻在很大程度上与母猪有关。如母猪患病后机体生理代谢紊乱导致乳汁变性致使仔猪消化不良而腹泻,以及母猪奶水不足导致仔猪营养不良致使仔猪抗病能力下降而腹泻。防治此类腹泻关键是要加强母猪的营养和健康管理。断奶后的腹泻主要与断奶引起的仔猪营养、环境和心理的应激有关,多重应激同时发生,容易导致消化道紊乱、抗病力减弱而发生继发性腹泻,唯有从饲料、环境方面加强对断奶仔猪的精细化管理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中大猪和成年种猪的腹泻多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和疾病原因引起的,如罹患慢性猪瘟、饲料霉变和中毒等,而由营养不良引起的腹泻极其少见,重点是要把好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关和饲料质量关。

6 病程管理

首先,应根据当地腹泻性疾病发病规律和猪群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高品质的疫苗按使用要求免疫猪群,并做到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等因病设防性动物疫病预防接种的统一。其次,应根据季节流行病(如冬春季节猪易发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猪阶段易感病(断奶仔猪易发消化不良性腹泻),不同药物药效、剂量、使用方法和疗程来制定保健方案,同时还需要了解全价饲料中药物的使用情况,避免重复添加和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再次,对已发病的猪只,应根据猪只粪便形状及其他可见变化来尽快判断腹泻的病因,最好能结合实验室诊断特别是药敏试验的结果,针对原发病实施综合治疗,如补充电解质增强体质、防脱水、抗菌消炎、加强环境清扫与消毒,清除致病因素等。最后,待整体病情控制好后还需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健胃药与助消化药,尽快调整消化道菌群和胃肠道功能,使病猪尽快恢复食欲而康复。

总之,引起腹泻的因素很多,唯有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才能切实有效地减少和避免猪腹泻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换料猪只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AP1000机组装换料水体传输控制的分析和优化
蛋鸡换料讲科学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给青年鸡换料不能急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猪群中暑咋预防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