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2013-01-24陈礼锋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1期
关键词:母源效价免疫抑制

陈礼锋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延安 716000)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陈礼锋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延安 71600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为特点,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我国将猪瘟列入计划免疫病种,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但还没有彻底地消灭猪瘟。近年来,延安市宝塔区猪瘟流行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急性暴发的少,而主要为隐性感染、妊娠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免疫抑制等症状。出现这些情况,主要归咎于猪瘟免疫失败。本文分析了猪瘟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

1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

1.1 外因

在走访调查中,有70%的散养户圈舍简陋,阴暗潮湿,防疫消毒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没有科学的饲料配方,有啥喂啥,城镇周围养猪户主要靠稀泔水加少量玉米粉或者麸皮喂猪,猪只营养不良,表现瘦弱,抗病力低。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应答减弱,可导致免疫失败。

1.2 机体因素

1.2.1 仔猪先天感染 种母猪带毒,胎儿通过胎盘感染了来自母体的猪瘟病毒,致使部分初生仔猪产生了免疫耐受,虽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在日后的疫苗注射中却不产生免疫应答,且一旦环境条件恶化,就可发生猪瘟。宝塔区属于养猪欠发达地区,没有合格的种猪场,猪仔来源只能从市场上收购或从外地购进,表面看猪仔很健康,其实带毒现象普遍存在,给免疫失败埋下隐患。

1.2.2 母源抗体影响 母源抗体对初生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在给仔猪进行疫苗注射时,能否起到很好的免疫效果与母源抗体的效价有很大关系。若母源抗体效价较高,此时进行免疫接种,疫苗病毒会被母源抗体中和而起不到保护作用。这就要求经常对仔猪的母源抗体进行监测,并随时调整仔猪的首次免疫时间,使仔猪在首次免疫时既能避开母源抗体干扰,又不会给猪瘟野毒提供感染机会。

1.2.3 疾病混合性感染,尤其是免疫抑制性疾病感染的影响 疾病的混合性感染是当前猪病流行的特点,疾病的混合性感染是猪场管理或防疫中出现重大漏洞的表现,疾病的混合性感染可以导致猪体免疫下降,尤其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等均能破坏猪的免疫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另外,有些寄生虫病如线虫、锥虫、弓形虫等也可引起免疫抑制,使动物体对疫苗免疫反应下降,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1.2.4 霉菌毒素影响 几乎所有的霉菌毒素都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导致免疫抑制,引起猪群的免疫失败。在霉菌毒素的影响下,即使注射疫苗,抗体水平仍然很低,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1.2.5 免疫抑制性药物对机体影响 研究证明,氟苯尼考、磺胺类、卡那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皮质激素等药物会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有些药物甚至会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变化有明显抑制作用(T淋巴细胞可产生干扰素,对于控制病毒感染有效;B淋巴细胞可产生免疫球蛋白)。另外,抗病毒药物会对疫苗造成直接破坏,因此,注射猪瘟疫苗前2 d和后3 d严禁使用抗病毒及治疗量的抗生素类药物。

1.3 疫苗

1.3.1 低质量疫苗流入市场,疫苗选择不当 疫苗的市场化经营使有些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流入市场,其质量不合格而无法达到规定效价;即使合格疫苗,选择不当,效果也不同,例如:用猪瘟、猪丹毒二联苗预防猪瘟首免效果不及猪瘟兔化弱毒苗。

1.3.2 疫苗的运输、保管条件不当,疫苗效能下降 猪瘟疫苗于-15℃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年;0~8℃冷藏干燥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8~25℃仅为10 d。但是,宝塔区猪瘟疫苗注射到猪体要经过5个周转环节:省动物疾控中心→市动物疾控中心→区动物疾控中心→乡镇兽医站→村动物防疫员。2008年前县→乡→村冷链设备不完善,县疾控中心给各乡镇配送疫苗没有冷藏车,乡村兽医站也没有冰箱。疫苗的运输保存只能在常温。宝塔区是山区,群众居住分散,防疫需要时间长,防疫后期注射的疫苗效价就很低甚至失效,这也是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1.4 免疫操作

1.4.1 免疫程序不合理 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才能使有效的疫苗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免疫程序的制订应结合当地的疫情和疾病状况、饲养管理条件、母源抗体水平等诸多因素进行,其中,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尤为重要。免疫时由于免疫程序设计不合理、首免过早或过迟、2次免疫间隔的时间过长或过短、接种次数过多或过少等,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导致免疫失败。

1.4.2 免疫操作不规范可使猪瘟免疫力低下,甚至免疫失败 技术操作不规范使用的稀释液中含有影响疫苗有效成分的物质、疫苗稀释后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或置于高温环境下,都会降低疫苗的效价,影响免疫效果。稀释后应立即使用,不能存放过久。稀释后的疫苗如不能一次性使用完时,应放在冰瓶或冷藏箱内低温保存;消毒不注意碘酊浓度的高低,使用碘酊浓度为5%~6%时,对猪瘟疫苗效价有明显影响;针头选择不当,如所选的针头过短而不能注射到有效部位、打飞针、漏注、用一个针头连续注射等原因均会造成免疫失败或疫病的传播。

2 猪瘟防控措施

2.1 建立养殖小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免疫

结合宝塔区散养户占80%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了10个养殖小区,由区畜牧兽医局下派专业干部分包负责,从日常饲养管理到疫病防治一条龙服务,整合市区人才技术优势,科学饲养,统一防疫,提高养殖户效益。

2.2 根据生产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执行免疫计划

发展养殖大户,养殖大户或大型养殖场实行自行免疫,政府部门监督,养殖场应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猪瘟免疫不能盲目参照其他猪场的免疫程序,最好先做抗体水平监测,然后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流行病史来制订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母猪的免疫应避开配种和妊娠期,以免引起胎盘感染。

2.3 严把疫苗来源,规范操作程序

在运输和保存环节方面,宝塔区完善了冷链设施,疫苗的保管和运输都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疫苗的来源实行政府采购,严禁非法经营疫苗。疫苗的稀释要求无菌操作,严禁将疫苗及稀释剂瓶盖打开暴露于空气中进行操作,以防疫苗被细菌污染。稀释后的疫苗应尽快使用(夏季在2 h内用完,冬季可延长至4 h),如不能一次性使用完,应放在冰瓶或冷藏箱内低温保存。注射疫苗前首先要对注射部位进行认真消毒,并做到一头猪一个针头,以防止机械性传播。严禁打飞针,防止疫苗外溢或流出。针头选择应保证疫苗注射到猪体肌肉内,若注射到脂肪中则不易被吸收,起不到免疫效果。

2.4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猪群健康

健康状况良好的猪群在免疫时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相反,健康状况不良的猪群在免疫注射后其免疫应答能力较差。因此,在猪群饲养中应采取优化措施,为猪只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旦发现免疫失败时,应及时找出漏洞,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猪群有较强的抵抗力,才能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2.5 定期进行抗体监测,确保猪群有坚强免疫力

猪场应在免疫20 d后对场内仔猪、中猪、育肥猪、公母猪的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空怀母猪的抗体水平应不低于1∶64,经产母猪的猪瘟抗体水平不低于1∶256。

2.6 实行无害化处理,定期消毒,净化环境

加强饲养管理,建立日常消毒制度,落实消毒责任制,做到环境、圈舍、用具的定期消毒。如有猪瘟疫情发生,立即对发病猪和同群猪扑杀深埋处理,对疫区猪要隔离观察,同时用猪瘟疫苗4~5头份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圈舍,用具,环境彻底消毒,防止疫情扩散。消毒药要交替使用,防止产生耐药性,一般1周更换使用1种消毒药。

2.7 建立种猪繁育基地,净化猪瘟病毒

种猪繁育基地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这个地区养猪业发达与否的标志,种猪繁育基地严格的疫病控制措施,为当地养殖户(或养殖场)猪瘟病毒的净化提供保障。宝塔区应建立高质量的种猪场,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健康、充足的仔猪来源,促使宝塔区养猪高效稳健地发展。

猜你喜欢

母源效价免疫抑制
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预测新生儿溶血病价值
厚壳贻贝低分子质量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sncRNAs调控植入前胚胎母源因子降解机制的研究进展
鸡新城疫攻毒保护及不同母源抗体起点鸡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研究
广西柳州市部分山羊规模养殖场小反刍兽疫母源抗体田间检测
金线莲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分泌NO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粗根荨麻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肠道派氏结细胞表型及TLR4的影响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应用
绵羊血浆法检测肝素钠效价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