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普氏野马的保护机构及发展情况

2013-01-24何志清张万福王红军牛永秀潘竞洋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1期
关键词:普氏野马

何志清 李 岩 张万福 王红军 牛永秀 潘竞洋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武威 733000)

我国普氏野马的保护机构及发展情况

何志清 李 岩 张万福 王红军 牛永秀 潘竞洋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武威 733000)

1 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简介

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古公路21km处,面积18万hm2,土壤为灰棕漠土,全境均属腾格里沙漠。其前身是1981年3月成立的原武威县治沙造林站。1987年10月经原林业部(林计字[1987]461号)、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1987]153号)批准,在原武威市治沙造林站的基础上成立了“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并将中心与原武威市治沙造林站合署办公,2个牌子,一套人马,属县级事业单位,由省林业厅和原武威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市为主。1994年11月经原林业部(林护批字 [1994]122号)、甘肃省林业厅(甘林人字[1994]272号)文件批复,原“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正式更名为“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并加挂“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牌子。2005年12月,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资源整合,将中心上划市上管理,隶属市林业局(市委发〔2005〕76号),同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2012年8月,正式更名为“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

根据计划任务书的规定,中心开展东沙窝沙漠综合治理工作,20多年来,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11.9万亩,封沙育林(草)15万亩,列入国家重点公益林11.6万亩;人工植被逐年扩大,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也为濒危珍稀动物的引进繁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中心已引进和繁育赛加羚羊、普氏野马、金丝猴、野骆驼等濒危珍稀野生动物40种416头(只,匹),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31种,300多(只、匹),金丝猴迁地保护成功繁育,2次赴日本合作繁殖研究及展出;赛加羚羊在世界范围内人工驯养失败的情况下,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存养赛加羚羊120多只,是国内唯一的赛加羚羊人工驯养、繁殖、保护、研究基地;野生双峰驼是世界级濒危物种,2000年被世界列为发现的新种,现有的21峰野生双峰驼,是国内最大的人工饲养种群。特别是普氏野马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已发展到70多匹,2010年在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和甘肃省林业厅的组织下,成功实施了7匹野马的试验性放归,放归后的马匹在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存状况良好,已完全适应了当地的生活条件,并于2012年7月29日顺利产下一匹马驹,2012年再次在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和甘肃省林业厅的组织下成功放归了21匹。

2 普氏野马简介

普氏野马,全称为普尔热瓦斯基氏野马,学名(Equus ferus przewalskⅱ),马科、马属,野马高约1.6m,体长约1.8m,尾长约90cm,体重约350kg,为中等大小的马。头短粗,嘴钝,耳短而尖,口鼻有斑点,无额鬃,颈鬃短而直立,鬃毛黑棕色;背部平坦,有明显深色背线,顺脊柱由肩部向后延伸至尾部;尾巴自尾基部开始长毛,上半部毛短,下半部毛长;四肢短粗,常有二至五条明显黑色横纹,小腿下部在前肢腕关节后方呈黑色,俗称“踏青”腿。原产于蒙古国西部科布多盆地和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北塔山及甘肃与蒙古国交界的马鬃山一带的干旱荒漠草原地带,因此也被称作蒙古野马或准噶尔野马。[1]

马科动物最早的祖先生活于北美,经过不断的适应和辐射,遍布全球,其后裔由于生殖隔离遍布世界各地达350种之多。现存的普氏野马是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马。具有6 000万年演化史的普氏野马,被誉为“活化石”,是物种和生态演化的见证,是研究家马起源和品系人工选育不可或缺的基因材料,也是保存马类动物遗传多样性及用于家马形状改良和育种的珍贵物种。由于生存环境的缩小、人类的捕杀、战争的破坏等原因,致使野马数量急剧下降,1969年野生个体绝迹。

1879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上校在蒙古西部科布多郡首次发现了这种野马。1881年被俄国学者波利亚科夫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普氏野马。

普氏野马被发现后不久,俄、法、英等国的研究机构和博物馆就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起初,因普氏野马难以捕获,仅是一些头骨和皮张被陆续运回欧洲加以研究和保存。几经尝试,人们发现成年野马几乎无法捕获(它们十分机警,逃跑也特别快),于是选择捕捉刚刚出生的小马。1899年至1903年,共有50匹左右野马被相继运抵欧洲,成为了第1批由人工饲养的普氏野马。从此这些野马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流亡生涯,这些圈养的野马以后又不断的繁衍后代,扩散到世界各国。

进入20世纪,由于人类的大肆捕杀、战争的破坏,牧场的扩大以及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普氏野马分布区急剧缩小。1967年人们最后一次看到野生种群,1969年最后一次看到野生个体。20世纪60年代末,蒙古国首先宣布野生野马灭绝。20世纪70年代,新疆普氏野马也基本宣布消失。到1985年,分布于美、英、荷兰等112个国家和地区的存活野马仅有700多匹,而且是圈养和栏养的。这个物种的保护状态由“濒危”变为“野外灭绝”。此后,世界各国加强了对该野马的保护措施,对部分人工饲养保留下来的马匹加以重点保护,使该物种得以延续。21世纪初全世界饲养的野马,几乎全是这些马的后代。

3 普氏野马保护

野马的保护行动始于圈养繁殖(迁地保护)。虽然最初的圈养目的并非保护,但随着野马自然种群的衰亡和灭绝,人们开始重视这一物种的保护。野马的圈养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由于动物园的野马种群都很小,形成了隔离的近亲繁殖群,繁殖很不稳定。[2]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动物园出生的野马仅100余匹。30年代末圈养群几乎灭绝,野马圈养的第一阶段由于城市动物园的环境不适于野马,商业目的和基因多样性保存之间的矛盾等原因很不成功。但二战结束后情况有了好转,50年代后种群稳定增长。目前全世界普氏野马的总数量已达到1 000多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和半散放设施中。数量较多的有俄罗斯、德国、英国、美国、捷克、荷兰、澳大利亚。

野马的圈养种群虽然得到了发展,但他们不可避免的面临着退化和家化的危险,丧失了很多能适应艰苦条件的特征。因此要挽救这一物种,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紧迫的行动就是使其回归自然,经受自然选择的压力,逐渐恢复野生物种的活力和遗传多样性。为此FOA、UNEP等组织于1985年在莫斯科召开了在蒙古恢复野马的专家咨询会议。1986年制定了野马重新引进蒙古的行动计划。1990年国际动物园园长联合会在莱比锡召开了国际会议,起草了野马全球保护计划。1992年5月在荷兰野马保护基金会和UNDP等组织的帮助下,蒙古在离乌兰巴托不远的Hustain Nuruu和我国甘肃接壤的戈壁国家公园进行了野马重引进项目。

国际上对野马的保护十分重视,成立了国际野马协会,对分布于世界各国野马的血统与分布统一管理与指导,以便使这一物种更好地保存繁衍下去。全球野马管理的划划的目标为:一是保存野马90%以上的遗传基因;二是将野马再引入原生环境。

我国作为普氏野马的故乡之一,对野马重新引进和回归自然工作十分重视。1985年在原林业部的主持下开始实施“野马返乡”计划,从欧美重新引进野马,落户新疆和甘肃,以期恢复普氏野马的野生习性,拯救和保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普氏野马。目前,中国有3个野马繁育中心,其中两个在甘肃,一个在新疆,野马总数不到300匹。

4 中心普氏野马的发展

中心于1989年分别从北京动物园和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引进4匹(雄2匹,雌2匹)野马;1990年从德国泰尔公园引进6匹(2雄,4雄)野马;1994年从德国慕尼黑动物园引进8匹(4雄,4雌)野马。以上引进的18匹野马(雄8匹,雌10匹)已繁育成活65匹,数量达到74匹,中心现存栏野马54匹。2010年9月7匹(4雄,3雌)放归至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9月6日再次放归21匹至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计28匹放归自然。

通过近20年的饲养研究,我们在普氏野马的日常饲养管理,繁殖和普通病的防治研究免疫驱虫及试验性放归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1 普氏野马的场地建设及饲养管理

中心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1985年引回野马之初就制定的“适应性饲养→栏养繁育→半自然散放试验→自然散放试验→自然生活”的野生种群逐步实施方案,经1987~1988年的一期工程建设和1997~1999年的二期工程建设,已建成配套较为完善的濒危动物繁育、研究和半野化放养设施,具备了濒危动物保护的条件和能力。目前,共有动物驯养场5个,半放养场6 700 hm2、半放野区围栏666.7hm2。其中,野马饲养场30 600 m2,包括野马圈舍、饲草料储存棚等。优质饲草70 hm2,动物的饲料基地666.7 hm2。办公楼、科研楼、招待所、瞭望塔、动植物标本展览室及各类动物圈舍6 549 m2。

由于中心饲养的普氏野马属于大型食草动物,日常管理较为粗放,日粮结构主要以鲜紫花苜蓿为主和鲜谷草为辅助。怀孕期和冬季补饲玉米、黑豆等精料。鲜紫花苜蓿日需量为34 kg/匹/d,鲜谷草日需量为30 kg/匹/d。玉米补饲日粮为0.5 kg/匹/d,黑豆补饲日粮为0.25 kg/匹/d,时间为150 d左右。普氏野马的耐渴能力很强,可以忍受3 d不喝水。另外全年补饲微量食盐为0.01 kg/匹/d。怀孕后期补饲一定量的钙,时间为150 d。

4.2 普氏野马的繁殖

普氏野马一年四季均可发情,但据我们对中心饲养的普氏野马观察以春夏季为主。1年内2~9月份为发情配种季节,其中,4~6月为母马的发情旺季,特别是6月份发情母马的配种受胎率最高。雌兽的发情周期为平均为23.08 d,持续期为7.38 d。[3]发情时表现为精神兴奋,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起卧不定,互相嗅闻喜欢寻找并主动接近公马,阴唇湿润肥厚,从阴道流出粘液,接受公马跨交配。因个体不同,发情征候表现程度也不尽相同。如有的个体发情期紧紧缠住公马不放,并阻挠其他母马接触公马,这种发情母马,往往表现出性欲强烈,征候明显,发情持续期长,交配次数较多,对公马精力消耗过大,应适当加以控制。

雌马的妊娠期大约为335~339 d,翌年5~6月产仔。每胎产1仔,幼仔刚出生时为浅土黄色,2 h后即可吃奶。3岁左右性成熟。平均寿命25~30岁。根据中心繁殖实践观察,几乎所有的母马都是隔年产驹[3]。

4.3 普氏野马普通病的防治及免疫驱虫

4.3.1 蹄部畸形 普氏野马相对家马来说,一般性马科动物的疾病发病率极低,但由于营养过剩及饲养场地过于平坦沙化,个别普氏野马的蹄部会出现畸形,即蹄部指甲部位会长出长长的一截,影响行走和美观,此时需要整形修剪,用木工锯修葺平整。此项工作一般只需人工保定就可,无需麻醉保定(由于麻醉成本高昂,所以不易选用)。

4.3.2 防治炭疽 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当地炭疽病流行,当时采用肌肉免疫注射炭疽病疫苗,对所有马匹进行了炭疽病的免疫工作。

4.3.3 预防性驱虫 普氏野马的驱虫主要以秋季驱虫为主,我们每年集中在十一月份进行,主要药物为丙硫咪唑(武威天马制药厂),剂量为15 mg/kg体重,饲料中混入食入,或者使用阿苯达唑片(武威红牛公司生产),剂量为10 mg/kg,饲料中混入食入。

5 主要研究项目

野马引入中心后,我们在其习性、适应性及种群扩大、繁殖规律、生长发育、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细胞压片染色体数目测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性工作,为野马的繁育、疾病防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与北京林业大学、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完成了《普氏野马习性、适应性及扩大种群的研究项目》,《普氏野马mtDNA分子遗传及系统进化研究》《普氏野马繁殖规律》《普氏野马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普氏野马对苜蓿消化率的研究》等,发表科研论文12篇,为野马繁育、保护及放归工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6 中心普氏野马试验性放归自然

为了寻找野马适宜的放归地点,我们组织专家从初步调查到国家林业局委派专家考察论证,我们进行了十多年的艰苦工作,最终确定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最理想的放归地。

6.1 放归地概况

6.1.1 地理概况 作为中心普氏野马的放归适宜地,敦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敦煌市境内,与阿克塞县相邻,地理坐标为92°45′93°50′E,39°45′-40°36′N。总面积66万hm2,其中核心区面积16.15万hm2,缓冲区面积16.47万hm2,试验区面积33.37万hm2,核心区弯腰墩距市区206 km,位于库姆塔格沙漠的东部,南邻阿克塞县,西面越过辽阔的荒漠到达新疆,南部和祁连山西端阿尔金山的结合部相连,是镶嵌在茫茫沙漠中的一块绿洲。保护区四周均被沙漠所隔绝,地势低洼平坦,区内水草茂盛,物种资源丰富。

6.1.2 气候 保护区地处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冬季严寒,夏季酷热,秋季凉爽宜人。全年平均气温9.9℃,7月份最热为26.7℃,元月份最冷为-10.4℃,气温日差较大,最高达29℃,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间数为3246 h。降水少,平均降水为33.5 cm,风大沙多,全年平均风速为2 m/s,全年大风日为15 d。

6.1.3 植被与植物资源 该保护区的植被被分为4个植被型组:阔叶林、荒漠、灌丛和草甸;4种植被型;温带阔叶林、温带荒漠、温带灌丛和盐地草甸;7个植被亚型;温带荒漠落叶阔叶林、小乔木荒漠、灌木荒漠、盐生小半灌木荒漠、盐地沙生灌丛,禾草盐地草甸和杂类草盐地草甸;12个群系、胡杨群系、梭梭群系、蒿叶猪毛菜群系、木本猪毛菜群系、合头草群系,盐穗群系、尖叶盐爪爪群系、多枝柽柳群系、芦苇群系、胀果群甘草群系和骆驼刺群系。上述植被群系并不是所有的植被类型,由于保护区所处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受马鬃山等3000m高山的影响,很多山地植被在保护区时有出现。

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27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125种,分属26科、83属,其中国家保护植物2种,裸果木及胡杨,优质牧草28种,药用植物22种。敦煌自然保护区地处敦煌市,交通、通讯发展迅速,保护区内无村庄居民,但临近保护区边缘有南湖乡,以农业为主。保护区内没有修筑公路,有土路,可以通车。保护区内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不同的草地类型丰富的植物资源,可为放野后的马群提供供四季采食和富含各种养分的饲草资源。加之敦煌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群众文化素质较高,为保护区管理提供了较好的人文环境

6.1.4 动物种类 根据采集到的标本,有纵纹腹小鸮、短耳鸮、白琵鹭、大天鹅、灰鹤等,此外还有一些候鸟如灰鹤、凤头麦鸡、大杜鹃、白鹡鸰、灰鹡鸰、白腰雨燕等。万里草疆养育了众多野生动物。

6.1.5 水质与草地资源评价 采用GB/T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计算成果和单项离子对综合分析的贡献水质为II级和IV级,适宜农业和工业用水,大部分为水质良好的饮用水,仅局部点为较宜饮水。

6.2 普氏野马放归自然的意义

①放归野马,让其在更宽广的区域奔跑,使其体格体质得到更好的锻炼。②人工饲养条件下人为的分群组合,背离了自然状态下争斗组群的自然原则,放归后可以使该问题得到解决。③放归野马也是履行国际公约,强化公民保护意识,对恢复野马种群野性具有深远意义。

6.3 试验性放归及监测

6.3.1 放归野马的数量和构成 依据甘肃武威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现有普氏野马的群体构成,可遴选2个家族群的普氏野马个体实施放归。

6.3.2 放归野马的监测 普氏野马是典型的草原物种,虽然可进入荒漠草原地带,但分布区不见于典型的荒漠环境。甘肃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内可供普氏野马生存的环境为湿地草甸,系荒漠区的隐域生境,野马的生存资源有限,放归野马的长期存活和生存环境拓展仍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2010年放归时即定位于试放归,评估小组认为,本次放归仍应定位于试放归。鉴于此,评估小组建议加强后续的监测工作,同时建议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积极参与后续的放归普氏野马监测工作,积累量化的监测资料,为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的科学试验奠定扎实的科学数据。首次普氏野马的成功放归见证了野马的顺利回归,也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为了保证已放归野外种群数量快速、稳定增长,锻炼其抵御疾病和外敌的能力,让其尽快适应更为广阔的生存环境。同时通过对更多放归马匹行为生态、野生性状恢复、生存条件、环境容量等数据的收集,积累经验。2012年9月6日中心再次成功将遴选的21匹普氏野马放归自然到敦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6.4 放归自然后的监测要点

放归野马所有个体均应纳入监测体系之中。野马放归后的最初1个月,以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为主,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配合,实施全天候跟踪、监测。以后由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为主责监测管理,每月工作10 d,连续1年。1年以后视其活动范围和适应情况再制定后续观测计划。以个体为监测目标单位,定期观察选定成员的个体行为和家族行为、取食行为,包括活动时间分配、站立和行走姿态、个体等级序、个体亲善和攻击频率等指标参数,及时掌握野马群的动态;对繁殖个体以妊娠期和育幼期野马健康状况的体系指标为监测重点。同时,监测放归地的水源、食物及其季相和年际间变化;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确定放归野马的食性及食物谱,监测放归野马的营养状况、消化率及其随物候期的变化。这些监测资料将用于评估放归野马的生存状态,制定适时适度的管护方式,评价野马的野化进程。放归自然初期以补饲干苜蓿,玉米籽,并监测其精神状态,行为,粪便等,通过对放归马匹的行为生态、野生性状恢复、生存条件、环境容量等数据的收集,积累经验。为普氏野马野化提供科学数据。

6.5 放归初期的补饲和观察[4]

从2010年9月22日7匹普氏野马被运抵放归地以后,先将其安置在放归地2个近百平方米过渡性钢管围栏内适应了5 d。期间重点工作是对野马投干苜蓿、喂玉米籽,并实时观察野马的采食、饮用湿地内的泉水、精神状况、活动范围和粪便等情况,在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做详细的观察与科学记录工作。

6.5.1 散放于围栏内进行观测 散放围栏面积5 hm2。试验性放归种群7匹野马,自然选择重新组合为2个小的种群。我们重点对野马半散放状态下各季节的采食、饮水、精神、活动和粪便情况,进行了季节性观察。

6.5.2 普氏野马在保护区内冬季的情况 采食和活动地:2个种群主要分布在马圈湾湿地、后坑湿地内及四周草原丰富的戈壁上采食和活动。

饮水:敦煌西湖保护区冬季温度最低时冰厚可达1 m,2个种群主要依靠管理人员打开的马圈湾湿地和后坑湿地内的冰壳饮水。饮水时间主要是下午13:00~15:00时、17:00~19:00时。据目前的观察,野马饮用冻水对其消化功能没有影响。

精神、活动及体色情况:天气暖和时,野马摇头摆尾精神活跃,采食游荡奔跑追逐等活动频繁;天气寒冷及刮风下雪时,精神状况平稳,多慢悠悠地采食和站立。冬季野马的毛长而粗,土黄色,背部的毛呈波浪形。

代谢情况:排出的粪便常冒热气,且粪便比较干硬,呈椭圆形,脚踩上去都可感觉到几分硬度。

6.5.3 普氏野马在保护区内春季的情况 采食和活动地: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冰雪融化,湿地逐渐变成泥潭地,且到春季晚期蚊虫的出现,普氏野马也随之将采食地转向湿地周围和戈壁滩上。

饮水:春天的到来,5 hm2放野围栏内凡是地势低洼的点上,普氏野马均可饮到水。

精神、活动及体色情况:普氏野马在春季的精神常表现为平稳,多表现于相互用嘴或自己用嘴挠痒,偶尔有一撮一撮的毛被啃下,也伴有游荡活动和少见的奔跑现象。春季野马的毛亦长而粗,土黄色,背部的毛呈波浪形。

代谢情况:由于春季野马能够采食鲜草,粪便硬度相对于冬季来说变小。

6.5.4 普氏野马在保护区内夏季的情况 采食和活动地:湿地完全变成泥潭地,且蚊虫数量在这个季度亦最多,普氏野马为了能吃到食物和避开蚊虫繁多的泥潭地,活动地和采食区则同春季末期一样,主要集中在湿地周围、戈壁滩上和土堆等地势较高的地方,说明野马具有了一定的野外生存经验,仅在下午吃料和夜间休息时回到湿地内的马圈处。

饮水:因炎热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普氏野马主要在每天的中午和下午在马圈湾湿地和后坑湿地饮水。

精神、活动及体色情况:由于饱食了新鲜的青草,膘情增加,普氏野马的精神比较活跃,时常伴有摇头摆尾、游荡、奔跑、追逐等活动,五月份野马出现交配现象。野马的毛变短,色由土黄色逐渐变成光亮的黄色,比冬春季节颜色深而光亮,四肢露出几条隐条纹,鬛鬃直立,从头一直延伸到背部。

代谢情况:与吃青草多有关的原因,普氏野马的粪便虽成椭圆形但较软,排便后触地即散。

6.5.5 普氏野马在保护区秋季内的情况 秋季时节,保护区内大量水被蒸发,地下水位较夏季稍有回升,马圈湾湿地和后坑湿地内绿草显得格外茂盛,当然,湿地周围和戈壁滩上的植被也不示弱,长势也一样繁茂。

采食:普氏野马的采食对象主要为两块湿地内的甘草和芦苇等。初秋蚊虫过于叮咬时,它们就转向采食湿地周围和戈壁滩上的植被。

饮水:两个种群的普氏野马主要集中在马圈湾湿地和后坑湿地内饮水;春、夏、秋三个季度野马饮用水呈碱性。据目前观察分析,野马的消化与饮用水有关,时时伴有见到可采食的植被便低头吃等饥饿表现,说明野马的消化功能得到了增强。

精神、活动及体色情况:秋季是水足草茂的季节,野马精神显得饱满有余,在股股青草味的诱惑中,时常在游荡时不停地啃食喜欢的植物。常竖耳聆听四周的动向,间有摇头摆尾,偶有奔跑和追逐的放松活动,夜间偶尔发出警觉的叫声。野马的毛亦短,色为光亮的黄色,晚秋季节颜色逐渐变浅,最后呈土黄色。四肢露出几条隐条纹,鬛鬃直立,从头一直延伸到背部。

代谢情况:粪便仍成椭圆形,表面光滑,硬度相对夏季来说变大,而未及冬季粪便的硬度。

6.5.6 野马采食植物种类 普氏野马在敦煌西湖保护区主要采食的植物种类有:小毡毛、芦苇、冰草、柽柳、骆驼刺、蒿、猪毛菜、芨芨草、甘草等,可以推测这些植物的营养成分完全可以满足普氏野马生长发育的需要。

[1] Boyd L,Houpt K A.Przewalski Horse—the History and Biology of an Endangered Species[M].New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4,78-89.

[2] 蒋志刚.普氏野马[J].动物学杂志,2004,39(2):100-101.

[3] 王墨清,鲁守玮,张国琪,等.普氏野马的繁殖规律[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5(2):18-22.

[4] 王海,何志清,王红军,等.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放归生存状况[J] .甘肃林业科技,2012,37(3):44-46.

猜你喜欢

普氏野马
驯服的野马
被蝙蝠吸走的自控力
被蝙蝠吸走的自控力
普氏野马数量恢复至400余匹
野马之死
野马之死
谁绊住了普氏原羚自由的舞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