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防”医学救援队应对核化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探讨

2013-01-24李秀芹董学林杨会锁石德光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核化救援队预案

李秀芹,董学林,杨会锁,石德光

“三防”医学救援队应对核化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探讨

李秀芹,董学林,杨会锁,石德光

“三防”医学救援;核化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三防”医学救援队是一支专业性的应急救援技术力量,其主要任务是当核化生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出动、快速侦检和应急救援,达到挽救生命,减少人员伤亡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研究和探讨“三防”医学救援队应对核化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对于保证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以及社会的安定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应急资源保障能力

1.1 救援队伍保障是应急救援的前提条件 “三防”医学救援队是一支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技术队伍,分为指挥组、防原医学分队、防化医学分队、防生医学分队、急救分队和勤务分队。防原、防生、防化分队分别下辖分类、侦检和洗消三个组,每个小组有明确的分工,担负着现场核化生突发事件损伤的侦察、洗消和现场医学急救处理以及后送工作。救援队员必须掌握有关核化生专业知识,具备娴熟的救援技术和救治经验,会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设备,还必须对应急任务的多样性,现场情况的复杂性、救援任务的紧迫性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同时做好自身、伤员、公众的防护和环境的保护。因此,“三防”医学救援应急队伍建设是当前卫勤工作的首要任务,“三防”医学救援队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知识培训、技能训练和实地演习演练,练就精湛的专业技术本领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处乱不惊、临危受命。

1.2 装备物资保障是应急救援的硬条件 美国搜索与救援部门委员会工作组为救援装备制定了远期目标,即“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以更低的风险、更低的成本拯救生命”。精良的应急装备和足够的救援物资是救援的硬条件。“三防”医学救援药品在平时不常用,有效期大多为3~5年,费用较为昂贵,因此,需要阶段性地投入。急救药品可动态储备于承担临床救治任务的医院中。“三防”卫生装备包括侦检、洗消和急救器材,如多功能辐射监测仪、核事故应急处理药箱、便携式生物化学危险品快速检测系统、检水检毒箱、化学事故应急处理药箱、生物战剂快速检测箱、疫苗接种箱以及现场各类急救器材和防护装备等。但当前救援装备与遂行应急救援任务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存在数量不能满足,装备不实用、不管用、不够用的矛盾。因此,引进和研制新型卫生救援装备,研发储备特效救护药品和救援物资,对于提高救援保障能力,进而提高“三防”医学救援效率有重要意义。

1.3 交通通讯保障是应急救援不可或缺的黄金链条 “三防”医学救援队交通运输按照梯队编组原则,分为指挥车、防疫车、侦检车、急救车等序列。按规定装车、乘车、定车、定位,装车要定位牢固,标记明显,每车设“一长三员”,即:车长、观察员、警戒员、安全员,确保行车安全。“三防”医学救援队在机动途中要随时保持联络,到达展开地域后迅速开通野战通信设备,确保通信及时、顺畅。快捷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完善的通讯系统能够保证“三防”医学救援队快速出动,为快速救援争取黄金时间,可以说是应急救援的黄金链条。

2 应急响应能力

应急响应能力是应急能力的核心。快速响应的目标是快速集结、有序出动,迅速到达事发地点,组织快速抢救,实施有效救治、控制污染进一步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各个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指挥机构的指挥决策能力和“三防”医学救援队应急反应能力是应急响应的重点,同时科学系统的应急预案和平时的实地演习演练对提高应急时的响应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指挥机构的决策能力决定着应急响应能力的

快速有效性 核化生突发事件暴发突然,致病迅速,危害严重。研究表明,救援时间为事故发生后的72 h以内,在这段时间内,指挥机构的指挥决策能力和“三防”医学救援队应急反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救援的成功与否。为提高“三防”医学救援能力,国内外有关专家针对核化生应急救援技术支持系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和医学应急资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Colemn ME等[1]有生物恐怖事件模拟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以人的单位时间呼吸量、暴露时间、气溶胶浓度,对时间积分计算总体吸入芽孢量计算模型。许晴等[2]通过定量研究各种类型生物恐怖事件过程,提供了从基础数据、模型及算法体系、计算实验、情景重现、三维可视化显示的全过程支持,建立了生物恐怖事件计算实验支持平台,并以此平台为基础,以北京城区遭受炭疽芽孢杆菌气溶胶袭击为想定进行实例研究并对造成的危害进行评估。李伟等[3]通过对核化医学救援能力构成要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军队核化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切实提高核化医学救援能力提供了参考和依据。秦斌等[4]进行了核事故医学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和研发,提供给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工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在应急响应时应用。李森林等[5]研制的军队应对核化生突发事件救援力量使用与辅助决策系统,以不同类型、不同场所、不同环境因素等核化生袭击危害因素为研究切入点,以对污染面积和伤亡人数进行科学快速的分析判断为主要创新内容,以快速地为中枢指挥机构合理配置使用救援力量与提高救援决策整体效能提供科学依据为研究目标,着力解决了核化生恐怖袭击危害快速评估、救援力量准确使用的问题,为加强军队反恐救援力量规范化建设,迅速形成保障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2.2 应急预案的快速启动对提高应急响应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系统的应急预案是应急准备的核心内容。应急预案是事前制定的一系列应急反应体系,基本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将损失降到最低。应急预案的制定遵循适用性、重要性、可操作性、标准化和闭环管理原则,应急预案必须完整、完备,其启动能力对应急响应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应急状态,预判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和限制使用场所,终止可能导致危害的行为和活动,及时对伤员实施分类、洗消和救治,能够最大限度地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大大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历次重大灾害证明,突发事件形式多样,情势紧迫,复杂多变,而预案大多预想情况单一,缺乏实战检验,因此对应急工作预案在情况设想、兵力投送、指挥协同、救援方式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3 应急演习演练是完善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应急预案作用的重要方式 “三防”医学救援是一项系统工程,参与力量多,需要多部门积极协调和密切配合。预案制定后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应急演习,是完善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应急预案作用的重要方式。预案应设立应急演习制度,演习可根据核化生突发事件分类演习、分阶段演习,可以从接到警报到应急状态终止的全过程演习,也可以是两类或多类突发事件综合处置的综合演习。演习的形式可以是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和实地全面演习。通过演习,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并解决预案、资源、程序、能力、协同应急方面存在的不足。演习结束后,应对应急预案及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做出客观评价,并提出客观实际的修改意见,保持和提高应急能力。实践证明,进行“三防”医学救援演习,不仅可以检验核化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可行性,而且可以锻炼应急队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现场应急救援能力

现场应急救援能力是应急能力的关键环节。“三防”医学救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员伤亡的数量,污染的蔓延范围和政治、社会的安定程度。现场应急救援的主要原则是:快速有效,保护救援者和被救援者,对危及生命的创伤优先救治[6]。

3.1 保护救援者和被救援者是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 “三防”医学救援人员应随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核化生突发事件发生,救援应迅速做好个人防护,如穿戴好防护服装、服用防护药物、配备防护报警设备等。到达现场后,为保护救援者和被救援者,依据事件性质采取不同防护措施,根据污染情况确定在污染区停留的时间,对救援者、伤员和公众进行有效防护,如紧急撤离、隐蔽、服用药物、避迁、进出通道控制、呼吸道和体表防护、人员去污、区域去污、食物和饮水控制等。现场救援防护能有效避免突发事件造成的继发伤害,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限度地紧急救援的目的。

3.2 快速有效的现场急救对于挽救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场应急救援主要任务包括现场抢救,急症处理,早期伤情分类,采集诊断物品,视病情需要及时应用预防和治疗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紧急情况下,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医学救治。对危重伤员立即组织抢救,优先进行紧急处理。对于无危及生命急症可延迟处理的伤员,经自救、互救和初步洗消、去污处理,应尽快使其离开现场,到紧急分类站接受医学检查和处理。快速、安全、有效的救援对于挽救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直接影响“三防”医学救援的效果 核化生突发事件暴发突然,对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伤害,公众产生恐惧心理是不言而喻的。而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和处置情况直接影响着“三防”医学救援的效果。因此,应加强对公众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普及宣传突发事件救援知识和参与应急预案演习,使公众对核化生突发事件的特点、潜在危害以及应该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有基本的了解,对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在社会公众应对和配合下,才能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核化生突发事件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综上所述,提高“三防”医学救援队应对核化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应急资源保障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1]Coleman ME,Thran B,Morse SS,et al.Inhalation anthrax:dose response and risk analysis[J].Biosecur Bioterror,2008,6(2):147-160.

[2]许 晴,祖正虎,张文斗,等.生物恐怖事件计算实验支持平台及研究实例[J].军事医学,2011,35(11):814-818.

[3]李 伟,朱艳艳,耿 杰,等.军队核化医学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军事医学,2011,356(11):834-838.

[4]秦 斌,刘 英,何穗锦,等.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研发[J].中国辐射卫生,2008,17(2):213-214.

[5]李森林,李秀芹,赵进沛,等.军队应对核化生突发事件救援力量使用与辅助决策系统的信息化需求[J].军事学术,2010,408(3):30-31.

[6]陈肖华,聂岁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的医学救援[J].军事医学,2011,35(3):161-164.

(收稿:2012-10-11 修回:2013-01-03 编校:丁艳玲)

R 821.4

A

2095-3496(2013)02-0094-03

100042 北京,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秀芹,杨会锁,石德光);河北邯郸,解放军285医院院部(董学林)

猜你喜欢

核化救援队预案
手持式核化探测仪器发展现状与应用展望
冰晶异质核化对雷暴云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上)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2019高考综合模拟题(七)
紧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