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技术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
——关于熊彼特猜想的研究

2013-01-23徐幼民徐小康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3年3期
关键词:熊彼特预期收益率

徐幼民,徐小康

(湖南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熊彼特很早就猜想,基于创新能力和预期收益,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大企业将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但直至今日,关于熊彼特猜想的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可以从技术创新收益、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的风险三个方面研究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

一、熊彼特猜想研究状况

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提出垄断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预期收益,这是熊彼特猜想[1]。与之相反,阿罗认为竞争有利于创新,理由是竞争条件下创新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创新收益[2]。

1.研 究 状 况 的 发 展。Kamien and Schwartz(1976)建立了企业之间的创新竞争模型,基于创新收益,认为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市场结构是完全垄断或中等水平的竞争[3]。Reinganum(1979)引入竞争的激烈程度,利用博弈论模型得出两点主要结论:竞争的增加将提前创新的预期时间,并导致创新投资达到较高水平;竞争可能会导致创新企业数量超过最优值[4]。Dasgupta和Stiglitz(1980)认为市场结构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依赖于技术特征、需求条件、专用化程度等基本因素。结果表明当市场需求弹性较大时将增加企业研发投资强度[5]。Spence(1984)引入创新外溢因素后发现当外溢程度低时,竞争与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当外溢程度较高时,则有单调递减的关系[6]。Vives(2008)发现当企业通过研发降低成本时,创新强度随着产品的专用化程度提高而增加、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减少[7]。Greenstein和Ramey(1998)、Chen and Schwartz(2010)研究产品创新时发现竞争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取决于产品的差异化性质、技术创新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进入壁垒[8,9]。Goettler和Gordon采用动态寡头垄断模型和数值方法,考虑产品的可替代性、进入成本、技术外溢等因素后认为市场结构与长期创新强度存在倒U型的关系;同时还发现当创新产品的可替代性较低时,技术外溢对技术创新强度影响小[10]。

关于熊彼特猜想的实证研究,其结论不一。大量的实证研究也导致了倒U型假说,即认为最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市场结构既不是完全垄断,也不是完全竞争。

2.研究状况的总结和所存在的问题。一些研究例如熊彼特猜想本身、阿罗的研究均以收益最大化作为评价市场结构的标准,即导致企业创新收益越高的市场结构越有利于技术创新。后续研究者则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创新企业收益的因素如市场需求弹性、技术外溢程度、技术创新所导致产品差异化的性质等,进而判断收益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市场可以容纳的竞争企业的数量即市场结构,即研究了影响创新企业收益的市场因素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

有的理论研究以技术创新投入的大小作为判定有效市场结构的标准,如Goettler和Gordon发现市场结构与长期创新强度存在倒U型的关系。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

比较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判别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有效或者最优市场结构的标准并不一致,即存在着技术创新的收益标准和技术创新投入双重标准。

虽然单个创新企业的收益率越高,其创新的动力越高,但并不意味着市场的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际效果就越好。

从企业追求利润的动机来看,企业技术创新只需要达到足以弥补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之后适当的预期收益率,就会有足够的技术创新的动力,并不需要使收益率达到最大化。单纯只考虑技术创新的投入或专利产出来判定最优市场结构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因为技术创新收益率如果不能够达到适当的水平,技术创新并不能持续。

由于既有的研究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在研究技术创新的收益、成本、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时,引入上述研究忽视的社会成本、社会收益因素,以及创新风险因素来进行综合研究,期望得到有利于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最优关系。

二、技术创新收益所决定的最优市场结构

下面以技术创新企业的收益最大化作为评价指标时的最优市场结构。设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市场收益为R,R的大小取决于所有企业研发投入C的数量和市场中参与技术创新竞争的企业数量n即竞争程度。

设当n一定时有:当C≥0时,dR/dC>0,且d(dR/dC)/dC<0。设技术创新投资C的预期收益率不小于r0,为了保证创新有利可图,要求当C=0时,dR/dC>r0。

设n时的R为R(n),n+1时的R为R(n+1),记R(△n)=R(n+1)-R(n),显然,n→∞时,有R(△n)<0,原因是当参与技术创新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时,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价格水平接近于其产品的单位成本,使得技术创新的市场收益R下降。

设对于参与技术创新竞争的任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所能够获得的利润为π(n)。当C既定时显然有:

要使π(△n)>0,其必要条件是R(△n)>0,其充分条件是R(△n)-R(n)/n>0。由于当n→∞时必有R(△n)<0,因此,总存在一个正整数N,当n=N时,π(n)达到最大,这时技术创新企业的创新收益率r达到最大。如果N=1,即n=1时,有R(2)-R(1)<0,这时,导致技术创新企业收益最高的市场结构是完全垄断。

依据上面所得到的市场结构n与技术创新企业的创新收益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既有的理论研究作如下判断:

(1)熊彼特的研究所涉及到的技术创新只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艺创新所降低成本的幅度是既定的,导致创新企业的收益最大化的条件是使创新后销售规模达到最大。一般情况下,完全垄断企业的销售规模可以达到最大。如果以创新收益最大化作为评判标准,则熊彼特猜想在降低成本的工艺创新过程中应该是正确的。

阿罗的研究通过对销售规模差异的比较,认为竞争的市场结构更能够增加市场销售规模,其实在这里阿罗已经改变了熊彼特猜想的一个前提:熊彼特猜想中的创新企业是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的企业,而阿罗研究中的创新企业却是一个生产中间产品的垄断企业。显然,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充分竞争可以导致对垄断企业的中间产品需求数量的最大化。这种研究前提上的差别是导致两个人的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阿罗研究中的创新企业也是一个垄断企业,因此,阿罗研究的前提和结论与熊彼特猜想以及本文上述的研究结果并不矛盾。

(2)当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产品创新时,产品创新将导致产品差异化的竞争。当产品差异化的竞争可以使得技术创新的市场收益随着竞争规模的适度扩大而有更大规模的增加时,可导致单个技术创新企业收益规模有所提高。这是产品差异化的市场竞争过程中技术创新的企业数量较多的原因。已有的一些研究中证明技术创新强度(显然与技术创新收益正相关)与市场结构存在着倒U型关系,这一现象可以从产品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N值大于1、并且技术创新企业的收益因竞争企业的数量n远离N值而逐步降低这一规律得到解释。

三、技术创新程度所决定的最优市场结构

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显然与技术创新的产出有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可以以企业R&D支出的多少来表示企业的技术创新程度,即企业R&D支出越多,企业技术创新程度越高。这里需要研究的是企业R&D支出与竞争的市场结构即参与技术创新的企业个数n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c的因素:预期收益率r

设企业创新的投资为c,其预期收益率为r,n个技术创新企业所导致的技术创新的总收益为R,则对技术创新的单一企业有:技术创新的纯利润为π=R/n-r×c,纯利润最大化要求dπ/dc=0。

设参与技术创新竞争的企业总的技术创新投入为C,在n个技术创新企业的创新效率不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显然有:C=n×c。技术创新企业的最优技术创新投资c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这时有dR/dC=r。由此可以断定,技术创新企业的预期收益率r决定了市场中技术创新投入的总量C。

如前设定当C≥0时dR/dC>0,且d(dR/dC)/dC<0。为了保证创新有利可图,还要求当C=0时,dR/dC>r0,r0为投资的最低收益率。在这些设定的条件下,r越小则技术创新的投入C越大,市场的技术进步的收益R越大,即技术进步的程度越大。

(二)影响市场预期收益率r的市场结构因素n及其对技术创新投入C的影响

技术创新企业的预期收益率r显然会受到市场竞争状况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处于相对垄断的市场结构时技术创新企业的预期收益率r应该高于完全竞争时资源配置市场的均衡利率r0。因此,必须研究竞争状况对预期收益率r的影响,以及由此对技术创新投入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前面的研究,存在一个N值,当n=N时,R值达到最大。这时必定有实际收益率r>r0。在这种情况下,当n增加到一定程度,使R值变小才能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显然存在一个N0,N0≥N,且当n=N0时,r最接近于r0。由此可得结论:当r尽可能接近r0、且dπ/dc=r时,即C达到最大时,这时的市场结构N0≥N。

这一结论表明,竞争程度的增加,可以降低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率和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规模。技术创新投资规模达到最大化时市场结构N0一般大于技术创新收益达到最大时的市场结构N。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当两个市场结构相同时,即完全垄断,且增加一个创新企业竞争时的企业实际收益率低于r0。也就是说这时市场不能够容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这种情况十分少见,但不能排除。

四、技术创新风险所决定的最优市场结构

前面在研究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投入时所设定的预期收益率r,这一收益率并没有考虑到技术创新时所存在的风险,即技术创新研发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在考虑技术创新所存在风险的情况下,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率将有所提高。

设技术创新的风险即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为k,显然0<k<1。并设技术创新的研发如果不成功其研发成本将完全丧失。在技术创新的风险为k时,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对预期收益率将是r/k。显然r/k>r0,并且当技术创新的风险越大时即k越小时,考虑风险的预期收益率r/k将越大。

由于考虑风险的预期收益率r/k可能因技术创新的风险很高,使得r/k远大于r0,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创新风险将改变技术创新企业的研发投资规模和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市场结构。

1.技术创新研发投资的初始投资效率将要求有所提高。前面我们已经设定当C=0时,dR/dC>r0,为了补偿技术创新的风险,这时要求dR/dC>r/k。即考虑到技术创新风险时,技术创新研发投资的初始投资效率将要求有所提高。

2.研发投资规模将因对投资的边际效率的提高而减少。根据前面的研究,市场中技术创新研发投资规模由dR/dC=r这一条件所决定。由于考虑风险条件下的预期收益率将由r提高到r/k,因此,研发投资规模将有所减少,以满足研发投资边际效率提高的要求。

3.为了使得创新企业的收益率不小于有风险条件下的预期收益率,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的市场结构N0值将随着风险程度的提高而减少。

根据以上研究可知,在没有风险的条件下最大提高研发投资规模的市场结构N0值与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率r有负相关的关系,有风险条件下的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率将由r提高到r/k,在这种情况下N0将随着创新成功的概率k值变小即风险程度的提高而变小,设该值为Nk。

4.在既定风险和创新效率的前提下,如果技术创新投资的边际收益率恰好等于风险条件下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率,这时技术创新的边际社会成本与社会边际收益相等。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来看,Nk值是技术创新的有效市场结构的最优值。从有效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当技术创新企业的数量位于[N,Nk]时其收益率高于预期收益率都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技术创新的有效市场结构是一个区间即[N,Nk]。而当参与竞争企业的数量超过Nk时,尽管技术创新成功的企业的实际收益率超过最低收益率,但技术创新成功市场边际收益小于技术创新所付出的社会边际成本,因此,技术创新存在过度竞争现象。

五、研究结论

在假设进行技术创新企业不存在创新效率差异,也不考虑技术外溢的前提下,如果技术创新企业的投资效率满足本文的假设时,根据以上研究可用图1表示结论。其中创新收益率r曲线表示随着n的增加有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关系,创新边际收益率dR/dC曲线表示随着n的增加而单调下降,并且穿越r曲线的顶点。

图1 技术创新收益率、边际收益率 与市场结构n之间的关系

从图1可得出以下结论:(1)存在一个导致技术创新收益率达到最高的有效市场结构N值,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N的大小与技术创新的方向有密切的关系,单纯降低成本的工艺创新的N值为1。(2)当技术创新的预期收益r既定时,存在一个导致技术创新投入最大的有效市场结构N0值,一般有N0>N,并且N0值和技术创新投入的规模随着预期收益的增加而减少。(3)当技术创新存在风险时,预期收益r/k的提高将导致存在一个技术创新投入最大的有效市场结构Nk,一般有N<Nk<N0。(4)从技术创新的社会成本角度可以认为,导致技术创新最大化的有效市场结构的最优值为Nk,在N与Nk之间的市场结构是利于技术创新的有效竞争区间,存在技术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和有效竞争区间说明技术创新和市场结构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1](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吴良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8-134.

[2]Kamien I,Schwartz L.On the degree of rivalry for maximum innovative activity[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6,90:245-260.

[3]Reinganum J.Dynamic games with R&D rivalry[D].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1979.

[4]Dasgupta P,Stiglitz J.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nature of innovative activity[J].Economic Journal,1980,90(358):266-293.

[5]Spence M.Cost reduction,competition,and industry performance[J].Econometrica,1984,52(1):101-122.

[6]Vives X.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 pressure[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2008,56(3):419-469.

[7]Greenstein S.Ramey G.Market structure,innovation,and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8,16:285-311.

[8]Chen Y.Schwartz M.Product innovation incentives:monopoly vs.competition[D].Georgetown University,2010.

[9]Ronald L Goettler.Brett R Gordon.Competition and product innovation in dynamic oligopoly[D].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Columbia University,2012.

[10]吴延兵.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7,(5):125-138.

[11]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长春:吉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熊彼特预期收益率
熊彼特《经济分析史》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浅析熊彼特之创新理论
熊彼特、沃勒斯坦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理论比较
熊彼特学术思想的影响路径探析
析师一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