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罗哌卡因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应用

2013-01-23李仁科马风雷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

李仁科 马风雷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相比,心血管和神经的毒性低;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呼吸、循环的干扰,近年来逐步取代布比卡因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文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麻醉效果,以确定合适的罗哌卡因用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年龄60~85岁,体重51~78kg,男26例,女34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三组(n=20):A组(0.3%罗哌卡因)、B组(0.4%罗哌卡因)、C组(0.5%罗哌卡因);手术和麻醉为同一组医师。

1.2 麻醉方法 监测血压、心电图、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常规吸氧,静脉输液。采用左或右侧卧位L3-4间隙以针内针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腰麻以0.2 ml/s的速度注入罗哌卡因(耐乐品)2.5 ml(用注射用水稀释成所需浓度),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 cm后取平卧位,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经硬膜外追加1.5%利多卡因6~8 ml。平均动脉压低于60 mm Hg时静注5~10 mg麻黄碱,心率低于50次∕min时静注阿托品0.3~0.5 mg。

1.3 观察指标 ①用改良的Bromage评级法评定术毕运动阻滞效果(0级为无运动阻滞,1级为不能抬高下肢,2级为不能屈膝,3级为不能屈踝)。②麻醉满意度评定(优:患者安静,无不适感,肌肉松弛;良:患者有轻微疼痛,可忍受或须给予镇静药辅助,肌肉松弛;差:患者有明显疼痛,需要硬膜外追加药物。)③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记录恶心、呕吐、心动过缓、低血压、暂时性神经症状(Transient neurologic symptoms,TNSs)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和ASA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毕A组运动阻滞Bromage评级明显低于B和C组(P<0.05),Bromage评级B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三组中各有2例发生低血压,三组均未发生心动过缓和暂时性神经症状,但A组和C组各有1例恶心、呕吐。A组中有4例在手术中出现麻醉平面下降,需硬外腔给药完成手术,B组而和C组中分别有1例和0例,麻醉满意度评定A、B、C三组优秀率分别为80%、92%、100%,

3 讨论

通过观察,同等容量下罗哌卡因腰麻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肌松与其浓度密切相关,随罗哌卡因浓度的提高,其维持时间及运动阻滞时间和肌松程度依次递增。B组和C组麻醉效果满意,A组有4例在手术中出现麻醉平面下降,出现止血带疼痛或不适感,需硬外腔追加药物完成手术,而B组和C组中分别有1例和0例,原因是痛觉阻滞持续时间不足。三组比较,A组麻醉效果最差,B组和C组能满足手术需要,C组效果最佳。

三组中各有2例在松止血带后发生低血压,给与扩容和血管活性药物后得以纠正,由此判断血压的降低与麻醉药无关。三组均未发生心动过缓和暂时性神经症状,可能与麻醉平面较低和所用药物浓度低有关,因为低浓度、小剂量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是安全的[1]。A组和C组各有1例恶心、呕吐,而这两例患者的麻醉平面没有高于T10的平面,恶心、呕吐可能由其他因素造成。

鞘内注射0.5%、0.75%罗哌卡因对大鼠脊髓、神经根超微结构无明显影响,而老年人动脉硬化,对脊髓缺血的耐受能力差[2]。所以试验中选择能满足临床需要的低浓度的药物进行观察,以增强用药安全。通过观察认为,0.5%的罗哌卡因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1]郭艳辉,王俊科,许国忠,等.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实验研究.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1(22):42-45.

[2]孙志华,郭曲练,邹望远.间断鞘内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大鼠脊髓及神经根早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4(25):283-286.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硬膜外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