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敏性紫癜患者sVCAM-1与PDGF的临床意义

2013-01-23杨秀荣石春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5期
关键词:紫癜急性期过敏性

李 红 杨秀荣 石春平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1

过敏性紫癜患者sVCAM-1与PDGF的临床意义

李 红 杨秀荣 石春平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1

目的探讨sVCAM-1与PDGF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比分析3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和30名健康儿童的资料,比较静脉血中sVCAM-1与PDGF的含量。结果在检测出的结果中,过敏性紫癜患者相对比健康儿童,在sVCAM-1于PDGF的含量上都相对较高。结论sVCAM-1与PDGF的含量可以作为指标对过敏性紫癜的发展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过敏性紫癜;sVCAM-1;PDGF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血管病,主要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常会伴随着腹痛、胃肠出血、关节炎以及肾炎,其发病是因为免疫功能的紊乱而引起的微血管损伤。在对大量过敏性紫癜患儿在多种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后可以发现,其水平会明显高于正常值。与血管内壁修复与损伤相关的细胞因子主要有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和可溶性血管黏附因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nsion molecule-1,sVCAM-1)[1,2]。为探讨sVCAM-1,PDGF在临床检测中的意义,本文通过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在本院就诊的30例患者和30例门诊体检健康的儿童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为临床诊断以及预后的相关处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组选取在本院就诊的30例HSP患儿,对照组选取在本院进行体检且结果健康的儿童30例。其中观察组为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4~13岁,平均年龄6.5岁。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HSP急性期诊断标准。其中伴有关节症状7例,伴有胃肠道症状12例,伴随肾脏损伤6例,伴随有复合型症状的为5例。对照组30例儿童中,年龄为3~14岁,平均年龄6.8岁,所有儿童体检结果正常,在4周内没有出现过感染和过敏等反应,均为使用过免疫制剂等。两组人员在性别和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静脉血采集,采集量为2ml,然后将其在转速为3000r/min,离心半径为10cm的条件下进行5min的离心分离,将得到的血清进行-70℃冷藏备用。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OD值的测量,波长设定为450nm,对比标准品和试验品的OD值来计算sVCAM-1,、PDGF值。对实验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HSP患儿在急性期和健康儿童的血清sVCAM-1含量为(60.214± 39.365)μg/L和(29.523±15.418)μg/L,HSP患儿在急性期和健康儿童的PDGF含量为(53.415±9.326)μg/L和(35.036±12.363)μg/L。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HSP急性期的sVCAM-1、 PDGF水平都会明显的高于健康儿童,P<0.05。

对不同类型HSP患儿的进行分析对比,sVCAM-1含量:关节型HSP为(55.024±22.325)μg/L,胃肠型HSP为(62.522±26.026)μg/L,肾脏型HSP为(55.829±24.713)μg/L,复合型HSP为(68.128±40.054)μg/L。其中PDGF含量:关节型HSP为(46.152± 5.105)μg/L,肠胃型HSP为(54.215±7.521)μg/L,肾脏性HSP为(54.851±12.961)μg/L,复合型HSP为54.105±6.914μg/L。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又称为亨-舒综合征,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变是全身的小血管炎,发病的机制未能有较为明确的定性,但公认与免疫系统的紊乱有直接联系。在发病前期1~3周多出现低热、呼吸道感染以及多种身体不适的症状,在急性期会因为病变部位的不同而存在不一样的临床表现,如关节疼痛、胃肠症状和肾脏症状等,在临床的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反复。关于HSP的临床诊断、治疗研究可以从血管内皮损伤与血管炎症入手,探讨免疫反应来为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sVCAM-1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的黏附分子,主要可以促进各类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与激活内皮之间的黏附。它也显示了血管内皮功能是否存在障碍,如果出现了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的黏附,就会对血管微循环带来一定的阻碍,这就导致了缺血炎症的恶性循环。在白细胞形成黏附和激活之后,会释放出大量的氧自由基而促进了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这种复合物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损伤。通过对sVCAM-1的研究发现,它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表达,而受到各类刺激就会出现增长,如炎性细胞因子和内毒素等。sVCAM-1在炎症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对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在血管壁穿出的过程中它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本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HSP患儿相对比健康儿童在sVCAM-1水平上更高,这表明了sVCAM-1的增加促进了损害复合物的形成而出现血管内皮的损伤。

PDGF是体内的一个重要的血管生长因子,对于受体的血管内皮细胞会产生选择性的作用,通过和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还可以产生络氨酸激酶,来对通路起到传到作用,也促进了血浆纤维蛋白的外渗。对于HSP的意义,PDGF可以促进新血管的形成,对血管床的生成和保护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急性期许多的致炎因子的刺激作用也影响到PDGF的作用,可以对血管的通透性和炎症细胞的行动都一定的促进,使得血浆渗出,对炎症有加重反应。而在本实验中,HSP患者相对比健康儿童PGDF水平更高,说明了PDGF对HSP的发病存在较为重要的作用。

在血管损伤的过程中,PDGF可以促进sVCAM-1的含量,增加了单核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黏附作用。参与了炎症的发展过程。在本实验中,HSP患者的sVCAM-1和PDGF含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表明这两项指标能对HSP的严重程度起到一定的指示作用。对于HSP急性期患儿的资料进行横向对比,这两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之,过敏性紫癜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机制不明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更多的探讨,而sVCAM-1与PDGF的分析对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1] 刘磊.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182.

[2] 贺志莉,王川,常峥.75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J].甘肃科技,2011,27(23):155-157.

R554+.6

B

1671-8194(2013)15-0267-02

猜你喜欢

紫癜急性期过敏性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