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人工饲料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3-01-22梁洪柱陈倩田会鹏梁晓梅

中国森林病虫 2013年6期
关键词:毒蛾历期龄期

梁洪柱,陈倩,田会鹏,梁晓梅

(北京市西山试验林场,北京 100093)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重要的森林害虫,分布十分广泛,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欧洲及美洲;我国绝大多数省区都有分布。该虫寄主可达500余种,危害多种针阔叶树和果树[1]。

关于舞毒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报道已有很多。作者研究了寄主植物和人工饲料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舞毒蛾人工饲料饲养的舞毒蛾数量大,虫体大小、龄期均可得到较好的控制,除可用于农药的毒力测定、昆虫生理毒理方面的研究外,还可用于舞毒蛾防治,尤其是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的制备,必须在舞毒蛾活体上繁殖[2-7]。

作者与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林业保护站合作,分析了北京不同寄主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柿树 Diospyros kaki、黄栌 Cotinus coggugria、杏 Armeniaca sibirica、加杨 Populus canadensis是对舞毒蛾较适宜的树种,而华山松Pinus armandi、国槐 Sophora japonica、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和抗虫杨(转Bt基因欧洲黑杨 Populus nigra)是舞毒蛾不喜食树种[8]。王丽珍 等的研究表明青杨 P.cathayana、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和杏3种寄主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历期、蛹重、产卵量均有影响。取食华北落叶松的舞毒蛾生长发育历期最短、蛹最重、产卵量最高。取食青杨的舞毒蛾生长发育历期最长、蛹较轻、产卵量较少。取食杏的舞毒蛾的生长发育历期、蛹重和产卵量居中[9]。Shields等对北美马里兰的7种树木进行舞毒蛾5龄幼虫寄主选择试验,结果表明,枫香Liguidambar formosana和美国红栎Quercus rubra是舞毒蛾最喜食的树种,槭树Acer saccharum和椴树Tilia tuan是较喜食的树种,山毛榉 Fagus longipetiolata、黑核桃 Juglans nigra是较不喜食的树种。拒食的是北美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10]。Matsuki等对澳洲的 55 个树种和新泽西的4个树种进行舞毒蛾幼虫的寄主选择和生长发育研究,舞毒蛾能在其中26种澳洲树种上完成生长发育,有5种是其喜食的树种[11]。

有关人工饲料方面的研究,侯爱菊等报导用柞蚕半人工饲料饲养舞毒蛾幼虫,5龄幼虫0.1 g/头、6 龄 0.462 g/头、7 龄 0.781 g/头、雄蛹 0.68 g/头、雌蛹1.18 g/头[12]。王丽君采用加拿大太平洋林业研究中心提供的人工饲料配方和柞树Quercus mongolica作比较饲养舞毒蛾幼虫,柞树饲养幼虫期52 d,人工饲料饲养57 d;人工饲料饲养雄蛹重0.58 g/头,雌蛹 0.87 g/头。柞树叶饲养雄蛹重0.72 g/头、雌蛹 1.53 g/头[13]。

虽然已经筛选出一些适宜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寄主植物,人工饲料饲养技术已经成功解决,但饲养成本较高。作者通过测试不同人工饲料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筛选价格低廉的舞毒蛾人工饲料,达到提高舞毒蛾病毒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野外应用面积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及饲料 2010年4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林区采集舞毒蛾卵块,用10%甲醛溶液消毒,挑选同一时期孵出的活泼的1龄幼虫做供试昆虫;饲料A:干酪素35 g、韦氏盐10 g、蔗糖12 g、果糖23 g、麦胚60 g、氯化胆碱1 g、对羟基苯甲酸酯1.5 g、琼脂 25 g、金霉素 0.3 g、抗坏血酸 4 g、4M KOH 5 mL、38%甲醛0.5 mL、55%亚麻酸4.3 mL、混合维生素10 mL(烟酸100 g、泛酸钙100 g、核黄素50 g、盐酸硫胺素25 g、盐酸吡哆醇25 g、叶酸25 g、生物素2 g,B120.2 g)、水 860 mL[3];饲料 B(自行配制):干酪素20 g、蔗糖10 g、韦氏盐10 g、山梨酸2 g、麦胚 100 g、纤维素 10 g、琼脂 16 g、酵母粉 10 g、对羟基苯甲酸酯1 g、混合维生素10 g、水800 mL;饲料C(自行配制):韦氏盐8 g、麦胚120 g、干酪素30 g、蔗糖15 g、山梨酸2 g、对羟基苯甲酸酯1.8 g、混合维生素10 g、琼脂15 g、水800 mL;对照:108杨Populus euramericana Guariento。

1.2 不同人工饲料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将刚孵化的舞毒蛾1龄幼虫单头放入盛有不同新鲜人工饲料的带盖透明塑料养虫杯(底Φ=3.5 cm,顶Φ =5.0 cm,h=5 cm)内,每3 d更新1次人工饲料。将养虫杯倒置于 t=(25±1)℃,RH=70%,L∶D=8∶16的人工气候箱(SANYO MLR-351H)内,每24 h记录1次体重、蜕皮、死亡情况,直至完全化蛹,以108杨喂饲的为对照,每处理供试昆虫100头。统计分析不同人工饲料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存活的影响。

1.3 数据处理 应用SAS 8.0对上述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饲料对舞毒蛾体重的影响 4个处理喂饲的1龄幼虫,彼此间体重无显著差异。自2龄幼虫至蛹期,饲料C喂饲的舞毒蛾体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4龄至蛹期,饲料C喂饲的舞毒蛾体重同饲料A和B喂饲的舞毒蛾存在显著差异。饲料B喂饲的舞毒蛾幼虫体重略高于饲料A,但相同龄期和蛹间体重无显著差异。因此,饲料C为最适人工饲料,其次为饲料B,饲料A最差(表1)。

2.2 不同饲料对舞毒蛾发育历期的影响 取食108杨和饲料C的舞毒蛾各龄期幼虫发育历期最短,幼虫期仅为17.52 d和17.89 d,明显低于其它人工饲料喂饲的幼虫,差异显著。以饲料A和B喂饲的舞毒蛾各龄期幼虫发育历期之间无显著差异,幼虫期分别为24.48 d和22.63 d(表2)。3种饲料,饲料C喂饲结果最佳。

表2 不同饲料对舞毒蛾发育历期的影响 d

2.3 不同饲料对舞毒蛾存活的影响 同种饲料喂饲的舞毒蛾,1龄幼虫存活率受影响最大,存活率最低。根据舞毒蛾幼虫总存活率,不同饲料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饲料C、饲料B、饲料A(表3)。综合3种人工饲料,饲料C对舞毒蛾各龄期幼虫存活率以及总存活率的影响最小。

表3 不同饲料对舞毒蛾存活的影响 %

2.4 不同人工饲料成本分析 饲料C成本最低,为130元/kg,比饲料 A和 B分别低11.54%和6.15%;用饲料C饲养的舞毒蛾幼虫单头饲养成本为0.10元/头,分别比饲料A和B饲养的舞毒蛾低30%和40%,大大节约了幼虫的饲养成本,因此,以饲料C饲养舞毒蛾价格最为低廉(表4)。

表4 不同人工饲料成本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析不同饲料对舞毒蛾幼虫和蛹体重、发育历期以及存活率的影响,饲料C为最适人工饲料,利用其饲养的舞毒蛾各龄幼虫以及蛹的体重均最高,且幼虫发育历期最短、存活率最高,与以108杨饲养的舞毒蛾无显著差异。而以饲料A和B饲养的舞毒蛾幼虫和蛹的体重、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均明显低于饲料C,彼此差异显著。而且,饲料C的成本以及饲养的舞毒蛾幼虫单头成本均显著低于饲料A和B,因此,作者自行配制的饲料C为饲养舞毒蛾的最佳人工饲料。

[1] 赵仲苓.中国经济昆虫志:第十二册 鳞翅目 毒蛾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74 -76.

[2] Doane C C.Bioassay of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against larval insect of the gypsy moth [J].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1967(9):376-386.

[3] Leonard D E,Doane C C.An artificial diet for the gypsy moth,Porthetria dispar(Lepidoptera:Lymantriidae) [J].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66,59(3):462 -466.

[4] Magnoler A.Bioassay of 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of the gypsy moth,Porthetria dispar[J].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1974,23(2):190 -196.

[5] Rollinson W D,Lewis F B,Waters W E.The successful use of 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against gypsy moth[J].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1965(7):515 -517.

[6] 包建中,古德祥.中国生物防治[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25-426.

[7] 林同,刘宽余,王志英,等.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2,30(2):24-29.

[8] 石娟,王月,徐洪儒,等.不同食料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5):47 -50.

[9] 王丽珍,段立清,特木钦,等.寄主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6,25(1):21 -23.

[10] Shields V D C,Broomell B P,Salako J O B.Host selection and acceptability of selected tree species by gypsy moth larvae,Lymantria dispar(L.) [J].Annals of the Entom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2003,96(6):920 -926.

[11] Matsuki M,Kay M,Serin J,et al.Potential risk of accidental introduction of Asian gypsy moth(Lymantria dispar)to Australasia:effect of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suitability of native plants[J].Agricultural and Forest Entomology,2001,3(4):305 -320.

[12] 侯爱菊,岳书奎,王志英,等.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的生产[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5(S1):13.

[13] 王丽君.舞毒蛾人工饲养及NPV生产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2.

猜你喜欢

毒蛾历期龄期
塑钢纤维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研究
13个新选水稻不育系播始历期配合力分析
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食物因素对暗黑鳃金龟一、二龄幼虫历期及成活率的影响
早龄期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汉阴县毒蛾科昆虫区系初探
日本松干蚧生物学观察与防治
粉煤灰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