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师实习带教工作的方法和实践

2013-01-22周建云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实习医生医德医患

谢 霞 周建云

2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科研科

谢 霞,周建云.临床医师实习带教工作的方法和体会[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3,6(3):294-295.

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是由学生向医生这一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形成临床思维模式和学会获得、总结、归纳知识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1]。如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使实习医师成长为新时代合格的医务工作者,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带教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是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查指标,结合已有的理论知识,经过大脑加工,得出诊疗方案的过程[2-3]。临床医师诊治疾病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强弱。作为军队教学医院,肩负着为国家和军队输送合格医学人才的使命。因此,重视实习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各级带教老师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培养临床思维方式的主要方法有以下4方面:

1.提高查房质量:病房是培养医生的最好课堂,床边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最好途径。查房时,带教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中了解症状和体征,根据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病情,从而更好的把课本知识同实际病例结合起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2.组织病例讨论:带教老师还应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疑难病例、大手术前病例及死亡病例的讨论。可以提前通知学生,认真准备,踊跃发言,通过病案讨论,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愈合的认识,从更深层次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病例讨论,还可使学生从老专家、老教授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思维方式和更多的临床经验,吸取好的教训,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有选择地安排专题讲座:学生在专业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均以器官系统进行,其知识为纵向联系,而疾病的诊治过程中,首先接触的是症状的描述,因此就需要学生从具有这些症状的几种或几十种疾病中最后确诊一种,这就必须具备横向联系、纵向比较的临床知识和思维方法。若经常有选择地安排专题讲座,有助于实习医生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使书本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专家现身说法:为提高实习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还可以聘请著名的专家、教授就有关疾病的诊断及思维方法进行专门讲课。名特专家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应很好地利用这些财富,让他们为培养21世纪的医疗人才贡献力量。

二、培养优良的医德医风

医德是医术发挥良好作用的基础,是指导和支配医护行为的灵魂,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4]。如何帮助实习生走好行医生涯的第一步,临床带教医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带教老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想做一名好老师,不仅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要利用集中授课、平时查房等机会,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使实习医师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观念,坚决抵制收红包、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

三、积极勉励做学问、教学相长

刚到临床实习时,实习医师往往受到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不敢大胆主动地工作、学习[3]。因此,作为带教老师,要主动去掉尊卑之别,以全新的教育理念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工作伙伴关系。态度要和蔼可亲,保持幽默感,多与实习医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他们多表扬,少批评,对他们的工作劳动成果给予肯定。充分尊重实习医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实习医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实习医生大胆发言。只有在这种和谐民主、宽松的工作氛围中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努力探索一条既促进学生发展又利于自己提高的方法,才能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四、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法规的陆续颁布实施[5],以及医疗侵权使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提出,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但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工作的不理解及对疾病风险的认识不足,往往引起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医患关系已成为现阶段一个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给实践性很强的专科临床实习带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6]。

首先,应当注重培养实习医师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良好充分的医患沟通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许多情况下的医患关系紧张,并非医方或患方的主观愿望,也非医疗道德或技术问题,而有时是由于医生不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语气语调和行为举止等造成的。因此,在实习带教过程中注重培养医患沟通的技巧,是避免及缓解医患冲突的关键。

其次,应该提高带教医师的综合素质。带教医师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也关系到能否培养实习医师在实习阶段及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实习医师的模仿对象,带教医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实习医师的实践学习乃至今后的从医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现阶段新医患关系形势下的临床实践教学对带教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教医师不仅要完成临床工作,更需要有较好的综合素质。

此外,应当注重培养实习医师法律法规意识。要教育学生学法、懂法、守法,清楚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以便必要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医院应当经常举办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列举身边发生的案例,使实习医师深刻领悟到学好医疗法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实习医师树立医疗法律法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作为带教老师,在学生步入临床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应不断探索实施对应性的管理策略,确保实习质量。同时,引导实习医师从发展的层面上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不断完善自我,成长为在专业上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

1 徐 潮,马修云,孙光喜,等.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的几点体会[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47(2):178-179.

2 陈光兴,周仲安.骨科临床实习带教的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1):33.

3 张朝辉,张 帆,宋景贵.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导师制探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6):799-800.

4 宋艳秋,袁长吉,刘子玲.毕业实习中加强医德教育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3,(4):33.

5 钱 瑜.中国制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J].中国法律:英文版,2002,(3):16-18,69-73.

6 邓彩霞.《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渗透于医学教学中的必要性[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6):1808-1809.

猜你喜欢

实习医生医德医患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鼓励自己
高校医患关系研究反思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的应用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二)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一)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思想准备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