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超级杂交稻单产创世界纪录

2013-01-22

种业导刊 2013年11期
关键词:苗头农科院杂交稻

我国第四期超级杂交稻1000公斤攻关获重大进展。近日,农业部组织中国水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构成的验收专家组,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村,对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Y两优900”6.75公顷高产攻关片现场测产验收,平均单产(亩)达988.1公斤。

“Y两优900”是在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新型高秆超级杂交稻研究技术路线的指导下,由袁隆平院士创新团队成员培育出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该组合具高冠层、矮穗层、特大穗、高生物学产量、秆粗、茎秆坚韧等特点,有效协调了穗大与穗数、秆粗与穗数等几对难以平衡的生理矛盾,并有力证实了新型高杆培育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技术思路的可行性,为全面实现第四期单产(亩)1000公斤目标做出很好的理论探索。调查显示,该组合平均株高128.9厘米,有效穗15.27万,每穗粒数339.8粒,总颖花数(亩)达5188万,结实率90%,千粒重27.5克。

(科技日报)

小麦新品种卖了1033万元

2013年9月16日,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淮安市农科院签订小麦新品种“淮麦33”独占实施权转让合同,以1033万元高价买断“淮麦33”独家全国经营权,刷新了全国小麦单品种的转让价格纪录。

“淮麦33”是淮安农科院以“烟农19”为母本、“郑州991”为父本杂交,经过7年精心选育出的常规小麦新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经国家区试接种鉴定,抗纹枯病、高抗梭条花叶病。据明天种业总经理严辉民介绍,公司连续几年跟踪该品种的表现,在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海南片冬水组区试,平均单产(亩)501.3公斤,比照“周麦18”增产4.69%,达显著水平。在江苏、安徽、河南等各适宜区域进行了试种,均体现出显著的品种优势与特点。

据悉,“淮麦33”推广面积有望达66.67万公顷,按单位面积(亩)增产100~200元计算,将为农民增收10亿~20亿元,为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苗头农科院杂交稻
不同施氮量下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特点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后疫情时代辅导员对学生中潜在危机进行苗头性发掘的探析
今年苗市出现好“苗头”
移栽密度对不同熟期杂交稻产量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车坛往事2:蒸汽时代初见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