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管理机制浅析

2013-01-21,黎,邓,王

关键词: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学生党员

谢 骐 ,黎 娅 ,邓 奕 ,王 怡

(湖南工程学院a.机械工程学院;b.学工处;c.教务处,湖南 湘潭 411101)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管理机制浅析

谢 骐a,黎 娅b,邓 奕c,王 怡a

(湖南工程学院a.机械工程学院;b.学工处;c.教务处,湖南 湘潭 411101)

研究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提升机制,规范大学生党员管理机制,构建大学生党员评估机制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严格履行党员发展的有关程序和手续,实行培训制、票决制、公示制、审查制和责任制是确保党员发展质量,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

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管理;机制

据统计,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性非常高,约有65%的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拥有近20%学生党员比例,少数院校学生党员比例高达22%。但近几年来,企业和社会基层群众普遍反应,大学生党员发展数量过多,质量有所下降,部分大学生党员毕业后表现出党性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管理工作机制,认真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1],严格履行党员发展的相关程序和手续,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巩固党员“创先争优”教育成果的有效途径[2]。

一、大学生党员发展管理机制

大学生党员是优秀青年群体,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但不能否认,部分青年学生用一种功利的、实用的、虚荣的心态来入党[3],导致他们淡化共产主义信念和为人民服务宗旨,工作中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个人利益而非集体利益,更加重视的是得到而非奉献。如果不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管理机制,规范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将严重影响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一)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六个环节

1.学员选派环节。湖南工程学院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训由各二级学院分党校组织管理,机械工程学院分党校在分党校学员选派环节一直坚持“早教育”原则,党总支将入党教育作为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优秀大学生党员事迹报告会”、学生支部“党日风采展”等活动,充实入学教育内容。通过查阅新生档案,观察他们入学阶段与军训期间的思想表现、物色有培养潜力的好苗子。积极鼓励有入党愿望和要求的新生加深对党的认识和了解,热忱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明确努力方向,并指导他们写好入党申请书,不断扩大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队伍。分党校学员坚持班级团支部推优1∶1.5、学生党支部推荐1∶1.2、院党总支答辩通过1∶1.1的比例。对申请入党的学生,党支部要建立培养档案,列入培养计划进行考察教育。

2.教学内容把握环节。用多长时间,请何人来讲什么内容的党课是分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关键。学校党委对二级分党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使用教材和授课师资进行严格把关审核,充分发挥校内外理论教育专家和党务干部的作用。如校党委谢伯端书记主讲的“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对大学生的“成才、成人”以及“做人、做事”都有深刻的阐述和分析,非常受学生欢迎,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扬起风帆。

3.教学管理环节。湖南工程学院各二级分党校在教学管理环节上实行聘请教师、使用教材、结业证书发放的“三统一”,二级分党校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教师与培训学生上报学校党校。 每期培训班均设立由学生党支部书记担任的班主任和由院学生会组织部长担任的班主任助理,负责学员的日常学习管理,实行缺课必须补课、固定座位,每节课签到的管理制度。

4.学习过程环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往往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汇报与专题心得相结合;主题讲授与主题实践相结合;结业报告与结业论文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在课后的分组讨论中,我们采取“一组一专题,一人一任务”的讨论方式,强化共产主义理论学习,让学员针对任务广泛猎取资料,抛出有深度的主题开展热烈的讨论。

5.培训考核环节。机械工程学院分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考核有几条硬性规定:无故迟到或者早退两次,不结业;无故旷课一次,不结业;未提交结业论文,不结业;未提交讨论记录,不结业;有请假没补课,不结业。这些硬性规定的实施,确保了各培训环节的顺利进行,也让学员感受到铁的纪律和刚性的规章制度。

6.学习结果环节。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是确保大学生思想上入党、行动上入党、组织上入党的关键环节,使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发展历程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对端正其入党动机,促进其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的提高起重要作用。

(二)严把学生党员队伍“入口关”

1.完善考察环节。为确保发展质量,对经过党校培训准备入党的大学生要进行长达一年综合考察,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也要考察其入党动机、理想动态和进步情况;既要考察其平时表现、群众基础,更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立场与态度[3]。每个入党对象必须指定培养联系人,定期进行考察和填写考察意见,及时指出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明确改进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2.严明发展环节。党员发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原则是关键。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推优、预备、转正要实行“三投票、三公示、三答辩”。对于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在经过学校党校举办的骨干分子集中培训结业后,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政治审查等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支部大会遵循“逐个讨论、逐个表决”的原则讨论,确定为发展对象后要报党委组织部审查,之前发展对象应在全院范围内公示并安排谈话。发展对象的各项入党材料要求齐备规范,实现党员材料审查制。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后,党总支应及时举行新党员的宣誓仪式,以加强新老党员的党性教育。

3.规范教育环节。建立预备党员的教育制度、登记制度、评议制度、帮扶制度;预备党员既要经常组织集中培训,更要通过广泛参与学生管理、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锤炼意志、提高修养,在预备期内党员自觉参加不少于50小时的志愿者服务活动。

4.严格转正环节。预备党员在一年的预备期间,要定期向党支部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不断强化自身的党员意识。党支部每季度集中讨论一次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约谈。预备期满,根据发展对象的书面转正申请,党支部根据其在预备期内的现实表现,按照规定程序对其公示、依照支部大会的投票结果,做出能否按期转正的决议,并及时上报上级党组织审批[1]。

二、大学生党员监督机制

1.确保党组织的监督。确保转正后党组织对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活动表现上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以保持其思想和行动上的先进性。

2.立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四个结合,评价内容上实行理论知识学习与党员表率行为的结合;评价方式上实行自我测评、支部考评与群众意见的结合;评价方法实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评价时间上实行过程评价与终极评价的结合,保证党组织及时获取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准确信息。

3.透明的发展质量检查制度。通过组织部抽查、二级院互查等方式,定期检查各二级学院党员发展工作与发展质量,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校党委。

三、不合格党员的“出口”机制

部分学生党员转正后出现思想和行为上的“前紧后松”[3],理论学习不主动,参加活动不积极,不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此要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及时处分违纪党员,建立后进党员的“出口”机制。

对于动机不纯,表现较差,不适合继续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学生要及时调整出去。在预备期内不思进取,先进性不突出,群众意见大的预备党员,党支部应及时提出警告或讨论决定延长预备期,如不符合党员发展条件的,经支部大会讨论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党员长时间不履行义务,经批评教育后仍无改进,可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劝其退党,若被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支部大会可决定将其除名。党员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履行组织分配的工作,均可认定为自行脱党,支部大会可决定将其除名。但预备党员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党员被劝其退党或除名等,都要报上级党组织批准[1]。

四、不间断的后期教育机制

高校对发展之后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力度相对于发展之前明显要薄弱些。针对大学生党员开展的组织活动和理论学习较少,跟踪、考察、监督、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方法不多[4],建立对学生党员不间断的后期教育机制非常有必要。

1.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活动。推动学生党员的网络化管理,充分运用多元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既可以开展集中的专题学习和讨论,也可以通过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作品创作、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党员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接受理想信念、权利义务、党性修养、党风党纪、廉政文化等党性教育。

2.建立党员学生社团,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党支部根据需要成立专门的理论研究社团,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社”,通过党员社团系统学习马列党章和时事政策,还可以建立网络红色论坛、听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讲红色故事、唱响红色经典与励志主旋律、爱党爱国爱校爱家乡的热爱系列主题征文、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党员在合作的团队中相互讨论、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3.暂缓就业学生党员另建支部管理。暂缓就业学生回原籍后很少参加党员活动,其毕业学校应另建支部管理,如建立湖南工程学院株洲支部,对暂缓就业的株洲学生籍学生统一管理,统一支部活动。

五、优秀党员的示范机制

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他们拥有激情和灵动,是国家和民族中流砥柱的后备力量。学院党支部要为他们搭建平台,如选拔学生党员参与新生班级、学生社团、学生公寓、网络论坛等大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工作,发挥他们在联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扩大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示范力,达到“发展一个党员、带动一批学生”的效果[5]。

六、毕业前的情感教育机制

对毕业生党员给予温暖的人文关怀和离校前的情感教育,强化他们铭记组织培养、牢记党员身份、发挥先锋作用的理念和投身科学技术、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人生理想,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为走向社会做好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6]。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研究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提升机制,规范大学生党员管理机制,构建大学生党员评估机制,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新党员的工作,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也是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

[1] 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建立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Z],2010-8-28.

[2] 肖 强.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细化的基本要求——内涵深化、制度完善和效率提升[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92-94

[3] 贾慧敏,王桂平.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初探[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56-57.

[4] 石清云,肖 柯.后倾理念下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问题研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1,(2):82-85.

[5] 郑紫东,秦自强.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机制探析——对大学生党建工作所面临问题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1,(7):165-167.

[6] 方勤敏,刘海凤.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4-126.

Analysis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the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XIE Qia, LI Yab, DENG Yic, WANG Yia
(a.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 Dept. of Student Work, C. Dept. of Teaching Affairs,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101, Hunan, China )

Studying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mechanism of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development, normalizing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building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Party membe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jor focus of the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number of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the relevant procedures and formalities should be executed strictly, also training system, voting system, public system, censorship and responsibility systems should be carried out, which are the key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arty members’development and to keep advancement and purity of the Party.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 education; cultiv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D267.6

A

1673-9272(2013)04-0141-03

2013-04-30

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卓越计划’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对策研究”(编号:11C0348);201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工程哲学视野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编号:XJK011BZD048)。

谢 骐(1966-),男,湖南醴陵人,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高等教育。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学生党员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基层党支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践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村、社区党委能审批预备党员吗?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北安市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入党前“体检”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