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路矩形波导功分器分析和设计

2013-01-14敦书波张海福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3年2期
关键词:功分器波导端口

敦书波,张海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

0 引言

功分器的应用场合相当普遍,在相控阵雷达[1]、多路中继通信机[2]、天馈线系统[3]、混频器[4]以及功率放大器[5,6]等多种微波设备和系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7]。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学者们取得了很多卓越的研究成果,这其中,有关低损耗[8,9]、小型化的研究尤为突出。然而随着现代通信电子产业的不断高速发展,对功分器的性能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高性能功分器研究的需求仍在延续,而且越来越为迫切。

在高频率、高功率的应用环境下,波导以其低损耗、高功率容量的优良特性倍受青睐。在各种波导功分器中,一分二功分器的使用最为普遍,简单的分支线及必要的匹配结构即可构成此种功分器。当分路数大于二时,往往采用若干一分二级联的方式实现。所讨论的一分六功分器拟作为更高一级功分器的子模块,综合考虑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对此六口功分器的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其中,输入端口的回波损耗、各输出端口间的幅度一致性和相位一致性方面的要求尤为严格。

1 设计方案

本文所讨论的功分器为六路输出,无法仅使用多个二等分功分器级联而成,故采用图1(a)所示的结构。其中,纸面所在的平面为矩形波导的E面。该结构使用了六个一分二功分器,其中4个是等分的(①、⑤、⑥、⑦),如图1(b)所示;两个是2:1功分器(②、④),如图1(c)所示;另有一个等幅等相的二口功率合成器(③),该合成器为二等分功分器的镜像,可完全按照二等分功分器的方式进行设计。

信号经由功分器①平均分配到功分器②和④,而②和④各自的三分之二功率则分配到功分器⑤和⑦,剩下的三分之一功分传至合路器③,因此在功分器⑤、⑥和⑦处的功率是相同的,以此为基础即可构成所需要的一分六功分器。不考虑各输出端口间的串扰(这种串扰可在输出端口接入单向器加以抑制),可采用分别设计的方式得到其中每一个器件的尺寸,然后再综合验证整体器件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同时达到符合要求的性能。

图1 所提出的一分六功分器结构

1.1 波导尺寸的选择

功分器拟应用于43.5~45.5 GHz的频段,为保证单模传输,选用WR22矩形波导作为主传输线。该波导的横截面尺寸为5.690 mm×2.845 mm,相应的主模截止频率fc=26.3 GHz,TE20模的截止频率为52.9 GHz。为了便于设计,同时考虑到加工的一致性,功分器各支路的传输线统一选为WR22矩形波导标准尺寸。

1.2 二口功分器的设计

理想二口功分器中输入端口的功率应按固定比例完全传输到2个输出端口,也就是输入端口良好匹配,也即回波损耗为零;与此同时,2个输出端口也应彼此隔离,互不干扰;此外,整个器件还应互易、无耗。然而由微波网络的相关理论可知,这种三端口器件是不可能存在的[7]。在设计中,每个输出端口都将接入单向器,因此无需考虑输出端口的回波损耗,故可通过选择适当尺寸,仅实现功分及输入端口匹配。本文中分别使用了1∶1等分和2∶1不等分两种功分器,功分比及匹配均通过调整图1(b)和图1(c)中的尖劈尺寸实现,该尺寸则可通过仿真优化得到。

1.3 二口功率合成器的设计

由前文可知,在所设计的6路功分器结构中,还包含一个二口功率合成器。从图1可以看出,该合路器的两路输入信号幅度、相位都完全一致,为等幅等相二口合路器。由于结构为无源,且不包含各向异性媒质,因此具有互易性,故此合成器的尺寸获取方式同前述二等分功分器完全相同。

2 仿真及测试

对所提出的一分六功分器进行了加工和测试,最终的加工结构由2个对称铝块贴合而成,如图2所示。为避免连接不紧密造成的性能恶化,在设计中采用较多数量的螺钉使结构锁紧并严格对准。

图2 六口功分器的加工图(下半部分)

2.1 仿真结果

使用ANSYS公司出品的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结构进行了仿真和优化,最终尺寸的仿真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图3(a)为功分器的幅度特性;图3(b)为功分器的相位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所要求的频带内,所提出一分六功分器的回波损耗优于20 dB;输出端口的最大不一致性(即各输出端口插入损耗之差的最大值)为0.21 dB;各输出端口间的相位差则不大于7°。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功分器的结构和尺寸得到了十分优越的性能,不仅达到了设计目标值,而且有较高冗余。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各部件分别设计、优化的策略,除大幅度缩短设计时间外,所得到的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该策略的可靠性。

图3 六口功分器的仿真结果

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按照仿真优化的尺寸进行了加工,并使用R&S公司的ZVA50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了测试,所用校准件为Agilent公司的85056D 2.4 mm经济型校准件。所得到的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图4(a)为幅度特性,图4(b)为相位特性。由于所使用的网络分析仪只有2个端口,故每次只能测试一个输出端口,而其他输出端口则接入匹配负载。未避免串扰,在测试时接入了单向器,经测量,单向器所引入的插入损耗大约在1 dB左右。

图4 六口功分器的测试结果

在工作频带内,回波损耗与仿真结果相比较差,但仍优于17.6 dB;而幅度的最大不一致性则达到了0.765 dB,与仿真结果差距较大,不过仍满足系统的设计指标。事实上受加工条件限制,加工尺寸和设计尺寸存在一定的偏差,不等分功分器对尺寸的精度要求更高,因此受加工影响较大。各端口间的相位不一致性最大为7.56°,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3 结束语

所讨论的六路功分器指标要求较高,其难点在于不等分功分器的设计。为便于设计和实现,采用了E面的设计思路,并采取逐层分别设计的方式,在较短的周期内,达到了所需的各项指标。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所优化的尺寸性能更为优越,但限于加工的精度未能在实测中达到。随着精细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能力的提高可进一步改善此功分器的性能。

[1] 杨凯,张辉,李忠强,等.相控阵天线及其功率合成方法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10,33(2):98-100,120.

[2] FAZELI-DEHKORDY S,SHAHBAZPANAHI S,GAZOR S.Multiple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Usinga Network of Relays[J].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09,57(8):3053-3062.

[3] HEE KIM J,SANG PARK W.A Hadamard Matrix Feed Network for a Dual Beam Forming Array Antenna[J].IEEE Trans.on AP,2009,57(1):283-286.

[4] 陈坤,彭龙新,李建平.GaAs单片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J].电子与封装,2010,10(9):31-33.

[5] 敦书波,刘俭成,魏利郝.UHF宽带固态大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J].无线电工程 ,2007,37(5):57-58.

[6] JEON J,KWON Y,LEE S,et al.1.6-and 3.3-W Poweramplifier Modules at 24 GHz Using Waveguide-based Power-Combining Structures[J].IEEE Trans.on MTT.,2000,48(12):2700-2708.

[7] 赵怀成,赵建中,吴文.加载感性金属柱的毫米波T形波导功分器的设计[J].探测与控制学报 ,2006,28(2):46-48.

[8] 党章,邹涌泉,张玉兴,等.一种新颖的Ku频段宽带波导功分器[J].电讯技术 ,2007,47(6):106-108.

[9] 陈艳丽.大功率高隔离功分/合成器设计[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功分器波导端口
一种C波段一分八微带功分器的设计
一种改进的威尔金森功分器设计方法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一种新型波导圆极化天线
天馈系统四功分器故障处理
端口阻塞与优先级
系统网络端口安全防护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一种L波段宽带圆波导密封窗的仿真设计
卫星三端口DC-DC变换器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