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拘一格选材 多路突破引智奎屯党建创新路

2012-12-23赵永龙

西部大开发 2012年9期
关键词:全市干部发展

◎ 文/赵永龙

(作者为中共新疆伊犁州委常委、奎屯市委书记)

奎屯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能肩负历史重任、能应对各种挑战、能经受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大力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氛围,不断增强内生活力,为奎屯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

力推竞争选拔,鼓励脱颖而出

按照新疆自治区、伊犁自治州的统一安排部署,奎屯市圆满完成了市乡两级党委、人大、政府换届,市政协、市纪委及社区(村)“两委”换届和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两大工作运行平稳、程序规范、风清气正,呈现出了新风气、新活力、新思路。

鲜明用人导向,“换”出了新活力。“导向正则党风正,民心顺”。我们始终坚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综合素质高能干事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的用人导向,坚决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换届纪律,切实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根据发展所需,对政府职能机构进行合并精简,瘦身培强,有效提高了行政效能。通过换届和机构改革,共调整干部98人。使新一届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年富力强、眼界开阔、懂专业知识、熟悉现代产业、善钻研、会管理的干部充实到领导班子,向能干事的给机会,为干成事的人搭舞台。

拓宽选拔渠道,“竞”出了新气象。奎屯市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公开选拔、公推优选、公推竞岗等形式,进一步加大从实践中公选领导干部工作力度。2010年,面向全市公开选拔6个副科级岗位;2011年,进一步加大公选力度,面向伊犁州公开选拔11个副科级岗位;今年5月,再次面向伊犁州公开选拔10个科级岗位,其中1个为正科级岗位。两年多来,共有26名同志通过公选,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其中5名同志为“80后”,年轻干部通过公选崭露头角。同时,公推优选了教育系统28名支部书记、校(园)长、副校长,对17个社区党支部书记进行选举换届,在全市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匡正了选人用人风气,调动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汇聚起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搭建人才高地,“生”出了新动力。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奎屯市领导集体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徐州对口援助奎屯优势,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制定了《徐州市对口支援奎屯市干部人才工作2011—2015五年规划纲要》,选送了85名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赴徐州培养,通过交流学习、挂职锻炼、专家授课等形式,每年培训人员近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本地人才素质。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暂行办法》,用丰厚待遇留人,已签约2名硕士,计划近期再引进6名符合奎屯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近期,我们按照自治区的统一安排,对公务员考核办法进行了修订,对连续三年年终考核评定为优秀人员记三等功,给予嘉奖;对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人员予以辞退,打破铁饭碗,努力为人才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营造环境。

努力创先争优,坚持群众第一

高度重视基层、不断加强基层,有效服务基层,基层党建不断迈上新台阶,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活力不断释放。

夯实基础,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不断筑牢。两年来,奎屯市公推优选25名国家干部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将4名业绩突出的社区党支部书记选配到街道领导班子,配强了基层党支部带头人。制定了《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社区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有效加强了社区党组织规范化管理。先后创新和推广了“四知四清四掌握”、“五访五问五关心、”“民情日记”、“红袖标”等工作法,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通过两年来的努力,全面实现了基层工作有址议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四有”工作格局。另一方面,在非公经济党组织领导班子中成功开展“公推直选”,通过单独设立、联合组建等方式,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100%,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创先争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线,积极组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先后开展了深入农牧村队和农牧民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的“三同”帮扶;科级以上干部担任社区“第一书记、第一主任”;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个性化帮扶;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自治区民生促进周、自治州民生促进月等活动,积极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进一步创新了群众工作方法,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当前,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争科学发展之先、跨越发展之先,创稳定团结、社会和谐之优的浓厚氛围。

坚持解放思想,激情干事创业

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每年侧重不同主题,开展作风建设活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增强发展信心、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解放思想,跨越赶超的成果不断丰富。解放思想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特别是近两年来,进一步加大了解放思想的力度,要求广大干部客观冷静、科学分析机遇与挑战,敢为人先、干字当头,凡事不争论,先干再说,特别是面对机遇,要敢于、善于变无为有。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完成了“三园合一”,成立了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成功将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今年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先后被自治区列入重要的化工基地、棉纺基地、太阳能产业制造基地,园区承载力、吸附力进一步增强,奠定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崭新优势。解放思想的效果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实际成果,当前,不等不靠、敢闯敢干、创新突破、争先进位已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筑牢理念,引领发展的思路日臻完善。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方向。两年来,通过多种形式,在广大党员干部中牢固树立“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奋斗理念;“环保优先、生态立区”、“两个可持续”、“三高”的发展理念和“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民生理念。并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进“三化”、改善民生、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中,大力弘扬“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努力创造新疆效率、提升新疆能力、树立新疆形象,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关注点聚焦到全疆、全州、全市形成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上,共同维护人心暖、人气旺、动力强、信心足的良好发展局面。

振奋精神,激情干事的氛围日益浓厚。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奎屯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下基层、搞调研、跑项目,抓落实。在全市大力倡导说短话、开短会,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上。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部门主要领导用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到一线;用三分之一时间跑项目、抓项目;用三分之一时间听汇报、作决策。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形成刻苦学习、创新创业、激情干事的浓厚氛围。

提升服务,投资发展的环境更加优化。环境优,则发展足。两年来,我们着力改进软、硬环境,积极“筑巢引凤”。坚持每年实行全市重大项目领导分工责任制,对重大项目实行领导牵头,部门包办,定时间、定任务、倒排工期、狠抓督查,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对重大项目全面实施“情况在一线了解、感情在一线融合,措施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实效在一线检验”的“五个一线”工作法,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大力简化、优化审批环节和程序,建立了行政服务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办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将行政审批时限由127个工作日压缩为39个工作日。当前,正着手开展新一轮转变作风活动,着力创造更优环境、更高服务,打造全疆最一流的发展软环境,努力使奎屯成为企业成本的洼地、效益回报的高地、投资创业的乐园。

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奋进浪潮中,作为航行在新征途中的舵手,奎屯市将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全心全意地干、务求实效地干、争分夺秒地干,坚持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求新、求变、求突破,不断激发新活力,为奎屯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全市干部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