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真实是舆论批判的前提

2012-12-21易艳刚

民生周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章子怡假新闻舆论

□ 易艳刚

新闻真实是舆论批判的前提

□ 易艳刚

只有新闻真实了,那些富有建设性和理性的舆论批判才能真正促进社会进步。

日前,一则题为《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报道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北大校长周其凤猛遭舆论炮轰。然而,第二天的中国青年报称媒体之前的报道有断章取义之嫌。周校长演讲的原话是:“美国的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或者说优秀的美国公民,是很成功的,因为为美国培养了那么多人才,把美国建成为一个很霸气的强国;但是,如果从我们现在是个地球村,在培养世界公民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美国的教育是一塌糊涂。”

将一段有前提、有限定、有铺垫、有假设的演讲,掐头去尾地归结为一句“美国教育一塌糊涂”,堪称典型的“标题党”做法。这种操作方式不符合新闻采编规范,却能够通过争议来制造话题,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吸引眼球。在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上,这篇断章取义报道的点击量都在前几名,相关评论动辄数万条。

很多媒体就此事在第一时间刊发了批评文章,对周校长的演讲进行了各种解读。应该说,无论是就事论事地分析中美教育孰优孰劣,还是以此探讨大学校长的素质问题,抑或反思中美教育的体制之别,那些批评文章基本都能自圆其说。但必须强调的是,新闻真实是舆论批判的前提,舍此,一切批评与反思都将失去理论的基础。

以周校长“被标题党”这件事来说,“北大校长”、“美国教育”、“一塌糊涂”这些关键词本来就已经很抓人眼球,有些网站转载时又添油加醋地突出“怒斥”、“痛批”等字眼,更容易激起围观者的言说欲望。很多人仅仅只看了一下标题就已经开始“拍砖”了。然而,对并不准确的事件或言论展开批评,如果仅依据报道的片面之辞或论者的合理想象,势必会将批评沦为不负责任的自说自话,甚至会贻笑大方。

遗憾的是,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几乎俯拾即是。比如,北大教授张颐武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章子怡、姚明为代表的通俗文化更容易为外国人所接受,对外推介中国文化就应该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结果某媒体的报道标题却是“张颐武说孔子不如章子怡”。再比如,媒体记者采访暨南大学教授董天策对“富二代进校园征婚”一事的看法。董教授谈了四点看法,其中包括“女大学生找工作不容易,不排除一些女生会产生做阔少妻子的心态。应面对现实,加以包容,但这会对校园文化造成不良影响,形成‘做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氛围”。结果让董教授大吃一惊的是,媒体见报的标题竟成了“做得好不如嫁得好,想嫁有钱人咋了”。类似案例,不胜枚举,以至于很多学者都调侃说自己“谈记(者)色变”。

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更新的频率和速度要比以往快了很多,一些“不起眼”的新闻很容易被淹没。因此,我们完全理解一些新闻工作者喜欢“制造噱头”的心理。但是,从职业伦理的角度来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准确引述是对采访对象的尊重,无论是写新闻的人断章取义,还是网站转载流行“标题党”,都是有损媒体公信力的行为,应当受到批判。

每年年底,百度都会根据网民关注情况制作一张“十大假新闻”榜单。在2011年的榜单上,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广电总局限港台艺人参与内地电视节目、金庸去世等假新闻,都曾引发过舆论关注。静而思之,这些假新闻的“出炉”,固然有个别媒体捕风捉影、沟通不畅、核实不严的原因,但从更深层次讲,绝大多数的假新闻都与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操守缺失有关。

进入微博时代之后,每个网友都掌握着“麦克风”和“扩音器”,甄别信息真伪必须成为新闻生产环节的重要程序。媒体工作者应该时刻恪守基本的职业道德底线,既不能片面追求传播效果而歪曲事实,也不能为抢新闻而“拔萝卜快了不洗泥”,更不能杜撰和编造虚假新闻。只有新闻真实了,那些富有建设性和理性的舆论批判才能真正促进社会进步。

□ 编辑 刘文婷 □ 美编 阎 瑾

猜你喜欢

章子怡假新闻舆论
章子怡 要为自己活一次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章子怡:出演《哥斯拉2》,是为了“开眼”!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章子怡 好演员的诞生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
有关载人登月的两条假新闻
章子怡“预热”准后妈,这场征服青春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