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暴雨参数法的山丘区设计洪水计算

2012-12-19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王永强王晶晶

河南科技 2012年18期
关键词:洪量图集汇流

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 王永强 王晶晶

某工程位于河南省荥阳市汜水河,汜水河流经区域为山丘区,且山丘区缺少实测径流资料,洪水推算的暴雨参数采用2005年12月《河南省暴雨参数图集》(05 图集),径流汇流参数采用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1984年出版的《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84 图集)。河道流域面积、长度、比降参照以往资料,并结合1∶10 000 地形图进行复核。

一、设计面雨量计算

根据汜水河所在流域特征和工程要求,查05 图集等值线图得出各历时点雨量及变差系数,查84 图集,得出汜水河流域水文分区为Ⅴ区。根据84图集,设计点雨量Htp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Ht为t时段点雨量均值;Kp为模比系数,按偏态系数Cs=3.5Cv计算,可由皮尔逊Ⅲ型曲线查得。依据84 图集,根据设计流域所在的水文分区,查短历时暴雨时面深关系图,求得不同历时暴雨的点面折减系数α的值,乘以设计点雨量,即得设计面雨量,对于流域面积小于50 km2的区域,可用点雨量代替面雨量。

二、设计暴雨时空分配

小流域设计洪水多由一日暴雨形成。采用24 h 净雨计算设计洪水过程时,净雨时程分配比例根据84 图集中设计暴雨递减指数n2p,n3p确定,并由此进行逐时净雨过程计算,单位时段为1 h。暴雨递减指数n按照历时关系可分为三段:6~24 h为n3p,1~6 h 为n2p,1 h 以下为n1p。考虑暴雨点面关系及不同时段雨量变差系数Cv的影响,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2),(3)和(4)中,n1p,n2p和n3p为三种时段设计暴雨递减指数,H10′p,H1p,H6p和H24p分别为同一设计频率年最大10 min,1 h,6 h 和24 h 点雨量,α为暴雨点面折减系数。

三、产流和汇流系数计算

依据84 图集,查得汜水河平均入渗率μ=5~8 mm/h。该工程计算采用μ=8 mm/h。通过84 图集中推理公式汇流参数地区综合θ-m关系图可得m值,θ计算公式如下。

式(5)中,L为干流长度,J为河道的平均比降,F为流域面积。

四、设计净雨与洪量计算

1.设计净雨计算。24 h 净雨量R可查84 图集附图25河南省山区丘陵地区降雨径流关系曲线图(P+Pa)-R(P为24 h设计雨量,Pa为设计前期影响雨量)求得。

2.设计洪量计算。24 h 设计洪量W24计算公式如下。

式(6)中,R24为设计净雨量,F为流域面积。

五、设计洪水计算

1.设计洪峰流量。根据84 图集可知,推理公式适用于集水面积在200 km2以下的流域,因本次山丘区流域面积均小于200 km2,故设计洪峰流量采用推理公式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7),(8)和(9)中,Qm为设计频率洪峰流量,ψ为设计洪峰径流系数,τ为设计洪峰汇流时间,L为设计坝址断面至分水岭的干流长度,J为干流长度L的平均比降,S为设计最大1 h 雨强,n为暴雨递减指数(按相应的汇流历时取值,τ<1 h,取n1;τ<1~6 h,取n2;τ<6~24 h,取n3),μ为设计暴雨的平均入渗率,m为设计流域汇流参数,由θ-m相关线查得。若θ小于5 或大于100 时,可采用θ等于5 或等于100 时的值。将相关参数代入式(7),(8),(9)即可求得设计洪峰流量。

2.洪水过程线。采用概化过程线叠加方法计算,具体如下。

(1)由次降雨径流关系查算出24 h 设计净雨量R24,用公式(6)计算24 h 设计洪量W24。

(2)以设计暴雨递减指数n2和n3为参数,查84 图集中24 h 净雨概化时程分配表,将净雨量R24按所列分配比例进行逐时净雨计算。

(3)由设计洪峰(主峰)的洪量Qm和汇流时间τ,计算τ时段的最大平均净雨强度,以Qm为顶高,2τ为底宽,绘制出概化等腰三角形。

(4)列表计算出主峰汇流时间τ前后各个τ时段的净雨量Rτ,当汇流时间τ不够整时段时,净雨量可按小时平均线性分配取值。以各个τ时段的平均净雨强度计算各次峰的洪量,按净雨过程对应于等腰三角形,叠加绘出设计暴雨24 h 洪水过程线,由洪水过程线量算得出的洪量应与由净雨计算的W24结果相等。

六、结论

暴雨参数法是各地区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的常用方法,在实践中经过了许多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检验,该计算方法简洁,计算模型与流域实际情况较为接近,计算成果较为合理,可为相似小流域洪水计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洪量图集汇流
赣江流域洪水峰量演变规律及联合分布研究
世界抗疫图集
现场图集
辽河干流主要控制站近75年最大洪峰及洪量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流域汇流计算方法在风峪沙河段的应用探讨
动物打呵欠图集
基于ARM CortexM0的智能光伏汇流采集装置设计及应用
一种球载雷达汇流环设计
含有光伏防反器的汇流方案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适用于电算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放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