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个世纪的相处 永不磨灭的记忆

2012-12-07

太空探索 2012年1期
关键词:总师老战友黄老

钟 山

黄纬禄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

尽享天伦之乐

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

黄纬禄在试验场悉心指导工作

惊悉黄老去世的消息,我还在深圳参加某项目的验收会议。记得前不久,我还和秘书讲,再有一个月就是黄老的95岁生日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望他。谁知道,这成了我们永久的遗憾了……

我和黄老是在上世纪50年代相识的。记得1958年初,在二院首次建成我国地地导弹控制工程系统的总体研究设计部,黄老是总体部的副主任,也是地地导弹1059(东风一号)的副总师,我当时是学习1059导弹的新兵。他既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的老师。当时以黄老总为主的老一辈科技人员,自主创新采用的无线电横偏校准技术,实现了地地导弹制导控制水平的飞跃。这是二院首次创新改进的实例,也是黄老对新兴高精尖技术孜孜不倦、刻苦钻研业务的体现,是我学习的榜样。

黄老一直是我的老领导、老战友,后来成了很长时间的老邻居。因为工作关系,我们曾经在二院总师办一起工作过,当时他是总师办的总总师。他工作认真敬业、技术扎实过硬、待人真诚随和。

尤其是他在领导指挥地地防空导弹型号研制过程中总结提炼出的四句名言: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一直作为我从事型号研制的座右铭,伴随我和型号研制队伍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在我担任红旗七号总师期间,黄老还不顾年老体弱,亲临飞行试验现场了解试验情况,给予技术指导,从技术上、精神上给予我很大的支持与帮助,让我终生难忘。

凡是和黄老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受到他为人的真诚、随和。不论是找黄老谈工作还是唠家常,他总是以和蔼可亲的笑容打消你的拘谨,又以谦和诚恳的话语让你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每次接触后,都有让你忘不掉的收获和记忆。

记得我们同住在永定路五街坊509楼的时候,我住三楼,黄老住在一楼的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每年柿子成熟的时候,他都让家人给我们送来品尝,虽然事情不大,但是能看出黄老平易近人、关心爱护他人的优秀品德。然而,黄老自己却从来不愿意麻烦他人,有困难有事情都自己解决,每当工作人员给他提供一点帮助时,他总是非常客气地表达谢意。

黄老的离去,让我失去了一位值得永远尊重的老领导、老战友。他的离去,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大损失,也是二院干部职工的不舍。几天来,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眼看着一起共事的老战友相继离去,不禁感慨万千,尤其是黄老的去世,更是悲痛万分,脑子里一直在回忆和黄老曾经一起工作生活过的情景,他的音容笑貌也反复在眼前闪过。

作为老战友,我真诚地为您祈祷,敬爱的黄老总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

黄老总永垂不朽!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科技委顾问)

黄纬禄手稿

夫妻情深走过“金婚”

黄纬禄同航天员合影

黄纬禄给采访他的记者变魔术

追忆黄纬禄先生

那是2011年11月24日的上午,我在单位上网时无意中看到一条新闻,标题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逝世》,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我好长时间没有缓过神儿来,当天晚上辗转反侧失眠了,脑海中回忆着与黄纬禄总师那珍贵的一面之缘。

我一直从事天文科普工作,“航天”也是我最喜欢的业余爱好之一。我自从上初中一年级就开始对“航天”感兴趣了,与“航天”结下了深深的缘分。我在上学时尽最大努力自学了很多航天知识,后来到青少年宫天文馆工作更为我发挥这一特长提供了许多便利。199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40周年,我参加了《航天》杂志(本刊的前身)社举办的“航科”杯航天知识大赛,并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这让我觉得很荣幸,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大赛活动。更让我做梦也想不到的是,1996年8月在“航天工业总公司”礼堂主席台上给我颁奖的竟是黄纬禄总师,他那慈祥的笑容和消瘦的面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他把纯金奖牌递到我手中时亲切地对我说:“小伙子,不简单,祝愿你更上一层楼”,我真是激动万分,高高地把那块沉甸甸的金牌举过了头顶。直到现在我还珍藏着这块奖牌,这不仅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尤其当我得知黄老荣获“两弹一星”勋章后,我更觉得这枚奖牌无比珍贵。每当我看到它时,眼前立刻浮现出黄老那慈祥的笑容和中国航天那一幕幕壮丽的历史画卷,从黄老的身上我看到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也就是这种精神始终在激励着我十几年如一日的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科普工作中去,让航天科普之花绽放在富饶的华夏大地之上。

安息吧,黄纬禄先生!您的英名与日月同辉,您的音容笑貌永存人间!您的丰功伟绩永垂青史!

猜你喜欢

总师老战友黄老
西安航空学院承办航空人才港湾·航空梦工场“总师进校园”系列活动
从延安走来的坦克总设计师
爱吃大闸蟹的黄苗子老先生
“城市总设计师制”
——城市设计实施的协作化管理路径
推理:贵客到,请用茶
碰撞:“90后”卫星总师与最年轻女劳模
胸怀
“核潜艇之父”的简单生活
我的老战友张洞达国防通讯相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