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的发育现状与自驱动力分析*

2012-12-06李佳川孙洁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小城镇人口体育

李佳川,孙洁

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的发育现状与自驱动力分析*

李佳川,孙洁

(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湖南岳阳 414006)

从体育人口与体育手段、体育组织、体育环境的结构划分剖析了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的发育现状。当前我国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发展水平的巨大落差是小城镇体育发展的自驱动力,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尚处于雏形阶段,小城镇的体育组织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表现柔性,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以促进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的自我发育和成熟。

小城镇;体育生态;自我发育;体育组织;自驱动力

本文的小城镇特指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县城城关镇和县辖建制镇,它上与城市(地级市、省会或直辖市)相接,下与乡村相连,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节点。小城镇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担任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所反映的[1]。启动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中国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中国转型发展的内涵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即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变,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即农村分散人口向城镇迁徙的城镇化过程[2]。可以预测,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即将大规模呈现和长期存在的一种模型生态。统筹城乡体育发展是我国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根本性战略,小城镇体育与农民工体育既是统筹城乡体育发展的中间地带,又是统筹城乡体育发展的薄弱环节[3]。学术界对当前小城镇体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有广泛共识;但大多数研究停留于对局地小城镇体育的现状调查,对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系统性认识不够,提出有效性、前瞻性、科学性的决策并不多。从生态学角度定义和认识小城镇建设及其体育发展,有助于科学把握小城镇体育的发展规律,科学解决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实问题。

1 体育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与方法

国内学者对“体育生态系统”有三种较为明确且比较相似的定义。定义之一,体育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人类开展的所有体育运动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要素间借助能量流动、物质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调节功能的人工复合体[4]。定义之二,体育生态系统是与体育相关的人和体育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网络结构,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加工、改造而建造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具有多层次、多目标、多子系统的生态结构[5]。定义之三,体育生态系统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自然-体育-社会的大系统,包括人在内的从低级向高级有序的构成系统。体育生态系统与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其他各系统一样,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适应性等共性[6]。以上三位学者都充分运用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思想定义体育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也运用了部分新三论思想(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把握体育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演变机制。重要的差异是,前两者强调体育生态系统的人工化特征,强调人在体育生态系统中的创造和主导作用;而第三者定义突出强调了体育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强调体育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驱动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体育生态系统可以和生命进化系统相类比,只是体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这种预见性来源于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如通过学习获取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还来源于个体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交流[6]。很显然,第三种定义把人在体育生态系统构建中的作用边缘化了。这种边缘化有助于还是有碍于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答案只能在体育发展实践中去寻找。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物质、能量、信息在空间、时间和数量方面的最佳运用原理。所谓体育生态学,就是指人们通过谨慎合理的体育方法获得那种需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以实现体育、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体育生态化就是要正确解决体育与环境的关系,使体育过程与环境的发展有机协调起来。体育生态化所遵循的是公平性、持续性、协调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循环再生、生态平衡等生态学基本原则和原理[8]。体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处理好体育与自然环境、体育与社会、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效益与效率以及学校、俱乐部、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实现体育系统环境合理、系统和谐、经济高效、行为规范的持续、稳定、健康的综合发展[9]。体育生态学概念与方法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与我国当前建设生态小城镇的发展理念完全吻合。在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将有可能与小城镇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自然环境建设等一道经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变过程。在这种特定生态模型里,如何摆放体育发展的位置,如何处理如上所述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体育生态学或许是我们认识小城镇体育发展规律、解决体育发展中疑难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体育生态系统具有多层次性,对其层次(子系统)划分随研究者视角的不同而大相径庭。不同的层次划分引申出对体育生态系统运行规律、演变机制的不同解释,也将延伸出对体育发展实践问题的不同决策思路和解决办法。国内学者陈光华比较系统地分析了体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结构,认为体育生态系统的整体网络结构是由体育人口、体育手段、体育组织与体育环境四大要素构成的,体育组织位于系统的核心,体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运行规律就是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5]。笔者将依照这一层次划分理论剖析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透视其运行规律。

2 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中的体育人口与体育手段现状分析

体育人口是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进行专项训练,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关的人在总人口中的数量和所占比重。体育手段是为实现体育目的的身体运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是各类体育人口实现体育目的的基本手段[10]。体育人口与体育手段是构成体育生态系统的基础部件,是体育生态系统在最原始状态就已具备的结构元件。谢雪峰等(2005)认为,体育人才是促进体育生态系统不断进化和跃升的主要因素,体育人口是决定系统能量流的主体。体育人才与体育人口不是同一概念。体育生态系统虽然也离不开人才的推动,但构成巨大能量流和信息流主体的则是体育人口,即从事体育活动的各色人等[11]。体育人口发展是体育与社会系统协调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体育人口形成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职业因素及性别、年龄等因素[12]。我国体育学者对小城镇体育人口与体育手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中这两个基本部件的“发育”状况。

谭延敏等(2007)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小城镇体育人口的现状。结果表明:以农村为中心的小城镇体育人口为5.19%,远远低于全国的体育人口34%(2000年数据);性别比高出中国现阶段体育人口性别比9.29个百分点;随着小城镇居民学历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体育人口呈上升趋势;不同年龄段的体育人口呈马鞍型,教科文卫和管理人员的体育人口较高,农民比例最低;低收入、低学历和中年人群的体育人口增长值得关注[13]。金涛等(2009)对苏、浙、皖小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城镇居民体育健身现状不容乐观,体育人口结构分布极不平衡,农民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居民体育锻炼时间以早晨为主,体育场地、器材的供给不能满足居民健身需求[14]。张文静等(2004)对江苏省北部地区小城镇体育人口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北部地区小城镇居民中体育人口占12.7%;体育人口参加运动项目前3位分别是:走和跑步、乒乓球、足篮排等球类运动[15]。尹小波等(2005)对湘西三地六镇的居民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小城镇的居民的体育人口比例为20.8%,体育参与人群比例为73.28%;居民锻炼项目丰富多彩,锻炼形式以个人为主[16]。蔡浩刚等(2009)调查研究表明:商丘市城镇体育人口年龄结构不均衡,体育人口文化程度较高,体育人口中非体力劳动者职业分布比较均衡,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程度较低,在锻炼项目上以场所容易获得、消费较少的“走”和“跑步”为主[17]。张志扬等(2009)应用社会分层理论的研究表明:福建省城镇体育人口的自然结构呈现出性别结构严重失衡;城镇体育人口的阶层分布呈“倒金字塔”形状,体育人口的分布比例在各阶层之间存高度显著差异;男性体育人口的阶层结构呈“橄榄”状,女性体育人口阶层结构呈略显中凹的“橄榄”状;不同年龄段体育人口的阶层分布以50岁为变化拐点[18]。

体育生态系统中,体育人口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体育人口是维持系统能量流、信息和物质流稳态和谐态的首要因素。体育人口、体育手段的多寡直接影响体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规模,另一方面体育生态系统发展的最终服务对象还是体育人口。体育人口的总数、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域分布、职业分布等是体育生态学所要关心的问题。体育人口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体育群体,如健身俱乐部、各种代表队以及各类体育学校等。从上述研究现状看,我国多数小城镇的体育人口还未形成体育群体,由于体育人口数量不足,体育人口在体育生态系统中的存在形式还是零散的、近似于无组织的自发形态。在小城镇体育人口数量不足的前提下,即便体育人口对体育手段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也不足以支撑体育设施的高效使用,尤其是大规模的基础体育设施建设显得过于浪费,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之嫌;其次,小城镇体育人口的零散状态也无需庞大的行政机构、复杂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小城镇体育可暂由相关事业机构代为管理,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减轻行政机构臃肿状态和地方财政负担。在我国小城镇体育人口的分布结构上,也存在年龄、性别、地域、职业分布上的不均衡,这是体育人口的质量问题,不同地域的小城镇之间差异较大。笔者认为,在构建体育生态系统的过程中,体育人口结构失衡是人工化难以改变的现实,也不是目前要紧迫解决的重大问题。体育生态系统构建并非是要构建整齐划一的中国小城镇体育生态,而是追求和谐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是头等大事。目前,小城镇体育人口数量不足是限制体育生态系统发育的限速环节,提高体育人口数量是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健康发育的前提条件。

3 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中的体育组织现状分析

相对体育人口、体育手段来说,体育组织属于体育生态系统中的上层建筑,体育组织必须适应体育人口、体育手段的发展需要。体育组织是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小城镇的体育组织是规范、协调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运行秩序的中枢机构,其主要职能是接受其他子系统的信息流并给予相应的反馈。信息是维持和调节体育生态系统状态的重要因素,体育生态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利用,可以决定体育竞赛的成败;体育政策法规是体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行政和伦理道德保证,竞赛规程和比赛规则是其技术保证和生命保障[11]。国内学者基于当前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各具地方特色的小城镇体育组织框架。

吕小黎(2009)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小城镇体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构建管理模式、增加投入、开展活动、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成人体质测试体系以及建立专项资金等在内的发展对策[19]。黄爱峰等(2004)研究指出,我国的小城镇体育发展必须立足现实,增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确立小城镇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以小城镇体育组织、社会团体为主体的群众健身指导和服务体系[20]。龚德贵等(2005)研究了湖南省小城镇体育文化观念、体育组织机构与制度,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体育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情况,构建了湖南省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促进湖南省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任务和战略措施[21]。郭惠杰等(2005)对泉州市小城镇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泉州小城镇群众体育组织发展处在起步阶段,小城镇群众体育组织自我管理意识有了比较明显提高,并且初步形成了发展所需的组织基础。但小城镇各类群众体育组织横向联系与合作不够,在组织的自我发展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无序性[22]。随着各地小城镇的崛起,小城镇体育文化是同一小城镇人们的物质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表现、观念意识形态和组织管理制度的总和。要正确处理内部动力(内环境、结构性动力、资源配置和体育消费需求)与外部动力(外环境、机构组织管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以及市场因素等)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内外动力相结合,共同建设小城镇体育文化的动力机制[23]。

尽管上述学者对小城镇体育组织、体育管理的研究并未直接提出“体育生态化”的观点,但处处蕴藏体育生态的基本原理:体育组织与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要相互协调、适应。小城镇体育人口的不足给小城镇的体育组织提供了一段充裕的设计时间和一个广阔的设计空间,学者和决策者们都还有时间和空间去调查、思考、设计、尝试、修正。国内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研究结果出发都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体育组织框架,笔者以为其可行性都是有限的。从国外管理经验来看,体育组织的管理方式有社会管理型、政府管理型以及政府-社会结合型,都有成功的案例。在运行机制层面,具体的手段和方法更是参差不齐。这些特征充分体现了体育组织的柔性。在体育生态系统中,体育组织的柔性对整个体育生态系统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有柔性的体育组织才可能不断适应体育人口、体育手段的发展,维持体育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行。然而,小城镇体育组织也是体育生态化发展的唯一人工力;体育生态系统是否具有人工化特征,主要取决于小城镇体育组织在体育生态系统平衡中的牵引力和制约力。张铁明等(2008)从小城镇体育发展规划的总体性原则、协调性原则、超前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出发,提出了适应河北省小城镇体育自身特色的几种发展模式:环“京津”发展模式、体育旅游发展模式、特色型发展模式、单位体育型发展模式、城郊辐射型发展模式和“串珠型”发展模式[24]。在这里体育组织也表现出刚性特征,体育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驱动也可能导致系统失衡,体育组织的刚性表现为对体育生态系统失衡时的矫正力,目的依然是维持体育生态系统的平衡运行。面对当前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复杂现状,体育组织要发挥刚柔并济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对未成型的小城镇体育生态要敢于放手、敢于观望,任其自组织、自适应;另一方面对即将失衡或已失衡的小城镇体育生态要坚决出手、果断施力,引导小城镇体育与环境协调发展。

4 我国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中的体育环境现状分析

在体育生态系统中,体育环境的概念外延是最广泛的。所谓体育环境是指与体育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一切事物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5]。笔者认为,在体育生态系统结构中,除体育人口、体育手段、体育组织之外的所有与体育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的一切事物都可纳入体育环境范畴。因此,国内学者在小城镇体育环境方面的研究实际是非常庞杂的。从研究对象来看,体育环境可分为与经济基础紧密相关的硬环境(自然条件)以及与经济基础间接相关的软环境(社会环境)。从研究角度来看,大部分研究着眼于现状调查,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建议,只有极少研究着眼于理论演绎,提出了比较宏观的决策思路。

袁广锋等(2004)对影响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个体因素是居民的文化水平、余暇时间和个人收入水平,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城镇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影响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社会因素是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体育发展规划、体育社会化程度、社会环境和地方传统与习惯,它们对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26]。刘志民等(2004)对我国东中西3个不同区域的16个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软件、硬件和学校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部分小城镇中小学已经具有相当的体育硬件设施,条件较为完备的体育馆、塑胶田径场以及其他常见体育活动场地在发达地区中小学为数不少,但中西部仍有较大的差距;学校体育硬件设施质量高低和数量多寡基本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研究认为目前的教育体制和办学指导思想使小城镇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业有所失衡,体育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理顺[27]。刘志民等(2004)对我国东中西3个不同地区的16个小城镇有关大众体育的政府和社会体育投入,大众娱乐设施,以及影响我国小城镇体育和娱乐投入的镇领导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小城镇体育健身设施的立法和传统体育风俗习惯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和集体对小城镇大众体育的直接投入量为东部上海最高,江苏次之,中部江西和桂陕较低,但东部投入走向为设施和竞赛并重,而中西部主要以小型比赛为主;社会对体育和居民健身的间接投入更有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间接投入量与政府直接投入量同样至少受两个因素影响:即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习惯[28]。湘西居民的体育意识和对体育的态度仍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影响湘西小城镇居民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为小城镇经济水平落后导致公共体育设施的奇缺和组织机构、机制的缺失[16]。李会增等(2005)分析了我国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基本特征,认为影响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落后、政府重视程度低、公民的体育参与意识不强、体育社会化程度低、体育经费落实不到位等[29]。叶建强等(2007)对浙江省6地市203个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小城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注重基本生活设施建设,忽视体育设施建设,现有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不能满足居民进行体育活动需要;民营企业在小城镇体育发展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30]。丁云霞等(2008)对温州8个小城镇的基础体育设施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温州小城镇的体育发展同样面临着体育基础设施缺乏和投入不足、居民健身意识有待完善等普遍问题[31]。

在小城镇体育与农村体育、城市体育的辩证关系中,学者们意见趋于一致。小城镇体育是拉动农村体育的支点和城市体育向农村渗透的接点,是缩小城乡社会体育差异,带动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32]。陈双等(2008)认为,小城镇体育是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发展农村体育的重点区域。要在明确小城镇体育的概念和类型及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加强不同形式的小城镇体育、小城镇体育的历史变迁、小城镇农民工体育、小城镇体育多元化发展等方面的研究[33]。叶建强等(2006)也认为,小城镇体育是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支撑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小城镇体育要多元化发展,以城市体育发展为参照物来带动农村体育发展[34]。黄爱峰等(2004)建议,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小城镇体育优先发展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是逐步缩小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差距,实现全民健身战略的必然选择。只有小城镇体育得到充分发展,农村体育才可能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20]。可见,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的巨大落差是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大环境,也是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有可能逐步演进的催化因素和自驱动力。

5 小结

小城镇体育发展应从生态学角度加以考量,可从体育人口与体育手段、体育组织、体育环境的结构划分把握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演变趋势。当前我国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发展水平的巨大落差是小城镇体育发展的大环境和自驱动力,大部分小城镇体育人口不足、体育手段缺乏使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尚处于雏形阶段,小城镇的体育组织应充分表现柔性,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调动体育生态系统的自驱动力,提高小城镇体育人口数量,促进小城镇体育生态系统的自我发育和成熟。

[1]吴丽燕.促进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国外资,2010(18):208

[2]曾永寿.中国转型发展的基本问题、突破口和成本化解载体——发展成本化解理论再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1-5

[3]宋昱,邹玉玲,仇飞云,等.统筹城乡体育发展视域下的“小城镇体育”与“农民工体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3):206-209

[4]杨利勇.论体育生态系统的特征[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4):5 -7

[5]陈光华,吕利平,刘亚钰.对体育生态系统几个子系统结构的初步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5):4-8

[6]曹秀玲,谢雪峰.体育生态系统特性及其实证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3-6

[7]邓跃宁.体育生态学的创建[J].体育学刊,2002,9(6):5-7

[8]刘学军.创建体育生态学的动因[J].体育学刊,2009,16(9):21-23

[9]吴明深.论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学刊,2004,11(3):22 -24

[10]李宗浩,苏连勇,叶家宝,等.关于体育手段的讨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2):9-11

[11]谢雪峰,曹秀玲.体育生态的敏感因素与体育系统的良性循环[J]. 体育科学,2005,25(12):84 -86,91

[12]黄谦.体育人口形成路径的理论分析研究[J].人文杂志,2010(5):184-187

[13]谭延敏,张铁明,梁月红.以农村为中心的小城镇体育人口的现状调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138-140

[14]金涛,让永钢,李天珍.小城镇居民体育状况调研[J].体育文化导刊,2009(8):39-42

[15]张文静,邹玉玲.江苏北部小城镇体育人口现状调查[J].体育科学,2004,24(4):14 -15,18

[16]尹小波.湘西小城镇居民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6):48 -50

[17]蔡浩刚,马英,张琳.商丘市城镇体育人口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6):128-131

[18]张志扬.社会分层视野下福建省城镇体育人口结构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9]吕小黎,秦小平,等.对我国小城镇体育管理的理论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1):4 -36

[20]黄爱峰.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23 -24

[21]龚德贵,谭小勇,刘峰,等.湖南省小城镇体育文化建设发展探索[J].体育学刊,2005,12(3):44-47

[22]郭惠杰.泉州市小城镇群众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23]刘玉常.小城镇体育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24]张铁明,谭延敏,刘志红.河北省小城镇体育的发展原则及模式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4):8-11

[25]陈光华,周志俊.对构建体育生态学几个问题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5(2):1-3

[26]袁广锋,张水顺.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3):48-50

[27]刘志民,丁燕华.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调查报告[J].体育科研,2004,25(1):62-65

[28]刘志民,丁燕华.小城镇体育大社会问题——来自我国小城镇大众体育的调查报告[J].体育科研,2004,25(2):14-17

[29]李会增,高爱民,朱京涛,等.我国冀东地区小城镇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模式[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5):28-32

[30]叶建强.浙江小城镇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7(1):1-4

[31]丁云霞,武珊妹,赖小俭.温州小城镇体育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6):57-58

[32]张焱.缩小城乡社会体育差距的桥梁--小城镇体育及其发展的理论探索[J].辽宁体育科技,2006(5):1-2

[33]陈双,张兆才.我国小城镇体育研究现状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4):44 -46

[34]叶建强,樊炳有.小城镇体育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走向[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2):14 -17.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and Self-Drive Power of Sports Ecosystem of Small Towns in China

LI Jia-chuan,SUN Jie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Yueyang 414006 China)

Sports ecosystem of small towns in China were dissected here for analyzing its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on sports participant,methods,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Currently,the self- drive power tha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ecosystem of smal towns is derived from the large dif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al levels of sports between rural area and city.The sports ecosystem of small towns in China is now at a rudiment stage.The sports organizations of small towns should show flexibility at the time of policy making,and provide a loose environment that will contribute more to self-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of the sports ecosystem of small towns in China.

small towns;sports ecosystem;self-development;sports organization;self-drive power

G80

A

1007-323X(2012)02-0001-05

2012-01-28

李佳川(1968-),男,湖南邵阳人,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体育运动与健康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YBA108)

猜你喜欢

小城镇人口体育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发挥小城镇纽带作用 推动河南城乡融合发展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