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休闲运动的文化特征及其社会认同

2012-12-06孙冰洁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运动生活文化

孙冰洁

(广东药学院体育部,广东广州 510006)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改造世界同时也在改造自身的过程,从根本上讲,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于人类思想和认识的进步。21世纪是科学技术水平登峰造极的时代,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也对人类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有了新的理解,人们将会更多地致力于改造自身,在此基础上,休闲将不断地演变为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1]。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中国,其社会开放性和文化包容性在渐渐增强,这使得中国传统的休闲方式与休闲观念也受到了外来休闲文化的挑战,在经历了几千年封建发展的中国,文化发展一直是以文化传承为主要发展轨道,而今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价值观,文化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文化传承。休闲运动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具象形式,当它进入中国时必然面临本土文化的排斥,西方传入的休闲运动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在彼此冲突与博弈中将会产生怎样的文化现象以及如何被社会认同,这将影响到休闲运动在中国的真正可持续发展。

1 休闲运动与休闲文化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

1.1 休闲运动与休闲的理念

休闲娱乐与健身是运动的最重要的两大功能,竞技运动之所以备受关注也是因为它带给人们了刺激和享受,增添了人们业余生活的内容。参与竞技的运动员抱有不同于大众的目的,因而竞技运动带给他们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职业生涯的完善。虽然如此,竞技运动影响更多的仍然在大众,对于观看竞技运动比赛的人们来说,竞技运动仍然是休闲娱乐运动,对于更广大的大众而言,无论什么样的运动都是休闲娱乐活动。虽然适宜的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但健康具有身体、心理和情感等多重内容,如果把运动锻炼当作促进健康的处方或者当作任务来做,那势必增加人们的精神上的压力,因此运动锻炼休闲化、娱乐化也成为近年来人们参与健身运动的新的要求,这正是因为休闲理念已深入人心,并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完善社会制度的建设运动早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开始更多地关注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们是否真正生活得幸福,人们是不是能够平等地享受社会财富。在这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社会主义”思潮下,西方的政治家、社会学家们把大众每年的节假日时间和人们业余时间从事怎样的活动作为衡量社会建设的重要指标,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也经常利用这两项指标攻击和反攻击自己的政敌。由此可以看出,休闲对于大众乃至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事实上,西方的休闲理念正在在中国大地上传播,而休闲运动是传播休闲思想和理念的最重要活动形式之一。

1.2 中国休闲运动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的生活质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提高,休闲娱乐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正在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反过来,休闲运动的理念和精神也逐渐影响和渗透到了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此时的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健康有序,在人们的这种关照中,休闲时代已悄然来临[2]。休闲运动作为一种轻松娱乐的运动活动方式,不仅能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其富含着的娱乐精神恰恰符合了这个时代的发展特征,因而很快在中国普及开来。但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地域差异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对于休闲运动特别是休闲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是生产力发展的历程,也是社会发展的历程,因此社会历史学家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农业主导社会、工业主导社会和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在农业主导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人们工作之余最大的愿望就是休息,以恢复身体的疲劳,反之,要创造社会财富就必须辛勤的劳动,所以,农业主导社会时期“游手好闲”是被全社会唾弃的恶劣品质,休闲与勤劳也就成了绝对对立的思想。工业主导社会时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变得十分丰富,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和享受生活的社会物质条件,但由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处于一种类似“二、八月乱穿衣”的时代。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社会生产力产生了飞速发展,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使得体力不再是生产力的重要成分,而知识和智力成为了生产的最重要要素,因此,人们的疲劳更多地集中在脑力的疲劳和对信息爆炸的疲劳。经济发展在为人们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愿望去考虑自身的健康与享受。休闲运动以其适度的身体活动和愉悦的活动环境迎合了人们的需求,因此信息化社会是劳动与休闲运动共存的时期,是休闲运动发展的繁荣时代,在这个时代,休闲不再被视为懒惰,而是成为社会生活所追求的目标。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提早进入了休闲时代,而这种休闲时代的特征在中国有着特殊的表现形式。一方面,休闲思想和休闲运动方式在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开始迅速传播并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为了人们从事休闲运动的理想之地。所以,尽管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但休闲运动在各地区以几近同步的速度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普及了休闲运动,也使得休闲思想和休闲化的生活理念在全国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互补和平衡,其意义十分深远。

1.3 中国的休闲运动与休闲文化的冲突与契合

特定的生活方式展示着一个社会特定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也展示着社会发展状态的典型特征[3]。信息化社会使得不同地域特征和不同政治形态下的文化传播变得无比快捷和容易,也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得以交流和相互影响,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无限丰富的思想自由的空间。对于休闲运动而言,人们对休闲运动的方式和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选择,单一的休闲运动形式正在被丰富多彩的形式如:探险、登山、打球、瑜伽、体育舞蹈、艺术培训等代替。休闲运动以其独特的活动方式,通过对人们的心理、情绪和体质的积极影响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也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形态,从根本上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味与生活理想。也就是说,休闲运动通过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蕴含着对整个社会的积极的、长远的、深刻的影响,蕴含着社会的根本的进步。正如理查德﹒帕雷托所言:“社会的进步不应该被科学、技术及企业限制。我们应该在生活品质上追求进步,全社会的人都应当有此追求”[4]。

虽然现代休闲运动方式已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但现代休闲运动的理念与中国传统休闲文化有着某种冲突和先天的不合。首先,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在于“静”,古代以“琴、棋、书、画、茶”为主要休闲方式,近代中国饱受战争和国内政治运动之苦,到了改革开放,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之后,人们才开始寻求生活之余的休闲,然而仍然以麻将和朋友聚会为主要休闲方式。这仍然体现着“静”与“闲”的休闲价值理念。西方休闲运动的核心价值表现为“动”的特征,运动是西方人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和娱乐方式,西方人似乎比中国人更加崇尚自然和热爱自然,其休闲运动也是充分与自然接触和融合的运动,这种运动活动方式所传达的价值观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矛盾。这种冲突不仅表现在“动”与“静”的矛盾中,而且表现在西方休闲运动方式需要人们的投入,需要人们在休闲活动中花钱,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省”也形成矛盾。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节俭为美德,生存之外的“不必要”花销都被视为浪费,这就使得人们在选择公园太极还是打网球时自然产生了关于花费必要性的考虑,这绝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观念和潜意识里的“道德”的问题。

事实上,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价值观也在经受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在通货膨胀、贫富不均以及自我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中,人们的心情又是会表现出浮躁,有时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灵扭曲。现代休闲运动方式恰恰能带给人们自然价值的回归之路,促使人们返回人类健康平衡的本性中来。休闲运动正是以这种独特的魅力导引着国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2 现代休闲运动文化的社会认同

休闲活动以及休闲消费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在中国,人们的休闲消费主要集中在节假日,因而出现了“假日经济”现象[5]。在收入到达一定水平之后,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休闲经济也就成为了一种趋势和时代特征,而休闲则成为了一种时尚。休闲时尚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反映的是人们追求变化,标新立异和自我表现的精神追求。如此看来,休闲运动文化是一种以时尚方式融入大众的新文化现象。人们对休闲的追求和休闲消费是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彰显其个性的非生存性需求,因而它带有更大的自主性和体现着人们本性的价值倾向和价值认同。也就是说,休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种种都不是被迫的而是自发的,人们的休闲行为和时尚反映着现代社会对休闲文化的接纳和认同。尽管如此,休闲运动文化的社会认同存在着社会阶层性的特点。首先,对休闲运动文化的认同存在着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对休闲运动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接纳。年轻人喜欢追求刺激、冒险;而中年人喜欢群体性和社交性的休闲运动;老年人则喜欢缓慢的、小运动量的,以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为主要功能的休闲运动。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的一生的不同阶段呈现着不同的消费特征[6],这也是他们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感的反应。其次,对休闲运动文化的认同存在着文化程度与职业的差异。休闲运动是一种文化活动和消费活动,个体的文化素质决定着他们对休闲运动的功能、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也决定着他们对休闲运动活动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使得休闲运动在他们的生活中是作为一种新鲜的尝试或体验,还是融入他们的生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最后,对休闲运动文化的认同存在着思想性的差异。一个思想开放、对传统文化具有批判性的人就比较容易接纳新鲜文化,并对其文化价值较容易接纳。相反,一个思想保守,将文化继承性视为生命的人则不容易接纳外来文化和新鲜文化现象。而在一个社会中,文化继承性和文化批判性不仅仅是两种文化价值的倾向性,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价值观的人群的存在。

休闲体育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现象,由于个体对快乐、幸福、自由、和谐、舒畅等内在身心状态的理解和体验各有不同,所以现实中的休闲体育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矛盾[7]。这种理解和体验的差异的根源还是来源于文化价值观和精神的差异。只有那些物质和精神条件都较好的人才能有条件享受到真正的休闲。无论休闲的社会形式多么丰富多彩,人们的休闲动机和休闲效果的统一还取决于他们对于来自于异域文化背景下的休闲文化的认同。从这个角度讲,休闲运动文化的本质就是个体所主动构建起来的身心状态及其与自然、社会的一种和谐。

3 文化视域下中国休闲运动的未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当中,休闲是一种奢侈品,是特定社会阶层的专享,老百姓也被称为劳动人民,而劳动人民向来都是“勤劳”、“勇敢”的代名词。休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奢侈”的品质,又加上它的外来文化特性,使得休闲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停留在上层社会阶层中间,大众化的普及尚待时日。然而,偶尔去尝试一次登山、皮划艇等并不难,这里所提到的普及是休闲运动真正成为百姓的生活方式。但是这里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大家都去偶尔尝试一次休闲运动,那么休闲运动可能就会变得非常火爆而体现出全社会都崇尚休闲运动的景象。这种社会现象的可能性同样表现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质,即求同除异。也就是“大家都怎么样,我就怎么样”的心态,或者说是随大流。西方文化的社会特质恰恰是个性张扬和自我表现,作为西方文化形式的休闲运动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必将表现出东、西方文化冲突与交融并举的特征。

[1]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康筝,田松 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87

[2]李仲广,卢昌崇.基础休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293 -309

[3]胡晓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22〔1〕:6.255-268

[4]理查德﹒帕雷托.80/20效率法则[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43,42

[5]苏 徐.休闲营销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2.5

[6]王维维.中国休闲产业发展探讨[D].杭州:杭州商学院,2001.11

[7]徐佶.当代中国休闲体育及其兴起背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5):23-25

猜你喜欢

运动生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不正经运动范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