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双轨的思考与践行

2012-12-01李燕杰

教育艺术 2012年10期
关键词:鲁迅北京

李燕杰

中国人应当感谢自己的祖先,在那古老的年代,他们在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字系统中,专门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一撇一捺的“人”字,

人的一切,几乎都是成双成对。人有两腿、两脚、两臂、两手、两耳,两眼……这也为我们兼顾各方提供了物质基础。

我这一生,已经走过80多年。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无论幼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都注意到了双轨而行,都努力做到了兼听则明,兼顾则清,不偏不倚。正如古人所云:执乎其中,方能有成。

我有幸生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在家中,经常听父亲谈到鲁迅、郭沫若等著名学者的故事,那时自己为生活所迫,从七八岁开始卖报纸、拣媒核,当小工,在工厂当学徒……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在家中受父母讲经的熏陶,一条是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接受知识。我体会到流浪儿之苦,对旧中国的积弊有切肤之痛,今天回忆起来,仍然有很深的感慨。

后来我先后就读于北京新鲜胡同小学、史家胡同小学、北京二中、北京五中,接触到一批好老师。当时北京二中、北京五中的教师多为北师大毕业生。在解放后基本上都成了大学教授。初中阶段,在他们的感染下,我已开始到沙滩北大红楼、北平师院旁听,参加大学生举办的诗社活动,参加诗人节活动,与大学生们一道参加“5.20”运动,和他们一道“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还从他们手中拿到歌颂解放区的《大江流日夜》一书并认真拜读。我既出色完成了校内的课业,又体验了大学生活,了解了社会动向。以社会为课堂,受益颇多。

18岁时,我正就读于华北大学,响应号召,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的一名战士,作为“平津大学生”携笔从戎,经受了战火的考验,经受了摸爬滚打、五种枪法的考验。

另一方面,我又有机会直接听了林彪元帅向苏联作家西蒙诺夫介绍各种战役、战略、战术,又有机会陪同陶铸同志到广州中山大学等高校听他演讲,利用假日到各大学参加联欢,参与大学各种学术讲座,听教授们讲课,课后,又读了鲁迅、闻一多的大量文学著作。

在那一阶段,我既学了军事哲学,军事理论,又学了文学、史学、法律。眼界大大地开阔了。我称这种经历为:军内军外互动,双管齐下,多方获取营养。

1958年,我有幸回到北京上大学,成为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一名党员大学生。我一方面认真听课,保持了四年全优的成绩,同时又担任了学生干部,如学生会主席、班长、民兵团政委,等等。我借这宝贵的学习机会,组织同学们利用在北京的有利条件,走访了多位著名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如郭沫若、周扬、冰心、臧克家、艾青、田汉、冯至、林默涵、邵荃麟、林庚、游国恩、王瑶、黎锦熙、张志公、周振甫,等等。为了提高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还专门访问了彭真、刘仁等老同志,为他们撰写了革命回忆录。这四年,两条腿走在校内、校外,两条路上互动、递进,其乐无穷。

“文革”十年,遭诬陷,受迫害,被关进牛棚,受尽凌辱。当时一些人自杀了,一些人消沉了,一些人逍遥了,我没有。我一方面努力“劳改”,修路、搬砖、倒煤、运木料,下农田干活,一方面忙里偷闲干了很多平常没时间干的事。

在“文革”初期,我被抄家7次,藏书几乎全部被抄走了。只剩下《毛选》及《鲁迅全集》。于是我开始编写《毛主席诗词详注》、《毛主席诗词》、《鲁迅诗歌注》,在其间,还请心理学教授林传鼎先生帮助刻印全国发行版(他刻写蜡纸功夫一流),又请国学大师周振甫先生帮助我逐字修改订正。在十年浩劫这一特殊时期,我仍是走着两条路,受到两方面的磨砺,对我走完人生之路,助莫大焉。

“文革”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十年岁月我们欲教不能,欲罢不忍,浩劫被历史彻底否定,我们蓄势待发,干劲无穷。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作为教师,在校内敬业爱生,教书育人。在校内外,主要讲了三门课,《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图书史》,在此基础上,为了培养高端人才。我感到自己必须扩大知识面,认真研究全社会的需求,既要研究已知,更要研究未知。为此,我们又认真研究了宇宙全息论、大成智慧论、羲黄文化论、神州谋略论、铸魂艺术论、演讲美学论。

特别是1977年看到广大青年迫切需要学习知识时,我们创建了全国第一间民办大学,全国第一批培训班,全国第一本民办杂志《艺苑蓓蕾》,全国第一个研究论坛。

我们坚守:不是第一,就是唯一;不是唯一,就要第一。

取之于校内。用之于校外;取之于校外,用之于校内;取之于国内,用之于国外;取之于国外,用之于国内;取之文史哲,用之于数理化;取之理科,用之于文科。我们走的又是一条双轨制的教学相长、内外互动之路。

基于上述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改革,必须努力作到校内外兼顾。争取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方能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当这种教育上升为艺术时,必然有效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何乐而不为之?

猜你喜欢

鲁迅北京
鲁迅防窃
Excerpt from Pygmalion
北京X7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孔乙己
阿迅一族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