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阑尾炎患儿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2-12-01韦德才蒋邦好周思栋田明端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期
关键词:阑尾炎计数组间

韦德才 蒋邦好 周思栋 田明端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势较成人严重,病情变化快,早期诊断较困难,易发生误诊及漏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正时相蛋白,主要在肝细胞合成和分泌,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的血液中,在炎症过程中,24~48 h内可以升高100倍,病情改善后又下降,其水平与儿童感染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1]。本研究通过观察急性阑尾炎患儿血清CRP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的变化,探讨其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5例为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外科住院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均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手术后确诊。其中男67例,女48例,年龄1~6岁,平均(3.7±2.4)岁。按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组4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组38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组31例。3组间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另选择健康儿童33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1~5岁,平均(3.8±2.3)岁。

1.2 标本采集及检测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手术前及术后第5天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血清CRP测定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所用仪器为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正常上限值为10 mg/L。WBC计数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正常上限值为10×109/L。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血清CRP水平和WBC计数比较 术前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组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组血清CRP水平和WBC计数依次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组术后CRP水平和WBC计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术后有无并发症组间血清CRP水平和WBC计数比较

术后有39例出现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和粪瘘等。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血清CRP水平和WBC计数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1 表1各组手术前后血清CRP水平和WBC计数比较(±s)

表1 表1各组手术前后血清CRP水平和WBC计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与单纯性阑尾炎组比较,bP<0.01;与化脓性阑尾炎组比较,cP<0.01;与治疗前比较,dP<0.01

?

表2 有无并发症组间血浆CRP水平和WBC计数比较(±s)

表2 有无并发症组间血浆CRP水平和WBC计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与无并发症组比较,bP<0.01

?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的基本病理改变为管壁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组织不同程度地破坏,因此可将其分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三种类型。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健全,对炎症的局限能力差,加之患儿表达能力差,不能清楚地提供病史,体格检查又欠合作,腹部是否有压痛和压痛的范围、程度都不易确定,因此小儿急性阑尾炎具有不同于成人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3]:①病情发展快且较重,最常见的主诉是全腹疼痛,早期即出现高热、呕吐等症状。②右下腹体征不明显,不典型,但有局部压痛和肌紧张,是诊断小儿阑尾炎的重要依据。③穿孔发生早,穿孔率较高(15% ~50%)。正因为这些特点,给小儿阑尾炎的临床诊治带来一定的困难,容易发生误诊及漏诊,失去最佳抢救时机,增加患儿病死率。

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作为传统的感染指标,其检测方法简便、经济,是广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鉴别感染的常用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因其可受多种因素(如个体差异、运动、精神、药物等)的影响,尤其是婴幼儿,WBC计数相对成人普遍偏高,而中性粒细胞计数相对偏低,因此单以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来判断感染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正常人血清含有微量的CRP,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炎症物质大量进入血液循环,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血中CRP升高。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炎症产物,CRP不受常用的抗炎或免疫抑制剂的直接影响,也不受发热、WBC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近几年来国内外临床上已广泛采用CRP作为细菌感染的检测指标,用于急性阑尾炎等疾病的临床诊治中[3,5,6]。Shakhatreh[7]研究表明,CRP 和 WBC 在单纯性阑尾炎即见升高,血清CRP会随着炎症的加重而逐渐升高,联合测定CRP和WBC计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组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组血清CRP水平和WBC计数依次增高,在手术后CRP水平和WBC计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仍然高于对照组;有并发症组血清CRP水平和WBC计数也较无并发症组明显升高。这与Shakhatreh等[7,8]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急性阑尾炎患儿血清CRP水平和WBC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若术后仍维持高水平不降,则有可能出现了并发症,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处理。

[1]李文莲,李光贵.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临床荟萃,2011,26(19):1711-1713.

[2]邹小明.胃肠外科临床诊治.第1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58-261.

[3]汪河,谷野,孙莉莉.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于小儿阑尾炎的诊断价值.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6):942-943.

[4]覃福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评价小儿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1):1721.

[5]李守卫,严宏,张德刚.急性阑尾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测定分析.福建医药杂志,2010,32(3):105-106.

[6]Beltran MA,Almonacid J,Vicencio A,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white blood count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children with appendicitis.J Pediatr Surg,2007,42(7):1208-1214.

[7]Shakhatreh HS.The accuracy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clinical diagnosis.Med Arh,2000,54(2):109-110.

[8]张振武,李杰,苏红革,等.急性阑尾炎婴幼儿血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测定.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4(4):840-841.

猜你喜欢

阑尾炎计数组间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古人计数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结绳计数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