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校园传媒实践引发的新闻教育思考
——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2012-11-25

华中学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校园学生

刘 旻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全媒体”背景下,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要文史哲功底扎实深厚,更要能综合利用文字、声像、网络等技术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传播内容,即培养“十八般武艺”精通、“来即能战、战之能胜”的“全媒体”人才,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的要求。

新闻专业强调操作能力,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回避这一实践导向。统一安排学生进行媒体实习是新闻教育的传统。实际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也是与国际新闻传播教育接轨的有效做法。在社会媒体实习之前,学生校园传媒的新闻实践同样需要引起重视,亟需纳入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范围。

一、重视校园传媒实践,从校园新闻起步

(一)扩招背景下,媒体实习存在的问题

统一安排三年级学生前往媒体进行为期3个月至半年的实习,已纳入各高校新闻院系的常规教学计划之中,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成功经验。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以及传媒教育跨越式发展,每年在校新闻传播类大学生近十五六万人[1],每逢实习季节,媒体中实习生人满为患,实习质量不能保证。

以《人民日报》湖北分社为例,2011年暑期实习生共4名,均来自武汉四所高校新闻院系。分社正式在编记者包括社长共4人,仅两人经常跑新闻、可以常规带实习生。实习生与记者比例为2∶1。《人民日报》实习门槛较高,所以在普通媒体这个比例还要更高。

显然,这与一对一、全程指导实习的理想状态相差甚远。严重超员的情况下,实习生之间竞争激烈,那些专业素质扎实、具备一定业务能力的学生才能赢得青睐,“有活可干”,其他人则常处于赋闲状态,委屈不已。

同时,由于实习生人数多,学生实习媒体覆盖面很广、落差较大。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暑期实习生共115名,分布于全国13座城市31家媒体,既有中央级的《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也有地市级媒体,如《楚天都市报》、荆州电视台、《宁波日报》等,其中有部分学生对实习单位不甚满意。

虽然学校对于媒体实习有硬性规定,但是具体考核的量化措施弹性很大。而且实习时间刚好在考研前半年,部分受“冷落”的学生,很快以“考研”为借口草草结束实习,退守校园。这样整体实习质量与理想预期相比有不小差距。

此外,学生实习通常固定于单一介质的新闻采制,如文字、图片或影像,长远来看,这也与“全媒体”背景下“全媒体”人才培养存在差距。

(二)知名新闻院系注重校园传媒实践与日常教学的结合

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在理论学习与媒体实习之间应该有个过渡期,即校园传媒的新闻实践。高校人员密集、思维活跃,是出新闻、出好新闻的“富矿”。身在其中的新闻教育应重视校园新闻实践,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环境中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内化成专业能力,待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之后,再进社会媒体实习。

这一点历来为世界一流新闻院系所重视。

美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在校园中推行“微型社会”计划[2],为学生日后投身社会铺平道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都创办了自己的报纸,前者还办了一个电台、一个电视台。学生毕业之前必须到校园媒体工作,至少要做半年记者、半年编辑[3]。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出版物,包括报纸、杂志、广电节目和网上出版物,由学生单独主办,或与社会媒体合办,报纸、杂志通过预订和零售发行。图尔技术专科大学信息与传播系每年组织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安排228 小时编写和制作4 页的《革新》杂志,并安排96小时围绕同一主题拍摄专题片[4]。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大学以及台湾政治大学等,均构建了涵纳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在内的立体传媒体[5],供学生新闻业务实践,以为其全球范围内的实习培训计划铺路。

……

校园传媒被学生充分利用,不出校园就进行了大量实战性操练,快速提高了业务能力,也培养了职业所需的团队观念、责任意识和批判精神。教学与校园媒体实践的充分结合,使得新闻传播教育更加完善,这不仅为学生打好了稳固的学术基础,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步入社会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三)高校校园传媒多与日常教学脱节

目前,基于学校宣传、文化建设的需要,高校基本上都组建了初具规模的校园传媒体系。2010年底,高校传媒联盟[6]对全国230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当前校园传媒基本上已经覆盖所有高校,报纸、广播、网络是其主要形态。具体而言,拥有报纸、广播、新闻网、通讯社、电视台、新闻类杂志的高校比例依次为:95.1%、90.2%、75%、72.8%、58%、46.4%[7]。

在53家拥有1种以上媒体类型的高校中,23.3%的高校出现“融合型媒介”,更有4家校园媒体包含纸媒、广播、电视、网站、通讯社全部类型,已经成为“全媒体”集团。从单一媒体的融合度来看,融合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网络媒体(63.9%)、通讯社(54.5%)、电视台(47.6%)、纸媒(32.1%)和广播台(30.8%)。

在管理上,党委宣传部、校团委主导校园传媒的两大块格局在高校中并存。目前,95.4%的校园传媒有老师指导,由其党宣管理部门或团委分别指派,其中仅55.3%的老师不同程度地具备新闻专业背景或实务经验,其余皆为不谙媒体规律的行政老师。

指导老师对校园传媒的管理、运作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他们一般不参与具体采编活动。其职责居前三位的是:内容审核与发布(82.6%)、举办活动审批(78.7%)、资金管理(66.7%)。与新闻操作直接相关领域,如选题策划比例超过60%——通常是为配合学校宣传的“规定动作”,而业务核心——采写编评指导比例仅为42%,在所有职责中居末位。

对校园传媒的新闻制作影响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党宣、团委、学工部、新闻院系。即与新闻专业教学、学生校园传媒实践密不可分的新闻院系居于最弱地位。在缺乏专业指导的前提下,大部分学生校园传媒实践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

这直接影响到校园传媒的新闻含量与质量。校园传媒以学生群体为基本受众定位,校园生活是其内容设置的“主旋律”,产品种类繁多(见表一),新闻性内容总体比例不高。虽然有95.1%的校园媒体内容涵盖“校内重大新闻事件”,但只有35.8%新闻内容比例在60%以上。此外,校园传媒(尤其是纸媒、视频新闻)生产、发行周期长、时效性差,往往使“新闻”变成了“旧闻”,传统新闻所占比例正在逐渐减少。

总体而言,虽然中国校园传媒规模初具,但校园传媒实践与新闻学教育脱节,其新闻功能并未完全发挥。

表一

二、华中师范大学校园传媒新闻操作欠专业

与国内高校相比,教育部直属院校华中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校园媒体成立时间较早,已经走过了初创阶段。当前校园传媒规模庞杂,缺乏统一规划,尚未形成“融媒”时代步调一致的立体传媒体系。

(一)概况

华师校园传媒三大块格局并存,比其他师范院校情况复杂一些,主要是:

其一,党宣媒体[8]。隶属党委宣传部,由《华中师大报》(校报)、师大在线、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摄影组五部分构成。校报、师大在线成立于2000年,是学校的官方宣传喉舌。电视台、广播台主要从其他师范院校媒体上摘编信息,仅负责老师采制极少部分新闻,学生配合做一些出镜、播报工作。定位为“关注师生利益,立足校园点滴,辐射社会广角”。

其二,团属媒体——华大青年传媒中心。隶属校团委,包括电视台、网络、华大青年报(创刊于1999年),主打新闻网站,视频类(包括新闻)是其强项,但因涉足校内外资讯服务,总体定位不够清晰。

其三,学工部媒体——华大桂声网。是校学工部直接领导的校园综合性官方门户网站。2004年9月正式上线,以“服务全校学生的宗旨和精神,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方向,塑造华中师范大学良好的对外形象,服务全体华师学子为根本”[9]。

此外,各学院也都有自己的网页,部分还办有报纸,新闻信息少、时效差,主要是院系宣传窗口。

在业务运作上,三大类校园传媒都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进人”,见习期满转为正式记者,大多采编混岗;考核制度严格,实行末位淘汰[10]。各媒体规模各异(见表二),成员来自全校各个院系,大一新生为主。其中,新闻系学生在新闻制作部门比例占绝对优势(见表二),远远高于其他学院学生所占比例。

表二 2011年校园传媒规模及新闻系学生比例(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11月25日)

校园传媒实践需要时间投入,通常一个学生只参加一个媒体。调查发现,校园传媒对新闻系学生(除去传媒实验班)容纳程度很高,新闻系至少一半以上[14]学生有过校园传媒实践经历(见表三)。

表三 新闻系学生人数及参与校园传媒实践人数

客观地讲,校园传媒实践为学生提高业务能力提供了条件与可能,也确实锻炼了一批人。但总体而言,三大类传媒之间水平分野明显。其中,党宣媒体作为学校宣传“喉舌”,业务运作更加规范,有专门的具备新闻操作背景的老师指导实践,把关严格,消息、通讯、特写、图片等报道题材俱全,新闻产品质量稳定,做出的新闻经常为社会传媒关注,摄影组更是屡获全国性大奖。

但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党宣媒体尤其校报类似小《人民日报》,会议新闻、党政新闻居多,距离学生实际较远,故本研究主要关注学生自发实践的校园传媒——华大桂声和华大青年。

(二)学生自发实践传媒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之中

就媒体介质而言,网络、报纸(发到寝室)、广播的接触度相对较高,而电视接触度则基本为零[15]。华大桂声网由于做过几次较有“影响”的负面报道,在学生中口碑更好;华大青年的视频新闻尚未稳定下来,且由于学生寝室没有电视,传播效果受限。

总体而论,两类学生自发实践媒体存在以下共同特点:

1.“学长学姐带学弟学妹”的自发实践模式

华大桂声和华大青年都有指导老师,但皆是由学工部、校团委委派的行政老师,他们没有新闻专业背景,并不直接参与新闻采编流程。指导老师与新闻业务相关的职责是上情下达、确定“规定动作”选题以及事后审查。

因此,在具体的新闻业务操作上,这两大类校园传媒走的是“学长学姐带学弟学妹”之路,人员流动性很大,学生一般都是“大一进大二出”。

随着资历和经验的积累、成员的吐故纳新,大二时留下来的少数业务“精英”,通过竞选程序走上“部长”位置,居于专业指导地位,在学校订立大的宣传报道要求的前提下,负责选题策划把关、新闻稿件的修改、编辑、事先把关等职责,也会定期召开选题策划会、评报会,在编辑改动上以文字润色、语句改短、清晰结构居多。

一般而言,两大类维持正常采编运转,都与一个居于核心地位的“领袖人物”的支撑密切相关。如华大桂声是一个“非常棒”、“自学成才”的生命科学学院学长在负责手把手地带徒弟,很少有专业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华大青年也是如此,基本上由学生自己培训,也会从社会上请一些专业人士来做讲座,但以技术培训为主,新闻专业类较少。

2.媒体实践与新闻处理欠专业

当然不能否认学长学姐中确有精英人才,但更多情况下,由于其本身缺乏专业新闻实践经历,其把关都是按照课本理论及自己对新闻的理解进行的,这也决定了他们对自身定位、业务操作、选题、新闻采写上的局限。

这主要体现在对其定位的模糊与游移。

与党宣媒体相比,学生自发实践媒体更加强调“学生视角”之下的自主发挥,但这也视负责老师管理“严格”与否而定。如何理解“学生视角”,被访谈的学生大多语焉不详,其理解大体可分为三类:

其一,不做党政新闻,少做会议新闻,多做活动新闻,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其二,做活动新闻,或自主选题,追求生动细致、“抓住眼球为目的”[16]。

其三,替学生说话,尽可能做一些负面新闻。实际操作中,这一点貌似无形中偏移到了学校、学院的对立面。

这三种理解,也导致了校园传媒在新闻操作上存在三个主要问题:新闻发现力欠缺、新闻表现力不足、导向上常出偏差。

(1)新闻发现力欠缺

这一点表现在新闻选题雷同,彼此之间标识度不清晰。“桂声”和“青年”都强调学生视角,但学生也是关注“师生利益”的党宣媒体的选题来源之一,因此,在涉及学生这一块,华师三类校园传媒的新闻来源并无实质性区别——基本上都是以有组织活动或者会议的主办方通知为主。

一般而言,“组织活动或者会议的主办方通知下来后,三类媒体的负责老师来通知学生采写。学生自主写新闻的稿件不多。有关的专题策划,除了校电视台是由专门老师来策划之外,其他校园传媒的专题策划的程序是:相关负责老师会给出一个大体的选题,还是由学生负责人来写策划,基本上写策划的学生都是校园传媒的负责人,策划完成以后再由学生记者完成”[17]。即使是学生口碑较好的“桂声”,新闻线索也常来自“校园中抄牌子(活动通知)”,学校会议和学生文艺活动占主体。当然,学生自觉实践的校园传媒也有部分自主选题,甚至不乏好的选题策划,如2011年毕业生专题、配合汶川地震3周年的灾区同学专题。

但日常状态下,优秀的自主选题不多,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奇怪”的选题。2011年4月,一学生因对“主管”下达的选题“老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气氛以战胜‘春困’?”无从下手,只得征求老师建议。“春困”是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客观反应,属于自然规律范畴,仅凭人力很难战胜。这个选题做了几天后,不了了之。

由于缺乏专业、统一的策划,校园传媒实际上被会议、活动新闻牵着鼻子走,大多有意无意走上了枯燥宣传的道路,更造成了各媒体彼此之间的恶性竞争与相互隔膜。

(2)新闻表现力不足

新闻选题雷同,又要竭力体现出“学生视角”——“抓住细节,抓住眼球”,这种模糊认识,直接使得两类媒体的新闻表现欠专业,这集中体现在两种新闻报道样式上。

其一,会议、活动新闻大多遵循“新华体”的模式化情节,以出席人员官阶大小展开叙述,是典型的党报宣传稿。虽出自学生之手,但同样较为枯燥。

学校牡丹花报道即如此。从2007年首届牡丹花会至今5年间,报道全部是“新华体”,严重偏离新闻核心——牡丹花,无视从精彩的“新闻眼”——武汉湿热气候不适应牡丹生长来展示华师牡丹盛开之不易,显示出学生前期资料搜集、信息深入发掘能力与耐力的缺乏,更忽视了从“受者中心”角度对有价值信息的提取与开掘。

其二,学生活动新闻类似“流水账”式的记录体。为了“抓住细节”,这类新闻在写作时事无巨细、有闻必录,鲜有事实取舍、润色,文章拖沓冗长,酷似高中生作文。

虽然我们不能排除学生活动新闻中也有部分出色的作品,但总体上网络写作的“意识流”倾向明显地影响了学生的新闻写作。相当部分新闻没有严格区分清楚消息、通讯、特写等不同的新闻写作方式,缺乏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同类重组的概念,更没有纸质媒体惜字如金的意识。

(3)导向上常出偏差

华大桂声做过一些负面新闻“替学生说话”,在学生中口碑较佳。但什么是“替学生说话”?如何“替学生说话”?其理解与操作都不够成熟,经常走上“一边倒”式的简单批判,激情有余、理性不足,让人误以为“替学生说话”,就是与学校、学院“对着干”、硬碰硬。

新闻操作中,宣传抑或批判都讲求技巧。客观讲,学校与学生在某些方面有分歧是无法避免的,即使批评报道也必须本着建设性批判的大原则,冷静、客观地分析事实,正面引导,有破有立,方能既传达学生呼声,又于学校建设有益。

然而,在学长学姐既不专业也欠巧妙的事前把关下,新闻导向出现偏差挨批评、积极性受挫的情形时有发生。要么因言论缺乏分寸发到网上又被撤下,要么因点名批评院系领导而造成稿子被撤、人挨批、还要反省;更有甚者,如对奖学金争议的报道,一边倒式地抨击奖学金制度的“黑暗”,忽视了这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价值,新闻操作钻进了“黑胡同”,令各方不快……日积月累,当下的华大桂声正面临着被外行改组、架构调整的尴尬。

3.校园传媒人员流动极大

新闻处理的欠专业也直接导致了校园传媒阅读率、认同度都很低。以网络新闻为例,即使学生记者自己不停刷新点击率下,一般新闻点击率通常还是徘徊在40左右。同时,不少学生感到“整天写会议新闻,只会写会议新闻。除此之外还会什么?很没意思”[18]。还有部分“新闻”已经在校媒发表的学生总是很疑惑,为什么向社会媒体投稿总是石沉大海,到底哪里达不到发表要求始终搞不清楚。

在各方情况综合作用下,或感到“水平提高有限”[19],或觉得“总在自娱自乐”[20],再加上惩罚招致的郁闷等,校园媒体自发实践人员流动过于频繁,人员的变动不是以一年为单位[21],基本上到大二时走掉90%。

随着年复一年的“大一进大二出”,校媒主力军总是大一新生,总是难以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固的记者队伍,即使有“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支撑,但从长远眼光来看,其新闻实践始终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中。

(三)校媒之间各自为战影响课堂教学

一般而言,同一类校园传媒内部,人员、资源可以共享。如师大在线就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的网络升级版。华大青年传媒中心网络、报纸、网络电视台之间人员也开始流通。

但这些传媒相互之间却因隶属部门不同,缺乏统一调度,容易成为各家“自留地”。再加上彼此定位交叠,三类传媒在争抢着大体一致的新闻源,竞争激烈,不仅交流、互动尚未实现,更造成了学生记者之间的戒备与隔膜。

这直接影响到新闻系学生的日常交流以及课堂自由讨论。

由于所有媒体采编骨干力量都来自新闻系一、二年级,大家日常生活、上课都在一起,为了避免选题、操作“走漏风声”,学生之间往往互相戒备、隔膜。不少学生表示虽然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但却因重重戒备而无法自由交流,更没有思想灵感的碰撞,心里感到异常难受。

这种交流的隔膜也体现在教学中。

笔者采访课前五分钟特设的一个交流新闻线索的环节,一个学期下来活跃的总是同一批人,100多人的课堂不超过10人,绝大多数人尤其是“精英”学生异常沉默。交流新闻做法也是如此。期末才了解到,大家分属不同的校园媒体,竞争的激烈使得大家即使有新闻线索和好的做法,也不会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

课堂沉默,课后却异常活跃。很多校园传媒记者,喜欢一个人私下与老师交流,或课间课后聊天,或邮件交流。人数一多老师毫无招架之力。这种“单打独斗式”的专业指导,根本无法可持续发展。

三、校园传媒实践与新闻教学衔接的思考

综前所述,“全媒体”背景下,无论是从形成合力、提升学校宣传力度,还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学校及新闻教学都必须重视校园传媒的学生实践。

当然,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全照搬西方新闻系师生既教学又办媒体的模式很不现实。如何在不增设新的媒体的前提下,在学校现有媒体的基础上,整合校园传媒,改善课堂教学,实现校园传媒实践与新闻教学改革的衔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媒体在融合,我们要整合

当前,新闻业界正在实现媒介融合,高校中融合型的校园媒体与单一型校园媒体的比例也已接近1∶3。大势所趋之下,华大青年传媒中心从2010年9月开始尝试“多媒体融合”,整合网络、报纸、电视台,彼此之间人员互通,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网络与电视的结合比较紧密。

总体而言,华师三类校园传媒需要整合,与“全媒体”之路接轨。一旦形成真正的融合类媒介,各介质载体之间各司其职、人才互通,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差异化竞争,分别发展信息服务、短讯新闻、视频专题和深度报道,校园传媒即可成为学生“全媒体”实践的一条完整的“生产线”。这既能为学校宣传添砖加瓦,也是新闻教学改革理想的起点。

虽然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整合似乎很难,但是摒弃“自留地”小观念,确立“大华师”视野也不是没有可能。已有高校实践了这一点,复旦大学整合了校团委的《复旦青年报》、学生选课信息、讲座信息、城市展览信息等,融入互动的许愿墙、中转站等,成立了“复旦学生网”。学生办事、看学生新闻均可“一网打尽”。

如果融合之路过于遥远,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全力扶持某一类媒介,实现“全媒体”实践。待其强大起来之后,再依照市场法则“大吃小”,力争缩短“融媒”之路。

(二)目前可以尝试的三个衔接

1.校园传媒实践与学分、学制衔接

法国新闻院校提倡一种“实现教学法”[22],将校园实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配合原理、知识的讲授。除社会媒体实践外,在校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学生们经常模仿编辑部和记者的工作节奏,置身于要求苛刻和快速变化的职业氛围之中。新闻院系更把这种实习当做必修功课,学生只有通过了这种实习才能正式取得学位证书。

这种硬性规定有助于将学生实践落到实处,值得借鉴。

目前校园传媒对新闻系学生容纳量在70%左右,再加上院系新闻宣传的需求,将校园传媒实践与学分、学制衔接是可行的。立志从事传媒行业的学生,必须参加至少两年的校园传媒实践,其间发表一定数目的合格新闻作品方能获得合格证书,换算成相应的学分学制或新闻院系奖励。

这样既可使校园传媒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能力的训练基地,也可使学生充分感受新闻工作状态,进而明确今后的职业选择,在大二末实现专业与志向的分流。

2.课堂教学与校园传媒实践衔接

新闻教学,尤其是采写编评摄等业务课不实践不行。案例教学与强化课堂内外互动是理想之选。这需要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校园实践相衔接。

对于教师而言,除了教材上的既有案例外,还需要拓展新的案例来源,尤其是当前媒体上的成功报道与校园新闻中的成功案例,最好使后者占一定稳定的比例。这要求教师与学生同步,关注校园时事,紧贴校园实践,梳理好校园案例与课堂教学所涉及的相关主题或理论观点的内在联系;根据授课的内容、章节,按教学需要,选择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校园案例。

当然,要使案例常有常新,并融入教学思考,这对教师要求很高。但由于学生的实践配合,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也具备可持续性。因为或课堂先讨论后实践,或先布置作业学生操作后再课堂点评,其间都能层出不穷地发现很多问题,使得案例分析具有连续性。

如正式采访前必须搜集资料以确定采访主题、问题。以华师牡丹花开为例,可以梳理过往5年的校园报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还有哪些自己应知、未知的信息;同时搜集牡丹资料,进而找出“新闻眼”——武汉湿热气候与牡丹习性相反,华师牡丹盛开极其不易。进而综合列出问题、拉出采访提纲,明确采访方向、对象。师生共同策划,将牡丹花开报道从一篇“新华体”文章发掘成信息丰富的深度报道。

华大桂声已做出了初步报道,远未完善。采访的深入度,写作的谋篇布局、文字修饰、亮点提取等方面仍存在问题。这又可以拿到课堂上点评。这种边讲边练、有练有评的方式,将传统的“先讲后练”与“先练后评”充分结合,是一种“模块式”教学。它不仅强化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改变了从原理到举例的教学方法,案例可以深度发掘,针对层出不穷的问题,让不同年级学生逐渐完善,一年年推陈出新。

当然,学生具体操作时不同介质媒体应各有侧重,集中精力出击;作品发表后,各方面的老师密切配合、联合出击。文字老师负责文字完善,影像老师负责抠拍摄技术问题,相互配合,进而使学生“全媒体”化的新闻实践趋于完善。

3.专业指导与学生自发实践衔接

专业指导是授业老师与业界精英的联合指导。

老师的专业指导,除了课堂讨论、交流点评、布置作业外,还需课外额外再拿出一些精力跟踪校园传媒实践。学生有着强烈的交流意愿,必须改变目前的分散交流方式,以建立某种可持续的发展机制、考核制度为基础,有一个专业群体参与其中,联合指导、各有侧重,深入、有效地指导学生实践。

邀请业界精英指导校园实践,将院系“人脉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这在美国各大新闻院系已成一定之规。业界精英或进课堂,或开讲座,或长期、定期“列席”校园传媒的采编策划会,指导校园新闻的选题、策划、采写,既可以把媒体的最新做法、最新经验、最新技术、最新理论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直接与社会、与业界接轨,更创造了一个使学生与业界结交的沟通平台。一旦有好的校园新闻,也可以直接吸引社会媒体的关注与合作,直接化为学校的对外宣传。

在原则上,遵循有合有分的“综合指导+责任跟踪”。“综合指导”是指指导老师群体各司其职,文字、影像、技术类联合出击、分块负责;“责任跟踪”是指具体某一介质的媒体有相对固定的老师从专业角度长期跟踪、为专业操作负责。

此外,具体操作中还有三点需要注意:

(1)整合、分层竞争,理顺学校宣传与自主选题的关系。

媒体类别分流为党宣类、学生类,依据各自定位差异化竞争。

即使对于学生类传媒而言,“官方报道”也是必须的,应成为提升媒体档次与地位的助推剂。从学生角度报道党务、团务,避免模式化、官僚化的语言,体现学生在报道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在此大前提下,选题应有利于学生发挥,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增加阅读欲望。

(2)实行“大新闻框架”,走校内媒体的专业路线。

“大新闻”即除了报道新闻事件本身之外,还可加以新闻背景、影响与发展、人物链接等周边信息呈现,如此,新闻事件的意义才能够更加凸显。因此,媒体新闻板块必须更加丰富:以消息、通讯为骨架,以新闻评论专栏、服务性信息、人物专访等相互补充,同时尝试驾驭长篇深度报道题材。

(3)把握好干预“度”。

对于专业指导,学生既很需要又最担心:“老师干涉的目的是提高记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修养,但不应该过多地干涉传媒传播的内容。”[23]

理想状态是:老师在校媒里是引路人角色,应列席参与每期的编前会,给予专业建议、事后点评,把握好大方向,而非过多干预或替代学生实践;应多引导、鼓励和肯定学生的想法,给予其充分的自主空间。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能力,又可以避免成人的圆滑世故抵牾学生的激情与理想。

注释:

[1]张昆:《中国传媒教育发展的师资瓶颈》,《新闻记者》,2011年第7期,第74页。

[2]高金萍:《面临转变: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大势》,《国际新闻界》,2009年2月,第85页。

[3]钟新:《美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界限模糊——专访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会长乔·福特》,《国际新闻界》,2002年6月,第69页。

[4]张子让:《法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新闻大学》,2002年,第94页。

[5]李幸:《香港四所大学的新闻与传播教育》,《青年记者》,2009年,第68页。

[6]2008年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指导下,由《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63家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旨在为各高校的校园媒体搭建一个交流、共享、提高、互惠的合作平台。

[7]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高校媒体发展报告。以下涉及中国高校传媒信息调查的数据均来自该报告。

[8]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记者团隶属学校党委宣传部。

[9]华大桂声自行宣传。

[10]来自如华大青年新成员都有一个月试用期,试用期考核通过后成为正式成员。正式成员每月有一个积分申报的考核制度,总结一个月的工作并转换成积分。积分直接与各种采访机会、聘书、补助挂钩。

[11]“40+34”,其中40是校园媒体正式人员,而统计期间正处于新人招收、见习期,期满后转正、人员分流,部分人留下,部分不合格者离开。

[12]“40+34”,其中40是校园媒体正式人员,而统计期间正处于新人招收、见习期,期满后转正、人员分流,部分人留下,部分不合格者离开。

[13]“40+34”,其中40是校园媒体正式人员,而统计期间正处于新人招收、见习期,期满后转正、人员分流,部分人留下,部分不合格者离开。

[14]校园媒体学生流动性很大,访谈学生表示由于每个学生实践时间长短不一,总体上至少70%以上新闻系学生参加过校媒实践。

[15]电视台只在周六18点至18点半将凤凰卫视信号切换成校电视台信号,由于宿舍没有配备电视,学生收视率基本为零,而教工家里可以接收信号。

[16]来自学生访谈。

[17]来自学生访谈。

[18]来自学生访谈。

[19]来自学生访谈。

[20]来自学生访谈。

[21]来自学生访谈。

[22]张子让:《法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新闻大学》,2002年,第94页。

[23]来自学生访谈。

猜你喜欢

校园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Q爆校园
赶不走的学生
再见,我的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