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奉贤地区奶牛结核病的调查

2012-11-23俞财荣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4期
关键词:奉贤区牛场结核病

瞿 慧 俞财荣 顾 晓 杨 涛

(上海市奉贤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499)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除了能够感染人外,还能引起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发病,其中感染力较强的为人型、牛型和禽型结核分枝杆菌,分别引起人结核病、牛结核病和禽结核病。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支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1]。世界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2]。在西方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牛结核病疫情曾一度相当严重,但是通过实施严格的检疫和扑杀措施后,疫情有所控制。美国于1917年首次出现牛结核病,并及时提出根除计划,结核菌素阳性的牛一律屠宰,经过实施“检疫→扑杀”等措施,到1957年牛结核病基本控制。目前北欧的丹麦、比利时、德国等国家已经基本上消灭了牛结核病,英国和法国处于控制状态。

我国的结核病流行一直十分严重,其严重程度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2位[3]。牛结核病在我国依然是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现过牛结核病的大流行,1955年检出阳性率达36.4%,以后由于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阳性率大大降低。但2000年以后,随着养牛热在全国掀起,结核病的阳性率也逐年上升。上海市奉贤区是上海市政府确定的适度养殖区,目前辖区内有规模化奶(种)牛场19家,总存栏量达11 000多头,是上海的奶牛养殖大区。为正确评估和掌握我区奶牛结核病总体情况,本研究对从2007~2011年(2009年未统计)全区19家规模化奶牛场近万头奶牛每年2次的奶牛结核病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旨为奉贤地区奶牛结核病防控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掌握其流行特点,同时也为上级部门防控奶牛结核病提供一手资料,现将检测结果分析如下,供同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牛只来源

奉贤辖区内19家规模化奶(种)牛场,饲养1月龄以上奶(种)牛。

1.2 前期准备

每次奶牛结核病普检前一个月下发检疫通知和检疫日程表,并要求各场做好牛只分群、驱虫、消毒、耳标补号等工作,根据日程表等待检疫。

1.3 材料准备

牛型提纯结核菌素(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剃须刀、游标卡尺、70%酒精棉、结核菌素连续金属注射器、记录表、一次性防护用品。

1.4 检测方法

根据GB/T18645-2002方法(国家标准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1.5 判定标准和阳性处理

阳性反应:局部有明显红肿等炎性反应,皮厚差≥4 mm,判定为“+”。

可疑反应:炎性反应不明显,4 mm>皮厚差≥2 mm,判定为“±”。

阴性反应:无炎性反应,皮厚差<2 mm,判定为“—”。

凡判定为疑似反应牛只,于第一次检疫后2个月进行复检,其结果仍为可疑的,再经2个月复检,如仍为可疑的,判为阳性。凡判定为阳性的牛只上报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移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作无害化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奶牛结核病检测总体情况

我们对2007~2011年(2009年未统计)奉贤区奶牛结核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详见表1。

表1 2007~2011年奉贤区奶牛结核病检测结果汇总表 (单位:头次、头、%)

图1 结核病监测阳性率趋势图

根据表1看出,奉贤区奶牛存栏(检测数)近几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07年共检测奶牛结核病17 446头次,阳性率为0.09%;2008年共检测奶牛结核病17 884头次,阳性率为0.15%;2010年共检测奶牛结核病18 268头次,阳性率为0.04%;2011年共检测奶牛结核病19 420头次,阳性率为0.10%。

奶牛结核病阳性检出率呈波浪状,表明我区奶牛结核病疫情仍不稳定,详见图1。

2.2 2007~2011年各牛场结核病检测结果

我们对2007~2011年各个牛场结核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我区奶牛结核病阳性牛分布较广,其中有12家牛场曾经检测到结核病阳性牛,占总牛场数的63.2%,详见表2。

表2 2007~2011年奉贤区各牛场检测结果 (单位:头次、头、%)

从表2中可以看出,奶牛结核病阳性率超过0.1%(2009~2015年结核病防治规划中要求稳定控制区阳性率应小于0.1%)的场数有6家,占总场数的31.6%;这6家牛场共检出阳性牛63头,占总阳性数的83.6%,说明大部分阳性牛在这几个老疫点中反复出现,应对以上几个牛场重点关注。

2.3 不同年龄奶牛结核病阳性牛检测结果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育成牛结核病阳性检出率最高为63%,其次为犊牛,成乳牛最低,详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奶牛结核病阳性牛检测结果 (单位:头、%)

2.4 2007~2011年可疑牛复检情况统计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发现结核病可疑牛经过2次复检后,其转阴率非常高,达97.9%,详见表4。

表4 2007~2011年可疑牛复检情况统计 (单位:头、%)

3 讨论

(1)从表1中可知,近年奉贤区奶牛结核病阳性检测率和可疑牛检测阳性率呈波浪状,阳性率在0.04%~0.15%间浮动,说明我区结核病疫情还存有不安定因素。按照农业部2009~2015年奶牛结核病防治规划标准,连续2年结核病无疫情且阳性率<0.10%为稳定控制区,无疫情且连续2年无结核病阳性牛检出为净化区。但从我区几年来的检测结果来看,我们离“2009~2015年防治规划”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仍需进一步强化检测、消毒等技术工作,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控制奶(种)牛异地引进,确保在2015年前达到稳定控制区目标,力争达到净化区。

(2)笔者在这几年的一线奶牛检测工作中发现,其阳性牛多在几个牛场的某几个牛舍中被反复检出,估算占总阳性牛的60%以上。进一步观察其牛舍多为环境差、阴暗潮湿不通风、牛群饲养密度过大的散放牛舍,而且多数呈同舍感染。表明牛结核病容易在饲养密度大、潮湿、环境脏差的情况下呈舍内传播,且存活时间长,不易消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对这类牛群加大检疫、加强消毒和饲养管理。

(3)从表3中得出,育成牛阳性检测率最高,犊牛其次,成乳牛最低,因此我区奶牛检测重点在后备牛群。但其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笔者发现,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可疑反应牛经隔离消毒后复检,其转阴率非常高,1 212头可疑牛经2次复检后有1 186头转阴,转阴率高达97.9%,这与有关报道称重复检疫时阳性率下降相符。目前PPD皮试诊断技术作为世界卫生组织(OIE)的法定的检疫方法有着其操作简便、容易推广等优越性,但多年来研究表明:其结果容易受药物、病毒、寄生虫、PPD批号、牛只个体差异、妊娠情况、疾病、人为误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因此,我们在实践工作中的具体做法是:检疫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分群、驱虫、消毒等工作;检疫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中谁检疫谁判定,减少人为误差;对个别有疑问的牛只结合同群牛6个月来的检疫情况、牛只自身体况并根据以往实践经验作出综合判定;若实在难以作出判定的,可作为可疑牛只进行隔离后复检观察,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5)目前没有一种检测方法可以做到100%准确,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PPD+ELISA或PPD+γ-干扰素试验同时运用,相互弥补不足之处,尽可能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也呼吁能有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且操作方便、适合推广的牛结核病诊断新技术能够尽快的研发出来。

[1]Ahmed N,Mohanty A K,Mukhopadhyay U,et al.PCR-based rapid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blood from immunocompetent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1998,36(10):3094-3095

[2]王忠仁.牛结核病与人结核病的相互关系[J].中国防痨杂志,2005,27(2):123-125

[3]金鑫等.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防治(三)动物结核病[J].动物保健,2004,(16):18-19

猜你喜欢

奉贤区牛场结核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奉贤区金汇镇:“联”字特色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在亚丁(二首)
“悦读”引领少先队员新成长——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提升少先队员阅读素养的实践探索
从“阅读”走向“悦读”——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以阅读引领少先队员新成长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