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题材的挖掘和文化遗产的拯救——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历史题材的思考

2012-11-21庄洪昌

声屏世界 2012年7期
关键词:解放战争题材东北

□庄洪昌

东北大地由于地理位置重要、物产丰饶,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首个决战——辽沈战役就发生在这里。东北地区许多威武雄壮的战斗、可歌可泣的故事、壮怀激烈的人物,成为今天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我们广播电视节目素材的一大宝库。“盛世修史”,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这些题材,加工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使之发挥应有的存史、育人作用。

注重地方特色,注意题材的拾遗补缺

军事题材历来是广播电视题材的一大热门。东北解放战争既是全国解放战争的缩影,又有鲜明的地方特点,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好题材。我们现在既需要对原来已使用过的题材进行深挖深掘,更需要拾遗补缺,继续挖掘新题材,而且要在军民两方面并重。

一、在军的方面,全息展现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画卷。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确定了“力争东北”“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大批主力部队和地方干部迅速挺进东北,控制了主要城市和广大地区。1946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采取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方针和南打北拉、北打南拉,南北密切配合的战法,打破国民党军“先南后北”消灭民主联军的战略计划,共歼敌4万余,收复城镇11座,史称“四保临江”和“三下江南”的战役。当时,民主联军南满、北满部队密切配合,东满、西满部队主动出击,北满根据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南满的局面获得显著改善,这就为东北我军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该战役是我军事战略战术的一次范例,可以做出很好的作品来。

辽沈战役在1948年9月12日拉开序幕,历时52天,东北全境获得解放。在夺取锦州、会战辽西和合围沈阳等三个阶段里,有许多酣畅淋漓的战斗令人振奋。国民党六十军在曾泽生军长率领下起义,东北“剿总”副司令郑洞国率部投降,生俘兵团司令廖耀湘等高级将领等也富有传奇的色彩。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巩固的战略后方和强大的战略预备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双方总兵力的对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这些都是做不尽文章的难得题材。

二、在民的方面,努力体现人民是战争的制胜法宝的史实。兵民是胜利之本。解放战争的胜利有我党的英明决策和指挥、指战员的浴血奋战,还有地方政府的配合、广大人民的强力支持。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我党在东北地区进行的剿匪反霸、土地改革,让广大贫苦农民焕发出支援解放战争的政治热情,积极投入爱国保田、参军支前的斗争。在我们挖掘东北解放战争题材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还要把话筒和镜头对准“民”,记录他们的历史功绩。

一是踊跃参军。三年的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到处可见父母送子、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景象。东北人民共送出了160万子弟参军。先期解放的大连地区参军和调出兵员5.7万人,并为我军培养了第一批近千名装甲兵和230多名无线电机务、工程技术人员,弥足珍贵。

二是人人支前。塔山阻击战时,锦西县新台门转运站担架队转运伤员,每日往返80多里,连续8天。黑山阻击战中,当地人民昼夜奋战,挖成长达35华里的防御坑道。民工们及时抢救伤员,运送弹药,妇女、老人热心护理伤员。三年的解放战争,东北共计出动参战民工313.2万多人,占当时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担架20.61万副。

三是站岗放哨。民兵和群众撒下“天罗地网”,锦州攻坚战时兴城人民捉住了化装逃跑的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北镇中安堡民兵查获了国民党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北镇县共收容和查获敌官兵7000多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

四是提供物资。辽西大围歼战的战场北镇县,出动担架4600余副。塔山周围的群众纷纷卸下自家门板,有的连炕沿、柜盖也拆下来给部队修工事。东北解放战争中,群众提供大车30.67万辆,马90.72万匹,缴纳粮食4503吨。大连人民不仅为前线提供30多万套军服、236万双军鞋,还生产出50万发炮弹、80万枚引信、450余吨无烟火药和1430余门迫击炮。华东野战军司令陈毅亲笔写信对大连地委和工人阶级的支持表示感谢,副司令粟裕同志赞扬说:“华东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民工的小推车和大连生产的大炮弹。”

当年东北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口号下,日日夜夜地战斗在支战前线。人民支援前线的佳话,现在都可以成为我们制作广播电视作品的很好的题材。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路,塑造英模人物的英雄本色

英雄模范人物是我们崇敬、学习的榜样。广播电视表现人物的题材,要满怀激情的讴歌英雄模范人物。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业绩,自然会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作表率。但是,如果较真,除了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侦察英雄杨子荣和“中国保尔”吴运铎,没有人能再说上几个来。为了让后人记住他们的高尚品德和丰功伟绩,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抢救性的挖掘,避免这部分史料被时间湮没。从已知的线索来看,有些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应该作为重点。

在哈尔滨烈士陵园,有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朱瑞、战斗英雄王凤江等17位烈士的陵墓,还有一座21位烈士合葬墓。朱瑞将军1946年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为人民解放军炮兵的建设奠定了基础。1948年10月1日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战斗中牺牲,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牺牲的我军最高将领。王凤江在解放战争中先后荣立大功4次、小功7次,当选为全国战斗英雄。作为志愿军副连长入朝参加了第一至第三次战役,在釜谷里战斗中率突击队攻占敌高地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四平烈士陵园内安葬着为四战四平牺牲的1万多名烈士。其中马仁兴在首战四平战役时任副指挥,率部全歼守敌,解放了四平城,活捉国民党辽北省主席刘翰东和伪保安司令张东凯。他指挥四平保卫战歼敌1.6万,为我军夺取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大城市赢得了时间。在任民主联军西满纵队独立一师师长时,率部参加四平攻坚战,进入市内后在与师参谋长分析战况时被流弹击中胸部当即牺牲,中共辽吉省委追认他为“辽吉功臣”称号。四保临江烈士陵园,安息着四保临江战役中牺牲的最高将领杜光华师长、温士友团长和著名战士英雄李安仁烈士以及四保临江、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483位,其中8位是日本籍烈士。

当然还有许多革命烈士没有出名,甚至是无名英雄,我们都应当尊敬,报道可根据实际情况,报道他们的可贵贡献。

发扬广播界的光荣传统,挖掘选题与拯救文化遗产相结合

由于时过境迁,解放战争时期的选题采访和制作都有许多困难。但是如果现在不进行抢救,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延后采访困难将会更多。现在“亡羊补牢”,也有有利条件。由于国家对史志工作的关心重视和史志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关于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征集和整理工作有长足的进展,不少研究成果已经出版发行,或者馆藏展出。还有一部分地方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为我们提供视频资料和素材。近几年央视和其他电视台、音像制作单位制作的历史文献片,我们可以借鉴。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许多题材可以社教专题片、历史文献片、人物专访等体裁推出。

广播界具有特别能战斗的光荣传统。解放战争时期革命题材不要遗漏文化战线,如东北的人民广播。大连广播电台于1946年1月16日开播,为配合政府挫败国民党接受大连、惩办汉奸敌特、遣返日侨回国等工作,做了大量宣传。大连广播电台每天准时抄收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记录新闻,选播新华社电讯稿,加工后播出解放战争的胜利喜讯,弥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发射功率小的不足,起着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重要助手作用。1946年七八月间,电台播音员为配合人民政府调整居民住宅工作,自编自演了广播剧《搬家》,没有录音机,“演员”就直接在播音室演播,受到广泛好评,那是人民广播电台最早的广播剧之一。再如东北新华广播电台,他们的节目根据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而设置。其中《对国民党军广播节目》先后配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利用广播的“空中优势”对国民党军展开政治攻势。仅1948年12月15~28日间,就播出了前国民党军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中将主任范汉杰、前国民党军49军少将军长郑庭笈、前国民党军新一军副军长兼30师师长文小山等28位人士,对国民党军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国民党军94军军长郑挺锋、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司令部参谋长李世杰等24位人士的33次讲话或信件。

这类题材的作品稀少,我们如能挖掘播出必受欢迎。况且,当年在设备简陋、条件艰苦的条件下,前辈们是精神振奋、作风顽强、成绩卓著,令人敬佩。他们的事迹都值得作为选题,让后人学习、发扬他们的好传统、好作风。现在挖掘解放战争时期革命题材就是一个实际行动。

笔者认为,为了对全社会特别是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广播电视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这类革命题材创作成文艺节目,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文艺节目还可以发挥地方特色,适当地应用方言,让节目增强真实感和感染力。

东北地区特有的传统艺术样式有评书、东北大鼓、驴皮影、二人转等,不少艺术形式在东北地区流行已经多年,至今不衰,有的甚至还很红火,如评书一直是广播文艺的一大台柱,二人转成为春晚的一大热门,驴皮影更是登上大雅之堂升级为影调戏、吉剧。这些具有东北特色的文艺样式表现东北解放战争的红色题材可以说是天造地设。东北大鼓现在人们可能感到陌生,其形成于清代中期,融会百家自成一体,兼备京东大鼓的幽默与京韵大鼓的雅致,也适合表现多样的题材。新中国就有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烈火金钢》《红岩》等长篇大书和《杨靖宇大摆口袋阵》等短篇唱段。沈阳艺人参加赴朝慰问团还演出过《罗盛教》等节目。遗憾的是,当年与二人转平起平坐的东北大鼓却日渐式微。可喜的是现在东北大鼓已经被列为辽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果我们广播电视文艺工作者能在挖掘东北红色题材,创作东北大鼓词,邀请东北大鼓传承人登台表演,让受众既能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又能欣赏东北大鼓的艺术魅力,对于东北大鼓的传承和光大,功莫大焉。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题材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大东北的春节
1947年,攀越解放战争的“十八盘”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解放战争战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