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ynteke构造不整合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研究

2012-11-20熊光勤黄啸年林式微颜琳娜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31期
关键词:侏罗油气藏白垩

熊光勤,刘 辛,黄啸年,林式微,颜琳娜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12)

Mynteke构造不整合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研究

熊光勤,刘 辛,黄啸年,林式微,颜琳娜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12)

Mynteke构造为典型的盐上构造,历经多期次构造运动,地层在多次的构造升降活动中历经剥蚀和沉积缺失,不整合特征发育。对Mynteke构造区的地震资料、测井资料进行了仔细研究,分析了不整合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Mynteke构造区存在4种类型的不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嵌入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不整合特征的识别不仅对解决该区地层层序或沉积层序、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对寻找油气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Mynteke构造;不整合;地层剥蚀;沉积缺失;油气藏

不整合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现象,不整合不仅代表着一段缺失(或无记录)的地质历史,使得上下地层之间呈现出一种不协调的接触关系,而且其本身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它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1-2]。它不仅可以为油气聚集提供各种场所,而且还可为油气运移提供输导通道。

1 地质概况

Mynteke构造位于滨里海盆地Mazhdurechenski区块的中东部,区域上处于滨里海盆地南部的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的西侧。由于底部盐丘在晚二叠纪后期从整个构造的中部由西往东塑性流动,在中西部上拱最为强烈,向南、北、东减弱,形成了沉积中心在南、北、东部的中生代同沉积盐间盆地。

三叠系时期,Mynteke构造接受来自东部和南部的海侵,沉积了一套碳酸盐、砂岩和泥岩的浅海相地层,期末地层接受抬升剥蚀;侏罗系时期,承袭三叠系时期的沉积中心,接受再一次的海侵,沉积了一套砂泥岩互层的浅海陆棚相沉积,期末地层接受挤压、抬升和剥蚀;白垩纪时期,发生来自东部的海侵,范围大于侏罗系,仅在西部缺失早白垩时期的地层,期间沉积了一套泥岩和粉砂-细砂岩不等厚互层的滨岸相沉积,期末地层又一次抬升剥蚀;第三系时期,发生更为广泛的来自东部的海侵,整个构造都接受了稳定的泥岩与粉砂岩互层的混积陆棚相沉积。

2 不整合类型及特征

关于不整合的分类和命名,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案,由于人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不整合类型的划分也就不同[3]。通过对该区上下2套岩层的产状及其地震反射特征研究,认为Mynteke构造区存在以下4种类型的不整合。

2.1平行不整合

地震反射特征为界面反射能量较弱,界面上、下反射波与界面反射波趋于平行。该类不整合分布在滨里海盆地广大地区范围内。在三叠系期未地层接受抬升剥蚀,在该区上部的泥岩或砂岩遭受剥蚀,三叠系保存下来的基本以砂岩或灰岩建造结束。至侏罗系时期,转以一套砂泥岩互层的海陆交互相的地层,该界面为平行不整合面,岩性差异明显,因此界线清楚明显(见图1)。侏罗系时期,承袭三叠系时期的沉积中心,接受再一次的海侵,沉积了一套砂泥岩互层的海陆交互相的地层,下侏罗统与中侏罗统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岩性差异不明显,界线较难划分。

图1 Myn-2A井三叠系(T)与下侏罗统(J1)界线

2.2角度不整合

根据角度的大小,该区角度不整合划分为2类。

1)高角度不整合 高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2套地层以大于45°角度相交。由于盐岩上拱和构造的挤压作用,使早期地层呈单斜形态,风化使翘隆端遭受剥蚀,后期再沉积。从过Myn-3A井INL245测线地震剖面(见图2)可以看出,白垩系底与侏罗系顶的地层接触关系为高角度不整合。其地震反射特征为不整合面近似单倾形态,界面反射清楚、连续,界面上、下地层同相轴反射明显并呈大角度相交且不整合面之上地层同相轴具明显上超现象。从测井曲线图(见图3)上看,各区域由于盐岩的上拱变形程度不一,侏罗系时期地层接受挤压、抬升,造成剥蚀程度不一。

图2 过Myn-3A井INL245测线地震剖面

图3 Myn-8井和Myn-3A井下白垩统底部(K1v)与三叠系(T)、上侏罗统(J3)、中侏罗统(J2)界线

在构造南部Myn-2A→Myn-1A井区,侏罗系的上侏罗统地层几乎全部剥蚀,中侏罗统地层也遭受一些剥蚀,造成下白垩统底(K1v)大多与中侏罗统的地层呈高角度不整合接触;而在Myn-10井区再往构造的东南,只是上侏罗统的地层遭受一些剥蚀,因而下白垩统底(K1v)与上侏罗统的地层呈高角度不整合接触。

2) 低角度不整合 低角度不整合是指上下2套地层以小于20°角度相交。白垩系时期,沉积了一套泥岩和粉砂-细砂岩不等厚互层的海相沉积,期末地层又一次抬升,导致上白垩统及下白垩统的地层遭受剥蚀。第三系时期,发生更为广泛的来自东部的海侵,整个构造都接受了稳定的泥岩与粉砂岩互层的海相沉积。从过Myn-3A井INL245测线地震剖面(见图2)可以看出,第三系底与白垩系顶的地层接触关系为低角度不整合。其地震反射特征为不整合界面反射较强,反射波连续性较好;地震剖面上显现出完整的背斜形态;不整合面下伏地层具明显的削截,而上覆地层具明显披覆;2侧地层同相轴近对称削截。

从测井曲线上看,下白垩统顶(K1a)与第三系(N)地层之间的电性特征变化明显(见图4),全区表现较为稳定。但第三系的底部也有在局部发育一小段灰岩,电性特征与下白垩统顶(K1a)的界线明显,因此下白垩统顶(K1a)与第三系(N)界线也清楚明显。

图4 Myn-4井、Myn-10井下白垩统顶部K1a与第三系(N)底界线

2.3嵌入不整合

由于底部盐丘在晚二叠纪后期从整个构造的中部由西往东塑性流动,在中西部上拱最为强烈,向南、北、东减弱,盆地抬升,地层遭受剥蚀,形成凹凸不平的风化壳,新岩层充填在低洼之处,就像嵌入老地层之中,这种不整合就是嵌入不整合(见图5)。

2.4超覆不整合

由于底部盐丘在晚二叠纪后期从整个构造的中部由西往东塑性流动,在中西部上拱最为强烈,向南、北、东减弱,盆地抬升,地层遭受剥蚀,当盆地接受海侵时发生地层超覆,形成超覆不整合。如在构造的中西部、西北部,盐丘的顶部与三叠系、白垩系的地层所形成的不整合为超覆不整合(见图5)。

图5 ManN-S22井~Myn-10井构造剖面

3 不整合对油气成藏的地质意义

该区的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二叠纪后期的盐岩上拱、三叠纪的构造挤压作用和沉积期末的构造抬升作用,地层发生错断,使得构造复杂化,因而早期形成的油藏均遭受破坏,断层成了油气运移的通道,不整合面则对油气成藏起封堵作用(见图6)。

图6 Myn-15井~Myn-17井油藏剖面

4 认 识

不整合对油气藏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4]。破坏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剥蚀导致已形成的油气藏被破坏,油气大量散失,如该区在低角度不整合面下未能找到油气藏;建设性作用在于不整合面能封堵油气,形成地层不整合油藏。根据高角度不整合分布区有利于形成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认识,有效指导了该区T砂岩油藏的滚动开发。

[1]艾华国,兰林英.塔里木盆地前石炭系不整合面特征及其控油作用[J].石油实验地质,1996,18(1):1-13.

[2]吴孔友,查明,洪梅.准噶尔盆地不整合面结构的地球物理响应及油气成藏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03,25(4):328-332.

[3]付广,许则剑,韩冬玲,等.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1,25(1):1-4.

[4]肖乾华,李美俊,彭苏萍,等.辽河东部凹陷北部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2):43-45.

[编辑] 洪云飞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11.017

P618 13

A

16731409(2012)11N04904

猜你喜欢

侏罗油气藏白垩
内蒙古发现全球最早侏罗纪花蕾
川西拗陷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复杂油气藏》征稿细则
基于油气藏认识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的应用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注采井环空带压初步研究
和什托洛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分析
治白垩病良方
低压油气藏地下储气库井射孔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