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家沟金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2012-11-17李文彬张合强

采矿技术 2012年3期
关键词:变带断裂带金矿

李文彬,张合强

(河西金矿, 山东招远市 265402)

魏家沟金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李文彬,张合强

(河西金矿, 山东招远市 265402)

魏家沟金矿区属小型矿山,位于北截-灵山沟金矿田中部,分析了其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构造地质特征,在宏观上指出了有利成矿的区段和部位,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魏家沟金矿;灵北断裂;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魏家沟金矿区位于招远市区西约15km处,行政区划隶属招远市蚕庄镇。矿区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板块(Ⅰ)胶北地块(Ⅱ)胶北隆起(Ⅳ)西部。矿区内地层简单,主要有零星分布的胶东岩群郭格庄组,区域性控矿断裂有焦家断裂、灵北断裂及招平断裂。岩浆岩广布,主要为玲珑超单元中粒二长花岗岩、郭家岭超单元斑状花岗闪长岩及少量中生代燕山期派生脉岩。

1 矿区地质构造

1.1 地层

区内地层为第四系和新太古代胶东岩群郭格庄组。第四系分布于坡地及沟谷中,由亚砂土、砂质粘土及含砾砂土和混粒砂组成。胶东岩群郭格庄组层,主要岩性为黑云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夹磁铁石英岩。矿区内均呈包体状零星分布在玲珑超单元中,出露范围很小。

1.2 构造

魏家沟金矿区断裂的展布方向主要有NE、NNE、SN向,以NE向为主。断裂纵横交错,常构成“入”字型或“X”型,部分地段密集,构成断裂束。

灵北断裂(F2)位于盛家至北截一线,全长17 km,总体走向45°~50°,倾向SE,倾角70°~80°,沿走向及倾向呈舒缓波状延伸。断裂带宽3.5~20 m,最宽可达40m,该断裂延伸长、切割深,具导矿储矿的双重性,是矿区的主干构造,如图1所示。

F3断裂位于F2南东侧,北起28线,南至17线长1200m。F3北端与F2相交,向南仍有延伸的趋势,深部与F2交汇。断裂带宽15~55m,断裂总体走向10°,倾向NWW,倾角为45°~65°。

F7位于F2与F3之间,为一组平行断裂束。断裂总体走向30°,倾向SE,倾角70°左右。断裂北端与F3交汇,南至原家东,长约1400m。走向上及倾向上皆呈舒缓波状延伸,具分枝复合现象。

图1 山东省招远灵北断裂带地质构造

1.3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较单一,主要为玲珑超单元崔召单元,与成矿关系密切。岩性为弱片麻状中粒二长花岗岩。岩石呈灰白色,中粒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脉岩主要有石英脉、闪长玢岩、云斜煌斑岩、斑状正长岩、辉长岩等,一般规模不大,呈北东向展布。

2 断裂蚀变带地质特征

断裂构造岩经蚀变矿化形成断裂蚀变带,主要蚀变带有3号、7号蚀变带,见图2。

图2 蚀变带组合关系平面示意

3号蚀变带受F3控制,出露标高100~120m,深部与2号蚀变带相交,产状与F3一致。蚀变带长1200m,厚15~55m,宽窄不一,变化明显,呈不规则脉状。由碎裂状绢英岩、碎裂状绢英岩化花岗岩、碎裂状钾化花岗岩及黄铁矿石英脉、黄铁矿细脉、断层泥组成,该蚀变带矿化发育,有2个工业矿体。

7号蚀变带受F7控制,长约1400m,宽100m,该蚀变带不论走向上还是倾向上皆呈舒缓波状延伸,产状较稳定,走向30°,倾向南东,倾角70°左右,属陡倾蚀变带。主要由绢英岩化碎裂状花岗岩组成,白色石英细脉、黄铁矿石英脉、黄铁矿脉呈细脉状、网脉状穿插于碎裂状花岗岩中。该蚀变带矿化发育,有3个工业矿体。

3 矿体地质特征

魏家沟金矿区目前共赋存5个矿体,即3-1,3-2,7-1,7-2,7-3,其中3-1,3-2系3号蚀变带产出,而7-1,7-2,7-3则受F7控制,产出于7号蚀变带。

3.1 3-1矿体特征

3-1矿体赋存于3号蚀变带中,赋存层位明显,顶底板都有一层灰白色断层泥。矿体分布于9~10线,赋存标高+117~-45m。矿体走向3°~11°,倾向NWW,倾角62°~70°。矿体走向长335 m,倾向最大延深136m。矿体形态呈脉状,最大厚度7.79m,最小0.89m,平均3.22m;厚度变化系数为85%。该矿体金品位最高87.34×10-6,平均4.83×10-6。品位变化系数92%。

3.2 3-2矿体特征

3-2矿体赋存于3号蚀变带中,分布于0~6线,赋存标高-172~-228m。该矿体由7个钻孔控制,2个钻孔见矿,矿体走向孔距50m,倾向孔距64~70m。矿体形态呈透镜状,走向24°,倾向280°,倾角62°。矿体走向长50m,倾向延深35m。矿体厚度0.47~7.48m,平均4.14m,厚度变化系数为124.7%。金品位1.41×10-6~21.21×10-6,平均8.12×10-6,品位变化系数79.2%。

3.3 7-1矿体特征

7-1矿体赋存于7号蚀变带中,分布范围3~6线,赋存标高+120~-60m。矿体走向30°,倾向SEE,倾角71°。矿体规模属小型,走向最大长245 m,平均198m;倾向延伸14~180m,平均137m。矿体形态呈脉状,具分枝复合特征。矿体平均厚度2.40m,最大厚度11.00m,最小0.61m,厚度变化系数106%。矿体平均品位4.80×10-6,品位变化系数84%。

3.4 7-2矿体特征

7-2矿体赋存于7号蚀变带中,7-1矿体下盘分布于1~6线,赋存标高+103~-102m。矿体形态呈脉状,走向30°左右,倾向SEE,倾角67°~86°。矿体走向上较短,而延深较大,走向最大长度104m,倾向延深205m。矿体厚度小,最大厚度1.21m,最小0.20m,平均0.87m,厚度变化系数为47%。矿体金品位最高89.48×10-6,平均6.08×10-6。品位变化系数为101%,属不均匀型。

3.5 7-3矿体特征

7-3矿体赋存于7号蚀变带中,分布于1~2线,赋存标高-15~-54m。矿体形态呈透镜状,走向24°,倾向120°,倾角72°。矿体走向长40m,倾向延深40m。矿体平均厚度1.67m,金品位平均4.62×10-6。

4 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4.1 找矿标志

(1)北东向、南东倾压扭性构造是该断裂带的主要控矿构造,北西向构造主要起到破坏作用,但也可用来作为寻找控矿构造被错动部分,北南向构造不控矿,但是其与北东向、南东倾构造交汇部位成矿前景较强。

(2)主次构造交汇部位和此部位的侧伏方向成矿前景较好,其成矿的上下盘位置以蚀变带赋存位置作为标志。

(3)沿断裂带的钾化、硅化、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等蚀变是矿体存在的标志。

(4)黄铁矿化富集是含矿的直接标志,但应考虑构造的规模和其与金矿化的关系,规模较小的构造不利于成矿。一般情况下,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

4.2 找矿方向

魏家沟金矿区、灵山沟金矿区、原家金矿区皆位于北灵断裂带中,灵山沟金矿区、原家金矿区深部找矿已有突破,-400m以下已发现金矿体。北灵断裂规模大,切割深,具有广阔的勘查前景。在今后找矿工作中,应对灵北断裂带,3号蚀变带和7号蚀变带深部-300~-500m进行探矿,扩大矿区资源储量规模。

[1]葛平江,王来军,杨延东.灵北断裂次级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J].中国矿山工程,2007(2):20-22.

[2]孙丰月,于晓飞,冯占山,等.山东招远灵山沟金矿床金矿化空问定位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0(11):920-925.

[3]梅贞华,孙 靖,李树立.山东省招远市魏家沟矿区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R].济南: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2010.

[4]温汉捷,肖化云,俞广钧.构造地球化学探矿方法的应用—以山东招远魏家沟金矿床为例[J].地质与勘探,1999(3):32-35.

2011-12-06)

李文彬(1982-),男,山东平阴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矿山地质技术管理工作,Email:app20111@163.com。

猜你喜欢

变带断裂带金矿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山东邹平王家庄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分析
浅析广东省阳山县大坪铅锌矿沙山仔区段Ⅱ号矿体连接问题
焦家金矿深部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
含蚀变带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