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市新增蔬菜基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培肥措施

2012-11-15黎纯斌胡海荣李金鹏余丹丹韩玉萍杨孔涛

绿色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蔬菜基地高家溪河

刘 云,黎纯斌,杨 青,胡海荣,李金鹏,余丹丹,韩玉萍,杨孔涛

(1.湖北省宜昌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湖北 宜昌443000;2.湖北省宜昌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湖北 宜昌443000;3.湖北省当阳市农业环境保护站,湖北 当阳444100)

1 引言

宜昌市政府以提高城区蔬菜生产供应能力为重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突破性发展设施蔬菜的生产。在城郊猇亭区高家店村,夷陵区分乡镇普溪河村、鸦鹊岭镇东山村等地将水稻田改造成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改造面积为266.7hm2,其中高家店村133.3hm2,普溪河村、东山村各66.7hm2。为配合这些基地的改造,宜昌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对基地的土壤进行了取样化验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 土壤类型及地理分布

新增基地位于猇亭区高家店村、夷陵区分乡镇普溪河村、鸦鹊岭镇东山村等地,土壤类型目前为水稻土,地理特点,高家店村、东山村为岗地,普溪河村为山区。共取土样35个,其中高家店村17个、东山村12个,普溪河村6个。

2.2 采样时间

在2011年3~5月进行,采样方法是采用蛇型取样,分别采取0~20cm深度的耕作层土15个点后,再混合均匀取1kg装袋成一个样。

2.3 样品的制备与分析

土样风干后磨碎,再按照测定不同项目的需要,通过不同孔径的筛子。土壤测定方法,按照农业部颁发的《土壤分析技术规程》进行,检测数据见表1。

2.4 新增蔬菜基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根据宜昌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多年测土配方施肥的试验研究和宜昌市蔬菜地的肥力状况,制定了宜昌市蔬菜园地土壤养分评判标准(表2),按此标准作为评价该市新增蔬菜地土壤肥力状况的依据。

表1 宜昌市新增蔬菜地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表2 宜昌市蔬菜园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增蔬菜基地土壤的肥力状况

为研究宜昌市新增蔬菜基地土壤的肥力状况,在新增蔬菜基地土壤上取样35个,代表面积266.7hm2。通过对宜昌市新增蔬菜基地土壤理化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目前宜昌市新增蔬菜基地土壤酸碱度(pH值)较适宜蔬菜的生长,有机质含量普遍低下,尤其以猇亭高家店村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为缺乏;普遍缺磷,碱解氮含量大部分缺乏,速效钾含量不均等、并且差异极大,既有缺乏或极缺乏的土壤,又有富钾的土壤。

3.1.1 土壤的酸碱度

酸碱度对蔬菜生长适宜性的影响,由于新增蔬菜基地土壤的成土母质不同,则它们的酸碱度也不同,高家店、东山等基地的土壤为酸性土壤,普溪河基地的土壤为碱性土壤。整个新基地的土壤pH值介于5.36~7.99之间。在普溪河基地6个样本中,土壤pH值介于7.75~7.99之间、平均为7.78±0.12(n=6);在高家店基地的17个样本中,土壤pH 值介于5.53~6.83之间、平均为6.27±0.43(n=17);在东山基地的12个样本中,土壤pH值介于5.36~6.38之间、平均为5.78±0.31(n=12),这说明3个新增蔬菜基地土壤的酸碱度都适宜蔬菜的生长。

3.1.2 土壤的有机质

有机质对蔬菜生长起很重要的作用,新增蔬菜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5.09~36.73/(g/kg)之间、平均为17.6/(g/kg).在普溪河基地的6个样本中,土壤有机质介于24.86~36.73/(g/kg)之间、平均为30.8±4.53/(g/kg)(n=6),全部适宜蔬菜的生长;在高家店基地的17个样本中,土壤有机质介于5.09~15.61/(g/kg)之间、平均为9.09±3.38/(g/kg)(n=17),其中含量极缺乏(<10/(g/kg))有9个、占52.9%,含量缺乏(10~20/(g/kg))有8个、占47.1%,这说明该基地的土壤有机质很缺乏,已成为制约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在东山基地的12个样本中,土壤有机质介于17.64~25.47/(g/kg)之间、平均为21.92±2.57/(g/kg)(n=12)。其中含量缺乏(10~20/(g/kg))有4个、占33.3%,含量适宜(20~40/(g/kg))有8个、占66.7%。这说明该基地的土壤有1/3的缺乏有机质,对蔬菜生长不利。这3个新增蔬菜基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普溪河>东山>高家店。

3.1.3 土壤的速效养分

土壤碱解氮含量介于20.1~212.7/(mg/kg)之间,平均为87.2/(mg/kg)。在普溪河基地的6个样本中,碱解氮含量介于140~212.7/(mg/kg)之间、平均为187.48±30.81/(mg/kg)(n=6),其中含量缺乏(100~200/(mg/kg))有3个、占50%,含量适宜(200~300/(mg/kg))有3个、占50%。这表明该基地的有一半的土壤缺氮;在高家店基地的17个样本中,碱解氮含量介于20.1~92.4/(mg/kg)之间、平均为45.42±20.70/(mg/kg)(n=17),全部样本的含量处于极缺(<100/(mg/kg))的水平,缺氮已成为高家店基地蔬菜生长的主要因素;在东山基地的12个样本中,碱解氮含量介于39.9~157.9/(mg/kg)之间、平均为96.22±36.5/(mg/kg)(n=12),其中含量极缺(<100/(mg/kg))6个、占50%,含量缺乏(100~200/(mg/kg))有6个、占50%,这表明该基地的土壤普遍缺氮。在3个新增蔬菜基地土壤中碱解氮含量依次大小排列为普溪河>东山> 高家店。

土壤碱解氮对酸碱度(pH值)的影响,蔬菜地土壤的酸碱度,除受母质、气候等因素影响外,还与人们的施肥,特别是氮肥的施用有关。过量的施用氮肥,可使土壤中硝酸根和亚硝酸根离子增加,因而土壤酸化,影响酸碱度的大小。其pH值在5~7酸性范围内或7~8碱性范围内,pH值(y^)与碱解氮含量(X)呈极显著负相关,即随着碱解氮含量的增加,而pH值相应降低。高家店蔬菜基地酸性土壤的回归方程为:

东山蔬菜基地酸性土壤的回归方程为:

普溪河蔬菜基地碱性土壤的回归方程:

新增蔬菜基地土壤速效磷介于4.67~44.72/(mg/kg)之间、平均为19.9/(mg/kg)。在普溪河基地的6个样本中,速效磷介于12.91~44.72/(mg/kg)之间、平均为22.97±12.9/(mg/kg)(n=6),其中含量极缺(<30/(mg/kg))有4个、占66.7%,含量缺乏(30~60/(mg/kg))有2个、占33.3%;在高家店基地的17个样本中,速效磷介于4.67~35.78/(mg/kg)之间、平均为14.21±8.76/(mg/kg)(n=17),其中含量极缺(<30/(mg/kg))有16个、占94.1%,含量缺乏(30~60/(mg/kg))有1个、占0.59%;在东山基地的12个样本中,速效磷含量介于 14.92~41.92/(mg/kg)之间、平均为26.49±7.15/(mg/kg)(n=12),其中含量极缺(<30/(mg/kg))有8个、占66.7%,含量缺乏(30~60/(mg/kg))有4个、占33.3%。以上表明3个新增蔬菜基地土壤普遍缺磷,已成为影响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尤其以高家基地土壤表现最为严重,三个新增蔬菜基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大小依次排列为东山>普溪河>高家店。

新增蔬菜基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介于43.01~276/(mg/kg)之间、平均为113.1/(mg/kg)。在普溪河基地的6个样本中,速效钾含量介于76~276.9/(mg/kg)之间、平均为151.98±73.22/(mg/kg),(n=6),其中含量极缺(<80/(mg/kg))有1个、占16.7%,含量缺乏(80~160/(mg/kg))有3个、占50%,含量适宜(160~240/(mg/kg))有1个、占16.7%,含量偏高的(>240/(mg/kg))有1个、占16.7%。这表明该基地有2/3的土壤缺钾;在高家店基地的17个样本中,速效钾含量介于43.01~97/(mg/kg)之间、平均为76.54±15.33/(mg/kg)(n=17),其中含量极缺(<80/(mg/kg))有9个、占52.94%、含量缺乏(80~160/(mg/kg))有8个、占47.06%,这表明该基地的土壤全部缺钾,也成为制约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在东山基地的12个样本中,速效钾含量介于76~237/(mg/kg)之间、平均为145.49±46.28/(mg/kg)(n=12),其中含量极缺(<80/(mg/kg))有1个、占8.33%,含量缺乏(80~160/(mg/kg))有8个、占66.7%,含量适宜(160~240/(mg/kg))有3个、占25%,这表明该基地土壤大部分缺钾。3个新增蔬菜基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大小依次排列为普溪河>东山>高家店

3.2 新增蔬菜基地土壤的培肥措施

(1)平整土地、开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水田地下水位一般较高为1m以上。只有通过开沟排渍使地下水位降为2.5m以上,才能适应蔬菜的生长。

(2)深耕翻地,打破水稻土的犁底层,使土壤的毛细管畅通,以达到土壤保墒通气的目的。土壤深耕的深度为40cm左右。以完全打破水稻土的犁底层为目标。

(3)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微生物活性增强,改善其通透性能。具体作法是把作物秸杆(稻草、玉米秸杆、油菜秸杆等)切碎同猪粪、人粪尿等混合堆沤发酵腐熟后,深耕翻地时同时施入,每亩施用量为1 000kg。

(4)施用一定量的化肥,以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由于这些土壤的养分含量较低,加上土壤施用作物秸杆后,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使土壤中的C/N比增加,为了维持适量的C/N,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所以在施用作用秸杆时,应配施一定量的氮肥,以亩施20kg尿素为宜,同时还施用一定量的磷肥,(普钙或钙镁磷肥,用量为50kg/667m2)以提高土壤中磷的含量,增强土壤肥力。

(5)利用客土进行土壤改良,由于新增蔬菜基地为水田,土壤为石灰(岩)性水田(普溪河基地)、第四纪粘土黄泥田(高家店、东山基地),土壤板结、粘重,不利于蔬菜生长,这样可以掺用一些砂土进行改良,以增加土壤中砂粒含量,改善土壤质地。砂土的掺用比为10 000kg/667m2左右,同时结合深耕翻土施用有机肥进行。

(6)土地平整好后,种植蔬菜以前,在土壤表面喷施免深耕土壤调理剂,以达到疏松熟化土壤的目的。具体作法用量为每亩用200g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兑水100kg在土壤表面喷施。

(7)选择性种植作物,以达到逐步培肥地力的目的。在新平整的土地熟化程度较差的情况下,第一年应选择根系发达,吸肥力强,耐瘠、耐旱,适应性强的作物,如玉米、南瓜、冬瓜、芝麻、黄豆、绿豆等作物。

4 结语

宜昌市新增蔬菜基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偏低,碱解氮、速效磷普遍缺乏,速效钾,除东山基地有1/4的土壤含钾较丰富外,其它二个基地的土壤含钾比较低,尤其以高家店基地的土壤缺钾最严重。该市新增蔬菜基地土壤的肥力状况相比较由高到低的依次排列为普溪河、东山、高家店。

宜昌市新增蔬菜基地 土壤的培肥措施为深耕翻地,打破水稻土的犁底层,使土壤的毛细管畅通;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微生物活性增强,改善其通透性能;选择性种植作物,以达到逐步培肥地力的目的;利用掺砂客土进行土壤改良,以改善土壤的质地。

由于实验室条件限制,造成基地土壤的微量元素、重金属含量没有检测,因此,我们对新增蔬菜基地土壤肥力的评价不是很全面,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

[1]吕忠贵,胡定金.湖北省主要油菜及土壤种植区油菜及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状况[J].湖北农业科学,1997(3):28~32.

[2]鲁剑巍,陈 防.湖北省柑橘园土壤养分分级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4):390~395.

[3]刘 云,胡海荣.宜昌市耕地肥力变化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28):268~269.

猜你喜欢

蔬菜基地高家溪河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赴七里张家塆村采风有感
老高家黄酒:非遗传承 北派典范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参观曹家桥蔬菜基地
四川省南充市长乐初中螺溪河
浅析“菜篮子”工程建设之“喜”与“忧”
钟力
现场
美丽的泗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