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产业模式 TRIZ打造“甜蜜事业”
——广西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创新方法进百企”活动成果显著

2012-11-14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鲁萍丽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2年1期
关键词:五菱蔗糖甘蔗

文/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鲁萍丽

科技创新产业模式 TRIZ打造“甜蜜事业”
——广西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创新方法进百企”活动成果显著

文/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鲁萍丽

创新方法进百企启动仪式

TRIZ理论(中文含义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由前苏联科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G.S.Altshuller)于上世纪50年代出提出和逐渐创立的关于促进发明创造的方法论,是从理论的高度对人们思维创造活动的规律概括和总结,致力于对人们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引导,具有很强的宏观性和概念性。为了使TRIZ理论在我国的企业层面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必须将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之实现通俗化和本土化。同时,还应该结合各行业和企业的特点,逐步从“普及培训”向“带难题培训”以及“深度培训”发展,从而真正指导和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践遇到的实际难题,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突破。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科协TRIZ理论推广应用的试点示范企业,尝试遵循这样的推广模式,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摸索和努力,很好地解决了长期困绕企业的甘蔗收割机械三大系统的技术瓶颈问题,目前企业已经成功开发研制出第三代和第四代甘蔗收获机,摸索出一种适合广西蔗区地域条件、符合我国当前糖业发展农艺要求、并与我国农机发展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全新收获模式。与此同时,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又为自己培养了一大批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第四代甘蔗收获机就是企业在成功开发研制的第三代收获机的基础上自行研制开发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效率明显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制约蔗糖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基地和产糖中心,作为发展蔗糖业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产糖量占全国60%以上,是与巴西圣保罗、澳大利亚昆士兰、印度北方邦、美国弗罗里达等量齐名的中国糖都。2009~2010榨季,广西全区甘蔗种植面积达1550多万亩,分布在14个市93个县(区)749个乡镇,原料蔗总产量达7300万吨,人均种植面积0.77亩,全自治区60%以上的劳动人口与蔗糖生产有关,糖业成为自治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糖业的税收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3%~17%,是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日前出台的《广西蔗糖产业优先发展规划大纲(2011——2015年)》进一步明确了蔗糖业作为广西主导产业的地位,规划提出力争在2015年实现蔗糖业及其带动的关联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

广西制糖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已经积累了由大转向强的实力,在国内制糖业中居领先水平。但与发达产糖国家和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和问题,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蔗糖生产成本过高、糖价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没有任何优势。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广西蔗糖成本价格平均比国外高出1000元/吨左右,严重制约了蔗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也影响到广西自治区全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

与发达产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蔗糖成本过高的根本原因是甘蔗生产机械化尤其是甘蔗收获机械化水平过低,2009年广西甘蔗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是35%,其中甘蔗机耕达83%,但机种、机收分别只有6%和0.05%。甘蔗生产机械化可分为五大类: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运输机械等,其中的难点是收获机械,收获作业占整个甘蔗生产过程总用工量的60%以上,而收获作业又是用工最多、劳作最苦、成本最高的环节。可以说,只要实现了甘蔗收获机械化,甘蔗生产整个过程的机械化作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国家近年曾动用大量资金引进国外甘蔗联合收割机,但由于价格过高、农户单体种植规模太小和广西山区丘陵种植农艺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一时难以推广;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甘蔗收割机和甘蔗剥叶机自动化水平和协调能力不高,缺乏相应的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支撑,成熟的甘蔗收获机机械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导致甘蔗生产总体作业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

“创新方法进百企”自主创新添助力

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与蔗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匹配的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农业相关政策不断加大对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的政策扶持,为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明确了发展重点和方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主产县(市、区)改善生产条件,稳步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突破甘蔗收获机械化瓶颈制约,提升甘蔗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到2020年基本解决甘蔗种植、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问题”。

广西自治区政府将甘蔗机械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自治区有关领导多次深入农机部门调研,并落实资金扶持企业研发相关机械,大力支持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自治区领导也强烈意识到,知识和科技是对广西蔗糖产业做大做强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也是增强产业、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自治区领导多次提出,为企业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帮助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进行创造性实践,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正是破除坚冰所在。

为了加快提高包括蔗糖行业在内的广西千亿元支柱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式发展,2009年9月广西自治区政府联合中国科协在广西启动了围绕“培养创新人才,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为主题的“创新方法进百企”活动。活动计划用2~3年时间,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组织大批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在全区打造100家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创新方法进百企”活动得到了广西自治区企业的热烈响应,多家大、中型企业纷纷要求加入。活动的承办方——广西“讲、比”活动领导小组经过多次认真调研,选择了4家企业作为当年的活动试点,其中把多年致力于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研发和生产并具备相应的研发条件、具有明确的发展规划目标的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作为应用TRIZ理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首家实验示范基地。通过在企业开展创新方法培训,针对企业的技术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各级科协的积极协调和有效组织

在“创新方法进百企”活动启动仪式上,广西自治区政府陈章良副主席代表广西自治区政府致辞,他对“创新方法进百企”活动寄予厚望,号召广西的企业和企业科技人员积极行动起来,为促进广西经济转型和加速发展作出有益贡献。时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代表中国科协和全国“讲、比”活动领导小组致辞,他要求各级科协认真贯彻落实科技部、中国科协等七部委《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精神,推动创新方法走进企业、以扎实有效的实际行动帮助企业解决一批关键技术难题,产生一批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重点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助力广西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

活动启动当日,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和广西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共同举办了首期广西TRIZ创新方法师资培训班,为市级学会、企业、科研院所从事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技术研发工作和工程技术研发工作的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普及传授创造性地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之后,中国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和广西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又委托国内TRIZ专门培训机构——北京亿维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派出专业培训师,于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帮助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举办了普及、初级、中级、高级等四期TRIZ理论培训班。经过在企业多次考察调研和沟通,在组织开展TRIZ方法培训的规划阶段,有选择地瞄准企业新产品的三大技术难题:甘蔗收割刀盘刀具地磨损、甘蔗割铺横送机构卡滞、甘蔗剥叶装置工作效率低,有针对性地结合培训进程组织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四期培训,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的研发骨干和科技人员较系统、全面了解了TRIZ创新方法的理论知识及创新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掌握了先进技术创新方法及解决问题流程,清晰地找到了创新流程与企业已有技术开发流程的结合点,为下一步解决技术难题、保障和落实创新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进前

改进后

同时,为了保证在企业的培训效果能够持续深入,广西自治区科协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多次与自治区科技厅、国资委、发改委、工信委以及区农机局等各级政府部门协商沟通,得到了各部门对此项工作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的重点关注和有力支持。2010年广西科协还为在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持续深入开展TRIZ方法推广应用,向自治区政府申请了专项追加经费。有了专项经费的资助,广西科协继续与北京亿维讯公司签订合同,聘请TRIZ专家进驻企业,引进以TRIZ理论为基础的CAI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体指导企业科技人员开展技术诊断、产品分析、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等工作,帮助企业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利技术,成功地催生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

甘蔗联合收割机

创新方法助推企业迈入领先行列

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手扶拖拉机的大型骨干企业。近年来,公司主要研发手扶拖拉机、微型耕整机系列产品、低速货车系列产品以及甘蔗机械系列产品,特别是甘蔗机械产品属于国内首创,产品技术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外(主要是东南亚地区)享有很高声誉。公司研发生产的系列产品已有18项获得国家级专利证书。

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通过参加“创新方法进百企”活动,从2009年12月18日开始对公司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高层管理者等85人次系统地进行四个阶段的TRIZ理论、创新能力拓展及创新流程的培训。在四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技术骨干和管理者以项目为基础,以新项目开发为抓手,边学习理论边实践应用,各专业组联系本公司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现有的资源,分析查找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具体务实的解决思路。科技人员在TRIZ专家的指导下,充分应用培训所学的方法,针对研发急需,大胆活跃思维,理论联系实际,方案思路频出,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创新方法在五菱桂花的成功导入、有效应用和深深扎根。

创新方法的导入并为企业培养了张春宇、何浩、林峰等多名具备创新意识和初步掌握创新方法的技术骨干人才,促进了企业创新人才成长。对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这些技术骨干尝试运用全新的创新方法理论和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对技术系统进化分析和问题分解,识别技术矛盾,通过专利查询、搜索解决方案知识库、运用TRIZ创新方法原理等形成概念解决方案,应用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AI)工具解决技术难题,成功和高效率地解决了“甘蔗收获机刀盘切割方式导致甘蔗破头率高”、“甘蔗收获机横送机构滞留甘蔗叶”以及“剥叶机剥叶不干净”三大技术瓶颈。TRIZ培训大大地提高了创新效率,新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50%以上,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频频涌现。公司在2010年共申请6项专利,其中包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局专利、技术规避专利以及2项发明专利。

通过创新方法在产品研发中的应用,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成功设计制造出第三代甘蔗收获机,这种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成本更低,更容易被广大蔗农和糖厂接受。2010年企业共生产了第三代甘蔗机械产品180台套,销售177台套,销售收入195万元,其中出口巴西、埃及、印度等国家和地区119台套,出口创汇34.68万美元。2011年,公司再次在创新方法的指导下进行了5个新产品的研发,目前第四代甘蔗收获机械——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已经研发试制成功,正等待技术鉴定后推向市场。创新方法的应用让公司尝到了甜头,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并计划逐渐和有步骤地在全公司所有项目中推广应用创新方法。

甘蔗收割机

作为广西“创新方法进百企”的第一家试点示范企业, 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成功地推广应用TRIZ理论并获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广西自治区政府和中国科协的高度关注和认可。2011年3月11日由中国科协和广西“讲、比”活动领导小组共同组织举办了广西“创新方法进百企” 企业应用试点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项目总结会暨授牌仪式,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勤为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授牌“创新方法进百企试点企业”。张勤书记在授牌仪式上表示,南宁五菱桂花车辆有限公司导入创新方法并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其他行业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工作思路和推广应用的成功模式,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创新方法进百企”活动将能为广西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陈际瓦也对创新方法在五菱桂花的成功应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赞扬中国科协和广西科协的同志为推动广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做了一件很好的实事,表示未来五年广西将继续坚持把更多创新资源引入企业,从源头上推进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广西的建设;同时也希望五菱桂花继续加快实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产品的研发进程,用科技创新促进广西蔗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使广西的蔗糖产业真正成为“甜蜜的事业”!

责编/郝祥平

猜你喜欢

五菱蔗糖甘蔗
八万元买个代步车? 五菱Air ev晴空
花式卖甘蔗
五菱上跃乏力,下一个“爆款”何处寻?
No.3 五菱进军新能源混动汽车市场
清明甘蔗“毒过蛇”
“破圈”路上的五菱,站在岔路口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掺HRA 对蔗糖超缓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