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研究

2012-11-08吕永卫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制造业动态

吕永卫,韩 彬

(太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太原 030024)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研究

吕永卫,韩 彬

(太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太原 030024)

电子制造企业目前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信息化测评也逐渐成为电子制造企业快速发展的新兴管理手段。在参考现有制造业企业指标体系测评的基础上,结合动态测评思想,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电子制造企业进行实时动态测评,并辅以实例计算,进而验证了文中所建立的动态测评体系的实用性和测评方法的有效性。

电子制造业;动态测评;信息化;灰色模糊综合法;熵值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制造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2001~2009年间,年均销售收入增长率为29%,几乎是同期GDP增长的3倍;2010年电子制造业的增加值约为1.6万亿,电子产业销售收入规模约为7.8万亿元,同比增长 29.5%,将近占GDP的5%。目前我国电子制造业的规模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全球电子制造业最大的产品制造基地。[1]电子制造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三高的特征,即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其产生的利润将远超于一般的制造业企业,因此电子制造业在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将会逐渐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与传统产业相比,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对电子制造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是这个行业的必然需求。截止到目前,几乎所有的电子制造企业都充分地意识到,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通过对企业实施信息化,利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和管理思想,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2]因此,为了确保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正确实施,就必须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这就需要运用模糊综合的动态测评方法对每个阶段的成果进行实时测评,以期达到最优效果。

1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 电子制造企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化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发展潮流,特别对于电子制造企业,只有加快信息化建设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然而,目前尽管各企业都在争先恐后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但许多企业并没有实现理想的信息化建设目标,究其原因,都与电子制造业这一行业的产品特点有关[3]。

(1)电子制造业产品的构造和组成十分复杂,一个成品需要许多的零部件,生产任务的准时完成离不开各相关部门按时、按质、按量地生产和协同合作。这样的生产模式就导致了电子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相对于其他制造类企业来说要复杂许多[4]。

(2)科技飞速发展,电子类产品需要不断的更新,一些大型的电子类新产品要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设计难度也很大,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更新并投入简单重复的大批量生产。但是对于小型的电子产品,无论是研发还是设计都是相对比较简单的,生产周期短,更新换代也频繁[5]。

(3)质量控制十分严格,每个产品都是由若干个零部件组成,无论哪个部件出现问题,即使是细小的缺陷也将导致严重的损失,因此电子制造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很高。

(4)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最后产品的交货期,某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将导致交货时间的延迟以至违约,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生产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①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不能及时供应;

②库存积压,浪费严重;

③劳动效率低,生产周期长;

④短时间内资金周转不过来;⑤产品成本高,缺乏竞争力;⑥市场响应速度较慢[5]。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不能及时沟通,导致信息闭塞、延迟,再加上有些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及其应用的新型管理模式不适应或是错误理解[6]。

1.2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测评存在的问题

(1)指标体系问题。目前,关于电子制造企业测评体系中所采用的指标体系基本上沿用了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颁布的《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整体上看,该指标体系比较完善,涵盖信息量非常广,但是它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企业,这就导致了对一些特殊行业的企业,如电子制造企业并没有很高的适用性。[7]

(2)测评方法问题。到目前为止,所有企业,不仅仅是电子制造企业,都基本上采用了一次性成型法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结果进行测评。所谓的一次性成型测评法即是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看作是一个一次性的投入过程,却忽略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可持续投入、持续改进、持续收益的过程,只是在信息化建设的收尾阶段运用相关测评方法进行测评,最终得出一个行或者不行的结论。这样的测评方法对整个信息化的实施过程和建设完成后的保养阶段并没有很大的实践意义。[8]

为了解决信息化实施过程和建设完成后的问题,针对既有的一次性成型测评的缺陷,我们可以通过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动态测评,通过实时反映各个阶段的建设情况,找出拖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然后予以及时解决。[9]这样,可以使信息化的实施过程和完成后的后续保养阶段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因此,只有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驾驭好信息化技术,建立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切实地提高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思路

在整个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和完成后的保养阶段,我们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为了测评而测评,而是把测评尤其是动态测评当作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将动态测评的结果经过分析、计算,最终运用到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去,提高产能,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将分析后的信息结果反馈给信息化实施的参与者,进一步规范实施人员的行为,从而将错误率减少到最低。[10]

2.1 动态体系原理解析

所谓的动态测评,即是依据企业产品的特点,在特定的信息化实施的各个阶段,通过既定的动态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方法将采集的数据总结归纳计算,得到可以反映该时刻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测评结果,从而根据得到的计算结果对信息化的建设给出具体意见的测评方法。

由于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只有通过动态测评才能完整地反映整个阶段信息化建设的实时水平。本文初步建立模型如图1,以管理为核心目标,通过有效的动态测评,实现管理中的控制职能,并以此为依据,重新修正现实成果与计划目标的差距。

2.2 动态体系宏观解析

通过对整个电子制造企业实行调研,然后根据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具体企业制定相应的计划与目标,这是动态测评的第一步。接下来将所收集的各个部门的数据进行汇总,对汇总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的处理,剔除各数据不同单位的影响。然后根据已制定的动态测评体系,确定具体的动态指标的权重,运用熵值和模糊综合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对已划分好的各个模块(即部门)进行信息化结果的分析,将得到的结果与预期的目标进行修正,使建设过程重新回到预期的轨迹上,然后在2个月之后重新进行信息化的动态测评分析。这样周而复始使整个建设过程一直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当中,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整个过程从宏观解释如图2所示。

2.3 动态体系微观解析

从微观的角度看,我们深入到已划分好的各模块,运用微观原理模型图解释针对各个模块的解决方法。首先,要做出针对这个模块的测评,然后横向对比每3个月的测评结果,将结果做成折线图,从而能够直观地看出近段时间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也为过程监控提供有力的依据。通过过程监控这一环节,可以将正在进行的信息化建设重新进行纠偏,依据信息化建设的主计划的标志进行修正,从而将建设方向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微观解析模型如图3所示。

3 动态指标构建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测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以前的测评指标是按照所有企业或者制造业企业建立的通用的全局指标,缺乏针对电子制造企业特点的指标体系,并且不符合上述测评理论的实时反映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动态要求。因此,动态指标应结合以往的静态指标、全局指标,依据电子制造企业特点,更好地反映整个企业的当前信息化水平。

3.1 构建原则

所谓的动态指标,就是指能反映在某一时期里所发生的某种变化情况的指标。[11]因此,如实地、动态地、有阶段性地反映变化情况,符合动态指标构建的原则,如表1所示。

3.2 指标体系

基于电子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动态测评,区别于以往的从全局出发的静态测评,可以不用考虑战略地位、基础建设等全局模块,而是从单独的已划分好的各部门出发,从最底层的细微变动开始,由具体的部门模块的水平经过计算,得出信息化总体水平。根据局部模块思想,可以将信息化的动态指标体系建立如下:

表1 动态指标构建原则

表2 动态指标体系

续表

4 熵值—灰色综合测评

本文之所以采用熵值与灰色综合模糊测评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基于赋权法的客观性和灰色预测的精准度较高。

4.1 熵值法确定权重

(1)将各指标同向化且无量纲化(归一化方法);

(2)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

(3)定义差异系数gj=1-ej;

当gj越大时,指标越重要。

(4)确定权重。

4.2 灰色综合预测法

下面以山西A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模块为例,采用收集到的数据,做示例计算。

(1)建立评价指标集U。

U={U1,U2,U3,U4,U5}={生产管理模块信息化水平,质量管理模块信息化水平,库存管理模块信息化水平,采购管理模块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信息化水平}。

(2)评价权重的确定。

W为信息化模块建设水平下的所有二级指标权重;

Wi(i=1~5)为二级指标所对应的三级指标权重。

(3)指标评分标准的确定。

定量指标首先必须经过无量纲化归一处理,将数值控制在0到1的范围内,因此可划分为5个等级,依次进行打分,定性指标按优劣也采用5等级打分制度。

(4)根据5位评价专家的评分表构造样本矩阵D。

(5)确定灰色类和白化权函数。

第一灰类:优(e=1),⊗1∈[5,∞],白化权函数为f1

第二灰类:良(e=2),⊗2∈[0,4,8],白化权函数为f2

第三灰类:中(e=3),⊗3∈[0,3,6],白化权函数为f3

第四灰类:差(e=4),⊗4∈[0,2,4],白化权函数为f4

第五灰类:差(e=5),⊗5∈[0,1,2],白化权函数为f5

(6)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对U11来说,各灰类的统计数为:

e=1:x11=f1(4.5)+f1(4)+f1(4)+f1(3.5)+f1(4)=4.00

e=2:x12=f2(4.5)+f2(4)+f2(4)+f2(3.5)+f2(4)=4.75

e=3:x13=f3(4.5)+f3(4)+f3(4)+f3(3.5)+f3(4)=3.34

e=4:x14=f4(4.5)+f4(4)+f4(4)+f4(3.5)+f4(4)=0.25

e=5:x15=f5(4.5)+f5(4)+f5(4)+f5(3.5)+f5(4)=0

因此,U11总评价系数为:x1=4+4.75+3.34+0.25+0=12.34。

(7)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及矩阵。

指标U11的评价权向量 r11,r11= (x11/x1,x12/x1,x13/x1,x14/x1,x15/x1,)

同理可计算r12,r13,r21等15个指标的评价权向量,从而得到U1指标的灰色模糊评价矩阵:

(8)对指标U1进行综合评价。

B1=W1·R1=(0.3207,0.3910,0.2561,0.0320,0)

同样,我们可以计算 U2,U3,U4,U5的综合评价值 B2,B3,B4,B5。

(9)计算综合评价值。

B=W·R,本文拟采用5个等级的制度,然后将其换算成十分制,因此需要建立向量C=(10,8,6,4,2)T。

这样可以得到最终的信息化水平:U=B·C=8.3。

(10)对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

分析最终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值U=8.3,根据综合评价等级,该建设模块的信息化水平处于第一等级,即优级。以此类推,企业可通过此方法便捷地计算各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值,例如计算HR模块U1,U1=B1·C=8.12,从该综合评价值我们可以推知,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信息化水平也处于“优”的水平。

通过以上提出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和系统地了解到动态测评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随时了解到各个模块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这样有利于在建设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实时反馈、实时调整,与现有的测评方法相比,动态性和灵敏度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5 结束语

电子制造业信息化动态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信息化建设中制造业的测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本文介绍的方法对电子制造企业进行动态测评,可以达到及时反馈和及时纠正的目标,为最终的信息化建设的完成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动态指标体系和熵值与灰色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2009年1-12月电子信息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

[2] 杜平安.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与现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3):1126 -1130.

[3] Martinez T,Fouletier P,Park K H.Virtual Enterprise:Organization,Evolution and Contr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1(74):225 -238.

[4] MOTWANI J,Mirchandani D,Madan M,et al.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ERP Proj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2(75):83 -96.

[5] DeLone,W.H,McLean,E.R.Information system success:the quest for the dependent variable[J].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1992,3(1):60 -95.

[6] 席丹.现代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 杜惠平,杜和平,赵为粮,等.电子制造业产业链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2,3(2):112 -115.

[8] 蒋明炜.机械制造业信息化的回顾与探讨[J].电子商务,2005(4):42-44.

[9] 齐从谦.制造业信息化导论[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10] 王慧明,齐二石,王慧敏,等.面向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评价方法[J].中国工程科学,2004,6(8):89 -90.

[11] 吕永卫,韩彬.基于MIE的动态指标体系构建与灰色综合模糊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30(5):96 -101.

Research on Dynamic Evaluation of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LU Yong-wei,HAN Bi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

As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enter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informatization evaluation becomes a new management method.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 to the index system of existing manufacturing business,combined with the ideas of dynamic test,this paper makes real-time dynamic evaluation on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by the method of gray-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supplements with examples of calculation,so that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dynamic evaluation system established is verifi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proved.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industry;dynamic test;informatization;gray-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entropy method

F270

A

1009-3907(2012)03-0269-05

2011-12-03

吕永卫(1964-),男,山东龙口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沈 玲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制造业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国内动态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动态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