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康市单季晚稻施肥“3414”试验初报

2012-11-08陈远利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单季晚稻磷肥

陈远利,陈 义

(1.浙江省永康市农技推广中心,浙江 永康 32130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有研究表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10%,增产率一般为10%~15%,高的可达20%[1-2]。为明确永康单季晚稻的最佳施肥配方,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共进行了5 组试验,2008年进行3 组试验,2009年又实施了2 组试验;其中古山镇胡库下村应伟芳2008年负责2 组试验,施建仁2008-2009年各负责1 组试验,一村胡关兴2009年负责1 组试验。试验土壤均为水稻土土类,潴育型亚类,老黄筋泥田土属,老黄筋泥田土种,各试验田基础地力状况见表1。

供试单季晚稻品种均为中浙优1号。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N、P、K 3个因素,各为4个水平,分别为 N0,N1,N2,N30,115.05,229.50 和345.00 kg · hm-2;分别为 P0,P1,P2,P30,22.5,45.0 和67.5 kg·hm-2;分别为K0,K1,K2,K30,57.0,112.5 和169.5 kg·hm-2。共计14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 次。

表1 供试土壤的基础地力状况

2008年试验均为5月25日直播,10月5日收获。2009年试验,施建仁户6月5日直播,10月25日收获;胡关兴户5月25日直播,10月18日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配施磷钾肥基础上的氮效应

表2-3 显示,在配施磷钾肥 (P2K2)的基础上,氮肥用量从115.05 kg·hm-2增至345.00 kg·hm-2,水稻籽粒、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长,除胡关兴户试验田基础肥力较高,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外,绝大多数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试验结果显示,中浙优1号产量水平较高,除胡关兴户外的4个试验点的施肥水平尚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该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345.00 kg·hm-2的施氮水平是4个施氮水平中产量最高的,再增加施氮量产量是否还能增加,有待进一步试验。

表2 单季晚稻配施P2K2基础上的籽粒氮效应

表3 单季晚稻配施P2K2基础上的秸秆氮效应

2.2 配施氮钾肥基础上的磷效应

单季晚稻配施N2K2基础上的籽粒磷效应和配施N2K2基础上的秸秆磷效应 (表4-5)显示,在配施氮钾肥 (N2K2)的基础上,磷肥用量从22.5 kg·hm-2增至45.0 kg·hm-2再到67.5 kg·hm-2,水稻籽粒、秸秆产量有所增加,应伟芳1 施磷量增加至45.0 kg·hm-2后,再增加施磷量,已没有增产效应。其他几组试验结果显示,与不施磷相比,磷肥施用量22.5 kg·hm-2有增产效应,再增加施磷量,增产效应不明显。

表4 单季晚稻配施N2K2基础上的籽粒磷效应

表5 单季晚稻配施N2K2基础上的秸秆磷效应

2.3 配施氮磷肥基础上的钾效应

表6-7 显示,在配施氮磷肥 (N2P2)的基础上,钾肥用量从57.0 kg·hm-2增至112.5 kg·hm-2再到169.5 kg·hm-2,试验结果表现差异较大。2009年和2008年的1 组试验结果产量无显著性差异。2008年应伟芳户的1 组试验处理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施建仁户的试验施钾肥与不施钾的处理产量达到极显著水平,施用钾肥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钾肥的施肥效应受诸多因素影响,尚需更多的试验加以探明。

表6 单季晚稻配施N2P2基础上的籽粒钾效应

表7 单季晚稻配施N2P2基础上的秸秆钾效应

2.4 氮磷钾配合的增产效应

如表8 所示,配施氮磷钾肥 (N2P1Kg2)的产量最高,但所有有氮肥施用的处理间均没有达到显著差异,2个不施氮肥的处理 (N0P2K2、N0P0K0)产量相对较低。综合试验结果显示,当前制约永康古山镇单季晚稻产量水平的决定因素还是氮的投入量。只有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才是永康古山镇单季晚稻稳产高产的保证。

表8 单季晚稻氮磷钾肥配施的增产效应

2.5 氮磷钾配施的增值效应

表9 的增值效应结果显示,从产量和投入回报率综合来评价,以N2P1K2和N1P2K1处理组合为最佳;其次是N2P2K1,N1P1K2处理组合。施肥可以使单季稻增产,但不一定增效,不合理的施肥也会产生负效益。

表9 单季晚稻氮磷钾肥配施的667 m2 增值效应

3 小结

在施磷肥45.0 kg·hm-2,钾肥112.5 kg·hm-2,的基础上,氮肥用量从115.05 kg·hm-2,增至345.00 kg·hm-2,水稻籽粒、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长;在配施氮钾肥的基础上,与不施磷肥相比,施用磷肥能明显提高单季晚稻的产量,磷肥施用量达到22.5 kg·hm-2,后再增加磷肥用量,增产效应不明显;在施氮肥229.50 kg·hm-2,磷肥45.0 kg·hm-2的基础上,钾肥用量从57.0 kg · hm-2增 至 112.5 kg · hm-2再 到169.5 kg·hm-2,试验结果表现差异较大,钾肥的施肥效应受诸多因素影响,尚需更多的试验加以探明。

试验表明,施氮肥229.50 kg·hm-2,磷肥22.5 kg·hm-2,钾肥112.5 kg·hm-2,水稻产量最高,当前制约永康古山镇单季晚稻产量水平的决定因素还是氮的投入量。

从产量和投入回报率综合评价,以氮肥229.50 kg· hm-2,磷肥22.5 kg· hm-2,钾 肥112.5 kg·hm-2,和氮肥115 kg·hm-2,磷肥45.0 kg·hm-2,钾肥57.0 kg·hm-2为最佳;其次是氮肥229.50 kg·hm-2,磷肥45.0 kg·hm-2,钾肥57.0 kg·hm-2,氮肥115.05 kg·hm-2,磷肥22.5 kg·hm-2,钾肥112.5 kg·hm-2。施肥可以使单季稻增产,但不一定增效,不合理的施肥也会产生负效益。

[1]孙达,张志芳,陆永明,等.直播单季稻秀水114“3414”肥料效应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1 (5):1073-1074.

[2]陈锋.利用“3414”试验建立水稻施肥模型[J].浙江农业科学,2011 (3):559-560.

猜你喜欢

单季晚稻磷肥
上半年磷肥行业运行呈现“两降三增”特点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晚稻帖(外一首)
花生增产巧喷磷肥
浅谈施用镁肥对晚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再生稻与晚稻常规米质及RVA 谱特征的对比研究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广西乐土成功召开“乐土肥地龙2015晚稻销售启动会”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