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术式治疗下颌骨骨折68例临床研究

2012-11-04李连科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钛板下颌骨断端

李连科

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口腔科,山西大同 037006

不同术式治疗下颌骨骨折68例临床研究

李连科

解放军第三二二医院口腔科,山西大同 037006

目的探讨3种术式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颌间牵引固定、钢丝栓扎固定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微型钛板内固定组与颌间牵引固定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钢丝栓扎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组与颌间牵引固定组优良率明显高于颌间结扎固定组,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应为首选治疗方法。

下颌骨骨折;颌间结扎固定;颌间牵引固定;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

下颌骨是口腔颌面部唯一一块能够活动的骨骼,因其面积大,几乎占据1/3面下区域,位置又比较突出,因此在受到到外力侵袭时,容易发生骨折。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为颌面部骨折的50%以上[1]。而且当下颌骨骨折时,升、降颌肌群会牵引骨折块导致移位发生,引起咬合功能紊乱。近年来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方式主要采用颌间牵引固定、钢丝栓扎固定以及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等方法。现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68例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颌间牵引固定、钢丝栓扎固定以及微型钛板内固定3种治疗方式,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9~77岁,平均(27.6±11.2)岁;致伤原因:车祸致伤41例,摔伤12例,打击伤11例,其他原因4例;骨折情况:其中有一处骨折40例,两处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29例,闭合性骨折3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根据具体骨折情况及病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颌间牵引固定治疗组22例,钢丝栓扎固定治疗组21例,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组25例。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颌间牵引固定治疗组 X线照射下对骨折断端进行手法复位,必要时反复进行多次,使用弹力橡皮圈作上下牙列颌间牵引固定。

1.2.2 钢丝栓扎固定治疗组 所有患者进行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颞颌关节骨折选取颞部、耳屏前作一手杖形切口,下颌角及下颌体部骨折于下颌下缘或绕下颌角作切口,分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注意不要损伤重要神经与血管,切开骨膜后,暴露骨折断端,手法操作使上下牙列咬合关系保持正常的情况下对位骨折断端,并用骨钳夹持住,以防错位。在骨折断端两侧距离约0.5~1.0 cm的位置各打两个孔,采用0.6 mm或0.8 mm的金属丝对角交叉的穿过,打结固定后剪去钢丝残端,隐蔽钢丝结头,术后给予加压包扎。

1.2.3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组 所有患者均采用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先行上下牙列颌间牵引固定,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后,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原切口,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口内切口,暴露骨折断端,选择合适钛板,与下颌骨骨面紧密贴合,接骨板位于下颌下缘,钻孔拧入螺钉,保持骨折线闭合紧密时钛板钛钉稳定,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保持上下牙列咬合关系正常,术毕拆除颌间固定,颅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3 疗效评价

按照术后1个月患者的咬合恢复程度分为优、良、差。咬合关系与伤前基本吻合,上下颌牙齿广泛接触者为优;1~3个单位牙无咬合或错位,但不影响咀嚼功能者为良;4个单位牙以上无接触或错位,影响咀嚼功能者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微型钛板内固定组与颌间牵引固定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钢丝栓扎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效果 [n(%)]

3 讨论

颌间牵引固定是恢复咬合关系操作简单又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下颌骨骨折,已被推广使用。但其缺点在于骨折块稳定性差[2],容易移位,愈合较慢,牵引固定时间较长,一般需要4~6周。对于缺少牙齿多或患有严重牙周疾病的患者,一般选择钢丝栓扎固定,但其缺点是钢丝容易松动、脱落,而进一步影响治疗效果。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适用于各种类型下颌骨骨折,可以在保证骨折线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恢复颌骨形态,使患者尽早恢复张闭口运动,加速骨折愈合,恢复咀嚼功能。尤其在治疗粉碎性骨折时,可用微型钛板固定将小骨折片拼接,断端对位更精确,可以更好的达到解剖学复位标准[3-4],但对于小儿或者髁状突骨折的患者应慎用[5-6]。

由于颌面部血运状况较好,抗感染能力较强,下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可使骨折断面紧密接触,新骨融合,而产生骨断直接愈合,手术中要注意手法精确,以保持骨折接触稳定,进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最大程度恢复功能性[7-8]。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种术式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发现微型钛板内固定组与颌间牵引固定组优良率明显高于颌间结扎固定组,而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应为首选治疗方法。

[1]苏荣.下颌骨骨折61例临床诊治总结[J].中外医疗,2011,30(23):79.

[2]王林,李珊,刘亚蕊.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5):753-755.

[3]高敬书.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2(22):110.

[4]于锌,林群久.口内切口治疗90例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的临床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7):118-119.

[5]李宏 .上下颌骨骨折 123 例临床分析 [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6):488,491.

[6]谢江,汤志军,孙挺.95例下颌骨骨折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138-139.

[7]刘彦普,周树夏,斯方杰,等.下颌骨骨折加压和非加压内固定的评价[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18(3):201-203.

[8]卢刚.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67-168.

R782

B

2095-0616(2012)12-207-02

2012-04-16)

猜你喜欢

钛板下颌骨断端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轧制方向对粉末轧制多孔钛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颌骨发育性缺损1例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分析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