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生命献给这片热土
——追记沿河自治县淇滩镇镇长郭强

2012-11-02冉茂福侯德江杨友罗福成

当代贵州 2012年20期
关键词:移民群众工作

文 Ⅰ图 特约记者 冉茂福 侯德江 杨友 罗福成

把生命献给这片热土
——追记沿河自治县淇滩镇镇长郭强

文 Ⅰ图 特约记者 冉茂福 侯德江 杨友 罗福成

郭强走了。他把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把怀念和梦想留给了他的同事和亲人。

群山肃立,乌江挥泪。

6月1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淇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强因患脑部肿瘤在北京医治无效,在回沿河途中去逝。噩耗传来,他生前的好友、同事及他关心帮助过的移民群众,自发到80多公里外的酉阳迎接郭强遗体。

一位年仅42岁的优秀基层干部,一个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的人民公仆,就这样走了。他把青春和精力都倾注在这片美丽的土地,让执着的灵魂盛开出灿烂的花朵。

大爱至深

郭强走了,认识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怎么走的。

“郭镇长的病是因工作繁忙而延误了最佳诊断期和最佳治疗期,才英年早逝的。”淇滩镇淇滩村委会主任刘芳武含着泪说。

刘芳武清楚地记得,那是2011年12月3日晚上10点过后,郭强打电话请他到办公室去商量移民集镇宅基地划分的前期工作。

当他走进郭强办公室时,看见郭强吊着输液瓶在等他。郭强说:“过两天就要划分宅基地了,我看有些工作还没有做好,你是村干部,你要做好家人和亲人的思想工作,确保宅基地划分顺利开展。”

郭强生前在办公室一边输液治疗,一边坚持工作。

刘芳武在表态要做好工作的同时劝郭强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郭强却说:“这个时候我哪能去检查哟!”

其实,郭强的病在2011年4月起就出现征兆。因经常头昏,同事们多次劝他去医院作检查,但郭强每次都说是鼻炎,吃点药、输点液就好了。今年清明前后,郭强的前额和后脑勺都痛起了几个泡,在那样的病态下,他不得已才到县医院住了几天,泡散了,他就又立马奔赴到工作岗位上。

“尽管重病在身,他却还是忘我工作。”谈起郭强带病坚持工作的一个个情景,淇滩镇居委会支书张素霞说 。

那是2011年5月下旬的一个晚上,暴雨如注,到晚上12点仍下个不停。在县城开会的郭强想着淇滩移民临时安置点移民群众的安全,就电话询问张素霞,要他们逐家逐户察看移民是否安全,是否有隐患。随后,他为了不打扰驾驶员,租了一辆的士赶到镇里查看灾情,转移灾民。

当晚,移民张彩英家的房屋出现开裂现象,有安全隐患。郭强立即组织村干部安全转移了张彩英一家,第二天又组织干部职工帮助其将财产转移并建起了临时安置房。

在身体实在无法支撑的情况下,郭强才于2012年4月1日住进了医院 。

心系移民

郭强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时刻把群众的事装在心中,工作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即使是住院期间,他还放心不下工作。

“张支书啊,你们近段时间把石棉瓦发放到群众手中了吗?一定要按时发放,确保老百姓安全渡过雨季!”他躺在病床上给张素霞打电话。之后一天,张素霞再次接到郭强从重庆打来的电话:“张支书,连接路地面上的附作物和该搬迁的坟墓进展怎么样?你们一定要好好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群众,将坟墓搬迁和打通连接路,顺利完成9月份的移民回迁任务。”

据镇党政办综合办公室符寰介绍,根据县委、县政府今年的安排部署,9月份前淇滩移民全部回迁到新集镇。

4月6日,当郭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他在日记中写道:“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死亡。人生如一场马拉松,我们一生下来就在往终点跑,无非是谁先谁后而已,活一天就要开心一天。死没什么可怕的,与其忧郁而死,不如开心面对死亡。”

4月18日,他又写到:“还有我为之付出了心血的移民工作还没有完成,大部份移民还在过度,没有安居乐业,淇滩的发展还没有起步。我还没有看到电站下闸蓄水发电,有些遗憾。”

郭强为了使群众安全回迁,住院期间对去看望他的干部说:“我知道我的病情很严重,也许瞬间就会离开人世。希望我走了后,你们要关注移民群众的回迁和今后的生活,要让他们安居乐业!”

“他在住院期间给我打电话,要求做好计划生育的软件和硬件工作,迎接市里的检查。”镇计生办主任杨昌勇说。干部职工都说:“他身在治病,心在工作。”

5月29日,郭强做完脑肿瘤切除手术。6月1日,郭强术后再次病危,神智一度陷入昏迷状态,他的妻子亚飞守在他的床头用手不停地在他的眼前来回晃动:“你认识我不,认识不?”而郭强却迷糊着说:“不管你是谁,都要按照这个工作方案去做。”

勤政为民

郭强走了。他把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把怀念和梦想留给了他的同事和亲人。

2006年,县里决定启动淇滩镇(沙沱右岸)移民搬迁时,郭强带着工作队首先从他的岳父陈光其家搬起,而且多次对岳父和亲戚说:“只要是政策该你们的就一定会给你们,不该你们的,一分都不能多得。”他的岳父年老,而且股骨头坏死,一家三口均无固定职业,于是镇民政办把他岳父岳母列入低保对象,当郭强得知情况后,立即叫来民政办负责人进行修改,告诫民政办人员要把这个指标留给那些更困难的群众。那年,他是一名分管移民的副镇长。

郭强老家就在淇滩镇黄土村,那里还有他20余亩灌木林,也是属于沙沱电站淹没区,这些灌木林完全可以按照林地来高套计算,即从每亩4000多元上升到每亩7000多元。镇里有干部建议他这样做,可为了移民赔偿工作不混乱,有力推动移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郭强放弃了建议,这一放弃就直接损失了20多万元。“我们作为一名国家干部,要在群众中起到表率作用,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感化老百姓,不要为了一己之利而影响整个移民工作。”郭强这样对干部职工说。

郭强在淇滩镇工作了17个年头。17年来,为了政府的各项工作,敢于碰硬是他的特点。2002年,淇滩镇牲畜和鲜肉市场统收工作相当困难,刚当选为副镇长并分管该项工作的他,带领工作组对市场进行了反复深入调研,然后决定从自己的亲人抓起,要求他们主动缴纳统收税,如果有不理解和不支持工作的,他就自己掏腰包为其亲戚代缴。沙子坡村民蔡某是典型的偷逃税者,有一次蔡某不但不交税还拿刀威胁 ,郭强没有退缩,而是反复做思想工作 ,直到蔡某主动到镇里缴纳了统收税。也是从那年起,镇牲畜和鲜肉市场统收秩序得以理顺,持续至今。

今年初,人口与计生“升位摘帽”攻坚战刚刚开始,为了推动淇滩镇计生工作的快速开展,郭强首先动员家住该镇竹园村和沙子坡村的两个干妹郭寨霞和郭国霞以及堂妹陈淑琴到计生服务站做了绝育手术,为计生工作开了好头。

“我在和他一起共事的8年里,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他都敢于担当责任。”原淇滩镇党委书记、现任县人口计生局局长刘朝强说。

“2009年6月12日,正值淇滩镇移民安置,由于涨大水,那时我在沿河开会,郭镇长病重正在输液,他接到我的电话后,立马抽掉输液器,亲自带着同志们买了石棉瓦到受灾户家帮他们盖上。他是一位优秀的干部,他的离去,对淇滩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原淇滩镇党委书记、现任县水务局局长黄刚说。

郭强用他的执著、朴实,谱写出一曲共产党员默默奉献、爱民为民、爱岗敬业的真情颂歌。他用生命践行大爱,树起了一座共产党人高尚的丰碑。

(责任编辑/张 蓓)

猜你喜欢

移民群众工作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移民火星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内陆移民(外二首)
不工作,爽飞了?
Immigration移民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