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淀区政协做活“咨议小组”大文章

2012-10-28

北京观察 2012年4期
关键词:核心区政协委员海淀区

文/本刊记者 郭 隆

海淀区政协做活“咨议小组”大文章

文/本刊记者 郭 隆

含经堂的屋檐闪烁着金光,梁上的雕龙绘画清晰可见……看罢圆明园首批数字复原3D实景图,海淀区政协文化发展咨议小组的30余名政协委员就争着发起言来:“海淀区在科技与文化方面都有资源优势,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将目光投向文化领域”,“‘数字圆明园’体现了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下一步要实现市场化、产业化”……

为了下活政协委员这盘棋,更好地发挥政协委员“智囊团”的作用,海淀区政协做起了“咨议小组”这篇大文章。“每一个咨议小组都是紧扣区域发展核心问题,根据区政协建言履职的工作需要而设立的。”据海淀区政协主席彭兴业介绍,1994年海淀区政协最先成立了财政、教育、社保3个咨议小组,重点针对政府采购、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民医疗保障等方面开展专项咨议。2009年,为进一步推动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和农村城市化建设,新增了中关村核心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2个咨议小组。2012年1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海淀区根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工作精神,又成立了文化发展咨议小组。

“每个咨议小组大概有30人左右,规模比专委会小,但专业性很强”,据彭兴业介绍,咨议小组的成员都是政协委员中的专家、精英,他们能够从专业角度,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提出意见建议。每年年初,各咨议小组都要根据海淀区委和政协常委会工作要点,制定好工作计划,年内完成调研任务,年底向海淀区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递交书面工作报告。

山前山后“跑”教育

教育的均衡化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海淀教育事业一直拥有着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全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逐渐加剧,尤其是农村地区、城乡接合部、山区的教育教学状况越发令人担忧。

海淀区政协文化发展咨议小组的委员们在进行热烈讨论

“委员们实地走访了百望山山前山后的多所中小学,与来自全区12所中小学的校长进行了座谈”,据区政协专委会工作三室副主任李跃勇介绍,2003年教育咨议小组开展了“关于海淀区教育均衡发展”的课题调研。区政协委员、中央教研所主任蒋国华认为,山区、乡镇的教育状况落后是全方面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软硬件等方面均与城区有很大差距。“人才流失也是大问题”,在区教委工作的王毅委员说,由于教师待遇低,学校硬件设施、工作环境差距明显,很多山区学校聘请来的大学生,干不到一年就辞职了,所以首先要解决教师待遇问题。作为特邀专家,程方平对引发山区教育落后现状的多方面原因进行了分析:“政府要加大对基础薄弱校的资金投入,同时缩小城乡教师待遇的差距……”委员们看问题清晰透彻,提出的建议针对性强。

把科技企业带入文化领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水墨长卷《千里江山图》展现了令世界震撼的视觉效果,也让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一夜成名。

作为政协组织,如何让更多的科技企业将目光投向文化领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找“智囊”、请“外脑”,区政协做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安排:将文化发展咨议小组的成立地点就放在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副组长由区政协委员、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总裁卢正刚担任。

2012年1月4日下午,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名杰向文化发展咨议小组的委员们介绍了海淀区文化发展建设,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请委员们献策支招。“一定要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水晶石公司最初是做建筑效果图起家的,它的成功说明文化领域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拓展空间”、“应把数字内容和数字装备作为区域核心产业,加大对数字网络等高科技文化产品的支持和引导”……委员们一边总结水晶石的发展经验,一边就如何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如何畅通融资渠道,解决引进人才的障碍等话题,结合区情和产业发展现状建言献策。

据李跃勇介绍,2012年,文化发展咨议小组将开展全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的场馆建设调研;依托水晶石公司,开展“数字图书馆”项目的考察;组织委员对西山文化创意大道的规划进行实地调研。

把脉“核心区”,建言“先试先行”

海淀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在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核心区的战略部署中,有着“智囊团”之誉的政协组织自然也被寄予厚望。

“核心区建设咨议小组的职责是紧紧围绕核心区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推动先行先试工作的顺利开展”,区政协专委会工作二室主任吴明波说。

早起刚到单位,北京大学专家张平女士便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区政协定于2009年7月13日召开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座谈会,会上将成立“核心区建设咨议小组”,并请大家就如何发挥好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如何凝聚培养自主创新高端领军人才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

提前把研讨主题通过短信发送给参会委员、专家,使得核心区建设咨议小组的第一次会议就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能够把技术变成垄断权利的就是知识产权”,张平建议要全力扶持重点企业重视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时任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周放委员,考虑比较多的是怎样才能进一步提升高科技产业集群的规模、内涵和层次,她提醒科技园区在机制设计上还要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会上,出谋划策的不光有区政协委员,还有科技自主创新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

2010年底,在委员们对中关村生物医药园等一批产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后,核心区建设咨议小组形成了《关于“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的建议案》,提交区委区政府参考。2012年3月,围绕园区15亿政策资金使用途径、方法,委员们再次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猜你喜欢

核心区政协委员海淀区
我的梦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建校60周年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飞吧!少年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研究
侨眷政协委员韩汝芬:为弱智儿童康复呕心沥血感动中国
松萝山茶园现状及发展建议
葛剑雄:我是政协委员,我愿当“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