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E水煤浆气化系统结垢的原因分析与措施

2012-10-20王彦海

化工设计通讯 2012年6期
关键词:灰水分散剂气化炉

周 鹏,王彦海

(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内蒙古 包头 014000)

GE水煤浆加压气化是20世纪80年代煤气化技术的最新成就,因其工艺流程简单、煤种适用性广、碳转化率高、能耗低等特点而获得迅速的发展。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共有7台气化炉,5开2备,自2011年一直保持5台气化炉满负荷运行,各项经济和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水平,经济效益显著。2011年大检修后,因为控制外排水量和更换煤种的原因,系统曾出现水质变差和结垢严重的现象。本文针对气化系统运行中出现的结垢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主要结垢部位

(1)气化炉内件结垢严重,下降管和上升管环隙间结垢、挂渣严重,见图1。合成气进入激冷室水浴后偏流严重,气体阻力大大增加,导致气化炉在运行过程中液位不断上涨,给设备安全运行造成隐患。

(2)气化炉排黑水管线结垢严重,垢质比较坚硬,难以清理,见图2。

图1 下降管和上升管垢照

图2 气化炉排黑水管线垢照

(3)激冷水管线、激冷水过滤器、激冷水泵蜗壳结垢严重,见图3,导致激冷过滤器运行过程中频繁切换,切换过滤器过程中激冷环易堵塞,激冷水泵三台打量不匹配等,直接影响单炉的运行周期。

图3 激冷水泵蜗壳垢照

(4)洗涤塔内件结垢严重,垢质坚硬,见图4。若清理不彻底,在开车过程中极易堵塞洗涤塔锥底排水管线,延误气化炉开车。

图4 洗涤塔内件垢照

(5)除氧器内壁结垢严重,垢片脱落进入高压灰水泵入口管线,使泵供水不足,被迫停1台气化炉,只能维持4台炉运行。高压灰水泵入口过滤器频繁切换清理垢片,从过滤器处清理出的垢块厚度达到50mm,见图5,造成泵打量不足。

图5 高压灰水泵进口过滤器处的垢照

由于系统结垢严重,激冷水过滤器频繁切换,切换过程易堵塞激冷环,造成激冷水量下降,导致气化炉减负荷;动设备磨损加剧,垢片堵塞叶轮流道,频繁出现不打量现象。单台气化炉的运行周期由以前3个月,缩短到不到2个月,继续恶化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停车。

2 结垢机理

2.1 碳酸盐结垢的机理

煤浆在燃烧室发生燃烧及裂解等反应,生成的工艺气含有大量的CO2,CO2溶于水相形成,由于不稳定,在水温变化后,又生成,与黑水中的Ca2+、Mg2+等离子形成CaCO3、MgCO3而析出,从而附着在管壁上形成垢。

碱性条件下,pH越高,形成碳酸盐的几率就越大。

在德士古水系统中,结垢主要是水中溶解度极小的MgCO3和CaCO3,25℃时两种物质的溶度积分别为1×10-5和4.8×10-9,溶解度分别为3.162×10-3mol/L和 6.928×10-5mol/L,二者混合后的饱和水溶液硬度(以CaCO3计)为323.128mg/L,此数据即为以 MgCO3和 CaCO3为垢的水溶液临界硬度。当Ca2+、Mg2+的浓度大于323.128mg/L(25℃),且水中有超过这一浓度的时,就会结垢。而且CaC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升高临界硬度会更低。

2.2 硅酸盐结垢机理

反应介质内酸性物质的存在会导致结硅酸盐垢。气化炉激冷室的水相中一般存在若干种酸性物质,按照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氯化氢(HCl)、甲酸(HCOOH)、碳酸(H2CO3)、硫化氢(H2S)。由于原煤中含有Cl-、SiO2,以及煤浆燃烧、裂解反应后产生CO、CO2、H2S等气体,在气化炉高温气化或激冷条件下,一般有如下反应发生:

因此,气化炉内的黑水具有强烈的酸性。原煤中硫含量、硅含量增加,都会导致气化炉黑水酸性进一步增强。SiO2在水中随pH值不同存在下列反应中的某些反应:

在pH≥3时,反应(2)、(3)占主导,当pH在8~9时,这种缩合能力达到最大程度。气化炉系统内pH是不断变化的,气化炉pH较低,一般pH在5.0~7.0之间。从气化炉出来的水pH一路走高,灰水槽的灰水pH一般在7.5~8.5之间。在气化黑水系统中,pH越低,硅酸越易形成。硅酸不稳定,随着pH升高,硅酸通过缩合形成多聚硅酸,并会进一步缩合成硬垢。

因此,在较强酸性条件下,原煤中大量的钙、镁、铁、铝离子也会促进各种硅酸盐晶体聚合物沉淀析出,附着在管道内壁,导致结垢加剧。

3 结垢原因分析

3.1 垢样分析

取激冷环、真闪罐及高压灰水泵垢样分析,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气化装置水系统不同部位垢样的组成有所差异,主要成分为硅酸铝、硅酸钙、硅酸铁、硅酸镁、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铁。气化炉激冷室与真闪垢样相比,硅垢占比例大,碳酸盐垢的比例小,铁垢的比例也小。而除氧器内垢样主要是碳酸钙。由于气化水系统不同部位水的成分及pH值有差异,导致不同部位生成垢的成分也有差异。

表1 气化垢样分析(2011年10月17日) %

3.2 结垢原因分析

3.2.1 水质严重恶化

气化装置大检修后,外排水量一直控制在180m3/h左右,远低于大检修前的排水量260m3/h。气化装置低压灰水水质分析数据见表2,对比大检修前后的灰水分析数据,检修后电导率偏高,钙离子、硬度一直在高位运行。通常电导率控制在2000~5000μS/cm,电导率表征的是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检修后测得电导率在5000μS/cm以上,达到甚至超过了控制指标上限,表明灰水含盐量很高,水质恶化。灰水中钙离子、硬度是气化运行中水质结垢倾向的二个重要表征指标(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二种成垢离子的总量),检修前硬度小于1300mg/L,检修后基本大于1600mg/L并持续高位运行。钙、镁离子是灰水中成垢的主要离子,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极易与水中的碳酸根形成碳酸钙、碳酸镁垢。近期长时间的高钙、高硬运行,导致系统结垢加剧。灰水中成垢的碳酸钙、碳酸镁还会成为硅垢沉积的晶核,进一步加剧硅垢沉积。碱度是指水中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的物质的总和。在灰水pH值(7~9)条件下,主要是指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碱度越高,与灰水中钙、镁离子生成碳酸盐沉淀的可能性越大。气化对碱度的要求一般小于500mg/L,检修后碱度比检修前也有一定的上升。

所以,水质恶化是气化系统结垢的根本原因,要想延缓系统结垢,要尽快解决气化外排水问题。

表2 气化灰水水质分析数据

3.2.2 煤中硫的影响

2011检修后,气化原料煤由补连塔煤改为上湾煤。3月份分析补连塔煤45次,硫含量最高0.77%,最低0.34%,平均0.46%。9月份分析上湾煤69次,硫含量最高0.86%,最低0.46%,平均0.65%。煤质分析结果说明上湾煤比补连塔煤硫含量平均值高0.19%。

气化炉炉内黑水通常都具有较强的酸性,原煤中硫含量增加,会导致气化炉黑水酸性进一步增强,在酸性条件下,原煤中大量的钙、镁、铁、铝离子也会促进各种硅酸盐晶体聚合物沉淀析出,对系统结垢加剧有一定影响。

4 采取的改进措施

4.1 保证系统外排水量

最有效的改进措施是加大气化外排污水流量,适当向除氧器补充部分脱盐水,逐步改善气化系统水质状况。降系统灰水浓缩倍数,使硬度、电导率、碱度、溶解物、甲酸等各项指标达标,是延缓系统结垢最为有效的方法。将外排水流量增加50~80m3/h,可逐渐将外排水硬度降到1100~1300mg/L,电导率降到小于4700μS/cm,溶解物降到小于2000~2300mg/L。

4.2 优化操作

(1)适当加大单台气化炉的水循环量,激冷水流量控制在400~415m3/h,气化炉排水量控制在180~200m3/h,洗涤塔排水量控制在50m3/h,保证洗涤塔进水流量在170~190m3/h,改善气化炉、洗涤塔水质,延缓激冷水管线和气化炉内的结垢。

(2)气化炉停车后适当延长保压水循环时间,置换改善单炉循环水质,可降低再次投料后管线堵塞的几率。

4.3 加强水质管理

(1)根据低压灰水悬浮物的含量,及时调整絮凝剂的加入量,控制低压灰水的悬浮物小于50×10-6。

(2)由于水质恶化,分散剂加入量由原来的每天3t增加到4t,增加分散剂,缓解系统结垢。由于除氧器结垢严重,对分散剂加入点的添加量、比例进行调整,低压灰水泵进口与高压灰水泵进口分散剂加入比例由原来的3∶7调整为7∶3。

(3)加大絮凝剂泵、分散剂泵入口过滤器的清理频次,保证药剂加入量稳定。

4.4 建立完善水质指标管理体系

(1)为了掌握系统灰水水质变化,仅分析pH值、COD和氨氮指标是不够的,还要增加分析项目和分析频次。需要增加Ca2+、Mg2+、Cl-、碱度、总硬度、电导率、悬浮物、溶解物、甲酸等指标。

(2)增加气化炉、洗涤塔、闪蒸系统黑水,除氧器灰水水质分析。增加煤渣成分分析及原煤的元素分析,全面掌握系统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剂加入量或排水量,适时控制系统水质。

4.5 调整药剂配方

调整分散剂的配方,来改变药剂的药效,延缓系统结垢。分散剂厂家已研究、调整分散剂配方,以适合高钙、高硬、高硅运行水质,同时还要提高分散剂在250℃高温水系统的阻垢性能。

5 结 语

通过以上的处理措施,系统的结垢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各部位的结垢现象明显好转,保证了气化炉长周期运行。

猜你喜欢

灰水分散剂气化炉
中国灰水足迹时空格局演变及其脱钩关系研究
气化炉激冷室内壁堆焊工艺技术
灰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具有景观效益的居民住宅区灰水回用系统研究
一种改性木质素基分散剂及其制备工艺
壳牌气化炉循环气压缩机(K1301)联锁优化
APEG-g-LA的制备及作为水煤浆分散剂的应用
气化装置高压灰水调节阀的损蚀原因分析及改造
水煤浆气化炉小改小革
基于停留时间分布的气流床气化炉通用网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