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只想安心做研究”
—— 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孙有富研究员

2012-10-19陈广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23期
关键词:牡荆气管炎主任委员

本刊记者◎陈广晶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午后,记者采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孙有富研究员,这位长期在中药化学分析领域积极探索并取得过卓越成就的学者。

孙有富研究员爽朗而健谈,虽然年已七旬,说起话来还是底气十足。他是一位精力充沛的长者和钟爱科研工作的专家,在近五十年的药学科研工作中,他曾经多次参与或领导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和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课题的研究,取得过很多成果。他所参与的“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课题,还获得了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酷爱化学的优等生

孙有富出生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这座闻名于世的旅游名城既是工业重镇,又是军事重地,20世纪上半叶曾长期被日本侵占,后来又被前苏联租用,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才完全回到祖国怀抱。

1942年4月,孙有富出生在大连的一户普通人家,他的父母原本是山东的农民,后来随着“闯关东”的乡亲一起乘船从胶东半岛一路颠簸来到大连,从此就在这里扎了根。

也许是受祖籍山东文登的“文登”二字影响,孙有富自幼就成绩优异。而在各门功课中,孙有富又尤其喜欢化学。高中阶段参加学校化学课外小组的经历,则进一步激发了孙有富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并直接促使他后来走上中药化学研究之路。

1961年,孙有富高中毕业,那时我国还没有完全度过三年自然灾害,孙有富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参加高考,并成功地被第一志愿——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录取,走上了新的求学之路。

动荡年代的“逍遥派”

1965年,孙有富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解放军军事医学院从事制剂工作。由于新毕业的高校毕业生都要先去农村参加“四清”运动,孙有富一年后才正式回京到单位报到,而此后不久就赶上“文化大革命”爆发。

这场后来被称为“十年浩劫”的政治运动,对各行各业发展均造成了巨大冲击,无原则的派性斗争也很激烈。年轻的孙有富对此不胜其烦又常常感到迷惘,他不愿介入任何一派,被很多人戏称为“逍遥派”。

孙有富 “只想安心地做研究”,这在当时却几乎是奢望。作为很多人眼中的“逍遥派”,孙有富经常受到批评,根本无法安心工作。由于他明确表示喜欢化学和希望能到科研单位工作,终于在1969年转业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前身——中国中医研究院,主要从事化学分析工作。

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这里已经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研究机构,此时我国的中医中药研究也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研究院正在用人之际。

心系百姓的寻药人

“文革”时期,许多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很多科研人员被下放劳动,中国中医研究院也不例外。这就造成单位人手不足、设备不全、资金短缺。孙有富和大家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竟也做出了不少成绩。

当时我国有几大科研课题由全国上下共同协作攻关,包括“523任务”、气管炎项目等,“523任务” 课题组后来的研究成果就是大名鼎鼎的“青蒿素”。而孙有富所在的气管炎课题组当时也发现了一种植物药物——牡荆油。

牡荆油是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新鲜叶子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油,可用于祛痰止咳,有一定平喘作用,能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后来被收入国家药典。用牡荆油制成的“牡荆油丸”以及类似产品“荆条油丸”,曾为很多患者缓解病痛。

对于牡荆油的发现过程,孙有富至今记忆犹新。他介绍说,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仍然严重缺医少药,很多人都受气管炎困扰,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气管炎患者更多,他们在冬天十分难熬。为此,气管炎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下定决心要为广大患者找到一种药效显著、价格低廉的治疗药物。

不久,一位科研人员在江西发现一种叫作“牡荆”的植物,对缓解气管炎症状十分有效。为确定牡荆植物的起效因素,孙有富和同事们立即赶往江西做进一步研究,终于发现是牡荆挥发油在起作用。

发现牡荆油后,科研人员马上开始研制“牡荆油丸”。牡荆油丸每粒仅需17~18mg牡荆油,但受技术限制,滴丸最小规格也要100mg/粒,提取出来的牡荆油不能直接制成滴丸,还需要食用油做填充物。

计划经济年代,食用油也是稀缺物资,每人每月只有几两供应,孙有富和他的同事们回到北京才申请到一批“特批”花生油,总算破解了用油难题。

经过临床试验,牡荆油丸疗效十分明显,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批量生产。孙有富和同事们根据牡荆油的英文音译,给这种药物取了个颇为国际化的名字——“维泰丸”。他们还把牡荆油的提取方法和“维泰丸”的制作方法无条件地传授给了当地群众。

牡荆油的提取方法简单,但是得率很低,一般仅有百分之零点几。江西当地农民想了很多办法,他们自发地铸造了很多大锅,一口锅一次就能容下几百斤牡荆进行蒸馏,加上当地盛产牡荆,很快就在那里形成了制药产业,江西省德兴市的香屯镇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的滴丸机后来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

维泰丸开发成功后,孙有富和同事们又在思考如何将德兴市的模式推广到北方,并最终选中了河北省张家口。选中张家口既因为这里的气管炎患者多,更因为这里盛产牡荆的同属植物——荆条。

荆条的提取物会不会也和牡荆油一样具有神奇疗效?孙有富他们将实验室搬到张家口继续攻关,结果发现荆条的挥发油——荆条油也能缓解气管炎症状。

▲孙有富激励学生战胜困难,全力完成研究课题

▲孙有富研究员,指导研究生学习后,与他们合影

孙有富还介绍说,用牡荆油和荆条油等制成的治疗药物属于单味药,其实并不符合中医治疗理念,但在当时条件下能为百姓治病就很不错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当时牡荆油的发展势头很好,但却被基础研究拖了后腿,由于当时没有必要的仪器,没有办法搞清牡荆油到底含有哪些物质、其中的哪些物质在起主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只好搁置。但即便如此,牡荆油的研究成果还是得到了认可,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科学大会上,“青蒿素”获一等奖,牡荆油获二等奖。在那届科学大会上,包括牡荆油在内的18项科研成果获奖,被誉为拉动国家科学事业发展的“十八驾马车”。

改革年代的领跑者

和药理科学依据,为完善工艺及质控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也是孙有富最满意的一项科研成果。

美丽行业的护航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医药科研工作进入了加速发展期,孙有富也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孙有富陆续参加和负责了多项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科技部“97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多项国家级和部级科研成果奖。他还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并出版了2本专著。

2004年,由天津中医学院与中国中医研究院、清华大学共同承担,以孙有富为副组长的973项目——“复方丹参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历经5年的研究课题,为研究安全高效、质量可控的现代中药提供了组方、组分配比的化学

如今,孙有富研究员已离开中药化学分析岗位,转入一个关乎美丽的领域——化妆品的技术审评岗位,成为了美丽行业的护航人。

早在1990年,孙有富便开始参加卫生部的化妆品评审工作,并出任了卫生部的化妆品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2000年,他又被聘为卫生部化妆品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管理委员会委员,以及全国工商联美容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同时,他还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评审委员会、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2010年1月,孙有富被聘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届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2011年10月,他又被聘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届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此外,他还是北京市化妆品专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孙有富在北京市化妆品专家委员会的工作主要是提供技术咨询,在保健品化妆品技术审评中心的领导下,帮助药品监管部门解决化妆品监管工作中的技术问题,为化妆品企业备案工作提供专业意见。在孙有富等专家的帮助下,北京市的化妆品企业备案工作始终在全国走在前列。

孙有富研究员还积极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相关政策规章提供专业意见,并参与了化妆品规范文件的制定工作,这其中就包括近期出台的《儿童化妆品申报与审评指南》。

人物小传

孙有富,1942年4月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毕业后先是在解放军军事医学院工作,1969年转业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要从事中药化学研究。

孙有富1994年被中国中医科学院聘为研究员,曾任中药化学研究室主任,中药研究所专家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卫生部化妆品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化妆品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卫生管理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美容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评审委员会、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一届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化妆品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猜你喜欢

牡荆气管炎主任委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主任委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HPLC法测定低温烘焙绿豆中牡荆苷与异牡荆苷的含量及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调气丸中6个主要成分含量
四川省蚕丝学会第十一届专业(工作)委员会组成名单
四川省蚕业协会第四届专业(工作)委员会组成名单
HPLC法同时测定气管炎颗粒中7种有效成分
浅谈猫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治
一测双评法测定咳特灵胶囊中牡荆苷与异牡荆苷的含量△
牡荆素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