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沙藤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2012-10-17邱日想潘莲弟王燕莉李瑞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海金沙长链金沙

邱日想 潘莲弟 王燕莉 郑 婉 李瑞明

1.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 510150;2.广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 510130;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 510080

金沙藤为海金沙科Lygodiaceae海金沙属Lygodium植物海金沙 Lydodium japonicum(Thunb.)Sw.、小叶海金沙 Microphyllum(Cav.)R.Br或曲轴海金沙 Flexuosum(L.)Sw.的干燥地上部分[1],主产于广东、江苏、浙江、湖南、四川等地。金沙藤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活血通络的功效,是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泌尿系统感染的常用中草药[2-3]。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甾体类、香豆素类、酚酸类成分等[4-8]。本文首次采用GC-MS对金沙藤总提物石油醚部位的低极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期为全面评价药材的质量和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GCMS-QP2010 Plu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日本Shimadzu公司);色谱柱:DB-5MS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美国J&W公司),RE-52A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1.2 材料

金沙藤药材购自广州清平药材市场,经广州市中医医院潘莲弟鉴定为海金沙Lydodium japonicum(Thunb.)Sw.。

石油醚、乙醇均为分析纯(广州化学试剂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金沙藤药材经粉碎后,称取50 g样品,加入500 mL乙醇/水(7∶3,V/V)加热回流提取 3 次,每次 2 h,合并提取液,经旋转蒸发仪减压回收至近干,得浸膏,加入100 mL石油醚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经旋转蒸发仪减压回收至约20 mL,转移至50 mL容量瓶,石油醚稀释至刻度,过0.45 μm滤膜,待分析。

2.2 色谱条件及质谱条件

色谱柱 DB-5MS(30 m × 0.25 mm × 0.25 μm);进样口温度260℃;载气为高纯氦气;不分流进样,不分流时间2 min,2 min后分流比为1∶30;进样量1.0 μL。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保持 3 min;5℃/min升至 280℃;20℃/min升至 300℃,保持8 min。 质谱条件:电子轰击电离源(EI),电离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00℃;传输线温度250℃;电子倍增器电源1.00 kV,扫描质量范围40~650 amu。检索谱库为NIST 2005标准谱库。

2.3 样品分析

金沙藤石油醚部位按照最佳条件进行分析。样品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共得到36个组分,经计算机标准谱库检索和质谱图分析,鉴定了其中25个组分的结构。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在总组分中的相对含量,25种主要组分的含量占总组分的96.09%。主要成分及其在总组分中的相对含量见表1,总离子流图如图l所示。

金沙藤石油醚部位的低极性成分主要为植物甾醇、长链脂肪酸及其酯类。植物甾醇中β-谷甾醇的含量比较高,达到4.46%。长链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中含量较高的是芥酸(23.87%)、 正十六酸(21.25%)、亚油酸(7.32%)、油酸(5.59%)。其次,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43%)、岩芹酸(4.42%)、棕榈酸正丁酯(4.18%)、10-十九烷醇(3.15%)的含量也比较高。

3 讨论

金沙藤药材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有关金沙藤药材的化学成分研究不多,本文采用GC-MS分析了金沙藤中的低极性成分,主要为植物甾醇、长链脂肪酸及其酯类。植物甾醇中β-谷甾醇(4.46%)的含量比较高。长链脂肪酸及其酯类化合物中含量较高的是芥酸(23.87%)、正十六酸(21.25%)、亚油酸(7.32%)、油酸(5.59%)。另外,还含有角鲨烯、维生素E等活性成分。文献报道植物甾醇如β-谷甾醇、豆甾醇等具有促进血中胆甾醇降解代谢的作用,可有效防止冠心动脉粥样硬化[9-10]。角鲨烯等具有保肝、抗疲劳、增强免疫、抗肿瘤等作用。维生素E为自由基清除剂,可改善脂质代谢,减少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改善周围循环[11-12]。本研究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化学和药理活性研究奠定了工作基础。

表1 金沙藤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

[1]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辞海(第二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2288.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1259.

[3]何胜旭,孟杰,吕高荣,等.金沙藤与海金沙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5):2149-2152.

[4]张雷红,殷志琦,叶文才,等.海金沙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9):1522-1524.

[5]张雷红,范春林,叶文才,等.海金沙草黄酮及酚酸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08,31(2):224-226.

[6]Wencai Y,Chunlin F,Leihong Z,et al.A new phenolic glycoside from the roots of Lygodium japonicum[J].Fitoterapia,2007,78:600-601.

[7]严海,王力生,周艳林,等.金沙藤与海金沙化学成分的比较[J].中草药,2010,41(12):2092-2094.

[8]陈君锐,宋丽莉,邵燕虹.中药金沙藤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1):7-9.

[9]迟玉明,赵晞瑛,迟玉成.植物甾醇甾烷醇及其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5):888-892.

[10]王玉,刘滨城,任远宏,等.植物甾醇酯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2011,32(17):326-329.

[11]袁明雪,黄象男,韩绍印,等.天然维生素E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08,25(3):13-15.

[12]王月鹏,赵行宇,卢长柱,等.维生素E对去卵巢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8,29(2):69-71.

猜你喜欢

海金沙长链金沙
海金沙
——林下少见日,蔓草自碧然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当远方不再遥远
如果……就……
方草寻源——海金沙
清利湿热通淋的海金沙
长链磷腈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聚丙烯中的阻燃应用
长链非编码RNA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Abstracts of Papers in This Issue
长链非编码RNA在生物体中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