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院内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临床研究

2012-10-12辛大平陈志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沙星铜绿氧氟沙星

辛大平,彭 彬,庹 田,陈志富

(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 广安 638500)

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已成为医院肺部感染中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之一,PA环境耐受能力良好,最显著的特征是易产生对多种抗菌药物的多药耐药性[1]。帕珠沙星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埃希菌属,鲍曼不动杆菌等多重耐药菌(MDR)属敏感。本研究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以左氧氟沙星作为阳性药物,评价帕珠沙星对PA感染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纳入标准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06例HAP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HAP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1.1.2 剔除标准(1)依从性差、不能按试验方案完成试验者;(2)用药开始72 h内无法评价疗效或未分离出致病菌者;(3)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药者,不列入疗效统计,但应列入不良反应的统计;(4)试验期间,联合应用其他抗菌药物者。

1.2 给药方法

试验药和对照药均由四川奥邦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试验组:帕珠沙星注射液300 mg,(批号:0901102,规格为10 mL∶0.3g)。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并稀释,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g,(批号:H20010781,规格为100mL∶300mg)。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并稀释,静脉滴注,2次/d。7~10 d为1疗程,病情偏重者疗程可延长至14 d。

1.3 观察指标

(1)症状、体征:治疗期间每日密切观察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如体温,咳嗽,咯痰,呼吸音异常,白细胞计数等)及药物不良反应。(2)观察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第一天两组患者痰培养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4项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用药72 h后无明显进步或加重。根据痊愈和显效病例计算有效率。(2)细菌学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再感染5级标准进行评价,计数细菌清除率和药物敏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6.0软件进行分析,双侧检验,取a=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帕珠沙星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左氧氟沙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临床疗效比较[n,(%)]

2.2 症状、体征恢复时间比较

帕珠沙星组体温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优于左氧氟沙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咯痰消失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改善症状与体征比较(±s)

表2 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改善症状与体征比较(±s)

白细胞(109/L)帕珠沙星 3.8±1.2 6.4±1.8 5.4±1.1 8.4±2.1左氧氟沙星 6.7±1.4 7.3±2.1 7.8±1.8 12.9±3.6 P<0.05 >0.05 <0.05 <0.05组别 体温(d)咳嗽,咯痰(d)啰音消失(d)

2.3 两药对细菌疗效的比较

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9%(64/66),80.6%(54/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细菌疗效比较(例)

2.4 安全性评价比较

帕珠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9%和15.3 %,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可逆升高、局部刺激、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失眠、皮疹。

3 讨论

HAP为患者入院时未患、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 h后罹患的由病原菌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2]。对于初进院的患者,根据病原菌流行病学的特点选取适合的抗生素尤其重要。帕珠沙星具有广谱,耐酶的特点,尤其是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产酶克雷伯菌等G-细菌及MRSA等MDR细菌敏感性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帕珠沙星治疗PA感染的HAP的痊愈率(82.8% vs 67.6%))及总有效率(94.2% vs80.6%)均优于左氧氟沙星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其对HAP患者PA感染更为敏感。本研究提示在铜绿假单胞菌清除方面帕珠沙星的优势非常明显(96.9% vs 80.6%),且研究发现帕珠沙星组体温恢复(3.8±1.2 vs 6.7±1.4),啰音消失天数(5.4±1.1 vs 7.8±1.8),白细胞恢复天数(8.4±2.1 vs 12.9±3.6)均少于左氧氟沙星组。另外在安全性方面帕珠沙星对肝脏的影响可能小于左氧氟沙星(0% vs 8.3%),局部刺激方面则要劣于左氧氟沙星(11.2% vs 0%)。今后的研究方向可偏向于帕珠沙星对HAP流行病原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及体内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对其耐药性耐药机制进行分析,扩大病例数分析,及早经验性应用帕珠沙星能否降低PA感染的HAP风险。

[1]宋志香,薛文英,胡凤军,等.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 371-4 372.

[2]张卫东,刘志光.多粘菌素E雾化吸入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临床疗效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4):23-24.

猜你喜欢

沙星铜绿氧氟沙星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响应面法优化TiO2光催化降解马波沙星的研究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非那沙星混悬滴耳液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恩诺沙星注射液刺激性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