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市场经济最活跃的板块

2012-09-25栏目主持陈祥森

中国储运 2012年12期
关键词:金玉物流业转型

栏目主持/陈祥森

眼下,虽说全球经济下行,但中国正在努力走出困境,进入四季度以来经济已经筑底企稳,其中表现突出之一的就有服务业。物流业是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那么,物流业如何做市场最活跃的版块,给中国经济提供正能量呢?本刊编辑部邀请把酒临风、夜雨观澜、金玉其中三位专家纵横捭阖,畅谈己见。

经济筑底企稳利好物流业

专栏小编:三位专家好,欢迎做客“深度”栏目,参与今天话题的讨论。从最近公布的10月份中国制造业P MI来看,为50.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只有积压订单指数下降,其余指数均不同程度回升。经济分析人士认为:10月P MI指数继续保持回升态势,已略高于50%的临界值,表明经济已经筑底企稳。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采购量指数继续回升,反映企业去库存活动基本结束。预计未来经济增长将结束回调,出现小幅回升。

金玉其中:制造业经过萎缩后重归荣枯线以上,这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活动反弹的最新信号。从经济下行到企稳回升真令人高兴,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促进稳增长的举措见到了成效,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经济运行企稳、结构调整加快、民生继续改善的积极变化。

把酒临风:制造业回暖对物流业来说也是好事,另外,非制造业表现也在上扬。你们看,10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5%,环比上升1.8个百分点,新订单和从业人员指数延续稳定走势,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增幅明显,达到63.4%。数据变化显示,非制造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且增速有所加快。

夜雨观澜:非制造业出现这种态势原因是投资在发力,消费在上升。从官方公布的信息看,基建投资同比增速继续加快,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在经过短暂回调之后,重回60%以上的较高水平,环比上升2.2个百分点。消费领域积极效应继续显现,消费性服务业表现抢眼。其中,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位居20个行业之首,连续两个月环比回升,且增幅明显;餐饮业也回升至58%左右的较高水平。但企业成本压力有所增大,市场上游产品价格有持续反弹的迹象,这样会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加剧企业发展困难。

专栏小编: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筑底企稳征兆明显,这将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的调整期,经济运行处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我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增速做保障。那么,三位专家怎样看这个问题?

夜雨观澜:今年以来经济增速的下滑使大家忧心忡忡,很多人对此是比较悲观的。当然,不应该单从经济增速的角度来判断中国经济的质量,但这里面肯定有一些增长因素受到前所未有的制约。我认为,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奇迹是一种典型的速度式增长,是以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的,现在感觉难以为继也是正常的,经济发展到了必须调整的关口,资源配置需要调整,效率需要提高。现在整个社会都专注于经济发展,但更应该关注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金玉其中:过去30年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了20倍,每年都有10%左右的增长率。现在全球经济下行,中国的经济自然也在放缓,8%的增长率很正常。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也基本上决定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正在趋缓,正在逐渐进入一个中速增长时期。如果此时我们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那么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成问题,未来20年还有潜力能保持8%的GDP增长率。所以说,上半年的经济下滑不足为惧,中国还处在基本建设投资旺盛期,全国还有那么多基础设施不完备,仅这一块的投资需求就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好长一段时间。因此我觉得,中速增长符合中国国情,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仅有利于消除发展瓶颈,还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和社会稳定。

把酒临风:我国需要一个稳定的增速做保障,这样经济才能企稳。问题是增长的路径是什么?以大规模投资为动力,靠消耗资源拉动经济为导向的政策已不能适应新增长路径的要求,这意味着过去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监管政策都需要调整。譬如,金融政策、行政垄断、政府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等,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改革方案,否则单靠增速拉动经济早晚得出大问题,拖垮经济。我认为,现在经济筑底企稳了,让我们暂时缓了一口气,接下来保8也好,保7.5也好,要注重发展质量。

金玉其中:无论如何,现在的高增长对我国经济是件好事,最起码让大家乱跳的心稳了下来;从实体经济角度看,经济筑底企稳利好物流业。

经济转型是当务之急

专栏小编:物流业是个生产服务性产业,它的发展是建立在其他产业发展起来的基础上。由此看来,物流业更有后发优势,尤其是在近几年中央扶持物流业政策频发之际,物流业应该有个大发展、大变化。

金玉其中: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对于物流业的扶持力度空前加大,先后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国八条”、“国九条”等文件,从产业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一些地方政府也将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物流业因此得到快速发展,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贡献。近几年来,我们看到物流业不断创新,加快与其他产业融合,令人耳目一新。让我感触深的就是,竞争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创新,产业调整的速度在加快,产业转型的速度在加快,我相信,过不了多少年我国就会从物流大国成长为物流强国。

把酒临风: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而不能算作发达经济体国家,其原因在于人均GDP太低,经济结构落后,所以中国要进入发达经济体国家行列,必须提升人均GDP,加快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我看关键在于在工业化以后,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的转型。

金玉其中: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表现在物流上很明显嘛。大家都说中国物流成本比美国高一倍,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很高,为什么高?人家拉一车芯片,我们拉一车白菜,这费用,这比率根本没法比。去年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5400美元,今年应能超过6000美元。从发达国家发展轨迹来看,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往往会成为一个转折点,日、韩等国在这时,调整产业结构,成功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经济普遍保持了十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并很快实现人均GDP 5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的突破。

夜雨观澜:他们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服务业的迅速崛起,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而成为主导产业,消费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比之下,我们的差距就显露出来了,调整产业结构的背后是什么?是劳动分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储蓄、消费、投资、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变革,是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我担忧,我们的劳动力就业结构能适应经济转型吗?能适应社会转型吗?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饱受指责?原因就是综合素质低,没有创新能力,挑不起来转型的重担。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比拼的是人才,是人的素质。

专栏小编:对于这些问题,现在大家都有了深刻认识,比如对GDP的认识,现在重视的是质量。转型也是为了提高发展的质量,在经济转型上,不仅是产业升级,从低附加价值转向高附加价值,更关键的是调整产业结构;社会转型是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金玉其中: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决定该国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中国有自己的优势,所以我们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路。30年前,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存在大量廉价劳动力,30年后,中国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那么比较优势又是什么呢?我看是消费市场,这个市场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壮大起来,所以我国的发展模式与经济结构要随着自己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变化。今年底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要出台了,人们收入要提升了,我看这不仅仅是分配制度改革的结果,更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把酒临风:为什么要转型?因为中国经济失衡了。供大于求,国内购买力落后于供给能力。中国经济有一个怪相——“去库存”。企业玩命生产,扩大产能,热热闹闹生产出一堆产品,搞得各种原材料也跟着涨价,国际大宗商品也跟着抬价,生产太多了库存积压,没办法就得“去库存”,调整结构。中国的产能有很多个世界第一,钢铁生产能力世界第一,水泥、玻璃、电力、煤炭、电视、冰箱、手机等等也是第一,生产能力和国民购买能力严重地不匹配。市场在哪里?以前还有海外市场,2007年出口占GDP的36%,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口受困,国内市场已经饱和了,生产更多的产品卖给谁呢?本来经济危机来了,中国借机调整,压缩产能,还能使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不成想4万亿投资,增加了若干新的过剩产能,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呀、企业呀唯恐抓不住这个机会,争着抢着上项目,增加投资,结果怎么样?经济被深度套牢。

专栏小编:所以经济转型是当务之急。结构性的失衡通过结构性的改革来纠正,过去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积累到今天再也拖不下去了,那么如何去解决呢?

夜雨观澜:失衡的病因是经济结构,病根是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模式,是我们片面地追求GDP的高增长造成的,体现在产能的形成和投放超出了国内居民购买力的支持,解决的办法是从政治改革和经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以前改革开放对外强调得多,现在要对内开放,创造新的投资机会,经济才能有希望。新的投资机会从哪来?开放垄断行业,垄断行业中有很多机会,但外面的资金进不去。政府似乎已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出台了“新36条”,还有执行细则,但民间反应冷淡,对政府缺乏信任感,怕进去出不来,被吃掉。真要开放垄断行业,让民间投资,除了放松和解除管制,还要尊重法律,保护民间财产权,取信于民。

把酒临风:失衡表现在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失衡、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失衡、收入分配的失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失衡等。现在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强调刺激内需,我看即使西方经济恢复,外需也不可能达到2008年前的强度,内需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讲刺激内需必然涉及到收入分配改革,过去十几年间,收入分配向政府倾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稳定地上升,从1995年的10%,增加到现在的22%,政府多收就意味着企业和居民少收,这里的数字还只是预算内的收入,预算外收入每年都有两、三万亿收入。如果包括预算外收入,保守些讲,今天政府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应该接近30%。

金玉其中:对经济转型大家都很关注,并都寄希望于政府的新政策和新举措上,我想十八大后可能会出现新气象。

让物流成为最活跃的经济板块

专栏小编:转型,我觉得首先要转变观念,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政府要少干预经济,别打乱了市场的正常运行;企业要依靠创新来培植核心竞争力,依靠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

把酒临风:确实如此。我们不是经常听说要构建一个服务型政府吗?这话政府喊了多年来,可是说是说做是做,政府对经济干预越来越多了,对企业限制没有放松,构建服务型政府不过是句空话而已。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是意识形态的口号,重要实质,也就是要向纳税人负责。

金玉其中:现实中我们的企业也养懒了,日子难过就盼政府放水给政策。政府成了家长,企业成了长不大的婴儿。所以转型很痛苦,过去都搞惯了,尤其是国有垄断企业,占据着资源,不愁没有市场,只要把资源组织好,产品生产出来,不愁卖。这样的企业如果与民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很可能因没有竞争优势而被淘汰。

夜雨观澜:企业改革搞了多年形成了一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那么政府改革呢?我看也要建立现代政府制度。现在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公权扩张太快、公权缺乏约束是我国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对于政府的改革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但是一到深层次的改革就回避,致使浅层次的问题也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受制于政府改革的滞后,某些方面改革还有所倒退了。如果公权不受节制和监督,政府必将会逐步变成一个巨型怪兽,公民的财产权力、人身权利就会受到随意践踏,经济交易和社会自由就会受到严重伤害,很难想象在这种状况下经济会持续增长、社会能走向繁荣。不是有些地方部门给自己设定审批权力和控制资源的权力,竟然可以将阳光、风都划定到自己手中。所以我们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政府干预打乱了企业的预期和市场经济规律。

专栏小编:物流业是个新兴产业、朝阳朝阳,需要政策扶持,很多企业也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那么政府与企业怎样才能把物流业发展起来?

夜雨观澜:各自干好自己的事。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两者都需要接受法律的束缚。政府代表的是权力,企业代表的是市场,在滥用权力上,政府危害性显然要比市场大很多。所以,以法律清晰界定政府功能和市场功能的界限时,市场功能应该享有优先权。

把酒临风:刚才提到扶持物流业的政策,有《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国八条”、“国九条”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应该说是利好物流业,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政策落到企业可操作性很小,有企业人士说,这些政策看上去很美,像一幅朦胧画,过过眼瘾吧。像振兴规划讲,什么几大工程等都是基础设施,其实我们过剩不只是产能过剩,基础设施也过剩,港口、机场修完了吃不饱成了摆设,铁路投了那么多钱,现在运营效果又如何?铁道部负债累累,那都是纳税人的钱啊!真正让企业看到亮光是减税,但还没考虑周全,实施起来企业反倒增加了纳税。政府与企业怎样才能把物流业发展起来?依我看,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贴近企业,贴近现实。

金玉其中: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并不仅仅表现为科技进步、制造业部门的产业升级,更表现为市场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越来越迂回,更多的交易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出现,结果是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就此而论,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的特征。如何发展服务业,包括物流业?我在这里只想指出,完善法律,建立法制社会,才是根本。

把酒临风:你这个观点我赞同。由于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序运作的法律制度环境,没有进一步的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使服务业有长足的发展,使物流业成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板块。其实道理说来简单,如果现代法治民主的政治体制不能建立,就不能抑制腐败,权力寻租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法制形同虚设,从而导致全社会感到社会收入和财富占有上越来越不公平,社会紧张程度越来越大,如果一些民营企业家对未来缺乏安全感且感到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就会把资产转移到国外。物流业是民营企业最多的一个行业,他们如果丧失了信心未来中国又怎么会有繁荣的服务行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专栏小编:今天大家谈了不少,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发言吧。

金玉其中:发展物流业,转型是关键。

把酒临风: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人口红利,那么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希望吃民主与法治的红利,并因此成为物流强国。

夜雨观澜: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经济转型是为了中国民众明天的富足,社会转型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

专栏小编:今天三位专家谈了自己的看法,让读者分享了你们的观点,在此我表示感谢。好,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猜你喜欢

金玉物流业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第二十一回 朱紫国王心忧愁 妙笔生花金玉贵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金玉福/小猪佩奇IP正版授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策略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探讨有机化学的增减碳链反应
宝鸡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