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步在西山山脊

2012-09-24舒乙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山脊北京城锅盖

北京西部有座西山,上边有一条不被人熟知的山脊小路,走上去会看到惊人的景观。本来西山上面有两处众所周知的公园,一为香山,一为八大处。香山的最高峰叫“鬼见愁”,有578公尺高,是爬山盛地。然而,另有一番情趣的也许并不在这里,而在那条小路上。

那一条不被人熟知的路线是一条在西山山脊上的爬山路线,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条漫步在山脊上的路线。这是一条比从东边爬“鬼见愁”更另有一番情趣的路线。

西山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山的正东方是北京城。山的西邊是群山,是荒野,间或有些小村庄。

北京的西山并不长,只跨两个区,其南端在石景山区的模式口附近,北端在海淀区香山公园北边的樱桃沟一带。直线距离大概有八公里。

由模式口附近的著名景点法海寺出发,沿寺外小径向北行,稍稍爬几百步,就到了西山山脊,此后,完全走在西山山脊上,一路走来,竟丝毫没有爬山的感觉,宛如在比较平坦的坡地上甚至平原上散步,真奇妙。

西山山脊上植被不少,以灌木为多,小路实际上被灌木簇拥着。小路不宽,只容一人单行。脚下是野草、野花,身旁是绿叶和树枝,头顶是青天,感觉很好,全是久违了的大自然,这在北京城里是无法体验到的。

路不是笔直的,有很多弯曲,是随着山势而被踩出来的,携几位好友慢慢地走,边走边歇,边走边吃,边走边饮,边走边聊,边走边看,不慌不忙,一趟走下来,大概要七八个小时,譬如说,上午九点由法海寺出发,大概下午五六点钟能到樱桃沟。当然,快走并用不了这么多时间。

游人极少,半天才能碰到几位山友,大致也是同一方向的。这是这条路线最大的优点。想想,在北京哪儿有没人的地方呢。

站在西山山脊向正东看,能鸟瞰整个北京城。是这条路线最大的亮点,仿佛,它是专为居高临下看北京而生的,在几处敞亮的视点,可以把北京城都收入眼底。在这里视野极为宽阔,眼前是一片大海,城市海洋,很壮观。

此时,最奇怪的事会发生在你的眼前。如果是晴天,没有风,你竟然什么也看不见!北京的上空真的有一个巨大的“锅盖”。一大团浓厚的蓝灰色烟雾死死地笼罩在北京的上空,很厚,圧得很低,左右没有边沿,绵延很远很远,挡住了一切视线,竟然连一幢房舍也都看不到,不管是近处的,还是远处的。

闹了半天,北京所有的人,无一例外,不分昼夜地生活在这团臭气里,太可怕了。你会被这意外的发现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能用震惊用害怕来形容。

转过头来,站在山脊上向西看,同等的条件下,居然可以一览无余,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去很远很远,几乎直到天际,清晰度之高,透明度之高,到了无以伦比的程度,同一时刻啊!原因很简单,西边没有空气污染。

一山之隔啊,两个世界,两个天下,界限如此分明,对比如此强烈,真是触目惊心!

而这一切,绝对是意外发现,意外感受,突如其来,跃入眼界的,教你不得不对比,不得不感慨,不得不震撼。

这座西山把来自西部的风全挡住了,挡得严严实实,以至东边大城市老被“锅盖”捂着,驱不散,搬不去,除非有级别很大的西北风翻山而至,否则空气状态就永远这么界线分明地僵持着,分裂着。

以前,北京人讨厌刮风;现在,北京人盼着刮风,盼着大风把每时每刻盖在头上的那顶臭锅盖掀掉。

每个人都该到西山山脊来走一走,也许不为别的,就为了认识一下那一东一西截然不同的两重天。

这个见识是应该有的,结论也自然会有的。

头一个结论应该是毫不犹豫地限制北京的汽车数量,决不能再以每天1300辆的速度盲目增长,想方设法减少汽油燃烧后的废气排放量。既然知道形成那个可怕的“锅”的主要罪魁是汽车,就要有针对性地想办法解决它,这就叫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西山山脊是一个天然的好课堂,绝对的;不论你去的初衷是什么。

(选自《发现北京:舒乙眼中的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品读

文章开篇便介绍了西山山脊的具体位置和漫游山脊的所见所闻,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印象。接着,作者笔锋一转,由漫游的惬意写到在西山山脊上向两边眺望所见的不同景象,引出文章的主题——环境问题。在这里,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北京城空气污染的状况展现在读者眼前,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解决方案,引发读者的思考。文章结尾点题,把西山山脊这个课堂搬到读者身边,让所有人一起接受了这堂生动的环境教育课。这种从自然景观、城市生活出发,结合现实思考,高扬环保意识的写法,与《都市精灵》有异曲同工之妙。

猜你喜欢

山脊北京城锅盖
黄昏
山脊新能源
北京城建停滞的利润
蜈蚣井的传说
多功能锅盖支架
不烫手的锅盖
最干、最冷、最平静的地方
草帽?锅盖?
北京城雕劣作点评
方便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