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江市拦河闸工程施工导流

2012-09-19解红军李佩南姜润波

东北水利水电 2012年12期
关键词:拦河闸牡丹江市龙口

黄 俊,解红军,李佩南,姜润波

(1.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长春 130021;2.吉林松江河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抚松 134500)

1 工程项目概况

牡丹江市拦河闸工程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干流上,距江滨公园约3 km,控制流域面积22720 km2。拦河闸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在枯水期壅高江道水位,扩大回水区域内的江道水面面积,美化水环境,为全市人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提高工程地点上游取水口的保证率,利于城市供水。工程正常蓄水位为230.20 m,相应库容为784万m3,设计洪水位为234.69 m,相应库容3028万m3,校核洪水位为236.36 m,水库总库容为4154万m3。

主体工程由17孔拦河闸组成。两岸上、下游以弧型翼墙与岸坡连接。拦河闸由进口(铺盖)段、闸室段、消力池、海漫等部分组成。拦河闸底板顶高程为225.70 m,为无坎宽顶堰。挡水采用开敞式平板工作门及叠梁式检修闸门。闸室总宽255 m,孔口净宽212.5 m,分为17孔,每孔净宽12.5 m。闸室长12 m,底板厚1.8 m,一孔一分缝,底板前后各设一道齿墙。闸墩底部长12 m,顶部向上游悬臂5.44 m,左、右边墩厚1.25 m,中墩厚2.5 m。

闸室上部设有工作桥、检修桥及启闭设备。启闭平台顶高程247.80 m,启闭室净宽6.2 m。检修桥布置在上游侧,桥面高程238.56 m,桥面总宽10 m,空心板结构。

闸址区江段内没有通航、过木要求,但要满足下游牡丹江市城市取用水要求(Q=30 m3/s)。

2 施工自然条件

牡丹江市区地处温带,属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降温急骤,冬季严寒干燥而漫长。根据牡丹江市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3.5℃,夏季最高气温37.5℃,冬季最低气温-35.1℃。冬季自10月中旬至来年4月中旬达6个月之久。

根据流域内各主要水文气象站的观测成果分析,多年平均蒸发量在850~1300 mm之间。相对湿度年内变化最小月份在4月,为56%~61%,最大月份在7—8月,为80%以上,年平均值为70%~73%。

流域内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夏季多西南和东南风。年内最大风速达20 m/s,平均风速为2.6 m/s。

流域内多年平均无霜日期为126 d左右。冻土深度为1.5~2.5 m,3—4月份冻土深度最大。多年平均最大冻深1.8 m。结冰期为11月中旬至翌年4月中旬,长达5个月之久,平均冰冻厚度1.0 m,最大冰厚1.18 m。

3 施工导流截流

3.1 导流标准

根据SL303-2004《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导流建筑物为Ⅳ级,施工洪水重现期为10~20年,结合工程特点,选用10年一遇的施工洪水重现期。根据牡丹江水文站洪峰流量频率分析成果,按面积指数换算求得工程地点处的施工洪水成果:春汛(4—7月),10年一遇为1347 m3/s,5年一遇为1024 m3/s;秋汛(9—11月),10年一遇为 1025 m3/s,5 年一遇为 693 m3/s。

3.2 导流方式

根据工程地形、地质及工程布置条件,工程采用两段两期施工导流方式:一期工程围左岸,利用右岸束窄后明渠过流,施工左岸9孔拦河闸;二期工程围右岸,利用一期施工完成的9孔拦河闸过流,施工右岸8孔拦河闸。

3.3 导流建筑物设计

围堰主要由块石、石碴、粘土、土工膜及无纺布等填筑而成。围堰防渗采用粘土心墙与土工膜。

一期及二期围堰顶宽4.5 m,迎水侧边坡1∶2.0,背水侧边坡1∶1.5。围堰用碎石、砾石做为戗堤,粘土心墙与土工膜防渗,无纺布反滤,迎水侧采用抛石防护。围堰中部为粘土心墙,心墙外迎水侧铺设土工膜防渗,背水侧铺设无纺布,土工膜及无纺布外为15 cm厚的砂砾石垫层,两侧为碎石戗堤。围堰特性见表1,围堰横断面尺寸见图1。

图1 一期(二期)围堰横断面

3.4 截流设计

工程截流采用上、下游两单戗堤同时向纵向围堰立堵式进占,进占工序为两路车队同时从上、下游向纵向围堰进占,龙口设在纵向围堰上。上、下游围堰裹头处,要加强防冲措施,采用钢筋笼石体防护堰脚,做好围堰闭气及抗冲刷处理。

一期围堰施工计划10月初开始进行,龙口合拢时段计划选在10月末,戗堤进占时导流设计流量选用(P=20%)1024 m3/s,而堰顶高程及防护标准按(P=10%)1347 m3/s来确定。二期围堰施工计划在翌年8月开始进行,龙口合拢时段计划选在9月,戗堤进占时导流设计流量选用(P=20%)1024 m3/s,而堰顶高程及防护标准按(P=10%)1347 m3/s来确定。

若围堰进占或合拢时期,流量持续居高不下,围堰导流流量超过1024 m3/s,及时采用抛填大块石、石串或块石笼等应急措施,增加抛投料的重量以满足抗冲要求。具体方法可采取:1)将若干块重量大的四面体在堤头部位穿入30 mm钢丝绳,用卡扣卡紧形成混凝土四面体串,再用1~2台大型推土机同时推至江中,以减少龙口合拢时期抛投料的流失量;2)增大迎水面戗堤挑角抛投块石、钢筋笼石体或石串的重量。

若围堰进占或合拢时期,河流流量较小低于设计截流流量1024 m3/s,可以考虑加快非龙口段进占速度,提前完成非龙口段施工,随后进行龙口段进占,将合拢时间适当提前,以便为后续施工提供充足的施工时间。

为确保龙口段抛投强度,在设备选型上优先选用大容量、高效率、机动性好的设备。挖装主要选用2 m3的挖掘设备,大石选用1.8 m3反铲和正铲挖装机械(启吊力F>2 t),钢筋石笼可采用汽车吊吊装。推运主要选用大马力的推土机。

工程截流过程中预先做好合拢抛投车辆行车线路规划。考虑堤顶宽4.5 m,行车道较窄,在一定距离处可设置回车加宽段。抛投车辆在上、下游两戗堤堤头同时进占,以加快围堰进占的速度。为减少倒车距离,加快抛填速度,在戗堤堤头布置2个卸料点,戗堤上、下游侧各1个。另外,根据不同部位填料的要求,要采用不同的进占方式。围堰迎水坡在需要抛投大块石时,按规划调谴专用汽车设备在围堰靠上游侧抛填大块石、石串,戗堤进占可由(32 t,20 t)汽车按规划路线抛填中小石、石渣。

3.5 基坑排水

排水包括初期排水和经常性排水。初期排水按围堰闭气后的基坑积水量、抽水过程中围堰及基坑渗水量、堰身及基坑覆盖层中的含水量以及可能的降水量四部分计算;经常性排水包括围堰及基坑渗水、降水及混凝土养护用的废水等。

1)初期排水流量:

式中:V——基坑的积水体积,m3;T——初期排水时间,此次T=5 d;η——经验系数,主要与围堰种类、防渗措施、地基情况、排水时间等因素有关,一般η=3~6,当覆盖层较厚,渗透系数较大时取上限,此次η=4。土石围堰基坑水位下降速度不宜大于0.5~0.8 m/d。

表1 施工导流围堰特性表

一期围堰基坑初期排水体积为23999 m3,排水强度选用800 m3/h(0.222 m3/s)进行水泵选型,初期排水时间约5 d完成;二期围堰基坑初期排水体积为35798 m3,排水强度选用1193 m3/h(0.331 m3/s)进行水泵选型,初期排水时间约为5 d完成。

2)基坑经常性排水按围堰渗透量计算:经防渗闭气后的坝体渗水量很小,渗流量计算采用坝基渗流计算公式:

式中:q——每米围堰渗入基坑的渗透流量,m3/s;k——围堰与透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m/s;H——上游水深,m;T——透水层厚度,m;n——系数值;L——围堰底宽,m。

经计算,一期围堰的经常性排水流量Q=393 m3/h(0.11 m3/s),水泵选型:7台 SLS125-125A,单台电动机功率为11 kW,其中2台作为备用泵;二期围堰的经常性排水流量为Q=619 m3/h(0.17 m3/s),水泵选型:9台SLS 125-125A,单台电动机功率为11 kW,其中2台作为备用泵。

基坑内经常性排水采用排水纵沟和集水井结合的方式,每侧围堰排水纵沟布置3个集水井,由排水沟将水汇入集水井中抽水。纵沟在围堰内坡脚外0.3 m,沟底宽0.3 m,沟深0.6 m,纵坡坡降不小于2/1000。集水井布置在建筑物轮廓线以外较低处,距建筑物外缘的距离大于2.0 m。

3.6 施工期通航与过木、排冰要求

闸址区江段内没有通航、过木要求。由于采用分期导流,施工期不存在影响下游牡丹江市城市供水要求的流量(Q=30 m3/s)。通过对上游河段的开江方式、流冰时段、流冰数量及最大的冰块尺寸等冰情资料调查后,根据导流方式及拦河闸尺寸,确定排冰对工程无影响。

4 结语

施工导流设计是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的中心环节,也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主要依据,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正确选择施工导流方案不仅对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影响到坝址、坝型及枢纽布置方案的选择。牡丹江市拦河闸工程施工导流设计中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因材设计的原则,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全面考虑投资、工期、水力学条件等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施工导流方案。目前工程按照施工导流设计方案实施,工程进展顺利。

猜你喜欢

拦河闸牡丹江市龙口
“龙口”治水
兰陵县花庄拦河闸设计计算分析
牡丹江市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影响通径分析
2013年龙口归城遗址调查、勘探简报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柳杭橡胶坝设计分析与研究
软水性织物坝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概况
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牡丹江市肿瘤医院发展纪实
沂河拦河闸坝对中小洪水的影响分析
牡丹江市革命老区小康进程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