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耳病的致病性、诊断与防控

2012-09-12TanjaOpriessnig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副教授

中国猪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耳病种猪公猪

Tanja Opriessnig(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副教授)

蓝耳病的致病性、诊断与防控

Tanja Opriessnig(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副教授)

1987年,美国首次报道了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综合征(也称蓝耳病,PRRS)的发生。1991年,在荷兰首次分离到蓝耳病毒(PRRSV)。该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统计,截至目前,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挪威、瑞典和瑞士等国尚未发现过蓝耳病病例。

1 PRRSV的致病特点

PRRSV可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1型为欧洲PRRSV lelystad,2型为北美PRRSV VR-2332。两种类型的病毒在核苷酸序列上存在50%~70%的相似度。猪感染1型PRRSV后,肺部剖检无明显病变;感染2型PRRSV后,肺部出现病变。该病毒的主要作用对象为负责清除肺部和血液中的细菌和炎性残留物的巨噬细胞,从组织学切片可以看出,PRRSV不只感染巨噬细胞,而且破坏该细胞,造成细胞凋亡。

不同年龄的猪感染PRRSV后表现出不同症状。成年母猪主要出现繁殖障碍;仔猪主要表现出腹泻症状;生长猪主要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出现皮肤变红的症状。哺乳仔猪感染PRRSV后,症状与传染性肠胃炎、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相似。图7为猪感染PRRSV后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一系列机体反应。在感染的最初阶段,病毒在肺泡和其他组织的巨噬细胞中大量繁殖,在这些组织中可以存活长达5个月;感染后12小时出现病毒血症,大约持续1个月,在感染后的21~28天达到峰值;感染后7~9天利用ELISA可以检测到大量的抗PRRSV IgG,在感染后1个月,抗体浓度达到峰值,平台期持续4~5个月,整个抗体持续存在的时间大概一年左右;而预防蓝耳病较重要的中和抗体反应则出现较晚,在42天时达到峰值,保持的时间也较短,很快就会降下来。

2 PRRSV的流行病学分析

PRRSV在血液和组织中都存在,在很多排泄物和分泌物中也相应存在,如鼻腔分泌物、唾液、精液、粪便、尿液等。生长猪主要通过水平传播途径感染病毒,最重要的途径是转入猪只、运输者、员工、访客等,还有一些次要传播因素,如气雾、饲料等。种猪主要通过垂直传播途径感染病毒,如母猪通过胚胎、子宫将病毒传染给仔猪,以及引进动物和精液传播等。

3 PRSSV与其他病原的相互作用

3.1 PRSSV与PCV2的相互作用

PRSSV与PCV2共感染会比感染单一病毒产生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和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是PRSSV通过启动与PCV2共同靶细胞(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增加IFN-γ的浓度等途径来增强PCV2病毒的复制。Sinha等(2011年)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了单一感染PCV2a、PCV2b和并发感染PRRSV的猪血清中PCV2DNA的含量,发现两种病毒并发感染可以促进PCV2的复制,单一感染PCV2的猪达到峰值后很快会降下来,到接种后42、49天只是间歇性地发现PCV2的存在 (图8)。 可见,PRRSV可以促进PCV2感染和传播,使得PCV2以较高水平持续存在,持续时间长达70天。这意味着控制蓝耳病的同时,还要控制圆环病毒病和其它病毒的感染,以防止共感染。

3.2 PRSSV与猪肺炎支原体的相互作用

PRSSV与猪肺炎支原体是导致猪呼吸疾病复合症(PRDC)的两个最主要的病原,Thacker等(2004年)研究发现猪肺炎支原体可以加重PRRSV诱发的肺炎,与单独感染PRSSV的猪相比,混合感染猪的肺部损伤更严重。其机制可能是共感染促进了促炎因子的产生,进而使得感染肺炎的机率增加。

4 蓝耳病的诊断

蓝耳病诊断的精确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尤其是针对种公猪。种公猪站的种公猪若诊断为蓝耳病假阳性,首先会导致这头公猪的淘汰。只要有一头检出,还需要对所有猪进行复查,寻找感染来源,产生一系列不必要的费用。同时,发现阳性结果就必须马上终止精液的销售、输送,精液的销售中断会影响整个种猪场的生产,波及下游系统,大约中断1天后才能慢慢恢复生产。假阴性结果同样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假阴性精液被当成正常精液发送到没有蓝耳病感染的种猪群,造成种猪群蓝耳病的大规模爆发,引起很大的损失。

蓝耳病诊断方法有多种,如ELISA、PCR法、免疫组化试验等,目前主要采用血清学方法。ELISA要检测抗体,而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时间,该法的检测时间至少需要7~14天,因而不能在急性发病情况下作出诊断;但由于价格较为低廉,应用较为普遍。PCR法非常灵敏,可分析多种类型的样本,如血清、血液涂样、口腔液和精液,血清和血液涂样的检测一致性较好。使用PCR法时应综合临床情况,如是否接种疫苗,因为疫苗DNA也会被扩增出来,造成阳性。免疫组化试验虽不如PCR法敏感,但因可以检测出组织中的病毒性抗原,特异性更强,检测周期为24~48小时。

5 蓝耳病的防控

5.1 免疫接种

选用的疫苗应能控制并缩短病毒造成病毒血症的时间,进而抑制病毒的排放和传播,在此基础上疫苗应能尽早地激发出中和抗体反应,并且能在较长时间保持较高的水平。PRRSV的遗传变异性和多样性较大,猪场应首先弄清楚所感染的毒株,然后针对性地选择疫苗。

5.2 血清疗法

血清疗法即在猪群中找一头感染PRRSV的猪,并确定其处于病毒血症期间,采集血液,制备血清,将血清稀释后注射给猪场的每一头猪,让每一头猪都接触到猪场正在爆发的毒株。研究证实,血清疗法可为猪群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给接种和未接种异源PRRSV疫苗的猪接种了低剂量或高剂量的自家疫苗,5周之后再进行PRRSV攻毒试验,攻毒14天后,发现无论之前是否感染过PRRSV,猪接种含有PRRSV的血清后,再次感染PRRSV病毒可以减轻其患病症状。在使用此法时,应考虑得到的血清中可能含有已知和未知的病原。虽然存在这样的风险,但在美国的猪场使用较普遍。为了减少此风险,可以将采集的血清采用PCR方法排除含有其它病原(如PCV2)后再进行注射。

5.3 净化

在没有疫苗可用,也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应考虑将蓝耳病净化。要净化蓝耳病,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更新的种猪为PRRSV阴性;二是提供精液的公猪站应为PRRSV阴性;三是采取合理、有效、低成本的生物安全措施。另外,可以考虑使用空气过滤器,虽然成本较高,但与蓝耳病长期反复发作带来的损失相比,还是值得的。

猜你喜欢

耳病种猪公猪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