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取浆、移虫、摇蜜三用机的研制试用和推广

2012-09-11何世钧

中国蜂业 2012年30期
关键词:台基王浆蜂友

■ 何世钧

(作者何世钧地址为浙江省舟山市檀树北区43幢77号104室)

用摇蜜机实现取浆移虫机械化,取代繁重手工劳动,提高了蜂王浆生产的经济效益,提升了蜂王浆卫生质量。这是养蜂人多年的愿望,也是养蜂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本人从2004年开始研究这一课题,2005年4月21日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6年6月28日取得专利权(专利号:ZL200520017610.9)。自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共试制过三批次共计近1000套供蜂友试用,得到蜂友好评。很多蜂友来电来信要求扩大推广试用面。说机具为他们减轻了取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改手工操作为机械操作后脱离人与王浆肢体接触,提升了蜂王浆卫生质量。

在移虫方面由于蜂友一时还不能很好掌握专用摇虫框的制作经验、育虫技术,试用中还有待进一步掌握和提高。蜂友认为,此项发明为实现机械移虫成为可能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样机,应作进一步探索。本发明的初步试验性推广和应用取得可喜成绩,为蜂王浆机械化生产迈出了可喜一步。

本人希望与广大业界人士多多进行技术交流,使各位专家、蜂友对该项研究深入了解,以便扩大对该机具的进一步认识,以便于推广应用。

原理和方法

取浆

用不锈钢皮做两只“取浆盒”,该盒能容8条王台条,在盒底放上支架,放上虫浆分离网片,再放上8条台口紧贴网片的王台条。如(图1)

取浆时从箱内提出浆框,拆下王台条,把塑料台基以上的加高蜡质王台部分割去,不用除去幼虫,把王台口向下放置在虫浆分离网片上,与取浆盒装入摇蜜机。

摇一次共装两盒16根王台条,摇动到一定速度便能甩出王浆,停机后立即取出取浆盒,防止王浆从盒内向下流动而溢出。拿去王台条,在网片上全是蜂王幼虫,拿去网片及支架后下面的王浆中基本无蜡屑和杂质,将盒中的王浆收入容器。以这种方式取王浆的收集率极高,几乎无损耗。取浆盒、支架及网片均由食品级不锈钢制作,事前用75%医用酒精棉清洁消毒,便盒内不留死角,用后清洗极方便,取下的王浆清洁卫生无任何污染。

讨论和实践:有蜂友曾提出能否加大取浆盒尺寸,每次能多装些浆条以提高取浆速度。本人曾在2009年5至7月进行过能装20根浆条的大取浆盒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发现,由于多装了浆条和加大了取浆盒,使机具质量和体积增大后,摇动的力矩增大,转速达不到要求,反而造成较大剩浆。同时装条量增加在摇蜜机中装取反而造成不便,没有提高效率反增加不便。结论是,只要多配一套取浆盒,两人操作轮流装盒取浆,提高取浆效率和速度近一倍,因为每次摇浆,实际机上占用时间短(仅几十秒)。不宜采用大取浆盒取浆,目前使用的取浆盒设计是合理的。

本机具“取浆盒”同时作“移虫盒”用(在多人操作的较大蜂场可多配几套取浆盒,把取浆盒、移虫盒分别专用或轮流装用,能提高工效,在本试用机组中为减少成本和投入暂只提供两只[一套]取浆、移虫共用),取出网片和支架,盒内清洁后,把8根已取浆的王台条,台基口朝上放入盒内,再放上已培育好幼虫的专用摇虫框。

移虫

本机具“取浆盒”同时作“移虫盒”用(在多人操作的较大蜂场可多配几套取浆盒,把取浆盒、移虫盒分别专用或轮流装用,能提高工效,在本试用机组中为减少成本和投入暂只提供两只[一套]取浆、移虫共用),取出网片和支架,盒内清洁后,把8根已取浆的王台条,台基口朝上放入盒内,再放上已培育好幼虫的专用摇虫框。如图2。

装满两盒(共16根王台条)后放入摇蜜机,摇动摇蜜机达一定转速后,在专用摇虫框中的幼虫因离心力而甩出转移到台口与其相对的王台基中。因王台口直径为10毫米左右,而工蜂房直径为5.5毫米左右,一只台基口至少能盖住一个以上巢房口,至少有一条幼虫甩入其中。但一个台基口有时能盖住两个或三个王台口的大部分,因而有15%左右的台基中能落入2~3根幼虫。

除去移虫盒上的专用摇虫框后,检查一下盒中的台基,其中若有个别缺虫,则用移虫针在有三条幼虫的台基中挑取幼虫移入其中即可。

讨论和实践:有蜂友提出是否可用整张幼虫脾,不做“专用摇虫框”,用“多王同脾产卵办法”以得到整脾适龄幼虫。

本人在2009年5月至2009年10月进行过多次、多王共产一张脾和大脾摇虫进台基试验,均告失败。用多王同箱同脾产卵虽经对蜂王剪颚去尾计“外科手术”后,能同箱同脾共同产卵一段间。但多王共处同箱同脾产卵时间均不长,短则半月长则月余相间失王;这样用多王同箱同脾产卵能取得基本满脾(实难做到真正满脾)的适龄幼虫脾,用16根台条的大移虫盒移虫。试验发现:

1. 同大盒取浆一样,机具体积和质量增大后摇不快,即使拼命使劲摇,转速免强上去但力不从心;2. 进入台基幼虫残缺不全,在原本没有幼虫的角脾、边脾处自然没幼虫外,靠近上下框梁的边脾下的幼虫基本不进入台基底部,多数粘在台基壁或壁底处,王台加入浆框放入蜂群,后取浆时发现大多死虫空台。究其原因,理由是越靠近上下框梁处巢房,因离心力甩出去的幼虫不是按巢房和台基中心线方向,而与该中心线成一角度甩到巢房壁上,把幼虫擦伤或摔死。只有脾中间的幼虫成活率是高的。

结论是不宜用整脾幼虫移虫,在整张大巢脾上多王同箱共脾产卵效果不佳。

专用摇虫框的制作和适龄幼虫的培育

专用摇虫框的制作

选取数张产过3~5代子的没有雄蜂房,且造脾到下框梁的满脾,用刀片距上框梁45毫米及155毫米,用直尺靠住划两刀,再在边条内侧划两刀,取下宽110毫米、长415毫米巢脾待用。用钢锯条在割下巢脾的边条内侧距上框梁45~50毫米,及150~145毫米处各锯宽4毫米、深4毫米4条槽,再用厚3毫米、宽25毫米、长424毫米木条两根装入其中,形成一张内有宽100毫米窗口的专用育虫脾。中间窗口是装“专用摇虫框”的。

再用巢框边条木锯成90毫米长,及用厚3毫米、宽25毫米、长415毫米木条两根做上下梁,钉成长415毫米、宽100毫米的“专用摇虫框”。切下的巢脾按其内围尺寸切去多余部分,装入框内摇虫框”后再插入副群。由于这次插入的巢脾除中间“专用摇虫框”中有空巢房外其余脾中几乎没有空巢房,蜂王就会集中在“专用摇虫框”的脾内产卵,一般在24小时内能产满,这样便能培养出虫龄在24小时以内的虫龄基本一致的幼虫。

一群副群做三张这样专用巢脾,每只“专用摇虫框”能提供16根王台条的摇虫用幼虫,下多少条王台条,用几群副群,用几只专用框一算便知。

每只“专用摇虫框”的巢脾在副群中放24小时后提出,再到其他群继箱中去孵育成幼虫。每天换一张脾,所培育出幼虫虫龄保证一致性。

摇蜜机的改造

又。再把已装入巢脾的“专用摇虫框”装入到原巢脾内又恢复了一张完整的巢脾。如图(三)

讨论与实践:在初步试用性阶段宜采用此办法改制,若本技术机具待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为减少蜂友自已动手制作不便等困难,可考虑用两半只塑料巢框,中间隔一巢础的办法而成,待造好巢房,房中产下卵,孵化成小幼虫时,在专用摇虫框边条外,只要用刀片一划便能方便取下摇虫框摇虫。

同日龄幼虫的培育

把专用摇虫框装入中间脾中后,放入副群中可供工蜂修脾和蜂王产卵。工蜂会把巢脾与木条处粘接修补完整,蜂王并在其中产卵。第一次把中间专用摇虫框拆下来可供移虫用,最好一次全移光,移不光可用水冲光。不要去动用原巢脾中近上、下框梁处的虫卵可直到让它封盖。装上“专用

内转框改造

原则上对内转框只要能挂上“取浆盒”就可以用。但一般摇蜜机基本上不能挂取浆盒,需要进行更换摇蜜机内转框。因此,提供给蜂友试用的改装部件中就有内转框更换部件一套。

加装增速齿轮付

在原摇蜜机手摇轴上加装一对增速比为4的增速齿轮付,以增大摇蜜机转速达到增大离心力,以便甩出较为粘稠的王浆和幼虫。

摇动手柄并可在两齿轮轴孔中之间切换,可得到高速(取浆,移虫)用,低速(摇蜜)用。

其它附件

刮浆板两片,供在取浆盒中刮取刮净王浆之用。也可作喂花粉时的刮取工具。

不锈钢工作盘。在供试用部件中每套只提供一只,在实际使用中每一蜂场最好配备两只,其中一只供放浆条等,另一只供拍落网片上幼虫用。用前不锈纲工作盘也要像取浆盒一样用酒精消毒以免污染王浆。不锈钢工作盘的推出和使用能大大改变蜂友取浆时把浆条工具等摆放到不清洁大盖上等不良习惯,以提升王浆卫生质量。

猜你喜欢

台基王浆蜂友
预测HL-2A 托卡马克台基结构的MHD稳定性数值研究*
共同富裕,共享甜蜜
我国主要蜂产品2020 年1~11 月进出口情况
浅述古建筑建造艺术
用大香喷烟驱蜂要当心
故宫中的数字与数学
台基股份:拟定增募资7亿发展半导体
说 说我的 蜂友们
鲜王浆生产、储存、交运和过滤、灌装过程中的质量标准
蜂螨防治新招